
書名:《綜合實踐活動項目開發(fā)設計與實施》作者:梁煥英出版社: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ISBN:978-7-5361-6974-6出版時間:2021 年8 月定價:36 元
為了適應快速變化的社會生活和職業(yè)世界,滿足促進個人發(fā)展的諸多需求,綜合實踐活動課在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改后被正式確立,成為學校提升人才培育質效、增強學生綜合能力的關鍵手段,同時如何合理規(guī)劃并實施綜合實踐活動也成為學校需要面對的關鍵命題。由梁煥英編著、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綜合實踐活動項目開發(fā)設計與實施》一書以學習項目開發(fā)為核心,引入深度學習概念,就如何實施綜合實踐活動提出了一系列對策。筆者參考書中觀點,就深度學習視域下的綜合實踐活動實施進行探討。
深度學習是一種既關注學習結果,也重視學習過程和學習狀態(tài)的學習理念。這種學習理念強調學習者應該在初步理解和掌握知識的基礎上批評性地看待新知識,并能夠主動建立起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實現知識的遷移,最終解決現實問題。綜合實踐活動課指的是立足于學生的直接經驗,圍繞學生的校園生活和社會生活實際開發(fā)設計的實踐性課程,旨在通過綜合性、勞動性、探究性的活動內容讓學生直面生活實際并主動將知識運用到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上。從深度學習的視角審視綜合實踐活動可以發(fā)現,綜合實踐活動強調的實踐引領的學習方式與深度學習理念具有契合性,它們都主張推動學生在探究中構建個人的知識體系并實現知識遷移,從而突破淺層學習的桎梏,讓學生真正掌握知識的應用之法。
書中,作者在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實施現狀進行系統(tǒng)調研后,發(fā)現目前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如活動設計流于表面,沒有深層次的內容;活動實施過于注重知識的堆砌,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等。針對上述情況,作者立足于深度學習視角,以項目開發(fā)為核心,提出了一系列綜合實踐活動實施對策,筆者將其總結為以下四個方面。
其一,靈活設計活動主題,多角度整合綜合實踐活動資源。作者在書中提到綜合實踐活動的設計與開發(fā)需充分立足于學生的生活實際,不能單純地從課本知識的角度出發(fā)進行活動主題的設計,而是要以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根本,整合利用校內外的多種資源來促進活動課程的實施。為此,書中提出了利用社會實踐基地資源、社區(qū)文化資源、本地人文資源等多種資源設計和實施綜合實踐活動,如充分應用本地社區(qū)資源設計“社會服務”類活動,包括“擬定任務”的服務性項目、“助殘獻愛心”項目等。
其二,始終將研究性學習貫穿于實踐活動始終。在深度學習視域下,綜合實踐活動的設計與實施不能單純地停留在知識獲取層面,更要注重將知識獲取、知識應用和知識轉換進行有機融合,對學生的實踐能力、探究能力和勞動能力進行培養(yǎng),使學生能夠在深度思考和探究中實現對新知識的掌握和使用。為此,在設計和實施綜合實踐活動時,教師應注重研究性學習環(huán)節(jié)的設置,將知識探究和應用始終貫穿于活動始終。如書中提到的“職業(yè)體驗”和“設計制作”兩個主題的探究式活動項目都要求學生在真實體驗中開展探究性學習,在學習中獲取知識,在自主探究中應用知識,在反思中升華和遷移知識,以此推動學生進行有意義的深度學習。
其三,設計具有學科融合特征的實踐活動。深度學習是學習者將多種學科知識進行糅合融合的過程,以幫助其實現延續(xù)性學習。因此,在深度學習視角下實施綜合實踐活動需要注重學科的融合性,即從不同學科的視角出發(fā)設置不同的活動內容,讓學生在活動中調用不同的學科知識。如書中“噪音的產生及消除的研究”項目活動中,教師可以分段實施活動。第一段活動的主題為“什么是噪音”,引導學生從審美的角度判斷什么是噪音;第二段活動的主題為“噪音生成原理”,指導學生從物理角度分析噪音出現和傳播的原理;第三段活動的主題為“噪音防治”,帶領學生從生態(tài)環(huán)境和社會制度的角度來總結噪音的防治辦法。
其四,建立綜合實踐活動課質量評價體系。一方面,學校要建立綜合實踐活動課實施評價系統(tǒng),以活動主題、活動內容、活動實施辦法、綜合學習成果、學生反饋等為評價指標,多角度地考核評價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質量。對于評價系數較低的活動,應當由學校和專門的教師及時對其進行研究和改進,確保活動的實施能夠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另一方面,學校還要建立針對學生學習質性的評價體系,以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學習過程、學習成果、教師反饋等為評價內容,引導學生根據評價結果適時調整自己的學習方式。
綜上所述,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質量關乎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培育效果,而深度學習理念則為綜合實踐活動的設計與實施提供了有效的理論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