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寒婷
國有企業內部審計整改是內部審計工作的重要環節,是對審計工作成果的鞏固和保證。然而在實踐中發現,現階段國有企業內部審計整改工作存在一些問題,如整改措施不夠具體、監督力度不夠、整改效果不盡如人意等。因此,提高國有企業內部審計整改工作的有效性對推動審計整改工作的質量和效果具有重要意義。本文旨在探討提高國有企業內部審計整改有效性的方法,為國有企業的管理決策提供參考依據。
國有企業內部審計的概念和作用
國有企業內部審計指的是在國有企業內部組織和開展的一種獨立審計機構對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性以及財務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進行審計,進而提供供應鏈及財務報表等方面有關的經營風險管理建議及審計報告。內部審計作為一種企業內部監管手段,在國有企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國有企業內部審計有助于增加財務管理和信息傳遞的透明度,保障財務信息公開透明。通過對國有企業內部風險進行識別和評估,審計人員不僅能夠在第一時間發現漏洞和弱點,提高財務管理的可靠性,而且能夠在最短時間內實時更新信息,保障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從而有效維護國有企業的形象和聲譽。其次,國有企業內部審計有助于規范企業內部管理,提高企業決策的科學性和準確性。通過指出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和弱點,內部審計機構能夠為企業管理者提供更科學和準確的經營決策建議,從而指導企業管理者在合規方面提供更好的服務。最后,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可以有效控制企業內部經營風險并為監管部門提供重要的依據。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內部審計對國有企業的監管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借助內部審計機構強大的人力、財力、物力等資源,企業能夠及時發現、糾正和防范經營風險,從而提高經營效率。
提高國有企業內部審計整改有效性的方法
國有企業內部審計整改的目標和原則 國有企業內部審計整改的目標是更好地提高企業整體運營效率,改進和優化企業管理和內部控制,消除審計風險和管理隱患,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保障。為了更好地實現這一目標,國有企業內部審計整改應遵循以下幾項原則。
首先,國有企業內部審計整改應當堅持科學規劃,確定適當的整改目標。審計整改應該具有明確的方向,應對企業內部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整改方案,并確立整改計劃,確保整改工作具備明確的實施路徑。其次,國有企業內部審計整改應當遵循科學的方法,確保有效實施。具體來說,內部審計整改的實施應當遵循傳統審計規律和科學的思路,采用系統的方法進行整改,確保被整改的內容能夠得到科學把握。再次,國有企業內部審計整改應當注重建立聲譽和信任。公司應該重視內部審計的發布,通過透徹、準確、及時的信息發布,建立起對所有股東和投資者的信任,為公司內部穩定和良好聲譽的建立提供必要保證。最后,國有企業內部審計整改應當注重監督和評估。企業應該建立內部審計整改的監管機制,確保整改措施得以完全實施和保證有效性。整改完成后,企業應該對整改的成效進行評估,以確保整改的成功和實效性。
加強內部審計制度建設 在提高國有企業內部審計整改有效性的過程中,加強內部審計制度建設是至關重要的一環。第一,應該制定一套完整、規范的內部審計制度,包括審計頻次、審計內容、審計方法等方面。第二,應該完善內部審計人員的崗位職責和工作程序,確保審計工作的全面、客觀和公正。第三,應該建立內部審計與其他部門的溝通協調機制,便于及時處理審計發現的問題。第四,應該加強內部審計的信息化建設,提高審計工作的效率和精度。第五,注重內部審計人員的培訓和管理。一方面,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的職業素養和技能水平,以適應國有企業管理和監督的需求;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內部審計人員培訓、考評和獎懲制度,激勵員工發揮自身優勢,為審計工作貢獻智慧和力量。第六,針對審計發現的問題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在制定整改措施時,應該著眼于問題的根源,制定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并建立相應的跟進機制,確保整改措施的落實和效果。同時,應該注重內部審計與企業領導層的溝通和協作,充分發揮審計報告的決策咨詢和管理參考作用,為企業的長遠發展和改進提供支持。
