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幼彬
根據電子商務配送平臺功能設計需求,此次采用“互聯網+”構建電子商務配送平臺架構,平臺架構共由表現層、服務層、數據層以及“互聯網+”網絡層四部分組成,具體如下圖所示。
如圖1所示,表現層位于整個平臺結構的最頂層,表現層與配送平臺用戶端連接,主要為用戶提供平臺應用服務,在平臺表現層中設計了Web端和Android端兩個端口,用戶可以在網頁上或者手機APP上都可以進行平臺操作界面,表現層包含用戶注冊界面、管理界面以及配送APP三個部分。通過兩個端口用戶在注冊界面上完成用戶注冊和登錄,進入到平臺內部后,再通過兩個端口向平臺發送電子商務配送服務請求,通過中間件技術用戶請求間接傳輸到目標服務器,以此可以緩解平臺服務器壓力[1]。表現層將用戶服務請求由服務器發送到服務層,服務層主要為響應用戶服務,為用戶提供配送訂單查詢、配送訂單管理以及配送路徑規劃三個服務,服務層的物流服務是在數據層提供的數據支撐下實現。數據層由數據庫集群組成,包含配送數據庫和用戶數據庫[2]。服務層通過對數據庫中數據調取,以及數據處理和分析,對用戶響應服務請求作出響應[3]。所有功能層之間的通信是依靠“互聯網+”網絡層提供的網絡服務,考慮到用戶網絡需求多樣性,在網絡層中設計了局域網、廣域網、無線網絡、藍牙網絡以及移動網絡等“互聯網+”網絡,為平臺通信提供多樣化通信服務,通過路由服務為用戶請求選擇相應的服務器集群,再通過負載均衡對網絡資源進行協調分配,減小服務器壓力。以上四個功能層相互協作、交互,實現平臺電子商務配送功能。
利用數據庫技術對電子商務物流配送信息進行分類存儲,根據數據庫邏輯結構設計得到電子商務物流配送數據實體、屬性以及實體間的關系,生成數據表格[4]。根據平臺數據信息類型,此次設計了物流配送信息表,將物流配送信息劃分了訂單編號、下單時間、配送地址、發件人姓名、發件人聯系方式、收件人姓名、收件人聯系方式以及訂單狀態八個類別,具體如下表所示。

表1 電子商務物流配送信息表
根據數據類型將電子商務物流配送信息映射到相應的類別中,實現對電子商務物流配送數據的分類存儲[5]。為了保證每個數據表格之間的獨立性。每創建一個表格都有valid、utim e、ctim e三類字段,分別表示電子商務配送信息表格刪除狀態、更新時間以及創建時間。
根據平臺數據庫中數據信息,為每個電子商務物流配送訂單規劃出相應的配送路徑。為了保證規劃的物流配送路徑的合理性,提出以下假設:假設1:物流配送車輛單車運載力要大于單個配送點的需求量;假設2:每個物流配送車輛完成配送任務后直接返回到配送中心;假設3:電子商務配送中心能夠滿足所有配送點的需求,不存在缺貨、丟貨、無貨現象。結合以上提出的假設,根據平臺設計需求,以及電子商務物流配送需求,以物流配送成本最少為目標,建立目標函數如下
式中,m inH表示電子商務配送最小成本;i表示電子商務配送點的數量;N表示電子商務配送車輛數量;j表示電子商務配送中心數量;xij表示配電點到電子商務配送中心的距離;sij表示配送車輛達到配送點時間;a表示配送點單位物料體積;p表示單位配送距離的成本;c表示每輛配送車輛的成本[6]。針對以上建立的目標函數的解,要求每個配送點只能被配送一次,車輛裝運物料不能超出限載量。利用螞蟻算法對以上建立的目標函數進行迭代搜索,求解出最優配送路徑,將其反饋給用戶,用戶按照規劃的配送路徑完成電子商務配送[7]。配送訂單客戶可以通過客戶端查看到物流配送狀態,以此完成平臺軟件設計,進而完成平臺設計。
文本設計平臺性能尚未得知,故選擇某電子商務企業為實驗對象,利用文本設計平臺開展電子商務配送,為了使實驗結果與實驗數據具有一定的說明性與可靠性,選擇兩種傳統平臺作為對比,兩種傳統平臺分別為基于大數據的配送平臺和基于云計算的配送平臺,設計一組對比實驗,以下分別用傳統平臺1與傳統平臺2表示。實驗環境:以W indow s2016XP作為操作系統,搭配16GB內存,以及OUFA.AF15.62CPU。該電子商務共擁有3個物流配送中心,當前配送訂單數量共50個,按照設定的物流配送規則,以及規劃的物流配送路徑,對電子商務物流配送,以下對平臺具體性能進行檢驗。
實驗以平臺規劃的電子商務物流配送路徑為平臺性能評價指標,配送路徑越短,則表示平臺物流路徑規劃功能越好。實驗隨機選擇8個物流配送訂單,根據配送訂單信息中的配送地址,確定配送路徑,使用電子表格對路徑長度進行記錄,具體數據如下表所示。

