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鴻彥
在當前社會信息化浪潮的席卷下,以大數據、云計算等為代表的技術融入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活動中,信息化管理在財務管理中有利于發揮其信息處理快捷性的優勢,切實提高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效率,高質量履行自身職責,為廣大群眾提供良好的服務。基于此,本文著重闡述單位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意義,從多維度分析實踐中的痛點,深究其成因,進而提出解決措施,轉變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以實現預期目標。
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信息化的建設意義
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是未來發展趨勢,運用信息技術自動化收集相關信息,并實現轉化,在事業單位提高財務管理效率、實現信息動態監管、達成財務信息共享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其一,實現財務信息的實時監管。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過程中,為了提高資金利用率、降低財政成本支出,要積極對財務預算、財務收支和資金利用率進行嚴格控制,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能夠使單位實時監控,這極大地提高了事業單位的財務監管能力,保證資金收支透明化、可追溯化,每筆錢真正用于“刀刃”上。
其二,達成信息共享。財務管理信息化的構建可以實現信息共享,從根本上解決各層級信息不對稱現象。通過財務信息化建設,保證信息互通共享,及時為各職能部門提供所需信息,單位職工隨時查看相關信息,打破與內部系統的壁壘。
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信息化的問題
財務管理信息化尚未引起高度重視 經過當前實際現狀可知,事業單位財務信息化建設進度滯后,主要是人員認識不到位,財務管理理念滯后,在實際工作中對現代化信息技術應用不深入,導致財務信息化建設緩慢、效果不理想。事業單位全體職工認識不到位,核心原因是培訓和宣傳不到位,特別是管理層沒有充分掌握先進的理念,為員工做好示范,導致職工無法了解財務信息化建設的內容、方法和意義,導致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不到位,無法實現預期目標,一定程度上影響事業單位的可持續發展。
財務信息化系統建設不到位 財務信息化系統建設是財務信息化建設的重點,也是當前實踐中普遍存在的痛點,主要是管理層對其認識重視程度不夠,給予的支持不到位,沒有使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搭建功能全面的財務信息系統,不能突破不同部門間的信息壁壘,導致信息傳輸速度較慢,事業單位各職能部門間存在信息不對稱現象,開展各項活動信息不完整、不真實。同時,缺少財務信息化系統,無法實時對各部門信息做好動態追蹤,掌握財務管理中的痛點和難點,及時做好糾偏,不能展示財務管理信息化的優勢。
財務信息化建設風險把控不到位 事業單位財務信息化建設作為一項長期、復雜的工作,受不確定因素的影響較多,可能面臨著一些風險,如果預先未能主動辨識、防控,易引發不良效應,一定程度上會阻礙財務信息化建設目標的達成。當前,一些事業單位財務信息化建設效果不理想,主要是風險控制不到位,沒有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制定一套完善、可操作性較高的風險預警機制,無法將財務管理信息化全流程覆蓋,主動辨識潛在的風險,形成相應的風險清單,不能按照風險形成的原因和影響后果分類,導致財務信息化建設缺少良好的環境,不能將各類風險遏制于搖籃中,影響了財務信息化建設成效。
缺乏財務管理與信息化復合型人才 事業單位財務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各類先進的信息技術的應用,從根本上改變了工作流程,對財務人員工作素養要求越來越高,但是當前高端、復合型財務人員的缺乏造成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成效不佳,核心原因是人員培訓力度較小,沒有結合不同層級人員的實際需求建立多層次、立體化的人員培訓體系,使得人員培訓缺乏針對性,不能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實現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目標。另外,在外部人才挖掘和招聘過程中,過于注重人員工作經驗和實踐操作水平,忽視了人員信息素養、數據挖掘能力、溝通水平等,無法高質量開展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工作,導致工作效果不理想。
信息網絡安全防控不到位 當前事業單位忽視信息網絡安全防控,由于互聯網具有開放性和共享性的特征,可能存在信息外泄,一些單位財務人員信息安全意識薄弱,在工作中容易出現數據遺漏等問題,會因數據準確性引發安全問題。同時,沒有選擇安全、可靠的網絡和信息化軟件,致使黑客和病毒入侵,導致財務信息泄露,財務信息化建設目標不能有效達成。
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信息化的實現路徑
高度重視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 大數據時代下,事業單位要想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必須投入充足的資金,主動參與財務信息化建設,從思想、資金等方面給予支持,以實現預期目標。事業單位管理層要主動迎合市場發展趨勢,樹立先進的理念,引導員工轉變財務管理理念,借鑒標桿企業的經驗,以便全面明確財務信息化建設內容、方法和意義,將其用于實踐中,高質量實施財務管理信息化,以獲得較佳的成效。同時,注重基層職工對財務信息化建設理念的加強,通過內部學習、宣傳教育、工作協調會議等方式,使財務信息化理念自上而下傳遞,全體人員對財務信息化有正確的認識,逐步與市場接軌,積極參與這項工作,以實現預期目標。
