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晨陽
2012年教育部正式印發(fā)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下文簡稱《指南》)指出,“幼兒的科學學習是在探究具體事物和解決實際問題中,嘗試發(fā)現(xiàn)事物間的異同和聯(lián)系的過程。”兒童有著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對于3~6歲的孩子,大自然和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讓他們好奇,分分鐘變身行走的“十萬個為什么”、把家里翻得亂七八糟、好好的東西拆得七零八碎……這些讓父母“啼笑皆非”的行為其實都是符合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科學探究的過程。
幼兒和科學家都具有一項重要的品質,即強烈的好奇心。除此以外,兩者面對的都是未知。科學家要探索的是人類的未知,兒童探索的則是人類已知而他自身未知的東西。在研究取證的過程中,兒童會“簡約式地重演科學發(fā)現(xiàn)的過程”,而在探究方法上,科學家和兒童不外乎都會提出問題、推理假設,運用到觀察、比較、實驗、測量等方法。可以說,“正是通過科學探究,幼兒經(jīng)歷發(fā)現(xiàn)和獲取知識的過程,領悟科學的思想觀念,體驗科學家們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
其實早在2001年,教育部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就將“科學領域”作為幼兒教育的五大領域之一。在《指南》中,將科學領域進一步劃分為“科學探究”和“數(shù)學認知”兩個子領域。本文主要探討幼兒的“科學探究”。
相比于家庭環(huán)境中的隨機探究,幼兒園是有著常規(guī)性的科學領域集體教學活動,也會在班級里設置科學區(qū),提供較系統(tǒng)的科學探究套裝和工具,支持幼兒的科學游戲和自主探究,富有經(jīng)驗和教育智慧的幼師還會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滲透科學教育。
在幼兒園,科學區(qū)是幼兒進行自主探究性科學游戲的主要場所。幼兒園科學區(qū)一般創(chuàng)設在活動室里,是一個采光好(利于在自然光線下觀察)、有電源(能插插座,便于進行聲光電類實驗)、離水源近(許多實驗需要用到水,例如沉浮)、相對安靜、寬敞的操作空間。材料則五花八門,如果按照科學概念來劃分,大致可以分為人體科學、動植物科學、科學技術和物質科學、地球科學等類別。
在人體科學游戲中,幼兒除了通過圖片、模型等直接認識自己的身體構造和運行規(guī)律。還會通過各種觸摸配對等小游戲,運用自己的感官或動作去探索物體,關注動作所產生的結果,例如嘗試探究觸摸不同材質的感受等。
在動植物科學游戲中,幼兒學習給動植物分類,探究動植物生長、繁殖的過程。例如認識植物的花、葉、果實、種子,了解其生長過程,還能對植物進行搗碎等各種加工,進一步探究植物的性質。由于幼兒具體形象的思維特點,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進行的科學探究對其來說更富有價值。因此有條件的幼兒園,會為幼兒提供真實的植物、動物(飼養(yǎng)角),便于幼兒更好地進行感知、體驗和操作。
在科學技術和物質科學游戲中,《指南》目標是幼兒能“動手動腦探索物體和材料,并且樂在其中。”這兩類科學游戲也是最廣為人知的。例如“空氣游戲”中,幼兒通過操作能噴出氣流的小船,感知氣流產生的過程和運動的方向;在“光影游戲”中,幼兒通過手電筒、鏡子(有時是圍合式的幾面鏡子)、棱鏡、投影盒(墻)、小孔、膠片等材料,感知光的投射、散射、折射等現(xiàn)象及影子的形態(tài);在“靜電游戲”中,幼兒通過摩擦皮毛、玻璃棒、塑料棒等不同材質的物體對羽毛的吸附現(xiàn)象,探究看不見的“靜電”;還有在“聲音游戲”中對聲筒、音叉、聽診器等材料的操作中探究聲音的性質,此外還有常見的“磁鐵游戲”中對磁鐵相吸、相斥的體驗,對磁懸浮現(xiàn)象的探究以及“沉浮”實驗中對物體沉浮性的實驗等等。
聯(lián)系本文第一部分內容,我們知道了幼兒與科學家的探究有許多共通之處,幼兒的科學探究當然也需要一定的方法指導。觀察探索,既是科學探究的第一步,也是幼兒常用的基礎性的探究方法。怎么觀察也大有門道,其中就包括簡單觀察、對比觀察、長期跟蹤觀察等,具體要根據(jù)觀察的任務和對象不同來選擇適宜的方法。而這些,都要靠教師在平時活動中給予幼兒的學習經(jīng)驗中獲得;觀察之后,幼兒要進行思考猜測,顧名思義,就是要對自己需要解決的問題進行預測,這一步盡管不夠顯性,卻是幼兒主動思考和推理的重要過程;接著進行調查驗證,這是尋找答案、解決問題的過程,這一步對幼兒提出了制定計劃、方案以及實施和調整的考驗;此外幼兒需要收集信息并記錄,記錄是收集信息的有力工具,是幼兒自我調整建構知識經(jīng)驗的見證。幼兒在記錄時會用到簡單的圖畫、數(shù)字、圖表或者其他符號,大班的孩子有時還會用到一些簡單的文字;最后,幼兒得出自己的結論。
在整個探究過程中,幼兒還會和同伴進行合作交流,學習分工協(xié)作,也有利于其語言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的發(fā)展。經(jīng)歷了傾聽、分享、討論、爭執(zhí)、達成共識等過程,幼兒獲得了未來在成人社會中至關重要的寶貴經(jīng)驗。
綜上所述,兒童在幼兒園的自主科學探究游戲為幼兒提供了豐富多樣的操作材料以及適宜的操作空間和便利條件,在教師的指導下,兒童可以初步掌握一定的探究方法,獨立、自主、愉悅、專注地進行科學探究活動,擺弄科學材料,探索科學現(xiàn)象,對兒童具有較高的科學教育的價值。
(作者單位:中共山西省委機關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