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慧,張英英,張駿林,李菁菁
(徐州醫科大學醫學影像學院,江蘇 徐州 221004)
202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發布,強調“高等學校要注重圍繞創新創業,結合學科和專業積極開展實習實訓、專業服務、社會實踐、勤工助學等”。該文件為新時代高校勞動教育指明了方向,旨在增強學生的誠實勞動意識,積累職業經驗,提升就業創業能力,樹立正確擇業觀。全曉潔等[1]指出創新創業(以下簡稱“雙創”)教育可以深化勞動教育的價值,實現勞動精神的滋養、實踐品格的鍛造、勞動素養的積累等目標,而勞動教育也可以反過來促進“雙創”教育的實現。高?!半p創”教育和勞動教育具有相同的育人目標、重合的依托載體和共同的社會意義[2],二者深度融合對于增強學生創造性勞動的意愿、提升勞動獲得感等具有重要作用,能為“雙創”背景下高校勞動教育實踐奠定基礎。
醫科院校通常設有多門學科,以我校為例,擁有14 個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涵蓋醫、理、工、管4 個學科門類。在新醫科、新工科建設中,引入“雙創”教育元素并探索開展勞動教育實踐,可為醫科院?!半p創”背景下勞動育人提供可行的路徑[3-4]。新醫科和新工科建設本質在于以傳承和創新、跨界和融合、協同和共享為主要路徑,以培養未來多元化創新型杰出人才為目標[5]。其中新醫科的核心是滿足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需求,提出了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不僅側重治療,還重視預防、康復等,同時發展了精準醫學、轉化醫學、智能醫學等新興專業[6]。實踐證明,重大醫學創新必然需要跨學科協作和交流,特別是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單一學科已不能推動人類社會的進步[7-9]。因此,在醫科院校積極探索基于“雙創”的勞動育人新模式,可協同推進勞動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
“雙創”教育與勞動教育相結合,已成為醫科院校人才培養改革的重要突破口[10-11]?;凇半p創”的勞動教育實踐可以提供一個學科融合的平臺,促進醫學與其他學科的交流合作,培養學生跨學科思維和實踐能力,然而,現有研究集中在詮釋高校勞動教育和“雙創”的關系上,并未提出推進兩者融合的具體可行的路徑。
新時代必然勞動需求向自由勞動需求轉變的征兆已然顯現,進行勞動育人恰逢其時。“雙創”教育與勞動教育分離,導致醫科院校學生實際創業率和成功率較低[12]。因此,在醫科院校開設基于“雙創”的勞動教育實踐尤為重要[13]。
基于“雙創”的勞動教育實踐的主要內容:(1)創新教學內容。通過改革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將“雙創”教育和勞動教育融入醫學教育,使學生掌握更多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增強創新意識,提高創業能力。將“雙創”教育和勞動教育作為素養教育的重要內容,明確價值導向和目標方向。(2)建設創新創業基地。為學生提供實踐平臺,讓學生在具體實踐中體驗創新創業過程,從而提高實踐能力。此外,醫科院校應積極與相關企業簽訂校企共建勞動實踐課程協議書,推動人才培養和產業鏈的結合,開展教學、實訓、創新創業相融合的勞動教育實踐活動。(3)導師指導與學科競賽相融合。邀請專家學者或企業家作為學生導師,指導學生進行創新創業和勞動實踐,幫助學生在實踐中掌握更多知識和技能。組織各種創新創業和勞動教育活動,如創新創業比賽、職業發展講座等,以活動為契機,鼓勵學生多學科交叉組成參賽小組設計參賽產品,在創造性勞動實踐中熟練應用所學專業知識,培養創新思維,激發勞動興趣。
筆者所講授的臨床檢驗儀器原理課程已與江蘇省徐州市淮海醫藥產業園開展勞動基地共建,簽訂校企合作共建勞動實踐課程協議。主要內容如下:(1)建立專業認知+企業認知的理論教學基礎。除校內教師進行專業授課外,還邀請淮海生物醫藥產業園創業成功的企業家、勞動模范、技術骨干、工匠等先進個人作為校外講師進課堂傳道授業。(2)組建“新醫科+新工科”實踐研究小組。以企業亟待解決的問題為主線,科研子項目為分支,產業及學業教師共同引導,學生為主體,開展“雙創”育人實踐活動。(3)開展實訓、創新創業融合的勞動教育活動。通過開展課外勞動實踐活動,對接淮海生物醫藥產業園區內企業,了解企業需要解決的問題。以問題為導向,以相關學科競賽為契機,開展各種以創新創業和創造性勞動為主題的學科設計競賽或志愿服務活動等,將課外活動變成基于“雙創”的勞動教育實踐的第二課堂。

