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王曉娜(1983—),女,河南鞏義人,羊城晚報出版社文編部副主任,研究方向:編輯出版學。
摘 要:羊城晚報出版社隸屬羊城晚報報業集團,具有先天的媒體資源優勢和平臺優勢,然而,隨著新媒體傳播方式的全面滲透、電商零售平臺的迅速崛起和養生保健類圖書出版物資質準入制度的實行,出版社的發展遭遇瓶頸。近年來,羊城晚報出版社直面困境,整合集團報業資源,以文化立社,打造全媒體人才隊伍,厚植羊城晚報文化品牌底蘊,努力提升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以高質量出版助力廣東文化強省建設。
關鍵詞:媒體出版社;文化立社;書報聯動
DOI:10.13783/j.cnki.cn41-1275/g4.2024.06.012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715(2024)06-0075-05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數字科技的進步,傳統媒體和紙質出版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與挑戰,時代的洪流迫使我們不得不正視和應對碎片化閱讀時代的全面到來。身為從業者,我們既不能沉湎于20世紀八九十年代出版行業的輝煌光環中故步自封,也不能在鋪天蓋地的新媒體碎片信息和日漸低迷的圖書營銷市場環境中迷失方向,從而對紙質出版的未來喪失信心。
作為羊城晚報報業集團的重要組成部分,羊城晚報出版社具有得天獨厚的媒體資源優勢和品牌優勢。近年來,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羊城晚報出版社結合自身特色,整合集團報業資源,書報聯動,進行出版融合人才培養的創新運作,積極探索出版定位和方向,深挖地域文化,厚植羊晚品牌底蘊,打造純文學類精品圖書,努力提升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助力出版高質量發展。
一、媒體出版社的發展困境
(一)新媒體傳播方式帶來的沖擊
新媒體傳播方式帶來的沖擊,是紙質媒介遭遇的共同挑戰和困境。縱觀古今,在信息傳播方式和閱讀方式不斷發展變化的歷史長河中,人們從語言文字產生以前的結繩記事,對于神話傳說的原始想象、口耳相傳,到造紙術、印刷術的發明問世,閱讀文學作品、哲學經典專著,再到今天的電子閱讀、碎片化閱讀等等,傳統的信息傳播方式已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21世紀以來,大眾傳播不斷滲透到社會生活和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新媒體傳播方式日新月異,迅速搶占市場份額,給紙質出版和閱讀帶來巨大的沖擊,也導致人們的閱讀行為從深度閱讀逐漸變為淺閱讀、弱閱讀。眾所周知,紙質出版的門檻高、文化含量高,但在電子書逐漸成潮流、新媒體信息無孔不入的沖擊下,購買、閱讀紙質書的群體依然在不斷減少,圖書市場的式微對今天的出版從業者來說,是一種巨大的挑戰,也對圖書內容和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電商平臺成為圖書最大的銷售渠道
