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對城市土地綠色利用效率的影響

2024-01-17 11:14:58邊志強鐘順昌
中國土地科學 2023年11期
關鍵詞:效應綠色

邊志強,鐘順昌

(山西財經大學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6)

土地作為城市生產、生活與生態空間的基本物質載體,其綠色利用效率反映了社會經濟活動的投入要素與產出要素在空間上的轉化情況,在考慮經濟效益的同時,更加強調土地利用產生的環境效應,顯著特征是高效化與綠色化[1-2]。截至2020年底,我國城市建成區面積逾6萬km2,城鎮化率已達63.89%①數據來源于https://www.yicai.com/news/101158825.html。。但隨著城市空間的過度擴張,大部分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低下,與城鎮化發展速度不相匹配,并由此引發了經濟滯緩、耕地緊張、糧食安全和環境污染等一系列問題[3]。在此背景下,提升土地綠色利用效率不僅是實現城市土地資源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的關鍵路徑,也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必然選擇。

從我國深化綠色發展戰略的實踐路徑來看,碳排放權交易機制是其中的重要抓手[4],同時也是落實碳達峰碳中和(雙碳)目標的核心政策工具。2011年10月,我國宣布開展碳市場建設工作。2013—2016年,北京、廣東和福建等8個省市先后正式啟動碳交易市場②7個官方碳交易試點地區為北京、天津、上海、深圳、廣東、湖北、重慶;1個自愿碳交易試點地區為福建[5]。。2021年7月,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啟動,標志著我國的碳市場建設進入全新的歷史階段,同時,這一制度也被證明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應對氣候變化的有效手段[5]。而土地作為社會生產生活的基本物質載體,碳交易試點政策所引發的經濟活動的重構和調整無疑都離不開土地這一重要資源,其一系列經濟與環境效應將對土地利用狀況產生重要影響。那么,碳排放權交易試點能否促進城市土地綠色利用效率提升?其中的作用機制是什么?有何異質性表現?事實上,對上述問題的回答不僅關系到碳交易試點政策的效應評估和全國統一碳市場的優化完善,也與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和經濟社會的綠色轉型息息相關。因此,本文將碳排放權交易試點政策視為一項準自然實驗,以2006—2020年我國282個城市為研究樣本,在利用超效率SBM模型對土地綠色利用效率進行測度的基礎上,運用漸進雙重差分模型就碳交易試點政策對土地綠色利用效率的影響展開系統考察。

1 文獻回顧與理論分析

1.1 文獻回顧

從現有文獻來看,與本文較為相關的研究主要圍繞土地綠色利用效率測度、影響因素分析以及碳交易試點的政策效應三方面展開。首先,土地利用效率這一話題廣受學術界關注,部分學者使用二三產業產值與建設用地面積之比[6]、SBM模型測算的投入(土地、勞動和資本等)與產出(經濟效益等)狀況[7]對其進行衡量。但在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背景下,環境效益作為土地利用的伴隨產出越發受到重視,因此,現有研究多將工業廢水、二氧化硫和煙塵表征的環境污染水平納入SBM模型[2,8-9],此外,還有學者結合雙碳背景下的碳排放約束,將碳排放量同時納入模型進行探究[10],而在考慮上述“非合意”產出后,土地利用效率的內涵也進一步延伸為土地綠色利用效率。與此同時,相關影響因素的挖掘成為學者們關注的焦點。一方面,科技創新[3]、區域協同創新[10]、交通緊湊式發展[9]、產業結構升級[11]和新型城鎮化[12]等要素水平的提升均對土地綠色利用效率具有正向影響;另一方面,環保考核政策[13]、低碳試點政策[2]、智慧城市建設[14]、區域一體化[15]以及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建設[16]等外生政策沖擊同樣發揮了上述效應。此外,環境規制[8]以及制造業集聚水平[17]與之則表現為顯著的“U”型關系。最后,在碳交易試點的政策效應方面,隨著試點進程的推進以及全國統一碳市場的開展,相關研究亦層出不窮。從經濟效應來看,學者們充分肯定了該政策對經濟高質量發展[18]、對外直接投資[19]、企業全要素生產率[4]以及綠色技術創新[20]的積極影響。但同時,也有文獻指出碳交易試點抑制了地區全要素生產率提升,原因在于外部成本內部化所導致的成本增加[21]。就環境效應而言,大量研究表明該政策具有顯著的碳減排效果[5,22-23],并有助于協同推進減污降碳[24]。但在碳排放強度方面,現有研究卻莫衷一是,有學者指出碳交易試點并不能降低碳強度,其減排效果主要通過降低工業經濟產出實現[22],但一些學者持相反態度,認為碳交易能夠顯著降低碳強度且并未抑制經濟增長[5]。

