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嬋 唐秋宇 陳思 楊鳳超
本文以耦合度函數為基礎,構建制造業與物流業的耦合協調度模型,并借助SPSS軟件對2010-2020年新疆兩業聯動發展情況進行測算與評價。結果顯示:物流業與制造業協同聯動水平不高,處于中級協調階段初期,但發展性不足。因此,從政府、行業協會和企業三大層面提出促進新疆物流業與制造業聯動發展的對策建議。
進入20世紀后,我國經濟迅速發展,2012年至2020年,GDP年均增長6.6%,同時制造業GDP占總GDP比重較大。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制造業基地,但整體價值較低,要改變這種劣勢狀態,產業的轉型升級勢是必然的。2009年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已經把物流業列入十大調整和振興產業規劃,其中“制造業和物流業聯動發展”被確定為振興物流業的九大重點工程之一[1]。黃有方、嚴偉[2]通過闡述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提出我國制造業與制造業聯動發展的六大走向。物流業與制造業的聯動優勢已被很多學者證實,但通常以全國和發達區域作為研究對象,針對新疆等西部地區的研究較為欠缺[3]。王春豪[4]提出目前新疆物流業與制造業關聯度較低,二者發展不相匹配。新疆處于“絲綢之路經濟帶”中心地位,發展好新疆產業,對國內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本文利用對新疆物流業和制造業參量指標的分析,通過耦合協調模型分析兩業耦合協同水平,試圖探索兩業更高質量的融合發展之路。
1.兩業服務對接困難。近幾年,新疆經濟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制造業發展趨勢也較快,但新疆物流業根據自身實際能力為制造業提供的物流服務相當有限。從實際情況出發,新疆貨物運輸距離長、運輸費用高,導致企業之間本身謀利少,所以新疆許多的制造企業采取自營物流模式或者自營物流為主第三方物流相輔的物流模式,使得核心物流業務仍然為制造企業自己完成,這導致企業精力分散到非核心業務領域。同時,目前無論制造企業還是物流企業均無法滿足對方的需求,無法達到共贏,這勢必成為物流業與制造業聯合發展的阻力。2.現代化物流服務水平較低。新疆物流企業在運行機制、經營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短板。物流企業服務能力亟待提高,特別是交通運輸能力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和倉儲設施設備落后。同時,新疆物流業經營理念與管理的現代化、高素質物流人才、流通基礎設施的現代化等方面都亟待加強和提升。
(一)系統序量
本文選擇了“有序度函數”和“耦合協調度函數”兩種函數,將制造業與物流業設定為兩個集合子系統,將二者之間的耦合協調度作為總系統,同時把兩個子系統內部的因素之間相互作用和影響程度看作為二者之間的耦合程度[5],并由此計算出耦合協調度。
1.運用功效系數求各指標序參量
U(umn)表示兩業序參量有序度,Xmn代表第m個子系統的第n個指標的序參量。Xmn對Umn的功效貢獻值可用以下公式計算:
2.綜合序參量
利用熵值法賦權計算權重研究制造業和物流業的序參數的指數系統,為了減小數量級與不同量綱的干擾,標準化處理初始數據,然后使用熵權法匯總所得出來的數值。
①標準化處理初始數據
②計算熵
③指標熵權的處理
式中,λn為第n項指標的熵權,0≤λn≤1。
(二)耦合協調度的計算及協調區間的劃分
1.耦合度函數
式中U1和U2分別為物流業和制造業子系統序參量值,C為系統耦合度值,C∈[0,1],C是由標準化后的數值xmn與指標權重λn加權求和計算而得[6]。
2.耦合協調度函數
兩個子系統之間的耦合強度由耦合值來表示,但并不能直接地代表兩個行業之間的協調程度。為了避免有關上面提到的誤差,可以構建一個可表達物流業和制造業之間實際耦合發展狀態的耦合協調度函數。
式中,T為綜合協調指數,其值的大小和物流業與制造業聯動成果呈正比關系;O為兩個產業的發展階層,P為兩個產業貢獻的待定系數,令O=0.6,P=0.4;D為耦合協調度。
3.耦合協調度區間的劃分
本文借鑒《經濟與生態和諧發展相關的分類指標體系》中耦合協調水平等級表,通過等級劃分和協調程度直觀地展現二者之間的耦合協調發展動態變化。
(一)評價指標構建
本文從投入成本、發展規模、產出效率和成長能力這四個類別建立了一套評價制造業和物流業的體系,以此反映制造業與物流業的總體水平,如表1。
(二)數據來源
以2010-2020年新疆物流業和制造業的各方的數據為實證指標,數值源于《統計公報》和《新疆統計年鑒》。

表1 制造業與物流業耦合協調系統構成與指標設定
(三)計算結果及實證分析
通過計算得到2010-2020年新疆兩業子序量權重,可以得出兩業產業效率是占比最多的,如表2。

表2 新疆制造業與物流業熵值的權重統計
通過分析與計算得到2010-2020年新疆制造業和物流業兩系統的耦合度、協調度值與耦合協調值,如表3。

表3 2010-2020年兩業耦合協調程度
自2015年起,新疆物流業與制造業的耦合度、協調度、耦合協調度都在呈上升趨勢,兩業耦合度基本飽和,兩業協調度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總的來說,新疆兩業聯動發展演化歷經連續三次輕度失調到勉強協調階段,后續協調階段經歷中級到良好再返回中級的九個階段。協同度由低到高到低再到高,雖然兩業耦合協調發展有些慢,但是從整體來看發展的趨勢較好。1.政府層面對策。首先,深化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核心區機制,提升對外口岸現代化,加快建設一核心樞紐(烏魯木齊)兩大流通線(南北疆),以增強中心城市的協調帶動作用。其次,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擴展制造與物流產業群,以達到協同集聚效應。2.行業協會層面對策。首先,建立交流與合作的平臺。通過厘清新疆物流業與制造業之間的供需關系,以行業協會促進兩業之間的互動,從而鞏固彼此持久高效的聯動發展。其次,借助產業集群區,推進兩業融合發展。通過強強聯合,以促進物流業和制造業的相互耦合,相互彌補不足,進而實現供應產業鏈融合一體化。3.企業層面對策。首先,建立良好的信息共享機制。在信息化時代,通過制造企業與物流企業之間信息資源的高效共享,不斷豐富合作模式和內容,減少雙方之間的信息不對稱,促進兩者高效融合[7]。其次,整合企業資源,突出核心優勢業務。企業間應形成優勢互補,達成戰略合作,增加供應鏈穩定性,共享共贏。
引用出處
[1]丁俊發.中國物流業首先從制造業突破[J].中國流通經濟,2008(05):7-11.
[2]黃有方嚴偉.我國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趨勢及建議[J].上海海事大學學報,2010,31(1):1-6.
[3]顧占波,李松慶.泛珠三角制造業與物流業耦合協調度分析[J].河南科學,2014,32(07):1360-1363.
[4]易正蘭,趙欣.新疆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策略研究[J].新疆財經,2011(03):41-45.
[5]荊華乾.2019年度中國制冷行業政策分析[J].制冷技術,2020(1):2-8.
[6]吳碧凡.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動態均衡及現狀分析[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8(03):105-112.
[7]蔡淵淵.全球價值鏈下我國裝備制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融合路徑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