構建財務信息化系統 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是現代化發展主趨,也是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轉型的必由之路,建議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搭建有效、安全的財務信息平臺,從而突破不同職能部門間的信息孤島,加快信息傳輸速度,實現信息互通共享,自動化收集和匯總各類信息,對其進行分析,傳輸到各層級,確保每項工作職責落實到位。同時,借助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信息化系統,動態追蹤各項工作情況,內部設置多個模塊,如預算執行、資金收支、國庫集中支付管理、政府采購管理等,所有數據共享,自動生成財務數據和報表,為管理層決策提供數據支撐,使財務管理規范化、標準化。另外,財務信息化系統要想高效運行,要堅持崗位不相容的原則,配置專門的人員,并定期實施輪崗機制,使員工全面掌握各崗位職責和工作重點,在實踐中做好協調,按照各崗位人員工作范圍,僅可以查詢自身工作范圍內的相關信息,更好地實現事業單位財務信息化建設。
例如,某單位主要負責全區交通設施的規劃、建設、養護和管理工作。單位基于財政、財務信息系統集中化建設的思路,目的在于更好地服務事業單位業務發展改革現實需求,主動適應業務規范化、應用一體化、數據集中化的要求,實現內部業財融合。使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整合各類資源,建立財務信息化系統。對每項財務管理做好實時監督、智能預警和統計分析,將相關數據實時傳輸到管理層和相應部門,保證各職能部門高質量開展工作;同時,設定相應的預警信息,根據預設規則對系統數據做好監控,做到發現問題立即預警,并推送數據分析,按照程序處理問題,能夠快速掌握各項工作實施中的薄弱點,做到一眼即明;利用財務信息化系統對預算原始憑證、財務報告、資金收支進行審核,判定各項工作實施是否合法合規。
注重財務信息化建設風險把控 事業單位財務信息化建設是一項綜合性工作,為單位帶來多方面的優勢,也存在著一些風險,為了消除各類風險帶來的影響,應注重風險預警排查,基于事業單位現實狀況,構建一套可行性較高的財務信息化風險預警體系,形成一套完善的風險清單,逐層分析,制定解決措施,將各類風險遏制于搖籃中,幫助事業單位創設良好的環境,推動財務信息化高質量建設。同時,改變傳統風險事后把控模式,將風險控制關口前移,實現財務信息化建設風險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對各類異常情況及時預警,采取強有力的措施,以保證財務信息化建設執行到位。
加強財務管理信息化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 財務人員素養的高低直接影響事業單位財務信息化成效,財務人員既要熟悉財務工作,又要熟練操作財務信息系統。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應強化財務人員培訓,對不同級別、崗位的人員展開精準培訓,如初級財務人員主要從事具體化財務工作,在豐富專業知識的同時,多提供信息化基礎類的實操培訓內容,熟練操作財務信息化系統,在工作中更快、更準地抓取數據;中高級財務人員應積極開展信息化理念培訓,熟練操作財務信息系統的同時,將工作業務歸集到信息系統中,提出更科學合理的建議,挖掘財務數據的價值,進行全面的財務分析,幫助單位提高財務管理水平。
做好信息網絡安全防護 事業單位財務信息化建設過程中,主要依附互聯網,因其具有開放性、共享性的特征,在實際操作和運營過程中易出現信息外泄、被篡改等現象,所以應對其加以重視,做好信息網絡安全防護。網絡信息安全防護確保財務信息系統數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更是推進這項工作的核心內容,應不斷強化信息安全保障機制,為財務信息化建設創設良好的條件。一方面,事業單位內部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制度,逐層落實信息安全制度,明確第一負責人,主動增強財務人員信息安全意識,由被動安全防護轉變為主動防護,做好財務管理人員風險和警示教育工作,正視財務信息外泄的危害,主動保障財務信息系統高效、安全運行,從思想層面高度重視,對不同崗位人員進行授權,提供相應的賬號和密碼,以免數據外泄。另一方面,注重財務管理軟件的安全性,在引進時應檢測軟件的可靠性,并利用智能防火墻、安全密鑰、數字備份技術,避免病毒和黑客的入侵,確保財務信息化建設環境更安全可靠,財務信息系統內部信息更完整,為各項職能的實施提供數據支持,符合事業單位現實需求,推動各項活動順利開展。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物聯網、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技術普遍使用,財務信息化建設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事業單位應緊跟時代步伐,不斷改進財務信息化管理,以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務。但實際上,一些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經驗不成熟,阻礙財務信息化建設效率。因此,事業單位要做好自身定位,立足于實際要求,正視財務信息化建設中的不足,從多個視角分析其形成原因,提出有效的解決措施,實現財務精細化和集約化管理,幫助單位科學合理地制定決策,提高事業單位服務水平。
(作者單位:太原市小店區道路運輸管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