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玲,梁琛妍,陳蘊琳,李鎮魁
華南農業大學 林學與風景園林學院,廣東廣州 510642
近年來,圍繞藥用植物資源的研究不斷增多,合理開發利用中藥資源有利于中藥材產業和中醫藥事業發展[1]。隨著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的開展,對全國各地區的中藥資源進行數據化研究成為必然趨勢。作為全國造林綠化先進縣和中國綠色名縣,平遠縣的藥用植物資源未經系統、科學的調查研究。對平遠縣野生藥用植物資源進行全面調查,旨在掌握平遠縣的藥用植物資源基本概況,為中藥資源的保護與可持續開發利用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和發展新思路。
平遠縣位于廣東省東北部,地理位置約24°23′~24°56′N,115°40′~116°8′E,總面積1 381 km2。平遠縣屬丘陵山區,山地丘陵占總面積的80%,北部項山甑(1 529.8 m)為平遠縣最高峰。平遠縣為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20.8 ℃,年平均降水量1 678.6 mm,縣內土壤類型主要為紅壤和山地黃壤,土地肥沃。
外業調查采用樣地法與樣線法相結合的調查方法。樣地和樣方的設置遵守典型取樣、完整性和代表性的原則。在樣線調查時,根據地形與植被狀況設置不同海拔、不同坡向、不同生境的調查路線,同時在植被較為完整、較具代表性的地方或生境較為特殊之處設置樣地。樣地面積喬木類為40 m×40 m,灌木類為5 m×5 m,草本類為2 m×2 m,除記錄植物種類、數量、胸徑等數據外,還要拍攝植物和生境照片。
通過查閱相關文獻資料等對平遠縣野生藥用植物的藥效進行整理和統計分析。維管束植物名錄采用現代分支分類學和分子系統學分類系統排序。
根據調查統計,梅州市平遠縣共有野生藥用植物169科588屬991種,分別占廣東省藥用植物總數(275科1 405屬3 352種)的61.45%、41.85%、29.56%,占第三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藥用植物總數(383科2 309屬11 146種)的44.13%、25.47%、8.89%。其中,蕨類植物24科55屬91種,裸子植物4科4屬4種,被子植物141科529屬896種,以被子植物占絕對優勢(表1)。

表1 平遠縣野生藥用植物種類組成統計
根據平遠縣野生藥用植物的種數,可將科分為大科、較大科、中等科、寡種科及單種科(表2)。平遠縣野生藥用植物主要集中在單種科和寡種科,分別占總科數的28.40%和42.60%,表明平遠縣藥用植物在科構成上具有多樣性,而較多數的藥用植物集中于大科,表示平遠縣的藥用植物存在明顯優勢科現象。

表2 平遠縣野生藥用植物科的組成
平遠縣野生藥用植物有588屬,根據屬內種數可將其分為較大屬、中等屬、寡種屬及單種屬(表3)。單種屬393屬,占總屬數比例66.84%,所含種數占總種數39.66%;寡種屬175個,占比29.76%,所含種數占總種數45.01%;而中等屬和較大屬占比僅有3.40%,所含種數僅占總種數15.33%。可知,單種屬和寡種屬在屬的構成中占絕對優勢,沒有明顯優勢屬現象,進一步說明了平遠縣藥用植物屬構成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在屬水平分布上較為分散。

表3 平遠縣野生藥用植物屬的組成
平遠縣野生藥用植物生活型可分為喬木、灌木、草本和藤本(圖1)。其中,草本植物占總數的47.12%,灌木占28.46%,喬木占13.52%,藤本占10.90%。總體而言,草本植物占明顯優勢,其他生活型也占有一定比例,這表明平遠縣的整體生態環境利于各種不同生態位植物的繁衍。

圖1 平遠縣野生藥用植物生活型統計結果
根據《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在平遠縣藥用植物中,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共17種,隸屬12科14屬,皆為國家II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占平遠縣野生藥用植物資源的1.72%。
根據《中國藥材學》將平遠縣的野生藥用植物的藥用部位分為全草類、根及根莖類、枝類等9類(表4)[2]。主要入藥部位是根及根莖類、全草類,分別占總數的47.83%和40.36%,與生活型主體為草本類有一定的相關性。但是采挖這兩類入藥部位將導致整體植株的死亡,因此應避免過度采挖。

表4 平遠縣野生藥用植物的藥用部位統計
參考《中藥學》將平遠縣的野生藥用植物資源分為21類,包括平肝熄風藥、祛風濕藥、瀉下藥和止血藥等(表5)[3]。以清熱藥最多,共588種,占總數的59.33%;其次是活血化瘀藥(41.57%)和祛風濕藥(31.28%);利水滲濕藥占26.94%;化痰止咳平喘藥占16.55%;止血藥占16.04%;其余15種藥用類型占比皆低于10%。平遠縣以清熱藥、活血化瘀藥及祛風濕藥為主,與平遠縣濕熱的氣候條件與農牧耕作的方式有關,這3種功效的藥物在日常生活中更全面被挖掘利用。

表5 平遠縣野生藥用植物的藥用功效統計
根據《中國有毒植物》可知,平遠縣共有毒野生藥用植物161種,隸屬于72科134屬[5]。可以看出,平遠縣的有毒藥用植物以小毒占優勢(112種,69.56%),中等毒和大毒次之,劇毒最少(表6)。

表6 平遠縣野生藥用植物毒性統計與分析
平遠縣野生藥用植物種類繁多,但因認識不足且多分布于偏遠山區而利用率低,大部分藥用植物沒有發揮其醫療保健等應有作用,并存在分布星散、采收不便、“殺雞取卵式”行為的問題。為實現平遠縣的野生藥用植物資源可持續再生,提出以下建議。
(1)加強評估與實施工作,促進藥用植物的可持續發展,包括就地保護和遷地保護方面的措施。例如:建立生態系統導向的自然保護區和物種導向的野生苗圃,實施引種馴化、建立植物園和種質資源庫等。
(2)對品質好、市場需求大且有發展潛力的野生藥用植物進行馴化和人工繁殖,避免過度采挖破壞生態環境,并解決蘊藏量不足的問題。
(3)宣傳教育藥用植物的識別、開發利用方法和植物毒性。增加公眾對藥用植物的了解和用藥安全意識,增強公眾生態保護意識。
(4)借助廣播、講座等方式,宣傳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的相關知識,加大保護力度,嚴厲打擊違法破壞行為。
(5)鼓勵當地居民開發利用平遠縣豐富的野生藥用植物,建立良種基地,實現區域集約化和產業化生產,為中醫藥行業提供充足的中藥資源,發掘經濟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