綜上所述,學者們針對土地綠色利用效率以及碳交易試點效應評估方面的研究已然頗豐,但仍未有文獻將二者結合起來,系統考察這一市場化的碳減排機制對土地綠色利用效率的影響。尤其是隨著碳交易市場在全國范圍內正式啟動,其外部效應評估以及政策優化設計等方面的研究亟待跟進完善。因此,本文聚焦于土地綠色利用效率這一視角,就碳排放權交易試點政策的影響效應進行考察,并從技術創新與產業結構升級兩方面揭示其內在作用機制,進而基于區位、規模以及類型三大維度探究其異質性表現,以期在彌補現有研究不足的同時,為全國統一碳市場的建設和城市土地利用模式的綠色轉型提供參考。

1.2 理論分析

碳排放權交易作為一項市場化的碳減排機制,其基本邏輯在于:政府根據國家碳減排目標和各行業的排放情況,在對碳市場排放總量進行約束的基礎上,制定控排企業名錄并分配初始排放配額。在此過程中,企業可以通過售賣未使用的碳排放配額以獲取收益,亦可通過購買碳排放配額來彌補其超額排放[4]。這一政策對城市土地綠色利用效率的影響主要從成本倒逼、經濟激勵與政策引領三方面體現:其一,成本倒逼。由于外部減排成本的內化,碳排放不再是免費的公共資源,超額排放的企業需要購買相應配額才能免受處罰,這一嚴格的監管機制迫使企業將碳排放納入生產成本的考量,采取改進生產工藝、優化供應鏈和提高生產效率等手段實現利潤最大化與減排目標[4,25],從而提高土地產出質量,減少污染排放。其二,經濟激勵。碳市場潛在收益的存在有助于降低企業減排的正外部性,同時也成為其運用市場機制彌補創新和邊際減排成本的有效手段,進而對其投資節能減排技術、提升生產效率形成正向激勵[25-26],實現土地利用中經濟與環境效益的共生共贏。其三,政策引領。試點地區在開展碳交易的同時,政府往往會出臺促進經濟綠色轉型的配套措施,以力求增長與減排的“齊頭并進”[18],而各類經濟活動的開展和生產要素的高效配置最終以土地為載體釋放活力,從而有助于既定土地面積產出的增加和排放的減少。據此,本文提出:

理論假說1:碳排放權交易試點有助于提升城市土地綠色利用效率。

就內在機制而言,碳交易試點政策是通過何種渠道影響土地綠色利用效率的呢?結合其運行機制與既有研究,本文認為:第一,提升技術創新水平。一方面,試點政策通過經濟激勵與成本倒逼效應,能夠推動相關企業進行技術創新以優化資源配置、改進生產工藝[4]。另一方面,試點地區往往會出臺稅收減免、財政補貼等政策以降低企業開展創新活動的風險和成本,促進綠色低碳技術的研發與應用[18]。進一步,技術創新能夠有效降低土地利用活動中對能源、勞動力等要素的依賴,提高生產要素轉化率,減少污染排放和資源浪費[3]。同時,綠色低碳技術的突破有助于清潔能源使用成本的降低與需求的增加[18,27],進而對土地綠色利用效率產生積極影響。第二,推動產業結構升級。一方面,碳排放總量控制下的成本壓力迫使高能耗高排放企業轉型升級或退出市場[18]。另一方面,以現代服務業代表的低碳型第三產業得到進一步重視和發展,從而推動地區產業結構向高級化演進[28]。進一步,研究表明產業結構升級能夠促進資金、技術和人才流向投資回報率較高的領域,減少經濟發展對土地要素的依賴,在增加單位土地面積經濟產出的同時,發揮減污降碳效應,賦能土地綠色利用效率提升[11]。據此,本文提出:

