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松濤
隨著經濟的發展,制造企業面臨著市場競爭激烈、成本壓力大等各種困境。如何提高企業效益和競爭力,實現長遠發展,成為制造企業的首要任務。全面預算管理作為一種重要的管理方法,可以幫助制造企業更有效管理企業資金,推動企業長遠發展。本文從制造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現狀出發,提出企業推進全面預算管理的途徑,以幫助制造企業更好地把握資金利用效率,提升企業的應變能力,進一步支持企業長遠發展,鑄就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全面預算管理在制造企業長遠發展的必要性
首先,通過全面預算管理,企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各項經濟指標、資金流動情況、成本結構等進行有效分析和預處理,增強管理者的決策能力,提高管理效率,提高生產力和市場適應能力。其次,制造企業在全面預算管理的過程中,能夠更好地進行資源分配和利用,如生產過程中的人力、物流、設備等,進而整合各種資源,優化資源配置和使用效率,降低成本并實現盈利。最后,全面預算管理可以創造一種優良的管理氛圍,進一步強化企業的財務管理和責任心,使企業既可以實現財務盈利,又能夠保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增強企業競爭力,為企業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企業實施全面預算管理的現狀
預算編制不合理、預算執行不到位 制造企業的生產周期普遍較長,其資金流動性難以及時掌握,導致財務部門在預算編制時難以準確了解資金流動細節,對預算的規劃不詳盡。同時市場需求的快速變化,使得很多制造企業在編制預算時,沒有對市場進行詳細的分析,導致預算的基礎不夠充分、預算內容過于宏觀。同時編制的預算過于理想化,沒有考慮到實際的經濟情況,無法預見可能出現的經濟變化,導致最終編制的預算和實際市場需求之間存在較大差異,給預算執行增加了很多難度。
不重視績效考核、績效考核未與預算管理掛鉤 有效的績效考核是推動全面預算管理實施的重要手段,但目前,不少制造企業對績效考核不夠重視,未認識到績效考核的重要性,即使制定了績效考核制度,也不夠合理。一些制造企業在制定績效考核指標時,考慮的因素過少或過多,無法準確反映實際業務的情況。比如,一些企業會將績效考核指標過于偏重生產成本,忽略了銷售和市場份額等重要指標。很多企業在編制預算的時候,沒有與績效考核掛鉤,企業的預算執行和績效考核之間沒有很好地關聯起來,導致預算計劃與實際業務之間存在巨大的差異,影響企業的盈利情況和業務運營發展。
缺乏科技應用,預算管理水平較低 目前的狀況是制造企業的信息化程度普遍較低,部分制造企業在預算編制過程中依然采用復雜的Excel表格、紙質文件等傳統管理方式。預算管理工作需要采集、整合和分析大量的數據和信息,包括市場需求、競爭情況、供應鏈狀態等多方面的信息,數據量大、種類繁多,使用Excel等傳統工具管理時會出現信息不準確、缺失、不合理等問題,不僅造成時間和人力資源浪費,也不利于快速響應市場變化。制造企業在制定預算計劃時需要考慮到多種因素和變量,如市場需求、貨幣政策、稅收政策等。因為預算管理信息化程度低,在采集、分析、整合和應用數據等方面缺乏科技支持,會導致決策不準確,難以實現預算目標。
全面預算管理體系不健全 首先,預算目標不具體。在制定預算計劃時,沒能對一些細節,如生產成本、原材料采購、人力資源、市場推廣等方面的預算做出明確和具體化,導致無法準確達成預算目標。比如,甲公司投入資金,計劃在下半年開辟一種新的市場,但預算計劃中未將增加銷售團隊成本納入計劃范圍內,導致成本支出超出預算計劃,使新市場開拓計劃失敗。其次,預算流程不規范。在預算編制、審核、審批、執行、監控等各個環節中,缺乏必要的程序、規則和流程,預算分配不合理,預算使用不透明、不規范、不符合規定,導致預算計劃的編制、審核和審批耗費時間長,影響到預算的有效性。另外,監控執行的缺失。在預算執行環節缺乏有效的監控措施或者監控不到位,比如沒有建立完善的預算執行報告機制,或者沒有人員專門負責對預算執行情況的監控和分析,導致預算執行時難以及時發現和糾正問題,從而給企業帶來財務風險,影響企業的利潤和財務健康狀況。最后,在全面預算管理的各個環節中,相關責任人員職責和責任界定不明確,管理者對預算管理的責任不清、權限不明,部分員工對預算支出管理不當,導致預算計劃執行效果大打折扣。權責不明導致預算執行過程中責任不明確,甚至出現推諉、扯皮等問題,從而導致預算編制和執行出現偏差。
企業推進全面預算管理的途徑
