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強,李帥,何建鑫,吳海濱,張雅婷,陳夢圓,王文勝
據相關癌癥數據統計[1],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全球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居第1位。其患者基數大,早期確診率較低,長期生存仍面臨巨大的挑戰。目前臨床上治療乳腺癌的方法有外科手術、放療、化療等[2]。《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診治指南與規范》(2021 年版)[3]中指出,為了降低腫瘤的復發風險,大部分患者需要接受化療。臨床上應用較多的化療方案為EC-T 化療方案(即表柔比星聯合環磷酰胺化療后,序貫多西他賽的方案),但化療藥物的毒性和不良反應較大,可影響人體正常細胞的免疫功能,對人體造成損傷,這也導致了其在臨床上使用的局限性。因此,如何降低化療的不良反應、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及生存率是目前臨床上亟待解決的問題[4-6]。復方苦參注射液的主要成分為苦參和白土苓,功效為清熱利濕、涼血解毒、散結止痛,臨床用于癌腫疼痛、出血。本研究將復方苦參注射液與EC-T 化療方案相結合,觀察其對乳腺癌術后患者肝腎功能、免疫功能及身體功能狀態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選取某院2018 年1 月~2022 年12 月就診的156 例乳腺癌術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78 例。對照組:年齡23~70 歲,平均年齡(48.12±3.54)歲;病理分期為ⅡA 期25 例,ⅡB 期44 例,ⅢA 期9 例;分子分型為Luminal A 型5 例,Luminal B 型23 例,三陰性乳腺癌16 例,HER-2 陽性乳腺癌34 例。觀察組:年齡22~70 歲,平均年齡(48.28±3.49)歲;病理分期為ⅡA 期24 例,ⅡB 期45 例,ⅢA 期9 例;分子分型為Luminal A 型6 例,Luminal B 型22例,三陰性乳腺癌15 例,HER-2 陽性乳腺癌35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該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倫理批號:2017-03-003)。本研究患者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①符合《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診治指南與規范》(2017 年版)[7]乳腺癌術后需要EC-T 化療方案治療的患者。②年齡22~70 歲者。③治療前卡諾夫斯凱計分(Kanofsky performance score,KPS)≥60 分、預計生存期>12 個月者。
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部位惡性腫瘤者。②伴有其他器質性疾病者。③存在化療禁忌癥者。④存在精神疾病者。⑤對本研究所用藥物過敏者。⑥合并先天或者后天的細胞免疫功能障礙、免疫系統疾病者。⑦拒不配合者。
對照組給予8 個周期的EC-T 化療方案進行治療:注射用鹽酸表柔比星(北京協和藥廠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43165,規格10mg)75~90mg/m2,D1 給藥;注射用異環磷酰胺(哈爾濱三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4196,規格1.0g)500mg/m2,D1 給藥,以21 天為1 個周期。4 個周期完成后,換用多西他賽注射液(辰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3648,規格2.0ml∶80mg)75mg/m2,靜脈滴注,D1 給藥。
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復方苦參注射液(山西振東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14021231,規格每支裝5ml),取20ml 溶解于250ml 氯化鈉注射液(河南科倫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1023828,規格500ml∶4.5g)中靜脈滴注,qd,D1~7 給藥。治療周期同對照組。
全部療程結束3 周后復查,以評估治療后的相關指標水平:①肝腎功能相關指標。比較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血清中丙氨酸轉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天冬氨酸轉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γ-谷氨酰轉移酶(γ-glutamyl transferase,GGT)、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creatinine,Cr)等指標水平的變化。②外周血T 細胞亞群情況。治療前后采集患者空腹狀態下肘正中靜脈血3ml,檢測患者外周血中CD3+、CD4+、CD8+水平,計算CD4+/CD8+比值。③身體功能狀態。應用KPS 評分表對兩組患者身體功能狀況進行評定,KPS 升高表示身體功能狀態提高。其中,治療后KPS 增加≥10 分為升高;治療前后KPS 變化<10 分為穩定;KPS 減少≥10 分為下降。身體功能狀態改善率(%)=(升高+ 穩定)病例數/總病例數×100%。
應用SPSS 21.0 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符合正態分布的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不符合正態分布的采用Mann-Whitney U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具有統計學差異。
治療后兩組患者ALT、AST、GGT、BUN、Cr 比較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表1)。
表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肝腎功能相關指標比較 n=78,±s
ALT:丙氨酸轉氨酶;AST:天冬氨酸轉氨酶;GGT:γ-谷氨酰轉移酶;BUN:血尿素氮;Cr:肌酐。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b:P﹥0.05
