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章翠蓮 江蘇省海安市第三實驗幼兒園
對幼兒開展德育教育,不僅是幼兒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國家發展的需要。在課程游戲化不斷推進的今天,教師要靈活教學,將德育教育融入幼兒的游戲活動之中,鼓勵幼兒之間互幫互助、團結友愛,幫助幼兒建立正確的是非觀念,努力提高幼兒的道德認知與自律水平。

勞動是美德,幼兒的勞動是從自我服務開始的。小班幼兒自理能力較差,教師可以開展多種生活游戲活動,讓幼兒在游戲中增強對勞動的認識,提高勞動水平。中、大班幼兒的動手能力有所增強,教師則可以根據幼兒的興趣,為幼兒創設勞動機會,讓幼兒在勞動中體驗創造的樂趣。
在照顧“娃娃”的過程中,提高幼兒勞動認識。小班幼兒的自主意識開始增強,他們能從幫助他人中體驗勞動的快樂。比如,在小班生活游戲“喂娃娃”中,教師投放了豆子、花生、蠶豆等食物,讓幼兒們用調羹或筷子將這些食物喂進娃娃的嘴里,幼兒們在教師創設的游戲情境中參與勞動,體驗到了幫助他人的快樂。又如在“幫娃娃穿衣”游戲中,幼兒們給娃娃穿衣服、扣紐扣,將娃娃衣服的領子翻好,還幫娃娃穿褲子、穿鞋子、梳頭發、扎小辮等。在此過程中,幼兒的手指肌肉得到鍛煉,手指的控制能力逐漸提高,并對勞動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根據幼兒需要創設生活游戲,提高幼兒勞動技能。隨著動手能力的發展,幼兒逐漸對勞動產生了濃厚興趣,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需要創設多種多樣的生活游戲,讓幼兒在游戲中提高勞動技能。比如,在生活游戲“榨果汁”中,教師投放了西瓜、蘋果和手動榨汁機、杯子等。幼兒先將水果切成塊狀,再將切好的水果放進榨汁機中,搖動榨汁機,果汁就流出來了。在這樣的游戲中,幼兒學會了用水果刀切東西,學會了使用榨汁機制作水果汁,勞動技能也得到提高。
幼兒是社會的一員,有社會交往的需要。教師要借助角色游戲活動,幫助幼兒學習社交禮儀,增強幼兒的責任感與任務意識,提高幼兒處理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幼兒的交往水平。
借助角色游戲,讓幼兒知禮儀、遵禮儀。禮儀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內容,教師可以借助角色游戲活動,讓幼兒知禮儀、遵禮儀,將正確的禮儀應用于實際生活。比如在角色游戲“娃娃家”中,扮演主人的小朋友需要熱情地招待客人,運用“請進”“請坐”“請喝茶”等禮貌用語,展現基本的待客禮儀。而扮演客人的幼兒需要有禮貌地敲門,進門后向主人問好,并且不能隨意破壞主人家的物品,要做一個有禮貌的小客人,遵循基本的做客之道。
借助角色游戲,增強幼兒的責任心。在角色表演游戲中,幼兒們共同商討,決定由誰扮演哪個角色,有時,幼兒之間也會產生一些矛盾,這種時候教師要引導幼兒正確處理問題,厘清責任,自己的責任要自己負,要有擔當。比如在“美食一條街”角色游戲中,服務員端菜上桌時,不小心打翻盤子,盤子里的食物掉在顧客衣服上,扮演服務員的小朋友要趕緊向顧客道歉,并領著顧客去待客區換衣服,用真誠的態度贏得顧客的原諒。又如在“小超市”游戲中,小顧客選擇玩具的時候,不小心把玩具汽車弄壞了,可是還沒付錢。小顧客想了想,還是走到柜臺前,把錢付了,拿走了破損的玩具車。在角色游戲中,幼兒們能站在角色的角度思考問題,對于自己造成的過錯,他們沒有逃避,而是勇于承擔責任,表現出了強烈的責任意識。
