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植銘

招標投標是目前我國政府公共采購、軍隊采購、事業單位采購的最主要的方式,也是企業參加市場活動,進行工程、貨物、服務等交易活動的主要形式。在招標評審過程中,財務信息的篇幅占比高達60%以上,財務信息是企業經濟活動的真實反映,高效整合利用企業財務信息能夠有效提高企業招標投標活動的效率和質量,促進招標投標活動健康有序發展。本文分析招標投標過程中財務信息整合利用現狀,提出一些高效整合利用企業財務信息進行投標的建議,旨在加強招標投標過程中財務信息的整合利用,為參加招投標活動的企業提供參考。
招標評審亂象分析
常見亂象 一是企業為了中標采購項目,往往隱瞞自身財務狀況,這些違法違規行為如果被監管部門發現和查處,會給企業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影響企業正常經營活動,同時還可能會給國家造成重大經濟損失;二是評標專家、評標委員會成員在評標過程中可能存在違法違規行為,在簽訂合同時可能出現合同條款不公平、不合理等情況,在竣工結算時可能出現故意多算或少算的情況,在結算完畢后可能出現將未實施部分結算的情況等;三是企業在參加招標投標活動時,常常由于信息不對稱等原因,導致某些投標人濫用招標投標程序、串通投標、弄虛作假等違法違規行為。
亂象叢生的根本原因分析 一是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招標投標活動在工程建設、貨物、服務等交易活動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企業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然而,招投標活動是以組建評審委員會,由評審委員會現場審核投標文件的方式進行的,所以對投標文件內容的真實性難以考證;二是評審活動時間緊迫,往往需要在短時間評審完成,所以多采用承諾制進行評審,但在封閉的評審過程中很難采取足夠的手段加以驗證,高效采購的同時為后續的工作留下了隱患。
招標評審過程中如何編報財務信息才能通過資格性符合性審查
資格性符合性審查的概念 資格性符合性審查是招標文件中最重要的一環,許多內部控制不健全的小微企業常常難以通過。對財務信息的資格性符合性審查,能夠準確判斷投標人是否符合招標文件的要求,對評標結果產生重大影響。資格性符合性審查包括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兩個方面,其中財務狀況是基礎,經營業績是支撐。在資格性符合性審查過程中,根據投標人提供的財務報告、經營業績、財務情況等資料,判斷投標人是否具有相應的資質和能力。
財務信息提供對資格性符合性審查的影響 在審查過程中,有些投標人提供的財務報告不完整、不規范或不真實,企業報表反映的經營業績數據與實際情況不符,造成評審專家對投標人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的判斷出現偏差。分析資格性符合性審查過程中出現的種種情況,以及對268個招投標項目所有未能通過資格性審查的投標供應商的調查,我們發現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是個別項目存在“零資產”情況。部分投標人提供了虛假的財務報告和經營業績,不能充分證明自身具備相應的資質和能力;二是財務報告反映的企業資產結構不合理。針對此類問題,需要仔細查閱企業的固定資產目錄和明細賬,了解企業固定資產投資決策過程及取得方式、資金來源、使用地點、使用年限等情況,通過資產結構分析,判斷投標人是否具備相應的資質和能力;三是部分投標人提供的財務報告存在科目異常。部分投標人提供了不規范或不真實的財務報告和經營業績,在對財務報告和經營業績進行分析時,需要通過對相關科目進行仔細比對分析。
如何提供財務信息才能獲得高評價
高分的財務信息畫像 在招標評審過程中,投標人經常會因財務信息的缺失而被廢標。由于財務信息的缺失,導致投標人不能完全了解其所投標項目的真實成本和效益情況,從而無法獲得較高評價。為此,應重點關注財務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確保財務信息真實有效。財務信息的真實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保證所提供的財務報告和審計報告等財務資料真實有效;二是保證財務報表中所披露的信息準確完整;三是確保所提供的財務報表和審計報告等財務資料及時更新;四是保證財務數據與所投標項目實際數據一致;五是保證所提供的財務報告和審計報告等財務資料數據口徑一致。
編制投標文件時應重點關注財務信息 在編制投標文件時應重點關注以下財務信息:一是資產負債表。重點分析公司的資產結構和質量狀況;二是利潤表。重點分析公司的利潤水平和盈利狀況;三是現金流量表。重點分析公司的現金流狀況;四是所有者權益變動表。通過分析公司的股權結構變化、股東權益變動情況等評價公司融資能力;五是現金流量表。通過分析公司的現金流狀況來評價其償債能力、營運能力和盈利能力;六是所有者權益變動表和現金流量表中披露的信息與企業實際情況是否符合,從而加深投標人對所投標項目真實成本和效益情況的了解。為此,在編制投標文件時,應重點關注并充分利用企業財務信息,加強對企業財務信息的整合利用,為招標評審工作提供必要的財務信息支持。
財務信息整合利用現狀及存在的問題以及對策分析
