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叢亮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介紹,近日,中央編辦正式批復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內部設立民營經濟發展局,作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專門工作機構,加強相關領域政策統籌協調,推動各項重大舉措早落地、見實效。
據介紹,民營經濟發展局的主要職責是:跟蹤了解和分析研判民營經濟發展狀況,統籌協調、組織擬訂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擬訂促進民間投資發展政策。建立與民營企業的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協調解決民營經濟發展重大問題,協調支持民營經濟提升國際競爭力。
中國人民銀行9月1日宣布,決定自2023年9月15日起下調金融機構外匯存款準備金率2個百分點,即外匯存款準備金率由現行的6%下調至4%。
專家表示,8月以來,受美元指數短線走強、中美利差倒掛口徑加大等因素影響,短期資金流出增加,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上升,離在岸即期人民幣匯率一度跌破7.3。在此背景下,為了緩解市場資金流動性壓力,維護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區間內波動穩定,本次人民銀行再次啟動外匯類宏觀審慎調節工具,出臺上述決定。下調金融機構外匯存款準備金率,將釋放約165億美元外匯流動性,為人民幣匯率穩定提供有力支撐。另外,年內首次啟用外匯“降準”工具,體現了對外匯類宏觀審慎工具箱的靈活使用。
繼今年6月之后,全國性商業銀行再次下調人民幣存款掛牌利率。9月1日,六家國有大行以及招商銀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等共12家全國性股份銀行均宣布調整人民幣存款掛牌利率。
就國有大行來看,六家國有大行調整幅度一致,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別下調了10個基點、20個基點、25個基點、25個基點。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宣布將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以及五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分別調整為1.55%、1.85%、2.20%、2.25%,郵儲銀行下調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至1.58%、1.85%、2.20%、2.25%。
分析指出,從調整原因來看,一是銀行響應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的要求。二是銀行根據市場變化和自身經營發展需要做出的主動調整行為。從負債端來看,2022年,我國銀行存款出現超速增長,定期化趨勢明顯。相應地,銀行存款成本持續上升,加劇負債成本上行壓力。從在近期存量按揭利率下調政策落地的背景下,未來銀行存量房貸利率面臨調降壓力,導致凈息差持續承壓,銀行經營面臨一定挑戰。因此,銀行要穩定凈息差空間,保障經營和抗風險能力。從調整影響來看,此次存款利率調整能夠在一定程度緩解銀行息差壓力,增強經營可持續性。

8月25日,2023年杰克遜霍爾全球央行年會在美國懷俄明州舉行。在會議開幕式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說,美聯儲準備在適當的情況下進一步加息,并將貨幣政策維持在限制性水平,直至有信心通脹率朝著設定的目標持續下降。
中國銀行研究院的分析指出,短期內,由于利率水平已升至2001年來最高水平,美聯儲將會謹慎行事,以便評估即將到來的經濟數據以及不斷變化的前景和風險,9月繼續加息的可能性較低。另外,美國經濟“硬著陸”風險下降,長期緊縮貨幣政策方向不變。具體來看,緊縮貨幣政策帶來了結構性放緩,但美國經濟基本面和勞動力市場總體上均表現出了超市場預期的增長態勢。從住宅投資和工業生產看,經濟活動確實在放緩,二者同比增速均已轉負。但是,GDP增長(特別是居民消費)呈現回升趨勢,二季度美國經濟增速上調至2.4%,高于2%的潛在增速。

8月23日,金融分析公司標普全球公布的調查數據顯示,歐元區綜合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從7月的48.6降至8月的47,創下2020年11月以來的最低水平。歐元區8月服務業PMI意外跌破榮枯線,從50.9降至48.3,遠低于預期的50.5;8月制造業PMI數據為43.7。與此同時,英國制造業和服務業商業活動同樣集體收縮。英國8月制造業PMI從7月45.3進一步跌至42.5;服務業PMI從50.8降至47.9,跌破枯榮線;綜合PMI從48.6降至47.0,創下31個月新低。
分析人士認為,居高不下的能源價格削弱了歐洲高耗能產業的競爭力,造成市場份額損失。而歐洲服務業意外萎縮,凸顯制造業持續下行拖累整體經濟前景。多項數據預示,歐元區今年第三季度經濟可能萎縮0.2%。
據《日本經濟新聞》8月30日報道,日元的綜合實力在下降。日元相對美元、歐元等多種貨幣整體購買力的指標跌至53年來的最低水平。主要原因在于通貨緊縮和貨幣寬松。日元的綜合實力體現在“實際有效匯率”上。日元“實際有效匯率”最高的時候是在1995年4月,與當時相比,目前的日元購買力下降了60%。
受到購買力下降影響最明顯的是進口領域。以日元為基準的進口物價指數雖然與去年相比轉為下跌,但與日元全面貶值前的2021年底相比仍高出10%。例如,由于能源進口價格上漲,2022年至今,日本每個家庭相應增加的負擔接近20萬日元(約合1366美元)。本應因日元貶值而增加的出口也停滯不前。與2019年新冠疫情前相比,2022年日元兌美元貶值20日元左右,但日本貿易振興機構的數據顯示,日本的出口量減少了3%。報道稱,要恢復日元的購買力,必須促進物價和工資上漲的良性循環。
8月10日,阿拉伯投資和出口信貸擔保公司發布阿拉伯國家投資環境年度報告。報告顯示,整體上,2022年阿拉伯國家共吸引1617個外來投資項目,較上年增加74%,占全球總量的10%;項目支出總金額達2002.32億美元,同比增長358%,占全球總額的17%。
從投資方看,前五大投資國是美國、英國、印度、阿聯酋和法國,其投資總和占項目數量的53.3%、資本支出的62.5%和新增就業崗位數量的49.9%,中國在項目數量和新增就業崗位數量上分別占2.2%(第九位)和3.5%(第十位)。
從接收方看,接收投資排名前五的國家是阿聯酋、沙特、卡塔爾、埃及和摩洛哥,其接收總和占項目數量的92.4%、資本支出的88%和新增就業崗位數量的87.7%。投資金額排名前兩位的行業分別是可再生能源行業(59.8%)以及石油、天然氣和煤炭行業(17.8%),而排名前五位的項目均屬于可再生能源行業。此外,軟件行業在項目數量上領先,占總量的23.4%。
8月24日,柬埔寨新任首相洪瑪奈主持召開新一屆政府首次內閣會議,宣布實施“五角戰略”及其第一階段的國家發展計劃。該戰略將分五個階段,在未來25年內實施,因此將成為跨越五屆政府的發展戰略。
“五角戰略”是指發展人力資源、實現經濟多元化和提升競爭力、發展私人領域和促進就業、增強抵御力和實現可持續發展、促進數字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大方面。“五角戰略”第一階段目標具體包括:一是確保經濟年均增長7%左右,具有抵御危機的能力;二是加大人力資源投入,增加就業機會;三是實現貧困人口減少到10%以下的目標,將貧困率控制在最低水平;四是提高治理能力和公共機構質量,改善營商環境,促進貿易和投資;五是確保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增強抵御氣候變化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