同樣,在“小醫院”角色游戲中,即使沒有病人來看病,扮演醫生的孩子也一直堅守著崗位,沒有擅自離開;“護士”們即使知道游戲是假的,還是對“病人”認真照顧,履行角色所賦予的任務。因此,教師利用角色游戲,可以讓幼兒更好地了解各種社會職業,知道職業勞動分工不同,每個人都應該做好自己的事情,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幼兒的責任感與任務意識,促進了幼兒社會性的發展。
在戶外游戲中,幼兒之間是競爭與合作的關系,幼兒既需要遵守一定的游戲規則,又要在戶外運動中進行競爭、表現自己。有時候,由于運動中的不小心,幼兒可能會發生一些小意外,教師要抓住戶外運動中的教育契機,幫助幼兒建立正確的是非觀念,提倡幼兒間互幫互助、共同進步,有意識地幫助幼兒養成互助友愛的良好情感。
在規則范圍內的合理競爭。幼兒的是非觀念仍在形成之中,他們會從日常的細微小事中,從他人對事情的處理方法中,獲得是非觀念,從而指導自己的日常言行。戶外游戲是幼兒們非常喜愛的活動,也是矛盾沖突最激烈的活動,因為在戶外游戲中,有的幼兒為了自己能贏,常常明知故犯,違反游戲規則。這時教師應當公平公正地進行處理,不能包庇幼兒。幼兒人小心不小,心中也有一桿秤。當幼兒們看到凡是違反游戲規則的幼兒都受到了處罰,他們會不由自主地控制自身行為,不讓自己違反規則,這也使得幼兒的自控能力逐漸提高。
在戶外運動中,幼兒們之間有競爭很正常,但競爭應該是游戲規則內的競爭,凡是違反規則的競爭都是不合理的。同理,游戲中也有合作,教師要利用戶外游戲,鼓勵幼兒互幫互助,引導幼兒建立良好的友情。比如“兩人三足”游戲中,教師投放了繩子,讓幼兒們自由組隊進行游戲。兩個幼兒組成一個小組,并排站立,將內側的腿用繩子綁在一起,形成“一條腿”。這時,一組幼兒早早就準備好了,但是另一組幼兒不會系繩子,導致游戲遲遲不能開始。于是,準備好的幼兒主動幫助了不會系繩子的幼兒,這是孩子們之間的互幫互助。很快,比賽開始了,兩組幼兒齊頭并進、互不相讓,在激烈的比賽中,幼兒們體會到了競爭的樂趣。
培養幼兒關心、愛護同伴的情感。戶外運動中,幼兒之間偶爾會發生一些小小的意外,如你碰著我的頭了、我踩著你的腳了等。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要引導幼兒正視自己的行為給他人帶來的傷害,一句道歉、一個扶起倒地幼兒的動作,都是幼兒們互相關心、愛護的表現。對于漠視同伴倒地、無動于衷的幼兒,教師要適當提醒與教育,使其認識到關愛同伴是自己應該做的,提高幼兒的道德認知。戶外游戲的材料有時需要多人一起搬運,于是幼兒之間的合作就產生了。對于主動搬運游戲材料,并能順利放到器材室的幼兒,教師要及時點贊,通過贊賞鼓勵,幫助幼兒鞏固良好的行為習慣。
此外,建構游戲中幼兒們互相借積木,音樂游戲中幼兒一起玩音樂游戲,科學游戲中,幼兒間相互學習、互幫互助,這些都體現了幼兒良好的思想面貌。教師要注意觀察,發現幼兒的閃光點,及時肯定并表揚,讓幼兒在游戲中不斷提高思想認識,及時約束自己的不良言行。
在課程游戲化不斷深入的今天,教師要重視幼兒的思想品德教育,可以將其融入幼兒的日常游戲之中,幫助幼兒形成正確的是非觀念。同時,教師還要加強培養幼兒的責任意識與規則意識,幫助幼兒形成一定的社會規范,學會自我約束不良行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為幼兒的一生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