理論假說2:碳排放權交易試點能夠通過提升城市技術創新水平與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兩大作用機制,進而提升土地綠色利用效率。

2 研究設計

2.1 模型設定

(1)基準回歸模型。碳排放權交易試點政策于2013—2016年在我國8個省市分批次推廣試點,北京、天津、上海、深圳、廣東啟動試點時間為2013年,湖北、重慶為2014年,福建為2016年,這為本文識別該政策對土地綠色利用效率的影響提供了良好的準自然實驗場景。鑒于此,本文構建如下漸進雙重差分模型進行評估:

式(1)中:α0為截距項;下標i和t分別表示城市和年份;Lgue表示土地綠色利用效率;Did表示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系數α1為本文最為關注的參數,若α1顯著大于0,則意味著在政策實施前后,試點城市土地綠色利用效率的提升幅度明顯高于非試點城市,即驗證了本文的研究假說;controlit表示一組控制變量;αk為其系數;μi表示地區固定效應;λt表示時間固定效應;εit為隨機擾動項。

(2)機制檢驗模型。理論假說2提出,提升技術創新水平與推動產業結構升級是碳排放權交易試點政策提升土地綠色利用效率的內在機制。為了驗證此假說,本文構建如下中介效應模型進行檢驗:

式(2)—式(3)中:M表示內在機制變量,包括技術創新水平(lnInn)與產業結構升級(Ind);其余變量含義同式(1)。

2.2 變量選取

被解釋變量:城市土地綠色利用效率(Lgue)。本文從投入與產出視角出發,使用MATLAB軟件中規模報酬不變假設條件下的超效率SBM模型對土地綠色利用效率進行測度,該模型不僅可以綜合考慮非期望產出并修正松弛變量,而且克服了一般SBM模型會產生眾多效率值為1的弊端,使得準確性和實用性大幅提升[2,29],表達式為:

式(4)中:ρ為目標效率值,數值越大代表該決策單元的效率越高;θ為權重向量;xi0、、分別代表投入指標、期望產出和非期望產出;、、代表其松弛量;m、S1、S2、n則分別對應投入指標、期望產出、非期望產出與決策單元的個數。結合相關研究[9-10],本文測度土地綠色利用效率的投入指標選取土地、資本、勞動與能源要素,分別使用建成區面積、固定資本存量、二三產業從業人員數與能源消耗量表征;期望產出同時考慮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分別利用二三產業實際增加值與建成區綠化覆蓋率衡量;非期望產出兼顧污染排放與碳排放約束,分別使用環境污染強度與碳排放量刻畫,各指標具體情況如表1所示。

表1 土地綠色利用效率投入產出指標體系Tab.1 The input-output index system of land green use efficiency

解釋變量:碳排放權交易試點(Did)。本文將碳排放權交易試點政策視為一項準自然實驗,使用地區虛擬變量(Treat)與時間虛擬變量(Time)的交互項(Did=Treat×Time)對其進行表征。若某城市被列為試點地區,則將對應Treat賦值為1,代表處理組;將非試點城市的Treat賦值為0,代表控制組,并將政策實施前后的Time各自賦值為0和1。因此,交互項(Did)的系數反映了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影響城市土地綠色利用效率的凈效應。

機制變量:(1)技術創新水平(lnInn),采用復旦大學產業發展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城市和產業創新力報告》中的城市創新指數(對數)衡量;(2)產業結構升級(Ind),使用產業結構層次系數表征[33]。