對照組觀察組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ALT(U/L)46.25±4.0960.37±5.65a46.41±4.0860.42±5.82ab AST(U/L)50.15±5.2659.16±6.32a48.25±5.0158.95±6.56ab GGT(U/L)49.52±6.6962.39±7.56a49.52±4.5662.39±7.56ab BUN(mmol/L)7.58±0.689.25±1.39a7.38±0.529.58±1.26ab Cr(μmol/L)81.47±6.0698.54±15.05a80.59±6.1197.45±15.52ab項目
治療前,兩組患者CD3+、CD4+、CD8+和CD4+/CD8+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CD3+、CD4+和CD4+/CD8+升高(P<0.05),CD8+降低(P<0.05);對照組患者CD3+、CD4+和CD4+/CD8+降低(P<0.05),CD8+升高(P<0.05)(表2)。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外周T 細胞亞群水平變化 n=78,±s
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b:P﹤0.05
對照組觀察組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CD3+(%)742.2±9.5651.6±7.9a725.8±11.2820.1±9.1ab CD4+(%)509.5±6.7389.4±8.1a511.7±7.5680.7±5.6ab CD4+/CD8+0.78±0.050.54±0.05a0.76±0.070.98±0.07ab CD8+(%)1053.8±14.21429.7±10.5a1050.4±10.5918.2±10.3ab項目
治療前,兩組患者KPS 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KPS 均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身體功能狀態改善率高于對照組(P<0.05)(表3)。

表3 兩組患者KPS 及身體功能狀態比較 n=78
乳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對女性的健康和生命構成嚴重威脅[8]。乳腺癌術中腫瘤復發會影響患者預后,增加死亡風險,術后化療有利于減少復發轉移,改善患者預后。但是化療藥物也會對人體正常臟器功能造成損傷,例如肝腎功能損傷、骨髓抑制等,并且會抑制人體正常細胞免疫功能,導致患者免疫力降低[9],如何在化療過程中減少化療藥物的不良反應、改善患者免疫功能顯得尤為重要。
本研究所使用的化療方案為EC-T 方案,應用表柔比星、環磷酰胺以及多西他賽等化療藥物。表柔比星作為蒽環類藥物,可嵌入脫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堿基,影響DNA 和相關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RNA)翻譯、蛋白質合成[10]。另有研究表明[11],在某些條件下,表柔比星與DNA 結合可形成復合物,并破壞腫瘤組織的DNA,但表柔比星具有肝、腎毒性,且可能導致骨髓抑制[12]。臨床常用的環磷酰胺能與DNA 和RNA 非特異性地結合,并能在同一時間內對其進行抑制,從而達到增強機體細胞免疫的防御作用。多西他賽能抑制微管解聚,其與微管蛋白的結合能力較其他同類型藥物更強,因此抗腫瘤作用更佳[12]。但是化療藥物導致的不良事件也是臨床上關注的主要方面,因此進一步尋找合適的治療方案具有重要意義。
復方苦參注射液為苦參和白土苓經加工而成的中藥制劑,可清熱利濕、涼血解毒、散結止痛。多項研究表明[13-17],復方苦參注射液中含有生物堿類、黃酮類、酚酸類、氨基酸、糖類、皂苷類以及偶氮糖苷類等多種成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免疫治療作為抗腫瘤治療的一種新興手段,自然殺傷細胞(natural killer cell,NK cell)在這一過程中也扮演了越來越關鍵的角色,如何提高NK 細胞的抗腫瘤活性是當前的研究熱點之一。苦參有清熱解毒、殺蟲止癢止痛之效,其有效成分以苦參堿和氧化苦參堿為主。有研究顯示,低濃度氧化苦參堿可在體外提高乳腺癌MCF-7 細胞對NK 細胞殺傷作用的敏感性,同時可以增加化療藥物敏感性,以發揮抗腫瘤效果[17-19]。相關研究提示[20-21],復方苦參注射液聯合化療藥物有利于抑制惡性腫瘤生長,緩解癌性疼痛,改善患者的身體功能狀態,延長生存時間。另外,還能提高患者免疫能力,降低癌癥的復發率。
本研究中,觀察組ALT、AST、GGT、BUN、Cr 水平與對照組比較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提示復方苦參注射液聯合EC-T 化療方案并不增加患者的肝腎功能損傷。苦參中的苦參堿具有清除氧化自由基的能力,可以促進腫瘤細胞凋亡,穩定瘤體,增強免疫力。另外,復方苦參注射液還可以促進機體免疫系統中的白細胞和T 細胞的活性,促進免疫系統中巨噬細胞等多功能細胞的增殖、分化和活性,增強機體免疫功能[22-24]。治療后,觀察組患者CD3+、CD4+和CD4+/CD8+升高,CD8+降低(P<0.05);對照組患者CD3+、CD4+和CD4+/CD8+降低,CD8+升高(P<0.05)。其中,對照組的CD3+、CD4+降低,CD8+升高,意味著免疫功能減退;而觀察組加用復方苦參注射液后,CD3+、CD4+升高,CD8+降低,意味著細胞免疫功能增強;兩組之間的差異提示在化療過程中聯合復方苦參注射液可改善乳腺癌患者隨疾病進展導致的免疫能力減弱的情況,對調節機體免疫功能有一定的積極作用。觀察組患者的KPS、身體功能狀態改善率均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復方苦參注射液聯合EC-T 化療方案能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身體功能狀態,這與李顏君[25]的研究結果相近。但本研究納入病例有限,且未對臨床療效、安全性等進行比較,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未來仍需納入更多的數據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分析。
綜上所述,復方苦參注射液聯合EC-T 化療方案治療乳腺癌術后患者可以提高外周血T 細胞亞群水平,改善患者的身體功能狀態,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