在圖書零售方面,出版社傳統的發行模式也在遭受沖擊。隨著互聯網的廣泛普及,物流業的迅猛發展,電商平臺線上補貼活動不斷增多、力度不斷加大,原本在實體書店消費的市場下沉用戶,逐漸轉移到電商平臺,并展現出較強的購買力。當當、京東、天貓、拼多多以及抖音和視頻號直播等,已然成為重要的圖書銷售渠道。“4月16日,在第29個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抖音電商在北京舉辦‘直播間里的全民閱讀’活動。現場數據披露,第一季度抖音電商圖書銷售超1.5億單,每天售出圖書超200萬冊……第三方報告顯示,短視頻、直播已經成為新書首發的重要渠道,在短視頻、直播電商中銷量前100的圖書,有15本是新書。”[1] 2024年,董宇輝曾帶貨《人民文學》雜志和《我的阿勒泰》等圖書。前者創下“4小時賣了近100萬本”的記錄,“據報道,這場活動累計觀看人數895萬人,最高同時在線70多萬人,獲得上億點贊。當晚8時至12時,《人民文學》2024年全年訂閱在4小時內賣出8.26萬套、99.2萬冊,成交金額1785萬元,銷售碼洋1983萬元”[2]。8月21日晚,“作家李娟做客@與輝同行抖音直播間……李娟作品《我的阿勒泰》《遙遠的向日葵地》《九篇雪》《冬牧場》《阿勒泰的角落》《走夜路請放聲歌唱》及《羊道》三部曲,同步上架抖音電商并引發廣大讀者追捧,累計售出超14萬單”[3]。在李娟和董宇輝的對談中,“一坨巨大的贊美”引發爭議,并迅速沖上話題熱搜,再次產生“出圈”效應;雖然未能達到高質量文化訪談的預期效果,但從商業的角度和銷售數據看,這無疑是一場成功的圖書營銷。
目前,羊城晚報出版社的發行渠道依然是以新華書店和圖書館等實體系統為主,少數品類也有與京東和當當等電商平臺合作,但線上促銷活動越來越多,動輒半價的折扣力度,也給出版社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加上紙張和人工成本的不斷上漲,一場活動下來,往往只能賠錢賺個吆喝。在如火如荼的短視頻、直播賣書等市場風云中,出版社的發行和銷售思路亟須轉變。
(三)養生保健類圖書出版資質受限
羊城晚報出版社自1998年成立以來,依托報社、服務報社,深耕平臺資源,發揮《羊城晚報》文化大報和民生大報的核心優勢,將“文化”和“民生”兩大品牌作為出版工作的重要抓手——關注時代、社會發展,關注人民身心健康,關注人文學術,出版了一系列涵蓋新聞類、經濟類、醫藥衛生類、生活保健類、文學藝術類、社會科學類圖書,尤其是大力打造了一系列滿足廣大人民群眾身心健康需求的養生保健類圖書。比如:《通俗中醫藥叢書》《六味地黃的新發展》《壽而康——鄧鐵濤談養生》《兒童食療》《中藥材飲片鑒別圖典》《實用中醫效方叢書》《老中醫食療湯水》《健康調治妙方》《古琴音樂與中醫養生》《餐桌上的食材》《餐桌上的藥材》《健康有道叢書》《天然食物調理健康配伍指南》《名中醫教你輕松降血壓》等,深受讀者好評,成為社里的重點書、暢銷書、長銷書。
近年來,隨著養生保健類出版物資質準入制度的實行,羊城晚報出版社在該類圖書選題的拓展方面失去優勢,不能再獨立策劃出版該類圖書選題。這對出版社的發展無疑是迎頭痛擊。
二、媒體出版社的突圍策略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作為出版從業者,我們必須牢記:出版業是關于文化的事業;出版工作是黨的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開啟民智、傳承文明、凝心聚力的重要手段,承擔著傳播真理、引導和教育國民、服務社會、建設文化強國的重要責任。作為文化強國和出版事業建設的重要陣地和載體,在中國出版業邁向產業化的進程中,出版社面臨新形勢、新任務、新機遇和新挑戰,要尋求突圍和發展路徑,必須圍繞“文化”發力和創新,必須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擔當,進一步提高出版物文化含量、質量和品位。
(一)明確出版思路和定位:文化立社
在繼續做好原有養生保健類圖書重印和發行工作的基礎上,羊城晚報出版社進一步明確思路和定位,逐漸有意識地將工作重心轉向嶺南文化圖書選題的開發、策劃和拓展,且更加注重依托集團的品牌和資源優勢,深挖地域特色文化,推動圖書出版融合向縱深發展。
廣東是嶺南文化中心地、海上絲綢之路發祥地、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策源地、改革開放前沿地,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羊城晚報出版社多年來一直致力于嶺南地域特色文化、紅色歷史文化和地方志等圖書的深度挖掘,打造“嶺南文脈”系列圖書,編撰地方志類圖書,為廣大讀者提供文化滋養,講好嶺南故事、廣東地方故事,增強地方文化自信。
