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黨研

習近平總書記曾經在談及他的第二故鄉正定時,說過這樣一段話:“正定第一批黨的工作者為了家鄉和祖國的自由解放事業,前赴后繼,一仆百起,他們是正定人民的優秀兒女,家鄉的土地浸透了這些愛國志士的熱血。”尹玉峰就是其中突出的代表。
尹玉峰,1903 年出生于河北省正定縣周通村。他家庭貧苦,但聰慧好學。1922 年,他考入正定七中讀書。在校期間,他和同學們受到進步思想的啟蒙,進一步懂得了馬列主義和革命道理。他積極組織學生運動,參加反帝反封建活動,趕走了在七中盤踞將近八年的反動校長。1924 年12 月,在共產黨員張兆豐介紹下,尹玉峰和高克謙、裘樹藩等5 人一起加入中國共產黨,在七中建立了正定縣第一個黨組織。
1925 年3 月,根據北方區委指示,中共正定特別支部成立,尹玉峰任特支書記。他團結進步同學,提倡白話文,開展新文化運動。在校內組織“平民夜校”,傳播進步思想,把多數學生吸引到了黨的周圍。1925 年5 月,英、日帝國主義在上海制造了“五卅慘案”,尹玉峰與郝清玉等同志領導成立了“正定各界滬案后援會”,動員人民節衣縮食,援助上海被害工人家屬,并領導群眾集會、學生罷課,在正定掀起了反帝風暴。與此同時,他在學生中發起成立了“社會科學研究社”,向成員推薦《新青年》等進步刊物,傳播革命思想。經過尹玉峰等同志的辛勤努力,正定縣的黨組織得到迅速發展,到1927 年底,全縣已發展黨支部24 個,黨員140 多名。
1926 年4 月,中共正定特別支部改為中共正定地方委員會,尹玉峰任書記。同年夏天,他勝利領導了正定縣小學教師運動,驅逐了正定縣反動教育局長高肇紳。為了徹底打倒高肇紳,尹玉峰召開黨組織會議,認真分析教育界的形勢,確定建立正定縣小學教師聯合會,團結全縣210 名小學教師,有組織、有步驟地開展了斗爭。在斗爭中,尹玉峰請客不到,行賄不要,拒絕了老奸巨猾的高肇紳等人的種種示好。最后,反動政府迫于群眾壓力,革除了高肇紳的職務,還增加了學校經費和教師工資。
1927 年6 月,中共正定地方執委會改為中共正定縣委,尹玉峰成為正定第一任縣委書記。同年夏,他領導了反對奉系軍閥向農民征斂“討赤捐”的斗爭。這次農民暴動打擊了奉軍氣焰,培養、鍛煉了正定黨的干部,為爭取新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1928 年,尹玉峰積勞成疾,不幸逝世。臨終之際,他用嘶啞的聲音向親人說:“我不行了,黨還在,黨現在雖小,但有生命力。我是不能看到共產主義了,相信后人一定能看到,幸福的日子,由后人去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