產業結構層次系數計算公式為:

式(5)中:i代表地區;t代表時間;Yit,m代表i城市t年第m產業(m=1,2,3)的增加值占比;ISA代表產業結構高級化指數,數值越大表明地區產業結構升級狀況越好。

控制變量:參考現有研究[3,15,34],對如下變量進行控制:(1)經濟發展水平(lnpgdp),使用以2006年為基期計算的人均實際GDP(對數)衡量。一般而言,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城市能夠投入更多的資金和政策用于技術創新、土地規劃和環境治理等領域,從而對土地綠色利用效率產生積極影響。但同時,較高的發展水平可能意味著更多的工業活動、交通運輸需求和能源消耗,進而阻礙土地綠色利用效率提升。(2)產業結構狀況(Ser),利用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描述。一方面,服務業的發展一般以知識或技術為主要生產要素,在產生經濟效益的同時,對資源的消耗和污染排放相對較少,有助于降低環境壓力,提升土地綠色利用效率。另一方面,服務業的發展將增加對商業用地和基礎設施等方面的需求,可能導致土地過度開發,城市生態系統遭到破壞,進而抑制土地綠色利用效率。(3)對外開放水平(Fdi),使用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額占GDP的比重表征。對外開放水平的提高可能伴隨著技術轉移與產業升級,有助于改善土地綠色利用效率,但也可能會因短期經濟效益的謀求而產生土地過度開發和污染加劇等問題,對土地綠色利用效率產生負面影響。(4)環境規制強度(Er),利用各城市政府工作報告中27個與環境保護相關的詞匯頻率測算[35]。環境規制一方面能夠促使企業遵守環境法規,減少對土地的過度開發和破壞,另一方面,也將增加企業的成本負擔,對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造成一定壓力,因而可能對土地綠色利用效率產生影響。(5)城鎮化率(Ur),使用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反映。城鎮化進程的推進通常伴隨著城市擴張和土地開發的增加,但同時,科學的城市規劃可以通過合理布局和空間利用,實現土地使用方式的優化,因而可能影響土地綠色利用效率。

2.3 數據說明

本文使用2006—2020年我國282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數據展開研究。其中,處理組為46個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城市(2013年第一批24個、2014年第二批13個、2016年第三批9個),控制組為其余236個城市。所需數據均來源于《中國城市統計年鑒》、各城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政府工作報告以及EPS數據庫等官方文件或網站。部分指標的原始數據在個別年份有所缺失,根據其平均增長率補齊,變量描述性統計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變量描述性統計Tab.2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f variables

3 實證結果與分析

3.1 特征事實

圖1展示了2006—2020年我國城市土地綠色利用效率的測度結果。總體來看,全部城市、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城市(處理組)與非試點城市(控制組)的土地綠色利用效率均值均呈現出波動上升態勢,且試點城市的效率均值始終高于非試點城市。此外,以政策實施的2013年為分界點,在2013年之前,兩組城市土地綠色利用效率的走勢基本相同,而在2013年后,試點城市土地綠色利用效率的提升(下降)幅度在絕大部分年份高于(低于)非試點城市,這一結果也初步為本文利用雙重差分模型考察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對土地綠色利用效率的影響提供了現實證據支撐。

圖1 2006—2020年城市土地綠色利用效率均值演變趨勢Fig.1 Evolution trend of mean values of urban land green use efficiency from 2006 to 2020

3.2 基準回歸

表3呈現了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影響城市土地綠色利用效率的基準回歸結果。其中,列(1)未加入任何控制變量,列(2)—列(4)在納入控制變量的基礎上,分別考慮時間固定效應、地區固定效應與雙向固定效應。不難發現,無論哪種情形,核心解釋變量的估計系數始終顯著為正,意味著碳交易試點政策能夠顯著提升城市土地綠色利用效率,理論假說1得到初步驗證。以列(4)結果為基準進行分析,核心解釋變量的估計系數為0.047,且通過了1%的顯著性檢驗,表明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相較于控制組城市,處理組城市的土地綠色利用效率提升了約0.047個單位。進一步,由于試點政策開始于2013年,因此,截至2020年,模型共捕捉到了8年的平均處理效應,意味著碳排放權交易政策平均每年促使試點地區的土地綠色利用效率提升約0.006個單位。