1.深耕嶺南文化、文史類圖書
近年來,羊城晚報出版社深入調研廣東各地市,策劃出版的嶺南文化、文史類圖書有:講述惠州市惠城區三棟鎮崇文重教、習武尚義、物阜民豐、開拓創新發展歷程的《三生萬物》;聚焦惠州市惠城區文化遺產,記錄珍貴文物保護、老街舊巷、民風習俗、舌尖美味等城市建設和發展印記的《惠城印記》;活用文史資料,講述名家與南粵、名人故地、南粵老字號、文博今昔等故事的“嶺南文史拾貝”系列叢書;探討新時代戲曲電影守正創新之路的《新時代戲曲電影之美》;呈現深圳墟市歷史脈絡,梳理墟市與城市、經濟、社會、文化發展關系的《深圳墟市文化》;講述新會陳皮故事、推廣陳皮藥用價值的《廣陳皮密碼》;探索廣府語言文化的《廣府俚語溯源》;講述清遠市清新區民間習俗和龍舟文化的《清新三人燕尾龍舟競技》……這些圖書多維度、多視角地展示了嶺南文化的迷人風采和魅力。
2.打造“嶺南文化/文史/文脈”系列圖書
近年來,羊城晚報報業集團多方面、多手段大力發揮“嶺南文化大報”特色優勢,在全省各地開展頗具匠心的“文脈追尋”活動,推出了系列報道。鑒于此,羊城晚報出版社順勢策劃出版《走讀嶺南文脈》《佛山文脈》《典籍里的佛山》《博羅文脈》《廣州公交文脈》等“嶺南文脈”系列品牌圖書。在選題策劃和版式呈現上,不僅僅是將報道簡單地梳理匯編成冊,而是力求以一種新的眼光和標準全面審視和充分認識嶺南地域文化的個性和價值,營造一種文化和閱讀氛圍,進一步激發全社會對嶺南文化的興趣和關注,推動地域文化的發掘、整理和研究,收效甚好。比如:在“滋養民族心靈 培育文化自信”佛山市2023年“世界讀書日”暨全民閱讀系列活動中,以故事形式講述嶺南廣府文化特色的《佛山文脈》一書入圍2023年佛山共讀候選書單。[4]《廣州公交文脈》一書出版后,成為一張講好廣州公交故事的新名片,為讀者呈現的不僅是一部關于廣州百年公交發展的歷史,也是一部關于廣州城市文明發展的歷史;歷史感與現代感在書里交融,能給不同年齡段的讀者帶來不同的閱讀感受。2023年10月25日,《典籍里的佛山》新書發布會在佛山召開,與會專家給予極高評價,認為該書為年輕人了解佛山搭建了一個窗口,全書以文字加漫畫的形式,將佛山典籍記載的歷史與名人軼事重新呈現。[5]
目前,“嶺南文脈”系列圖書已成為羊城晚報出版社的品牌選題,未來還將繼續開拓深挖,為廣東更多地市量身打造獨具特色的文脈圖書,并借助羊城晚報全媒體平臺和出版社讀書頻道,向海內外圖文并茂地展示推介嶺南文化,加深世人對嶺南文化活力和魅力的廣泛認識,增強文化自信,為建設文化強省作出具體的貢獻。
3.合作出版地方志圖書
近年來,羊城晚報出版社與各地市合作出版的地方志圖書,數量呈不斷增長之勢,且有不少書獲獎。2024年初,由中國地方志工作辦公室、中國地方志學會組織開展的第九屆全國地方志優秀成果(年鑒類)評審活動結果揭曉:羊城晚報出版社出版的《越秀年鑒2022》《郁南年鑒2022》分別榮獲一等獎和三等獎。與此同時,在2023年廣東省年鑒質量評審中,羊城晚報出版社共有9部年鑒獲評優秀,其中《越秀年鑒2022》《郁南年鑒2022》獲評省級優秀一等年鑒,《南沙年鑒2022》《新興年鑒2022》《肇慶高新區年鑒2022》等獲評省級優秀二等年鑒。
(二)整合集團文化資源,書報聯動
“書報聯動”是經濟日報出版社高級編輯高路在2006年提出的理念,指的是媒體出版社的出書定位有兩個層次:一是報業集團產業鏈的延伸,二是要與主辦出版社的主媒體匹配。[6]這個理念在今天仍不過時,對于羊城晚報出版社來說,結合自身實際,深耕羊城晚報文化產業鏈,借助集團資源優勢,尋求互利共贏,正是不二選擇。
多年來,羊城晚報報業集團堅持“文化辦報”,在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道路上,堅守緊扣“文化”主業。在加速走向融合轉型新賽道的要求之下,報社內部持續打通渠道,不斷推動媒體融合縱深發展,實現生產傳播全流程、全要素重構整合,成績較為顯著。
