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翔
眾所周知,巴拿馬運河是世界上知名的航運通道之一,全球約6%的海洋貿易依賴于該航道,為世界貿易和經濟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據巴拿馬運河管理局數據,巴拿馬運河目前提供約180條海上航線,可連接約170個國家和地區,到達全球約1920個港口。
據外媒報道,2023年年底高峰期,有100多艘貨船擁堵在巴拿馬運河上。“原因很簡單,就是巴拿馬面臨的極端天氣,”香港東方海外負責歐美事務的高級經理M ike跑過這條線,他告訴《中國儲運》雜志記者,自2022年年初以來,厄爾尼諾現象造成的干旱持續影響巴拿馬運河水庫系統,導致船閘運行所需的淡水供應減少,巴拿馬運河管理局已經多次減少單日通行船只數量。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 F)正在監測這一嚴峻形勢,并稱這是143年來最嚴重的干旱。
除減少單日通行船只數量外,巴拿馬運河管理局還下調了船舶吃水深度,這迫使通過運河船閘的船只需要減少自重或載重,不僅增加了國際物流成本,還進一步導致運河收入下降。巴拿馬運河管理局表示,2024年收入預計將減少2億美元(約合14.6億元人民幣)。

當然,河流的擁堵,并不一定會降低管理方的費用。
據了解,巴拿馬運河管理局的通行名額已經縮減至18個。專家稱,在2024年年中雨季開始前,巴拿馬運河都無法恢復運力。一些貨船不得不等待長達20天才能通過運河,并為此支付昂貴的延誤費用。
為此,巴拿馬運河管理局為盡快通過的船東組織了“插隊”拍賣會,讓他們通過競拍的方式獲取提前通過運河資格。在2023年11月最新的一次拍賣中,為了拿到優先通過巴拿馬運河的資格,日本一家能源企業為一艘液化石油氣運輸船付出了397.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900萬元)的“插隊費”,再加上數十萬美元的常規運輸費,總體成本可能已超過3000萬元人民幣。在付出巨額成本后,這艘船優先通過了巴拿馬運河。
“如此昂貴的費用并非每家企業都能夠負擔得起,因此很多船只已選擇多航行兩周、航行近6000海里繞行蘇伊士運河或好望角到亞洲,而這也導致市場運力不足、運價飆漲。”M ike分析道。
影響的顯然不只是運價,由于航運和貿易的緊密聯系性,不少國家的對外貿易已經受到沖擊,據了解,巴拿馬、尼加拉瓜、厄瓜多爾、秘魯、薩爾瓦多和牙買加的港口受到的沖擊尤為嚴重。這些國家10%至25%的對外貿易受到延誤的影響。
由于巴拿馬運河缺水的情況日益嚴重,中美洲各國修建替代路線的想法愈加強烈。尼加拉瓜交通和基礎設施部長奧斯卡·莫希卡曾對當地媒體表示,尼加拉瓜計劃修筑一條鐵路,連接該國在太平洋海岸和加勒比海沿岸的兩大港口。此外,薩爾瓦多表示,希望與洪都拉斯合作修筑跨洋鐵路,與巴拿馬運河爭奪交通樞紐地位。
“但這種想法可能難以成為現實。”大連金世達貨代高級市場經理陸及向中國儲運雜志記者表示,修筑平行路線從生態成本、經濟成本來看都不劃算,全球大宗的貨品運輸,海運的優勢依然不可替代,但隨著全球變暖,開辟北極航道值得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