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翠蘭
(開平市婦幼保健院產科,廣東 開平 529300)
胎盤早剝是孕期發生率較高的一種并發癥,由多種原因共同作用所致。該病多發生于妊娠20 周之后或分娩時,在胎兒未出生時部位胎盤會部分或完全與子宮壁剝離[1]。胎盤早剝起病快、發展迅速,若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會對母嬰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相關資料顯示,我國胎盤早剝的發生率為0.46% ~2.1%,其致死率為11.9%,胎盤早剝孕婦的死亡率是正常孕婦的25 倍[2]。采取有效的手段對胎盤早剝進行早期診治,不僅可以降低圍產兒的死亡率,還可以減少孕產婦并發癥的發生,對于提升孕產婦和新生兒的生命質量均具有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3]。對此,本研究回顧性選取2021 年1 月至2022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胎盤早剝患者30 例作為研究對象,旨在觀察胎心監護在胎盤早剝早期識別中的應用價值,詳細報道如下。
從北至南相互關聯的基西米—奧基喬比湖—大沼澤地—佛州海灣生態系統被修建的水利工程割裂成一個大拼盤,原來由自然條件控制的片狀水流被改變成由人工水工建筑物控制的、流向西墨西哥灣及向東大西洋海岸的線狀渠流,生態條件的改變導致南佛州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逐步顯現。一是佛州的“液體心脈”奧基喬比湖受到嚴重污染。二是大沼澤地國家公園面臨植物群落生存環境的改變。三是佛州海灣功能退化。
回顧性選取2021 年1 月至2022 年12 月在我院被診斷為胎盤早剝的患者30 例作為觀察對象,以超聲掃描胎盤早剝的面積將其分為輕型組(15 例,胎盤剝離面積≤總胎盤面積的1/3)與重型組(15例,胎盤剝離面積>總胎盤面積的1/3)。輕型組年齡26 ~43 歲, 平 均(32.23±2.64) 歲;分 娩 孕周33 ~38 周, 平 均(35.45±2.15) 周;文 化 水平:高中及以下7 例,大專及以上8 例。重型組年齡27 ~44 歲,平均(32.23±2.14)歲;分娩孕周33 ~38 周,平均(35.65±2.05)周;文化水平:高中及以下8 例,大專及以上7 例。兩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已通過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
根據《婦產科學》修訂第9 版,將胎盤早剝分為輕型與重型。輕型:胎盤剝離面積≤總胎盤面積的1/3,臨床無典型癥狀及體征,或存在間歇性腰痛、陰道少量不規則出血等癥狀,產后觀察胎盤母體面有少量血塊壓跡或凝血塊;重型:胎盤剝離面積>總胎盤面積的1/3,表現出不同程度的持續性腹痛和(或)陰道出血(出血量較多),同時可伴有宮底升高、休克等表現。
經查EMA、HMA及歐洲各國網站,鹽酸苯海拉明口服固體制劑在歐洲主要適應癥為緩解睡眠障礙。苯海拉明口服固體制劑歐洲部分上市情況詳見表4。
1.4.3 胎心監護 儀器選擇艾瑞康醫療FM-6B 多參數母嬰監護儀,操作步驟:告知患者提前排空膀胱,取左側臥位。檢查母嬰監護儀的工作狀態,準備好導聯線與傳感器,并用酒精棉球清潔監測部位。將耦合劑涂抹于患者的腹部,放置好傳感器,實時觀察監護儀記錄的數據。若觀察效果不滿意,可給予患者吸氧、改變體位或延長監護時間等。
(1)比較兩組胎心監護過程中出現的異常表現,包括胎心監護異常、胎心率(FHR)過速、FHR 過緩、FHR 靜止型、FHR 跳躍型、中重度變異減速、晚期減速。(2)比較兩組的超聲檢查結果及妊娠結局,妊娠結局包括新生兒出生體質量、新生兒窒息、死胎、早產、產后出血。
1.4.2 超聲檢查 儀器選擇邁瑞(DP-28)彩色多普勒超聲儀,探頭選擇常規超聲探頭,掃描前告知患者配合調整體位,將耦合劑提前放入熱水壺中保持恒溫,隨后涂抹于患者的腹部,探頭參數調整為3.5 ~5.0 MHz,進行多切面掃描,觀察胎盤厚度、回聲情況、血流情況等。
1.4.1 入院評估 入院時詳細詢問患者的病史,開展體格檢查,并在短時間內評估是否存在胎盤早剝的危險因素,如高齡經產婦、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等。
納入標準:(1)符合《婦產科學》中關于胎盤早剝的診斷及分型標準[4];(2)知悉研究內容并簽署知情同意書;(3)檢查配合度良好。排除標準:(1)患有精神疾病;(2)未簽署知情同意書;(3)前置胎盤。
現如今體育課堂中圍繞課程展開的教學形式依然存在,有的教師帶領學生學習體育知識,或者邊講邊示范。課程的枯燥無味給學生帶來困意,導致學生的興致不高。傳統的教育方式早已不適合現代化教育的理念,應用多媒體教學,順應時代潮流、緊隨時代腳步,首先在本質上是學生們感興趣的。多媒體直觀地展現出教師需要傳授的內容,教學動畫的展現、聲音效果的體現,更易抓住學生們的眼球。多媒體為體育教育信息化的發展提供了便利:①開拓學生們的知識領域,使學生看見與往常不同的體育;②縮短教學時間,為學生爭取更多的自由活動時間;③強化以學生為核心的體育教學體系;④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加強老師和學生對體育的認知。