表3 基準回歸Tab.3 Benchmark regression

3.3 平行趨勢檢驗及政策動態效應分析

使用雙重差分模型進行因果分析的前提條件是滿足平行趨勢假設,即在碳排放權交易試點政策實施前,處理組與控制組城市土地綠色利用效率的變化趨勢不存在系統性差異。鑒于此,參考胡珺等的研究方法[4],構建如下模型進行檢驗:

式(6)中:為一系列虛擬變量,其賦值規則為:在研究期限選定為2006—2020年的基礎上,用ni表示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的年份(ni=2013、2014、2016),若t-ni≤-7,則定義=1;若t-ni=k,則同樣定義=1。φk為本部分重點關注參數,反映了試點政策對土地綠色利用效率的動態影響。此外,本文將政策實施前一年作為基準年份予以剔除,以避免多重共線性。

由圖2結果可以發現:第一,當k<0,即在政策實施前,參數φk均不顯著,表明處理組與控制組城市的土地綠色利用效率不存在顯著差異,滿足平行趨勢假設。第二,當k≥3,即從政策實施后的第三年開始,φk均顯著大于0,說明碳排放權交易試點有助于提升城市土地綠色利用效率,但這一影響存在滯后性。第三,政策實施后,φk的系數大小總體呈現波動態勢,意味著政府未來需要重點關注并強化這一政策效應的持續性和穩定性。對上述結果可能的解釋在于:一方面,在碳市場建立初期,存在配額分配不準確、交易機制不完善以及市場運行效率低下等一系列問題[4],因此該政策對土地綠色利用效率的影響未能即時顯現。另一方面,隨著試點工作的推進,其對土地綠色利用效率表現出了顯著的提升作用。但在此過程中,可能受到經濟波動、技術限制等非預期因素影響,使得該效應大小亦呈現出波動態勢。

圖2 平行趨勢檢驗及政策動態效應Fig.2 Parallel trend test and policy dynamic effect

3.4 穩健性檢驗

3.4.1 PSM-DID

為進一步降低DID方法的非隨機選擇偏誤,本文利用多時點PSM-DID模型進行檢驗。具體步驟為:(1)將模型(1)中的控制變量視為代表城市特征的協變量進行Logit回歸,測算各城市入選試點城市的概率,即傾向得分匹配值。(2)分別使用核匹配與卡尺匹配方法尋找與試點城市特征最為契合的控制組樣本。(3)根據匹配后的樣本重新對模型(1)進行回歸。表4列(1)和列(2)結果顯示,在使用PSM-DID方法后,核心解釋變量的估計系數仍顯著為正,表明基準回歸結果是穩健的。

表4 穩健性檢驗Tab.4 Robustness test

3.4.2 替換政策實施時間

在基準回歸中,本文將時間虛擬變量統一設定為政策實施的當年,但從具體情況來看,各地區啟動試點的月份不一。鑒于此,參考邵帥等的研究[18],將碳交易試點政策于6月30日之前實施的視為當年實施,于6月30日之后實施的視為下一年實施,繼而重新設定解釋變量進行檢驗。結果如表4列(3)所示,碳交易試點政策的系數符號與顯著性水平并未發生明顯改變,再次驗證了前文結果的穩健性。

3.4.3 剔除中心城市

相較于普通地級市,以直轄市、副省級城市和省會城市為代表的中心城市往往擁有更高的政治經濟地位和政策執行條件,若將其一同納入模型,可能會使估計結果的準確性產生偏誤。為此,本文將這三類中心城市剔除,即將樣本縮小至“外圍城市”重新進行檢驗。由表4列(4)結果可知,核心解釋變量的估計系數仍然為正且通過了1%的顯著性檢驗,再次驗證了基準回歸結果的穩健性。