圖1 基于“雙創”的勞動教育實踐的實施路徑Figure 1 Implementation path of labor education practice based 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1)準備階段:醫科院校在勞動教育實踐初始階段,與相關企業或基地簽訂課程共建協議,根據合作企業或基地的特點進行教學計劃及教學方案的設計。前期我們以臨床檢驗儀器原理課程為契機,與淮海生物醫藥產業園簽訂校企共建勞動實踐課程協議書,推行教學、實訓、創新創業相融合的勞動教育教學活動。同時,邀請園區優秀工作人員作為校外教師為學生授課。此外,校內教師要掌握學生專業課學習認知情況,并觀察學生的特點,以自愿為原則,進行實踐小組的分配。
(2)實施階段:勞動教育實踐選題以符合企業需求的命題為主,以教師綜合考慮企業及校內資源提出的命題為輔,學生自選題需經過校企導師確認可行性后方可選擇。項目開發及驗證初始階段需要小組成員繪制思維導圖,再進行具體開發,在產業園醫療器械平臺進行醫工結合項目實訓實踐,在技術創新平臺進行項目開發實踐及專業知識拓展,在特色服務平臺以及檢驗檢測中心進行項目驗證。項目運營實踐需在產業園金融服務平臺進行,以了解醫療項目的營銷管理方法。
(3)總結考核階段:所有勞動實踐選題均由學生團隊在校企導師的指導下完成信息收集、方案設計、實施及評價,學生通過項目整個過程及每一環節的基本要求,提高就業創業能力,積累職業經驗,提升“挑戰杯”“互聯網+”等創新創業競賽項目的獲獎率。
筆者前期已針對我校2020—2022 級本科生開設了臨床檢驗儀器原理課程勞動教育實踐,鼓勵學生積極投入勞動實踐,在勞動中增閱歷、長才干。通過該課程臨床醫學專業、生物醫學工程專業、醫學影像技術專業學生完成了“乳癌無憂”“環影醫療”“捷篩醫療科技”“益足”等項目,獲得第八屆(2022)、第九屆(2023)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江蘇省選拔賽高教主賽道一等獎,第十二屆“挑戰杯”江蘇省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2022)金獎及銅獎等。開展基于“雙創”的勞動教育實踐的效果具體如下。
(1)實現了資源的有效利用。①基于“雙創”的勞動教育實踐可以充分利用校內和校外資源,包括人力、物力、知識資源。醫科院??裳埿袠I專家和企業負責人來授課,同時提供實驗室、工作室等供學生進行實踐活動,這樣可以讓醫學生接觸更多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②醫科院校不同專業學生合作開展項目,共享資源,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例如,不同班級學生可以合作完成1 個項目,共享課程材料和設備,提高資源利用率。③可以與企業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和互補。學??梢耘c企業簽訂合作協議,利用企業的生產設備、工藝、技術等資源,為醫科院校學生提供更好的實踐環境。同時,醫科院校學生可以為企業解決實際問題,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益??傊t科院校開展基于“雙創”的勞動教育實踐可以有效利用資源,促進產學研合作,為學生創新創業提供更好的機會和平臺。
(2)人才培養成效顯著。①基于“雙創”的勞動教育實踐能夠有效培養醫科院校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在課程學習中,學生需要通過真實的生產勞動來完成任務,這能使其深入了解實際生產過程,并從中發現問題,提出改進方案。同時,通過實踐過程中的思考和探索,學生可以不斷提高創新能力,為以后的學習和工作奠定基礎。②基于“雙創”的勞動教育實踐可以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和團隊協作能力。在課程學習中,學生需要與其他同學合作完成任務,這要求他們必須協調各自的工作,達到共同的目標,有利于提高職業素養,培養團隊協作能力,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礎。③基于“雙創”的勞動教育實踐可以促進醫科院校學生的全面發展。在課程學習中,學生不僅要完成課題任務,還要了解產品的市場和銷售情況,有助于其深入了解社會,了解市場需求和發展趨勢,提高綜合素質和創業能力。
(3)獲得了豐富的學術成果。①基于“雙創”的勞動教育實踐可以提高學生的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通過實踐過程中的思考和探索,學生可以不斷發現實際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從而產生許多創新靈感。這些靈感可以為學生提供學術研究和創新創業思路,有助于培養具備學術素養和綜合能力的醫科人才。②基于“雙創”的勞動教育實踐有助于學生論文和專利發表。學生在勞動實踐中不僅要掌握具體的操作技能,還要進行相關文獻閱讀和理論分析,這些都是論文和專利發表的前提。通過探索和研究,學生可以獲得豐富的實踐數據和經驗,為撰寫論文和申請專利奠定基礎。③基于“雙創”的勞動教育實踐可以促進學生的學術交流和合作。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需要與同學、教師和企業專家進行交流合作,分享實踐經驗和成果,這可以促進學生的思維碰撞和學術共同體的建立,提高學術研究水平??傊?,醫科院校開展基于“雙創”的勞動教育實踐可以獲得豐富的學術成果,這些成果不僅可以為學生未來的學術研究和創新創業提供支持,還對醫療衛生領域的發展具有重要價值。通過培養具備跨學科背景和實踐經驗的優秀學生,可以為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注入新的力量。