胎心監護結果顯示,輕型組的胎心監護異常、FHR 過速、FHR 過緩、FHR 靜止型、FHR 跳躍型、中重度變異減速、晚期減速發生率分別為73.33%、73.33%、60.00%、46.67%、46.67%、26.67%、13.33%,重型組的胎心監護異常、FHR 過速、FHR過緩、FHR 靜止型、FHR 跳躍型、中重度變異減速、晚期減速發生率分別為66.67%、53.33%、46.67%、86.67%、0.00%、0.00%、46.67%。 兩 組 的 胎 心 監護異常、FHR 過速、FHR 過緩、中重度變異減速發生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輕型組的FHR 跳躍型發生率高于重型組,FHR 靜止型和晚期減速發生率均低于重型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采用SPSS 27.0 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 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 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MRCP在膽道結石中的診斷準確性、特異度、敏感度均較CT高,尤其是對于直徑<0.8cm膽道結石的診斷較CT檢查有明顯優勢,可在臨床推廣。

表1 兩組胎心監護異常表現的對比[例(%)]
輕型組的新生兒出生體質量為(2.65±0.50)kg,其超聲異常、胎心監護異常、新生兒窒息、死胎、早產、產后出血發生率分別為53.33%、86.67%、26.67%、6.67%、40.00%、13.33% ;重型組的新生兒出生體質量為(2.64±0.62)kg,其超聲異常、胎心監護異常、新生兒窒息、死胎、早產、產后出血發生率分別 為86.67%、93.33%、66.67%、40.00%、80.00%、46.67%。輕型組的超聲異常檢出率低于重型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輕型組的新生兒窒息、死胎、早產、產后出血發生率均低于重型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的新生兒出生體質量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超聲檢查結果及妊娠結局的對比
胎盤早剝(Placental abruption)是孕期發生的嚴重并發癥之一,病情較重者起病急且進展迅速,預后較差。胎盤早剝超過總胎盤面積的1/3 即被稱為重型胎盤早剝,若未及時診治,可嚴重威脅母嬰的生命安全,引起羊水栓塞、死胎、新生兒窒息、產后大出血等不良妊娠結局[5]。針對胎盤早剝孕產婦,給予早起恰當處理與及時治療是降低早產發生率及圍生兒死亡率的關鍵。臨床研究指出,絕大部分輕型胎盤早剝患者其臨床癥狀不典型、識別性低,診斷具有一定困難[6]。因此,對于不典型胎盤早剝而言,一些胎盤早剝患者不存在明顯的早期癥狀,但在胎心監護過程中可能發現微小變異,隨著后期胎盤血腫的形成,胎兒氧氣供應量逐漸減少,從而可導致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如新生兒窒息、胎兒窘迫,甚至是死胎。如果胎心監護過程中不能對微小變異進行及時處理,可能會導致胎兒缺氧,甚至胎死宮內,母體則可能發生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產后大出血等,不僅對產婦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還會導致新生兒不良結局。因此,臨床醫師在實際工作中如何提高胎盤早剝的早期診斷率,從而在短時間內給予有效的治療,縮短臨床決策與治療時間成為臨床治療胎盤早剝的重點[7]。盡管目前臨床可對癥狀典型的胎盤早剝予以明確診斷,但對于早期、輕型胎盤早剝等非典型病例仍有較高的漏診率。雖然超聲檢查因具有操作簡單、無輻射、可重復等優勢而成為胎盤早剝的第一輔助檢查方法,但臨床實踐發現,其僅對典型的胎盤早剝有較高的檢出率,對輕型胎盤早剝的診斷效能一般[8]。本次回顧性研究發現,輕型組的超聲異常檢出率低于重型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968,P<0.05)。由于超聲檢查受胎盤位置、羊水量、胎盤剝離的大小、剝離的時間等因素的影響,因此對于早期胎盤早剝的檢查結果可能存在誤差,即便是超聲結果顯示為陰性也可能存在一定的風險[9]。
近年來的研究指出,胎心監護可能提高胎盤早剝的早期診斷率。電子胎心監護因具有操作簡單、無創、實時準確等優點,已成為當前最常用的產前監測手段。在胎心監護過程中若發現胎兒心率發生變化,則必須考慮是否與孕婦使用藥物(如鎮靜劑、硫酸鎂等)有關,胎兒心率變化也可能與胎兒心臟功能降低有關,提示胎兒可能存在短暫或長期氧代謝紊亂[10]。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的胎心監護異常、FHR 過速、FHR 過緩、中重度變異減速發生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輕型組的FHR 跳躍型發生率高于重型組,FHR 靜止型和晚期減速發生率均低于重型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胎心監護在識別輕型、重型胎盤早剝方面效果顯著。近年來,胎心監護在婦產科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尤其在產婦分娩過程中進行胎心監護意義重大。胎盤是為胚胎供血供氧的重要器官,當胎盤部分或全部從子宮壁剝離后,會嚴重影響胎兒的營養供給,導致胎兒出現異常[11],此時胎心率也會出現異常變化。通過持續性胎心監護,能有效反映胎兒在母體內的生存狀況,而這種持續監測的特點無法依靠超聲檢查實現。本研究結果顯示,輕型組的新生兒窒息、死胎、早產、產后出血發生率均低于重型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的新生兒出生體質量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輕型胎盤早剝孕婦的妊娠結局較重型胎盤早剝孕婦好,因此及早診斷胎盤早剝并予以對癥處理對于改善母嬰結局至關重要。對于高危妊娠及孕周超過34周的孕婦,應將胎心監護納入常規產檢中,同時對于高危妊娠孕婦,還應提高胎心監護的頻率,這樣才能更好地保障妊娠的安全性[12]。
綜上所述,胎心監護對于早期識別胎盤早剝意義重大,可作為胎盤早剝的早期輔助診斷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