3.4.4 排除其他政策

在評估碳交易試點政策對城市土地綠色利用效率的影響時,不可避免地受到同時期其他政策作用的干擾。既有研究表明,低碳試點政策(Low)[2]與智慧城市建設(Smart)[14]均會對土地綠色利用效率產生正向影響。因此,本文將代表這兩類政策的虛擬變量分別納入模型再次進行檢驗。從表4列(5)和列(6)結果來看,在加入這兩類政策變量后,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的估計系數仍然顯著,并未受到其他政策疊加的明顯沖擊,表明基準回歸結果是穩健的。

3.5 政策推廣效應評估

考慮到8個試點省市啟動碳交易的時間橫跨2013—2016年,而伴隨著試點批次的增加,該政策對土地綠色利用效率的作用效應有何變化?對這一問題的回答不僅有助于進一步明晰碳交易試點的政策效應,同時也能夠為全國碳交易市場的建設和優化提供一定參考。鑒于此,本文將2013年、2014年和2016年啟動試點的地區分別定義為第一批、第二批與第三批,參考現有研究[36],將代表第一批、前兩批以及所有三批試點的地區虛擬變量與代表政策實施的時間虛擬變量相乘,分別得到對應交互項(Did),繼而在基準模型(1)的設定下對其推廣效應進行評估。

表5結果顯示,隨著碳交易試點在更多地區開展,該政策對城市土地綠色利用效率的提升效應至少在5%的統計水平上顯著為正,且對于第一批、前兩批以及所有三批試點樣本而言,核心解釋變量的估計系數分別為0.017、0.026和0.047,呈現出增強趨勢。這一結果表明,碳交易試點政策具有明顯的推廣效應,先行試點地區為碳市場配額分配、交易機制以及監管制度的完善提供了經驗積累和有益嘗試,從而使得隨著試點范圍擴大,該政策對土地綠色利用效率的總體促進效應上升。

表5 政策推廣效應評估Tab.5 Evaluation of policy promotion effect

3.6 機制檢驗

在充分證實了碳交易試點政策對土地綠色利用效率的積極影響后,本文進一步借助中介效應模型對其內在傳導機制進行揭示和驗證,結果如表6所示。首先,從列(1)和列(3)回歸結果來看,核心解釋變量的估計系數分別為0.163和0.008,均通過了1%的顯著性檢驗,表明碳交易試點政策顯著提升了城市技術創新水平,并有助于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其次,將技術創新水平與產業結構升級變量分別納入基準回歸模型,由列(2)和列(4)結果可知,對應估計系數分別為0.018和0.672,并同樣在1%的水平上高度顯著,表明技術創新與產業結構升級對土地綠色利用效率具有顯著的積極影響。與此同時,核心解釋變量的估計系數與基準回歸相比有所下降且依然顯著,意味著技術創新與產業結構升級發揮了部分中介作用。正如理論分析所述,碳排放權交易機制不僅能夠激發企業進行技術創新的動力,同時有助于高能耗高排放企業的轉型與現代服務業的發展,進而實現土地利用中經濟與環境效益的共生共贏。最后,綜合上述分析,提升技術創新水平與推動產業結構升級是碳交易試點政策提升土地綠色利用效率的兩條重要機制,理論假說2成立。

表6 機制檢驗Tab.6 Mechanism test

4 異質性分析

4.1 區位異質性

區域發展的空間差異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面臨的重要問題。東部與中西部地區在市場環境、經濟基礎以及創新水平等方面截然不同,因而政策實施條件及效果也可能存在差異。為此,本文根據樣本城市所處區位將其劃分為東部與中西部兩大類進行檢驗。表7列(1)和列(2)結果顯示,對于東部與中西部城市,碳交易試點政策均能夠在1%的顯著性水平上提升土地綠色利用效率,但不同的是,該效應在中西部地區的發揮強度(0.044)略高于東部地區(0.041)。究其原因,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生態環境相對脆弱,土地綠色利用效率的提升空間更廣,因此政策效應更為明顯。而東部地區在完善的市場機制與經濟基礎下,碳交易政策亦有助于土地的綠色高效利用,但考慮到其較早重視綠色低碳發展,且土地資源供給相對緊張,因此政策效應略低于中西部地區。

