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婷,文艷紅
(德陽市人民醫院,四川 德陽 618000)
靜脈血栓栓塞癥(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主要包括深靜脈血栓與肺栓塞[1],隨著疾病譜的變化,其已成為繼心肌梗死與腦卒中后的第三大心血管疾病。相關研究發現,VTE 發病率高達千分之三,且非手術患者非預期死亡原因中有70%~80%與VTE 的發生有關。VTE 呈現發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點,已嚴重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給患者及其家庭帶來了巨大負擔[2-3]。近年來,VTE 發生率和死亡率不斷提升,從國家行政主管部門到各級醫院都采取了相關干預措施,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4-5]。護士作為臨床一線工作人員,接觸患者的機會最多,且患者就醫及相關病情變化時,護士需要對其進行病情觀察并及時進行量表評定,由此可見,做好以護士為主導的VTE 協同規范防治對降低VTE 發生率和死亡率至關重要[6-7]。當前,基層醫院護士VTE 早期識別能力與防治能力相對薄弱,而基層醫院收治的患者多為高齡老人,VTE 發生率較高,因此,提升基層醫院護士VTE 防治能力至關重要[8]。現階段,區域聯盟內龍頭醫院與下級醫院形成聯盟輻射的架構,通過傳幫帶和幫扶形式,使區域內診治達到同質化、標準化。因此,本研究主要通過構建區域聯盟視角下以護士為主導的VTE 規范化協同防治方案,并探討其在內科老年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為提升整個區域VTE 防治能力提供一定參考依據。現報告如下。
采用類實驗研究方法,選擇我院呼吸內科2022年1—6月的684 名老年住院患者為對照組,其中男性374 名,女性310名;平均年齡(68.97±8.74)歲;入院時VTE 評分低危患者576人,高危患者108 人。選擇2022年7—12月的749 名老年住院患者為試驗組,其中男性397 名,女性352 名;平均年齡(69.17±8.65)歲;入院時VTE 評分低危患者624 人,高危患者125 人。兩組年齡、性別、入院VTE 評分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1 干預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健康教育方法。當患者入院VTE 評分<4 分時,指導其多下床活動,適量多飲水。當患者VTE 評分≥4 分時,護士協助醫生給予藥物預防,指導患者進行肢體踝泵運動,讓臥床患者抬高下肢30°~40°,多飲水,改變生活方式,戒煙戒酒。
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以護士為主導的院內VTE 規范化協同防治方案,具體如下:(1)成立以護士為主導的院內VTE 規范化協同防治小組,成員包括醫務部、護理部、血管外科、呼吸內科、康復科、彩超室等科室主任、護士長。以多學科聯合為基礎,確定院內VTE 規范化協同防治實施流程,由科內VTE 聯絡小組成員承擔VTE 風險評估、措施落實督導工作。(2)采用Padua 風險評估量表進行患者VTE 風險篩查,以評分<4 分為低危,≥4 分為高危。患者入院12 小時內完成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采取針對性干預措施。對于高危患者,立即啟動VTE 多科聯合的規范化協同防治方案,主要包括基本預防(控制血糖、多飲水等),藥物預防(主要為低分子量肝素鈉抗凝)和物理干預(主要為彈力襪和踝泵運動),并使用VTE 防治落實清單進行措施落實的督導管理。(3)建立VTE 綠色救治通道,依托多學科合作平臺對VTE 患者進行應急處理。(4)采取回授法進行健康指導,將視頻和宣傳手冊相結合傳遞VTE 防治知識,圖文并茂。(5)持續質量改進。每月針對已發生VTE 的患者進行專項質量分析,并確定專項改進措施。
1.2.2 評價方法 主要評價指標包括VTE 防治知識、態度、行為,VTE 發生率和患者滿意度。
(1)VTE 知信行:在文獻回顧基礎上自制患者VTE 知識、態度、行為量表,其中知識量表包括12 道題目,每道題目以是和否回答,答對得1 分,答錯得0 分,得分越高表示VTE 知識掌握程度越高;態度量表包含10 個條目,采用5 級評分法,總分10~50 分,評分越高表示VTE 防治態度越積極;行為量表包含15 個條目,采用5 級評分法,總分15~75 分,評分越高表示VTE 防治行為越積極。預試驗測得量表Cronbach's α 系數為0.874。
(2)VTE 發生率:以血管彩超結果判定VTE 是否發生。
(3)患者滿意度:采用醫院第三方滿意度評價表評定患者滿意度,該評價表總分100 分,評分越高表示患者對就醫處置越滿意。
所有數據資料采用SPSS 21.0 統計軟件進行分析,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顯示,干預前兩組VTE 知識、態度、行為量表得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試驗組各項得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組內比較,兩組干預后得分均高于干預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干預前后VTE 知識、態度、行為量表得分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VTE Knowledge,Attitude,and Behavior Scale scores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s)

