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融合研究》作者:姜帆,詹春容,田少卿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ISBN:978-7-5227-2375-4出版社時間:2023 年4 月定價:85 元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能取得如此豐碩的成果,除了歷代黨領導集體在理論創新上的出色表現,和對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發展以及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規律的深刻認識,也有文化層面的原因,即中國傳統文化在很多方面表現出與馬克思主義的一致性或者說同向性。本質上來看,兩者有著相通的文化內核、相似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相契合的人文精神、相似的理想追求等,使它們能夠在歷史演化和創新發展過程中逐漸走向融合共生,這種融合共生的發展趨勢也為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奠定了堅實基礎。尤其是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傳統文化的聯系更為緊密,如馬克思自然生態觀與中國傳統生態倫理思想、馬克思的人本主義思想和中國傳統儒學所主張以人為本、馬克思主義對科學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追求和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大同世界”等,都是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傳統文化共融相通的證據。進入社會主義發展新時期,要一如既往地推動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的融合,這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的必然要求,也是賦能社會主義建設理論創新發展的重要舉措。
由姜帆、詹春容、田少卿等編著的《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融合研究》一書,系統回顧了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傳統文化融合的歷史進程,從中總結梳理出有關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促進傳統文化時代革新的寶貴經驗和豐碩理論成果。同時,作者從歷史文化反思的角度探究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融合存在的現實挑戰,并在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為今后兩者的順暢融合指明了實踐路徑。總體而言,閱讀該書能夠為深入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傳統文化的融合提供一些新思路、新方案,值得認真參研。
深入分析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融合的必然性。本書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課題,分別從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傳統文化的角度分析推動兩者實現有機融合的必要性與可行性,從宏觀社會歷史發展和當下社會主義文化繁榮建設等不同層面觀照這一重大歷史任務,讓讀者更加明晰兩者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建設中的價值定位,以及推動兩者融合發展的歷史與現實意義。首先,馬克思主義是引導中國近代歷史革命走正確道路,并最終取得偉大勝利的重要思想武器,馬克思主義哲學也為中國近代社會經濟發展、政治制度改革完善、生態環境治理、人權保障、社會文化發展、軍隊現代化建設等產生了重要影響,這是馬克思主義第一次對近代中國施加積極影響。其次,馬克思主義要更好地實現中國化,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強有力的武器,必須尋求與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層次融合,這是由民族文化的本位性所決定的。再次,從文化的傳播普及角度看,要推動馬克思主義思想理論更加廣泛深入的傳播,就必須朝著時代化、大眾化的方向發展,讓中國人民以傳統文化為載體,深化對馬克思主義各種思想理論的認識。最后,中國傳統文化也需要與時俱進、創新發展,作者從推動傳統文化現代化發展的角度進行論證分析,強調與馬克思主義融合對引導傳統文化現代化發展正確方向的重要性,以及實現這種轉化對傳統文化進行資源進行整合利用的必要性。
正確把握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融合的總體思路及其關鍵環節。選擇好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傳統文化融合的路徑,實際上就是確定傳統文化現代化的發展方向。對此,本書作者強調,首要的應當是確立馬克思主義作為傳統文化現代化的基本方向,同時也是其核心靈魂。在具體實踐上,要著重處理好幾對辯證關系,即傳統與現代、堅守與創新、中化與西化、民族性與時代性、理論與實踐的關系,要體現新的傳統文化對建設實踐的指導作用,在融合實踐中不斷增強傳統文化對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的促進作用。與此同時,要在實踐中檢驗文化融合的可行路徑,持續探索文化融合的高效路徑,自覺革新理念意識,在理論和方法上不斷開拓創新,注重將文化融合成果應用到發展實踐中,做到邊融合、邊實踐、邊改進,不斷優化文化融合路徑。
在本書末章,作者指明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融合的關鍵環節,明確了當前工作的重心。主要涉及人才隊伍培養、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踐行、外部環境治理、網絡技術創新利用、法律制度創新完善等,推動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在內的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的融合,需要從上述這些領域實施重點攻堅,破除馬克思主義與傳統文化融合的各種障礙,營造健康良好環境,提高思想認知和創新能力,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融合的廣度與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