醫科院校開展基于“雙創”的勞動教育實踐具有重要意義。我們在臨床檢驗儀器原理課程實施過程中發現,醫學生能夠在交叉合作中培養創新思維和創業能力,提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為未來的學術研究和創業就業做好準備。然而也發現了需要改進之處,具體如下。
(1)教學方法:要更加注重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和學習方式,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將實踐案例和個人經歷相結合,開展案例分析和團隊討論,能激發學生的思維靈感,促進創新創業能力提升。我們應明確教育目標,并與學生充分溝通,確保學生對基于“雙創”的勞動教育實踐的目標有正確理解,以便更好地指導實踐活動。
(2)實踐項目設計:實踐項目設計要更加貼近實際工作需求和市場需求,以提高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引入真實的醫療場景和問題,讓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行業現狀和挑戰,并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同時,設計的任務要具有一定挑戰性和創新性,確保該項任務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創新思維,還能培養其面對實際問題時能夠主動思考并提出新穎的解決方案的能力,從而更好地適應不斷變化的現實社會。
(3)跨學科合作:基于“雙創”的勞動教育實踐應鼓勵跨學科合作,將醫學與工程技術、商業管理等學科相結合,通過多學科交叉融合,培養具備全面素養和綜合能力的創新創業人才。同時,要充分利用校內外資源,包括設備、實驗室、師資等資源,并與行業企業專家合作,確保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獲得充足的資源支持。
(4)評估與反饋機制:要建立更加全面、科學的評估與反饋機制,對學生的實踐成果進行準確評價。評估標準應綜合考慮醫科院校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等,確保能夠及時對學生的實踐成果進行評估,并給予針對性反饋,幫助學生不斷改進和提升。同時,通過總結和分享,推廣優秀實踐案例和成功經驗,為其他學生提供借鑒示,促進基于“雙創”的勞動教育的進一步發展。
醫科院校開展基于“雙創”的勞動教育實踐具有廣闊前景,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改進。(1)強化創新創業教育:醫科院校可以進一步強化創新創業教育內容,將創新創業理念融入醫學教育的方方面面,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業意識和實踐能力,挖掘在醫療領域的創新創業潛力。(2)拓寬實踐領域:除傳統醫療領域外,醫科院校還可以將基于“雙創”的勞動教育實踐擴展到其他領域,如醫療技術創新、醫療管理等領域,培養出更多具備跨學科背景和創新能力的醫學人才。(3)加強產學研合作:醫科院??梢耘c醫療行業企業、研究機構等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系,共同探索基于“雙創”的勞動教育實踐項目,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促進產學研合作,推動醫學科研和技術創新。(4)加強創業支持和孵化平臺建設:醫科院??梢越摌I支持和孵化平臺,為有創業意向的學生提供更全面的支持和指導,包括創業培訓、導師指導、創業資源等,幫助學生將創新創業想法轉化為實際商業項目,推動醫療創業的發展。(5)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醫科院??梢约訌娕c國際高水平醫學研究院和創新創業教育機構的交流與合作,讓學生接觸不同的創新創業環境,具備國際視野,提高就業競爭力。
總之,通過不斷改進和創新,醫科院校可以培養更多具備創新創業能力和實踐能力的醫學人才,這些人才將在醫療領域發揮重要作用,推動醫學科研、技術創新和醫療服務的發展。同時,通過加強與行業企業、研究機構和國際合作伙伴的合作,醫科院??梢源蛟旄哂绊懥透偁幜Φ膭撔聞摌I教育平臺,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未來,醫科院校應繼續拓展基于“雙創”的勞動教育的深度和廣度,探索更具創新性的教育和實踐方式,為培養更多優秀醫學人才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