表1 兩組干預前后VTE 知識、態度、行為量表得分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VTE Knowledge,Attitude,and Behavior Scale scores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s)
組別知識態度行為干預前干預后t P 干預前干預后t P 干預前干預后t P試驗組對照組39.545 8.312 0.000 0.000 41.538 9.884 0.000 0.000 39.076 10.268 0.000 0.000 t P 4.62±2.06 4.47±1.95 1.412 0.158 9.06±2.28 5.36±2.01 32.459 0.000 24.63±7.93 24.47±6.95 0.405 0.686 39.65±5.92 28.02±6.32 35.966 0.000 37.18±9.05 37.50±8.86 0.675 0.499 56.49±10.05 42.69±9.81 26.261 0.000
結果顯示,干預后試驗組發生VTE 的有14 人,發生率為1.87%;對照組發生VTE 的有27 人,發生率為3.9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試驗組滿意度評價表得分為(95.36±5.71)分,高于對照組的(91.07±8.74)分,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0.624,P<0.05)。
老年患者由于活動減少、身體機能減退,是VTE 發生的高危人群,且一旦出現VTE,特別是栓子脫落導致的肺栓塞,死亡風險會急劇上升,因此提升老年人對VTE 的認知水平對降低VTE 發生率和死亡率尤為重要[9]。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兩組VTE 知識、態度、行為量表得分均顯著高于干預前,即老年住院患者VTE 知識水平均有提升,態度和行為均得到相應的改善,但試驗組干預效果優于對照組。根據知信行理論模型,知識是產生和改變行為的基礎,信念與態度則是改變行為的動力,只有具備扎實的VTE 知識基礎,患者才能快速對VTE 的臨床表現進行預判,對自身危險因素進行識別,重視VTE,采取一定措施進行干預。同時,只有掌握了豐富的知識,患者才具有足夠的信心處理VTE,而這一切均離不開護士的健康教育工作。實施以護士為主導的VTE 規范化協同防治方案,能使護士對VTE高危人群進行快速識別,從而精準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VTE 健康教育,在評分后根據相應醫囑采取一定干預措施。全面的健康教育和精準的干預措施提高了患者及其家屬對VTE 的認識,更重要的是促使其更加重視VTE,并愿意配合醫務人員實施干預措施,這有利于提升患者的VTE 知識水平,改善態度及相關行為[10-11]。因此,相關管理部門可以將此模式在區域聯盟進行推廣,以期采取同質化、標準化模式控制VTE 的發生和發展。
本研究結果顯示,在實施以護士為主導的院內VTE 規范化協同防治方案后,試驗組老年住院患者VTE 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進一步證明了該方案的有效性。究其原因,多學科、多部門的參與從院級層面提升了整個平臺對VTE 防治的重視程度,護士作為第一手評估材料的收集者,通過相應的VTE 量表準確評估,能夠快速識別住院高危人群,同時通過對高危因素進行賦值,將患者分層,對低危、中危、高危人群均采取對應的干預措施。如指導患者加強運動,特別是指導臥床患者進行踝泵運動,通過規律性背伸運動促進血液循環,從而降低VTE 發生率;對于無禁忌證的患者,在術前就預防性地穿戴合適的彈力襪,進一步降低VTE 發生率;對于術后患者還可以早期利用充氣壓力波進行VTE 預防,對于高危患者也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抗凝藥物的服用[12-13]。信息化平臺使得相應的評分和危險分層更加準確化、精細化,這對于VTE 的防治也有積極作用。在此背景下,從多層面采取針對性措施能夠顯著降低VTE 發生率,這對接下來在區域聯盟推廣應用此模式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研究顯示,實施以護士為主導的院內VTE 規范化協同防治方案后,試驗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可能是因為該方案能夠降低院內VTE 發生率,從而使得患者就醫體驗得到進一步改善。同時,多學科團隊的診療工作使得患者能感知到來自醫務人員的關心、重視,且持久的健康教育也讓其了解了VTE 相關知識和預防措施,進一步提升了就醫滿意度[14]。
綜上所述,實施以護士為主導的院內VTE 規范化協同防治方案能夠提高患者VTE 知識水平,改善態度和行為,降低VTE發生率,提高就醫滿意度,這對于在區域聯盟內推廣該模式有一定的借鑒作用。基層醫院可以采用該方案,通過多學科團隊的構建,從院級層面加強對VTE 的重視,讓全院護士能夠在第一時間對患者進行評估和分層。同時,通過信息化平臺和院內系統傳輸手段,為醫生和護士提供防治方案和策略,使得醫務人員能夠及時、準確地根據患者的個體特征采取對應的干預措施。另外,也可以通過區域聯盟這一大平臺,將疑難雜癥通過綠色通道快速報告給上級醫院,積極為患者采取干預措施,從而降低VTE 發生率特別是肺栓塞發生率,減少由此帶來的突發死亡,挽救患者的生命。下一步,區域聯盟應將該方案予以推廣應用,以提高基層醫院醫務人員對VTE 的防治能力,降低VTE 發生率和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