加強內部審計制度建設是提高國有企業內部審計整改有效性的關鍵所在。只有不斷推進制度建設、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素質、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才能有效提高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工作質量和效率,為國有企業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提高內部審計機構的獨立性和權威性 在國有企業逐步確立和優化集團和子公司的治理結構及審計體系架構的過程中,應建立內部審計結果通報體系,并將其引入企業決策層商議規范,由內審部門向董事會或總經理辦公會通報審計過程中發現的被審計單位存在的“三重一大”事項決策及執行、重大違規操作、內部控制管理、經營潛在隱患等相關問題及審計建議,并根據會議決策向被審計單位下發審計指導報告及審計意見落實要求,同時將有關“會議決議”或“批示”作為附件一起下發下去,以加強內部審計整改工作的權威性。
通過協調聯動機制形成監督合力 作為審計意見落實工作的歸口管理單位,審計機構在審計整改過程中承擔著監督檢查被審計單位審計意見整改落實情況的責任,并督促其在規定的時間內認真履行整改義務。根據審計報告中指出的運營管理、財務管理、違規違紀部分問題,同級相關職能管理機構如運營管理、財務管理、人力資源、風控管理、法律事務、紀檢監察等部門被確定為對口職能督導責任部門,其職責范圍明確,對被審計單位審計意見的落實工作負有監督指導責任,并對被審計單位整改實施成果進行審核把控。通過建立審計問題整改協調聯動機制,加強整體性、多層次對被審計單位落實審計意見工作的監察和指導,以確保審計意見得到切實有效的貫徹落實。
構建數字化、信息化審計管理 內部審計的轉型離不開數字化這一重要媒介,內部審計也一定朝著數字化和信息化建設方向發展。利用大數據技術,國有企業將建立一套全面的審計整改信息管理系統,以實現全方位的信息管理。
第一,國有企業應當建立內部審計整改平臺,以鞏固內部審計整改流程,實現內部審計整改監督的自動化、網絡化處理,從而達到前置內部審計整改監督關口的目的。長期以來,國有企業內部審計整改監督工作存在人為干預的現象,導致內部審計整改監督的權威性、公信力不足。利用信息化大數據技術建立的內部審計整改監督平臺,實現了對內部審計整改全過程的自動化處理,極大消除了人為干預的影響,從而顯著提高了內部審計整改監督的公正性。第二,搭建一個內部審計整改的資料庫。國有企業內部審計整改存在著難以確定的情況,甚至由于某些特殊原因,內部審計整改意見未能得到切實貫徹。為此,國有企業需要對其內部審計中發現的重點問題進行規范化處理,建立完善的整改資料庫,詳細記錄內部審計整改意見的落實情況,并總結經驗,為后續的審計計劃的制定提供有效依據。第三,建立一套內部審計整改的監控指標體系,以實現對內部審計整改的可視化管理。針對不同的用途,國有企業需要制定相應的監測指標,包括但不限于進度、成效、共享應用和績效考核指標。
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素質 在提高國有企業內部審計整改有效性的過程中,加強內部審計人員素質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建立健全內部審計團隊,培養專業高素質的內部審計人員,有利于提高審計整改效益,保證企業內部穩定和安全。
首先,對內部審計人員而言,必須有扎實的專業素質。對審計領域的不同問題,需要內部審計人員具備全面的專業知識,包括財務、經濟、法律等領域的知識,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在審計過程中的準確性,更好地發現企業存在的問題,及時提出整改建議。其次,內部審計人員的溝通和人際交往能力也是至關重要的。在整個審計過程中,內部審計人員要不斷地與企業內部不同部門的人員進行交流和溝通,分析問題的本質和癥結,理性地提出整改建議。如果審計人員的人際交往能力不足,則難以有效地與企業內部溝通互動,很難解決審計和整改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最后,內部審計人員領導力、團隊合作意識以及價值觀也是需要注重的。在進行國有企業內部審計的過程中,需要審計團隊中的每一位成員都積極參與客觀公正的監督過程,每個內部審計人員都有自己的職責和任務,并需要與團隊中的其他成員協作互助,共同完成工作目標。只有通過良好的團隊合作和價值觀的共同認同,才能更高效地完成各項審計工作,提高整改效益。
綜上所述,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這些問題需要我們認真思考和解決。只有規范流程和標準,提高審計人員職業素養和專業技能,建立完善的監督機制,才能有效提高國有企業內部審計整改效果。制定整改方案時,需要充分考慮內部審計部門與其他部門的溝通與協作,引入外部專業機構的意見和建議,實施整改計劃時要充分調動各方力量。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國有企業應該更加注重對內部審計整改工作的探索和實踐,并不斷總結經驗、創新方法、提高整改效能,為企業的發展和穩定做出積極貢獻。
(作者單位: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