表7 異質性檢驗Tab.7 Heterogeneity test

4.2 規模異質性

不同的城市規模意味著資源集聚能力、經濟社會活力以及土地配置模式的迥然不同,從而影響政策效應的發揮和土地利用狀況。因此,本文根據國務院2014年發布的《關于調整城市規模劃分標準的通知》,將樣本劃分為中小規模城市(城區常住人口數小于100萬)與大規模城市(城區常住人口數大于等于100萬)兩大類,繼而揭示碳交易試點效應是否存在差異。表7列(3)和列(4)結果顯示,核心解釋變量的估計系數僅在大規模城市中顯著為正(0.036),而在中小規模城市并不顯著,表明碳交易試點政策僅能對規模較大城市的土地綠色利用效率發揮明顯的提升作用。原因在于,大規模城市人口分布和經濟活動密集,對碳排放的需求管理更為迫切,加之其強大的人才、技術和資源集聚能力,使得政策效應發揮較為明顯,而中小規模城市則由于經濟、技術以及資金等多方面的約束,限制了其開展創新活動以及進行產業升級的動力,使得碳交易試點政策對土地綠色利用效率的影響難以顯現。

4.3 類型異質性

我國資源型城市數量眾多、分布廣泛,與非資源型城市相比,其產業結構、生態環境與土地利用方式深受自然資源稟賦的影響,因而政策效果也可能有所不同。鑒于此,本文依照國務院2013年頒布的《全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2013—2020年)》,將樣本劃分為資源型城市與非資源型城市兩大類進行檢驗。表7列(5)和列(6)結果顯示,無論是對于資源型城市還是非資源型城市,核心解釋變量的估計系數均在1%水平上顯著為正,表明碳交易試點政策能夠同時提升這兩類城市的土地綠色利用效率。但從系數大小來看,該政策在資源型城市的作用效果(0.083)明顯高于非資源型城市(0.028)。其中的緣由在于,資源型城市產業結構以重化工業為主導,碳排放量較大,因而碳交易政策的針對性更強,發揮空間更大。而非資源型城市產業結構以服務業和制造業為主,在較高的經濟基礎和綠色低碳發展需求的拉動下,盡管碳交易政策的發揮空間相對有限,但仍可通過加強技術創新等方式提升土地綠色利用效率。

5 結論與政策建議

本文基于2006—2020年我國282個城市的面板數據,在利用超效率SBM模型測度土地綠色利用效率的基礎上,運用漸進雙重差分模型系統考察了碳交易試點政策對土地綠色利用效率的影響。研究發現:(1)碳交易試點政策能夠顯著提升城市土地綠色利用效率,且這一結論通過了一系列穩健性檢驗。(2)試點政策對土地綠色利用效率的積極影響存在短期滯后性,總體呈現出波動特征。在試點范圍擴大過程中,上述影響具有明顯的推廣效應。(3)機制分析顯示,碳交易試點政策能夠提升城市技術創新水平、推動產業結構升級,進而提升土地綠色利用效率。(4)異質性分析表明,碳交易試點政策對土地綠色利用效率的影響與城市所屬區位、規模和類型密切相關,表現為該效應在中西部、大規模以及資源型城市中發揮更為明顯。