面對困境和挑戰,作為羊城晚報報業集團旗下的一員,羊城晚報出版社主動依靠集團,尋求內部資源整合優化機遇,致力于厚植羊城晚報文化品牌底蘊,改革創新,領風氣之先,走出一條具有出版特色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1.與集團報社和兄弟單位合作,打造文學藝術類重點圖書
羊城晚報“花地文學榜”是聞名全國文學界的品牌活動,已創設十周年。十年來,上榜的作家里有名家、大家,也不乏文學新人,大力推動了中國當代文學的發展。羊城晚報出版社將歷年文學榜發布概況按照年度長篇小說、短篇小說、詩歌、散文、文學評論、新銳文學等獲獎作家、入圍作品、評委陣容以及盛典活動等編撰成集,命名為《文種花地》,正式出版,再現活動現場和當時新聞報道的異彩紛呈及熱烈反響,為今后的當代文學研究保留了珍貴的文本資料。
除了《文種花地》,出版社近年來與報社合作出版的圖書還有:《粵派批評面面觀》《花地飛鴻二十年:我與全國著名作家文學通信選集》“嶺南文史拾貝——廣東省政協特約專欄文匯”系列叢書、《探尋嶺南文旅大文脈》《廣州公交文脈》《粵港澳大灣區(廣東)文史論壇》等,即將出版的有《晤對集——走近嶺南名家名作》《點亮粵文藝》《老外嶺南筆記》等。這些圖書雖然受眾范圍較小,不能在市場盈利,但均是具有較高文化品位和文化積累價值的出版項目。出版社理應在財力允許的條件下,將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堅持“文化立社”的原則,書報聯動,承擔起這份文化責任。畢竟,社會效益與文化責任是出版業的核心價值所在,出版業既要遵循物質生產規律,又要不忘初心,遵循精神生產規律,為我國從出版大國走向出版強國做出自己的貢獻,助力高質量發展。
2.進行出版融合人才培養的創新運作,上線“讀書”頻道
近年來,羊城晚報出版社注重出版人才的全面發展,力求從傳統出版向智慧出版邁進,不遺余力地培養出版融合編輯人才。在提高編輯基本技能方面,除了廣東省出版局組織的出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培訓外,出版社還鼓勵員工參加各種形式的編輯技能培訓和學習,積極為員工提供培訓機會,如集團不定期組織的青年理論學習提升工程、全媒化新聞傳播人才高級研修班、暨南大學傳媒講習班、AI時代出版融合發展論壇、羊城晚報社—采編資源庫升級改造項目多模態資源中心培訓等,出版社也會定期舉辦編輯、編校文化沙龍,編輯們共同分享圖書編校經驗,交流心得體會。
羊城派是羊城晚報官方App,金羊網是羊城晚報官網。2023年3月8日上線的羊城派、金羊網“讀書”頻道,是出版社借助集團報社平臺,為培養融合出版人才作出的重大舉措。新書出版后,出版社第一時間在“讀書”頻道發布書訊、書評、圖書精彩內容節選、獲獎信息、創作心得、閱讀反饋及主題征文信息等,同時附上購書小程序碼,方便讀者購買。迄今為止,這是廣東省官媒App上的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讀書”頻道,是羊城晚報出版社推動圖書出版向融合縱深發展、構建出版社全媒體傳播體系的重要嘗試。“讀書”頻道團隊的編輯們均由出版社圖書編輯兼任,左手做書,右手寫書評、做新媒體,既鍛煉做書的基本技能,又培養對圖書市場和受眾的敏銳觸覺。
下一步,待人才隊伍成長壯大之后,羊城晚報出版社擬開通視頻號,聯合微店,線上直播賣書,將策劃開發的系列精品圖書推介給廣大讀者。
(三)打造純文學精品圖書
1.策劃出版廣東“魯獎”圖書
2023年10月30日,第十一屆“廣東省魯迅文學藝術獎”(文學類)經初評、終評兩個階段的評選,產生了30部(篇)獲獎作品。由羊城晚報出版社出版、林馥娜著《詩者的織物(詩歌卷)》榮獲第十一屆“廣東省魯迅文學藝術獎”詩歌獎。“廣東省魯迅文學藝術獎”(文學類)是廣東省最具權威的文學大獎,旨在鼓勵廣東省優秀長篇小說、中短篇小說、報告文學、詩歌、散文雜文、文學理論和評論以及兒童文學創作,推動社會主義文學事業的繁榮發展。