表2 三種平臺物流配送路徑長度(m)
從上表中數據可以看出,本文設計平臺規劃的電子商務配送路徑相對比較短,統一配送訂單設計平臺規劃路徑最多比傳統平臺1短5641.25m,比傳統平臺2短5215.86m,因此從電子商務物流配送路徑長度方面來看,設計平臺優于傳統平臺。由于僅從配送路徑的長短無法真正檢驗出物流配送路徑規劃性能的優良,因此為了進一步驗證設計平臺的適用性,對三種平臺規劃路徑配送用時進行對比,配送用時時間越長,則表示規劃的物流配送路徑越合理。用以上8個物流配送訂單為實驗對象,按照規劃的路徑對商品進行配送,使用電子表格對每個訂單配送用時時間記錄,具體數據如下表所示。

表3 三種平臺物流配送時間對比(m in)
從上表中數據可以看出,按照設計平臺規劃的路徑配送用時相對比較短,統一配送訂單設計平臺規劃路徑配送時間最多比傳統平臺1節省32.15m in,比傳統平臺2節省時間28.45m in。因此本次實驗證明了,無論是在物流配送規劃路徑長度方面還是配送時間方面,設計平臺均表現出明顯的優勢,設計平臺的物流配送路徑規劃性能優于兩種傳統平臺,相比較兩種傳統平臺更適用于電子商務配送。
電子商務配送平臺作為智慧電子商務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平臺設計是否合理,將直接關系到電子商務配送服務質量。此次將“互聯網+”應用到電子商務配送中,設計了一個全新的配送平臺,有效縮短了電子商務物流配送路徑,節省了物流配送時間,提高了電子商務物流配送信息化和數字化服務水平,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但是本文設計平臺尚未在實際中得到廣泛的應用與操作,在某些方面可能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今后會在平臺優化設計方面展開進一步研究,為電子商務配送提供有力的平臺支持。
引用出處
[1]閆一楠.T/CBJ1103-2022《酒類電子商務平臺銷售及配送規范》[J].標準生活,2023,(02):60-61.
[2]徐亞純,劉江聲.生鮮農產品電商平臺“最后一公里”配送風險評價[J].技術與市場,2022,29(12):150-152+156.
[3]溫興漳,任卓明.基于區域配送中心時空特征預測電子商務平臺訂單交付時長[J].運籌與管理:1-9.
[4]余虹.“互聯網+”背景下茶產品電商物流配送路徑創新研究[J].中國儲運,2022,(08):122-123.
[5]鄭舒月.云計算與物流配送的結合——電商環境下的云配送研究[J].黑河學院學報,2022,13(05):69-71.
[6]葉朔宏,撒俊先,門金鋒,潘文婧,龔亞玲,閆芳.智送小車在高校無人配送中的應用研究——以重慶交通大學為例[J].中國儲運,2023,(04):58-59.
[7]閆一楠.T/CBJ1103-2022《酒類電子商務平臺銷售及配送規范》[J].標準生活,2023,(02):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