良好的計劃預算管理 一是預算編制:制定合理的預算目標和指標。企業在實施全面預算管理時,應該注重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預算目標和指標的制定應基于企業的戰略和經營規劃,針對不同業務板塊和部門,將全面預算管理與企業整體發展緊密結合起來,確保預算目標的實現可以為企業發展做出貢獻。同時還應考慮歷史數據和市場分析等因素,如預測市場變化、制定對策等,確保預算目標和指標的制定可以盡可能地貼近實際情況。合理的預算目標需具有可衡量性、可操作性和可比性,因此參考數據的選取應考慮從不同部門或同一期的業務數據選取,以便為企業預算管理提供基礎數據。在擬定預算目標的時候,制造企業需要考慮各種可能影響預算執行的因素,如經濟形勢、市場變化、淡旺季需求等,從而將實際執行和目標制定聯系起來,確保預算執行目標的實現。
二是預算執行:及時地監控和調整。在預算執行的過程中時,企業應建立完整的預算監控體系,設定預算動態監測機制,確保監控范圍內數據的實時、準確、完整。另外,企業要制定預算執行報告機制和預算調整機制,確保預算執行信息能夠及時傳遞,各部門責任人能夠及時掌握預算執行情況,及時應對工作中出現的各種復雜情況,對預算進行調整,從而在可控的范圍內達成預算目標。在預算執行過程中,建立預算執行調整機制,及時糾正因員工操作失誤、市場變化等原因引起的預算偏差。為了保證預算執行監控的有效性,企業應建立規范的內部控制制度,提升風險防控能力,及時發現、糾正違規行為,確保預算執行的合法性和準確性。
通過績效考核手段推動落地實踐 一是績效考核與預算管理的結合。將績效考核與預算管理相結合,可以有效激勵員工完成預算目標,提高企業整體經營管理水平。這就需要企業將預算目標與員工績效目標結合起來,根據不同崗位和員工的職責,制定相應的預算目標和績效指標,建立完整的員工績效管理制度。在全面預算管理工作中,明確預算執行責任人,建立相應的考核標準和考核機制,關注預算目標的達成情況和達成質量等績效要素,及時進行績效考核,定期查看是否需要對各部門進行績效調整。此外,企業應定期抽查績效考核結果,跟蹤和評估預算目標及員工績效的完成情況,發現問題并及時進行問題處理和績效調整。
二是績效考核的實現。為了推動績效考核的落地和執行,確定關鍵績效指標是績效考核的第一步。首先,企業要明確公司和部門的戰略目標,根據目標設定量化的績效指標,并對這些指標進行權重評估,以確定每個指標的重要性,同時盡量避免量化指標過多、冗雜,關注重點指標。其次,企業可以考慮使用績效管理系統,自動化、智能化地采集員工的工作數據,對數據進行可視化展示,使管理者可以更好地把握員工的工作狀態和進度,同時將這些數據與指標對比,實現快速識別績效差距。最后,在績效考核的基礎上,應建立獎懲制度。獎勵措施可以采用資金獎勵、晉升提拔、榮譽表彰等多種方式,以激發員工的積極性,懲罰措施可以采用降職、減薪、調整工作崗位等方式,以激勵員工更努力地工作。
應用先進技術,提高預算管理水平 信息時代,先進技術的應用可以幫助企業更快地獲取并分析海量的數據,從而更好地應對市場變化。首先,制造企業需充分使用ERP軟件和其他預算管理軟件來幫助實現預算計劃和實際執行情況的動態監控,管理業務數據和預算進度,支持決策制定和預算分配。其次,應深入應用集成大數據分析技術,快速、準確地收集分析關鍵數據,以優化預算計劃,建立更高效、靈活的預算管理機制。最后,企業應制定針對預算的標準化規范,并采取必要的預算管理工具、技術等手段,實施更加規范、高效、可視化的預算管理。
完善財務結構和管理體系 完善財務結構和管理體系是企業保持良性發展、提高利潤、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企業應根據自身特點和財務需要,建立相應的財務結構,包括財務管理制度、財務部門職責和結構、會計核算制度、成本管理與分析制度等。同時建立健全財務風險管理和內部審計制度,保證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和保密性。隨著全面預算管理的推進,財務結構需要不斷做出優化,企業要進一步加強先進財務管理方法的應用,提高財務管理效率和精度。重點考慮如何調整資產和負債的結構,可以建立合理的資金管理流程,對現金流、融資、資本結構、收益等方面進行優化。
此外,企業應注重培養和管理財務人才,增強其全面預算管理的意識和管理水平。還可以設立專門的預算管理部門,配備相應的技術人員和預算專家,以保證預算工作的專業性和高效性。為了保障該體系的靈活性,制造企業還要建立預算管理與實際業務運營的協作機制,通過與其他部門的定期溝通和業務分析,不斷提高各業務部門的預算管理能力。利用該體系將企業領導、管理團隊和財務人員團結起來,持續提高財務人員的專業技能和管理水平,推進企業財務管理的現代化和標準化。
在制造企業管理中,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已經成為制造企業必備的管理手段,可以幫助企業規劃、協調和控制經營活動和資源,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實施全面預算管理需要企業從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進行調整,包括財務結構和管理體系、數據管理和分析、績效考核和人才培養等方面。企業要注重從財務、戰略和文化多個方面推進預算管理,同時不斷學習先進的經驗,提高財務管理水平。
(作者單位:西安高科集賢建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