據悉,由于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第十一屆“廣東省魯迅文學藝術獎”評選活動距第十屆(2017年)時隔六年之久,參評作品眾多,涌現出許多優秀作品,競爭非常激烈。林馥娜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取決于以下幾點:首先,她是詩歌創作經驗豐富的本土詩人,在詩歌中表現出了她作為詩人的文學主體性,其生活與創作互相成就,形成一種可傳遞的、自我挽救的力量;其次,她不僅寫詩,也寫評論,閱讀面廣,具有較高的文學理論素養;最后,其詩歌成就得到文學界的高度認可,詩人、評論家王立世認為:“她詩歌的豐富性和深刻性一方面來源于淵博的知識,另一方面來源于生活的歷練。……她把知識融化在詩境中,把人性灌注到語言中,既有民間寫作的逼近生活和靈魂,又有知識分子寫作的高雅和哲思……她以開放的心態和包容的氣度找到了一種優勢互補的藝術平衡,這種不偏不倚成就了她的詩歌,也為當代詩歌開辟了新路徑。”[7]散文家、文學評論家艾云和詩人黃禮孩均對林馥娜的詩歌給予充分肯定,艾云認為:“林馥娜的詩歌,語言蘊藉雅致,深藏錦繡……帶著無所不在的束縛和自由,尋找趔趄中的均衡之美。這正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南方書寫與南方經驗。”黃禮孩認為:“在一種社會語境里,在逝去的日常里,詩人林馥娜感受到越來越精細的技術帶來了面目全非的生活。”[8]評論家謝有順在論及林馥娜詩集《我帶著遼闊的悲喜》時講道:“林馥娜正是以詩歌寫作的方式,展示出了自己堅硬的生存鋒芒。她的寫作,并非自我裝飾和無病呻吟,相反,她是在用詩歌來修補自己生命中的殘缺和軟弱,并以此來擴大自己的胸襟以及她對苦難世界的同情。”[9]由此可見林馥娜的詩歌造詣,她在本屆廣東魯獎評選中折桂,可謂實至名歸。
2.合作出版扶持項目圖書
文學類扶持項目圖書的出版,也是羊城晚報出版社著重發力的一個方面。一般來說,這類圖書在完稿和出版之前,已經入選各種扶持項目,屬于“自帶光環”的圖書,出版后獲獎的機會也較大,出版價值較高。因此,出版社積極鼓勵編輯密切關注,主動聯系項目作者,尋米下鍋。比如,近年來出版的這類圖書,有獲得廣東省委宣傳部重點資助出版項目的《肝膽兩昆侖——劉琴西、劉爾崧兄弟的紅色傳奇》,入選廣東省作協精品創作扶持項目的報告文學《華強北——深圳奇跡的創造者》、長篇小說《無無》等,都收獲了不錯的口碑。
三、結語
總的來說,媒體出版社既身處出版業,又隸屬傳媒業,具有自身的特色和多樣性。這要求從業者在具體的選題策劃和開拓深耕中,既要看到圖書與報紙各有短長,又可互補共贏,才能更好地發揮“書報聯動”的優勢,更好地借助媒體資源和平臺增強圖書傳播力和影響力,增加圖書附加值,打造獨具品牌特色的出版物。
時代發展的洪流不可阻擋,在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羊城晚報出版社積極面對壓力、困境和挑戰,樹立融合發展意識,立意高遠,在實踐探索中不斷思考創新,依托集團平臺和品牌優勢,書報聯動,以文化立社,深耕地域特色文化,助力廣東文化強省建設。
參考文獻:
[1]圖書出版市場加速回暖,抖音電商每天售出圖書超200萬冊[EB/OL].http://www3.xinhuanet.com/tech/20240417/ad1e2ee2b7924ef0bdf5af92dabcbaf7/c.html.
[2]再創紀錄!董宇輝帶火75歲雜志《人民文學》,4小時賣了近100萬本[EB/OL].http://www3.xinhuanet.com/tech/20240417/ad1e2ee2b7924ef0bdf5af92dabcbaf7/c.html.
[3]李娟作客“與輝同行”抖音直播間,《我的阿勒泰》等書售出超14萬單[EB/OL].https://www.xhby.net/content/s66cd2b31e4b03f2293aace19.html.
[4]佛山市2023年“世界讀書日”暨全民閱讀系列活動開啟[N].佛山日報,2023-04-23.
