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劉一峰

義警隊,即時響應
古城環翠,御河映天。在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區的“北大門”,有這樣一個派出所——
1950年建所以來,北街派出所全體民警輔警堅持黨的群眾路線,進萬家門、知萬家情、解萬家憂、辦萬家事,先后獲得山西省首批“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全國優秀公安基層單位”、全國“楓橋式公安派出所”等榮譽稱號。
回顧五年“創楓”路,見證北街成長史。“創楓”以來,黨建引領促服務延伸,各項為民舉措暖到群眾“心窩窩”里,群眾滿意度提升23.6%;特色調解助定分止爭,從源頭上防范矛盾風險,矛盾化解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群防群治助百姓平安,組織發動好群眾,依靠群眾開展自治,把“我為人民管治安”“管好治安為人民”轉變為“人民治安人民管”。凡此種種,離不開守正創新,踐行并發展“楓橋經驗”,將一件件為民實事謀細、將一項項公安工作做實。
北街派出所立足實際,以“六好”(即“思想學得好”“黨課講得好”“聯系建得好”“班子進得好”“群眾評得好”“隊伍管得好”)為抓手,切實發揮基層黨支部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鑄就“紅楓”黨支部品牌。
強化黨建引領,堅定為民擔當。北街派出所每月定期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黨日活動,利用學習強國、三晉先鋒、本地“紅色記憶館”等資源,通過主題黨日、“三會一課”等形式學思想、悟原理,民警服務群眾觀念更為主動。通過“百萬警進千萬家”活動,派出所民警、輔警深入轄區企事業單位及“九小場所”650余家,走訪各類居民住戶3.1萬戶,結對幫扶貧困家庭314戶,接受群眾求助2468次,組織各類消防、禁毒、反詐防騙、校園安全等宣傳219次。
關注“急難愁盼”,力爭服務到位。定期邀請街道居民、個體工商業主、物業代表召開懇談會,問計于民、問需于民。針對轄區白馬城村處于平城區與新榮區交界的地緣特點,外來務工多、商鋪多、居住人口多的情形,設立“流動人口一站式便民服務點”,累計辦理流動人口登記2132人次,讓民警多跑腿,群眾少跑路。開展防范網絡電信詐騙宣傳“登門行動”12次,注冊“國家反詐中心”App客戶端4.3萬人,發放宣傳資料1萬份,緊急止付電信詐騙124起,為群眾挽回經濟損失140萬余元。

訪群眾,噓寒問暖
在“創楓”之初,北街派出所就成立了“老李調解室”和“小古心理工作室”,讓“專業調”與“靜心解”相融合,努力用最短時間、最優途徑解決問題,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
“老李調解室”主任李麗平是一名法律工作者,既有律師執業資格證,又有勞動仲裁員證。25年的基層矛盾糾紛調解經驗,讓他在一些較復雜、易反復、易激化的合同債務、勞資等糾紛中,化解起來更容易、更專業、更有說服力?!靶」判睦砉ぷ魇摇必撠熑斯藕>?,既是一名民警,又是一名兼職心理咨詢師,將心理疏導引入矛盾調解中,讓當事雙方靜心泄火、心平氣和、減少對抗。在長期的調解過程中,古海君提出“三心四重”矛盾調解工作機制,即在調解方法上,傾注“三心”(專心、靜心、暖心),在調解流程上,講求“四重”(重摸排、重化解、重流轉、重回訪),力求矛盾糾紛化解全面、及時、高效、“祛根”。
一年多前,轄區一置業公司與外省農民工曾因工程量認定不一致產生了勞資糾紛。經過5次調解、為期長達3個月的不懈努力,這起勞資糾紛最終得到圓滿化解,既保住了農民工的“血汗錢”,也避免矛盾激化成為群體性事件?!皠摋鳌币詠?,北街派出所共成功調解各類矛盾糾紛476起,無一例調處不當,已成為被轄區群眾拍手稱贊的特色品牌。
北街派出所遵循“警力有限、民力無窮”的客觀規律,協調社區街道、駐街單位,挑選四員五老、志愿者等積極分子組建起一支80余人的“揚楓義警隊”。
在轄區的街頭巷陌,有一支身著紅馬甲、戴著紅袖章的巡邏隊。他們中有白發蒼蒼的老者,也有風華正茂的青年。他們在民警輔警的引領下開展治安巡邏、法治宣傳、糾紛調解、文明勸導。
“警官,我們在巡邏中發現有人貼涉黃小卡片。”2023年5月,民警根據義警隊員提供的線索成功破獲以色情圖片為引流實施網絡電信詐騙的各類案件3起,對10名違法行為人予以行政處罰,有效遏制了涉黃小卡片這一治安“牛皮癬”的滋生。
“創楓”以來,北街派出所和義警隊聯合開展巡邏防范1230余次,根據揚楓義警提供的線索成功偵破各類案件240余件,義警已然成為公安民警降警情、控發案的“好幫手”。
山一程水一程,劈波斬浪啟新程。北街派出所將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守正創新,擦亮“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品牌,共建共治最美“楓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