碳排放權交易機制是我國深化綠色低碳發展戰略的重要抓手,其所引發的經濟活動的重構和調整離不開土地這一基本物質載體,而土地綠色利用效率的提升是實現土地資源優化配置和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的必然選擇。本文在全國碳交易市場啟動伊始的背景下,將二者納入統一框架展開研究,相關結論對于全國統一碳市場的優化完善和城市土地綠色利用效率的提升富有啟示:第一,扎實推進全國碳排放權交易,持續完善碳交易市場機制。在全國統一碳市場的建設過程中,各城市應借鑒試點地區已有經驗,結合自身發展特征,一方面,可以適當降低碳市場控排企業的納入門檻,從而形成更大范圍的減排激勵約束;另一方面,應構建科學合理的碳交易配額分配制度、制定公開透明的交易規則和行之有效的監管體系,以實現碳交易市場機制的持續完善,充分發揮其對土地綠色利用效率的提升效應。第二,繼續支持技術創新與產業結構升級,為土地綠色利用效率的持續提升提供保障。在碳排放權交易政策的實施過程中,不僅應借助該政策的減排激勵約束推動技術創新與產業結構升級,同時,各地區應通過增加科研經費投入、加強政策扶持等方式,主動強化對上述兩大機制的支持力度,賦能土地綠色利用效率持續提升。第三,重視城市區位、規模以及類型差異,因地制宜制定政策。各城市應結合自身區位條件、規模大小以及自然資源稟賦特征,充分考慮碳交易政策的著力點,制定契合地區發展實際的碳排放權交易配額標準和交易規則,并輔之以相應的政策支持和激勵機制,以激發重點產業綠色發展的積極性,推動土地利用模式和經濟發展方式的全面綠色轉型。

猜你喜歡
效應綠色
節儉綠色
品牌研究(2022年29期)2022-10-15 08:01:00
綠色低碳
品牌研究(2022年26期)2022-09-19 05:54:46
綠色環保
品牌研究(2021年35期)2022-01-18 08:45:18
鈾對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應
懶馬效應
今日農業(2020年19期)2020-12-14 14:16:52
場景效應
綠色大地上的巾幗紅
海峽姐妹(2019年3期)2019-06-18 10:37:10
應變效應及其應用
偶像效應
再造綠色
百科知識(2008年8期)2008-05-15 09:53:30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精品1区2区| 国产精品成人第一区| 国产真实自在自线免费精品|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swag| 曰AV在线无码| 欧美无专区| 熟女视频91| 天天做天天爱夜夜爽毛片毛片| 国产毛片基地| 九色视频一区| 福利视频99| 黄色三级网站免费| www.狠狠|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99| 日韩成人在线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视频一| 亚洲天堂高清| 亚洲娇小与黑人巨大交| 久久99国产乱子伦精品免| 亚洲精品色AV无码看|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av| 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提莫 | 日本草草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成人网| 国产一级妓女av网站| 亚洲第一色视频| 九九香蕉视频| 少妇人妻无码首页| 在线观看国产黄色| 一级爆乳无码av| 99尹人香蕉国产免费天天拍| 国产欧美另类| 久久久久国产一级毛片高清板| 深夜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2023| 欧美成人日韩| 久久免费看片|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www| 婷婷激情五月网|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高清无码久久 | 国产精品55夜色66夜色| www.日韩三级| 91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国产| 成人午夜免费视频| 欧美精品不卡| 国产91精品久久| 999精品视频在线| 国产成人啪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一区二区福利视频| 日韩a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娱乐亚洲领先| 9啪在线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线| 人妻出轨无码中文一区二区| 亚洲免费毛片| 欧美中出一区二区| 国产日韩久久久久无码精品| 日韩欧美国产另类| 多人乱p欧美在线观看| 国产色爱av资源综合区| 亚洲精品欧美日韩在线| 国产91av在线| 在线99视频| 国产自在线播放| 一级毛片免费不卡在线| 国产哺乳奶水91在线播放| 精品人妻AV区| 国产高清国内精品福利| 国产不卡网| 久久综合结合久久狠狠狠97色| 青青国产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免费播放| 成年女人18毛片毛片免费| www.91中文字幕| 成AV人片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成年女人18毛片毛片免费| 欧美高清三区| 午夜精品区| 欲色天天综合网| 欧美综合区自拍亚洲综合绿色| 日韩精品高清自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