[5]探尋嶺南文脈經絡,講好新時代“佛山故事”!羊城晚報發布最新文化力作《典籍里的佛山》[EB/OL].2023-10-26.https://news.ycwb.com/2023-10/26/content_52286462.htm.
[6]高路,黃升民.報業發展媒體出版社如何變強?[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6-01-27.
[7]王立世.突破性的探索:評林馥娜的《極光》[EB/OL].2022-11-11.https://www.yzs.com/zhgshr/wanglishi/15484.html.
[8]“詩者的織物:林馥娜作品研討會”在省作協嶺南文學空間召開[EB/OL].http://www.gdzuoxie.com/v/2019/12/11419.html.
[9]林馥娜.我帶著遼闊的悲喜[EB/OL].http://www.gdzuoxie.com/v/2017/10/7654.html.
(責任編輯 劉海燕)
Development Dilemma and Breakthrough Strategies of Media Publishing Houses in the New Era
— Take Yangcheng Evening News Publishing House as an Example
WANG Xiaona
(Yangcheng Evening News Publishing Hous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0, China)
Abstract:Yangcheng Evening News Publishing House is affiliated to the Yangcheng Evening News Group and has inherent advantages in media resource and platform. However, with the comprehensive penetration of new media communication methods, the rapid rise of e-commerce retail platform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qualification access system for health care books and publications,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shing house encounters bottlenecks. In recent years, Yangcheng Evening News Publishing House has faced difficulties, integrating the group’s newspaper resources, establishing culture-based a publishing house, building an all-media talent team, and cultivating the cultural brand heritage of Yangcheng Evening News, striving to improve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and helping Guangdong build a strong cultural province.
Key words:media publishing houses; establishing culture-based a publishing house; books and newspapers link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