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分子科學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上的研究顯示,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闡明了如何制造一種相對容易生產的腸球菌疫苗,而獲取這種針對耐藥性腸球菌的疫苗或許將是抵御細菌耐藥性的重要一步。
這項研究的關鍵是膜囊泡(membrane vesicles),其是細菌從細胞壁分泌出的小球體結構。這些膜囊泡實際上是釋放它們的細菌的迷你版本,而且它們還有一些主要的優勢能促使自身成為開發能在體內自然釋放的新型疫苗的候選者。這些囊泡中含有免疫刺激蛋白、DNA和脂肪,它們非常穩定且沒有傳染性,因此并不會致病。
此前研究人員通過研究揭示了他們如何分離并保存這些囊泡結構,如今他們發現了這些囊泡的新的重要用途。研究者首先在兔子身上測試了這些囊泡,結果發現其有力增強了兔子機體的免疫系統;隨后,他們測試了兔子所產生的血清,結果發現這些血清在抵御多種腸球菌菌株上都非常成功,甚至還能殺死對多種類型抗生素都耐藥的腸球菌,包括耐萬古霉素細菌等。
綜上,該研究結果表明,無論獲取的純化方法如何,糞腸球菌的膜囊泡都有望作為抵御耐多藥糞腸球菌菌株的潛在候選疫苗,而且這些天然產生的膜囊泡還能被用作多種抗原平臺來在機體引起保護性的免疫反應,從而抵御糞腸球菌引起的感染。
(摘自生物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