財務信息整合利用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從目前企業財務信息整合的狀況分析,企業財務信息整合利用主要是通過內部ERP系統進行,盡管目前已經實現了從財務到業務的全過程集成,但在數據準確性、集成度、可共享性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一是由于數據標準不統一、接口不開放、各業務系統之間數據不能共享等原因,企業內部各業務系統無法有效對接,導致無法實現對企業財務信息的統一歸集和處理;二是在ERP系統中,數據的來源有手工錄入和系統自動生成兩種方式,其中手工錄入的數據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和不準確性,系統生成的數據又存在信息滯后等問題。在招標投標過程中,企業財務信息往往需要與業務部門進行反復核對才能確認數據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三是目前ERP系統提供的報表主要為財務報表,無法滿足企業在招標投標過程中對多層次、多維度財務信息的需要;四是由于企業財務信息涉及不同業務部門、不同層級單位以及不同領域人員等眾多利益主體,加之缺乏統一的數據標準、接口規范以及統一的處理流程,導致難以實現對企業財務信息進行有效整合利用。
首先,缺乏統一的數據標準、接口規范和處理流程。為規范企業財務信息采集工作,確保財務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規范企業財務信息采集工作的制度和標準。但在實際操作中,由于各部門和單位對企業財務信息的理解不同,使得部分信息無法實現有效銜接,導致企業財務信息在采集、匯總、處理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財務信息整合利用效果不理想。
其次,無法滿足不同招標投標過程中的需要。ERP系統提供的報表主要為財務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以及利潤表等,其中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是最基礎的報表,適用于靜態信息分析。由于無法反映企業的動態經營狀況,因此無法滿足在不同招標投標過程中動態信息的需要。在招標投標過程中,不同招標項目需要的信息不盡相同。如在某企業的某一大型工程項目中,投標人需要了解企業的資產結構、成本構成、資金來源、銷售情況以及利潤來源等信息;在某大型設備采購項目中,采購人需要了解供應商的采購歷史、售后服務情況以及對企業經營業績的貢獻情況等信息。這些信息分別從不同角度反映了企業經營情況及經營能力,而這兩類報表提供的信息都不能同時滿足不同招標投標項目的需求。
最后,無法有效與業務系統進行協同,影響招標投標的效果。在招標投標活動中,采購計劃與招標計劃一般會同時進行,因此需要對兩者進行統一管理。但在實際工作中,由于缺乏有效的協同機制,采購計劃和招標計劃常常無法做到同步制定、同步發布和同步執行。由于業務部門對采購計劃的理解和編制不夠準確,經常出現采購計劃編制與實際執行嚴重脫節的情況,給招標工作帶來很大影響。在實際操作中,由于業務部門對采購計劃編制不準確的情況而缺乏有效的發現機制,導致業務部門往往不能及時發現問題并予以糾正,招標工作的問題也不能在第一時間解決。另外,由于業務部門對采購計劃編制不準確而導致的問題也難以被及時發現和糾正,從而影響了招標工作的效果。因此,建立有效的協同機制是財務信息與業務信息進行整合利用的前提和保障。
財務信息整合利用對策建議 一是,借助技術手段,確保數據安全。企業應建立完善的數據安全保護體系和相應的安全保障制度,采用大數據技術對財務數據進行分類和整理,構建數據信息共享平臺,保證企業財務信息整合利用過程中數據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二是,建立內部控制體系,加強風險防范。企業應制定內控體系建設規劃,結合企業實際情況確定內控建設目標和具體措施。加強對業務流程和關鍵控制點的風險評估和管控,通過事前計劃、事中控制、事后監督等方式構建系統防控體系,將風險控制在萌芽狀態;三是,強化內部監督機制,規范業務流程。企業應明確監督部門及監督人員職責權限,建立健全監督檢查制度、內部審計制度以及責任追究制度等內部管理制度。通過財務信息共享平臺的構建,實現財務信息在采購業務的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跟蹤監控和分析評價;四是,加強部門協作,形成工作合力。企業應加大內部溝通協作力度,明確部門職責分工,形成工作合力。企業財務部門與招標投標部門之間要加強溝通協作和信息共享,確保財務信息能夠及時、準確地傳遞到招標投標部門。
招標投標是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參與招標投標活動的頻次越來越高,涉及的范圍越來越廣,財務信息整合利用也越來越重要。本文針對當前招標投標活動中財務信息整合利用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通過完善各項制度建設和技術手段來加強財務信息的整合利用,能夠有效地提高企業招標投標活動的效率和質量,促進企業招標投標活動健康有序開展。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武警部隊特種警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