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曉霞



【摘要】目的:研究在高血壓護理過程中加強護患溝通的作用。方法:選取2020年4月—2022年5月收治的88例高血壓患者,依據交替分組法,將其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4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強護患溝通。比較兩組干預效果。結果:護理后,觀察組依從率以及疾病健康知識掌握的優良率均高于對照組,觀察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高血壓患者的臨床護理中加強護患溝通可提高患者的依從性,使其更好地掌握高血壓疾病健康知識,提高自護能力,減少護理不良事件發生。
【關鍵詞】護患溝通;高血壓;健康知識;護理不良事件
The role of nurse-patient communi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hypertension nursing
DUAN Xiaoxia
Yuzho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anzhou, Gansu 7301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strengthening nurse-patient communi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hypertension nursing. Methods:88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admitted from April 2020 to May 2022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alternate grouping method,with 44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strengthened nurse-patient communic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intervention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After nursing,the compliance rate and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disease and health knowledg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nursing ev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In the clinical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strengthening nurse-patient communication can improve patients compliance,make them better grasp the health knowledge of hypertension disease,improve self-care ability,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nursing adverse events.
【Key Words】Nurse-patient communication; Hypertension; Health knowledge; Nursing adverse events
高血壓是一種發病率極高的臨床綜合征,其特征為平均動脈壓高于正常范圍,此病的發生與工作壓力大、遺傳、環境、不良的飲食習慣、精神緊張等因素有關,它是多種疾病發生的主要因素,血壓控制不佳,給患者的生活帶來極大影響。由于大部分患者對高血壓知識了解甚少,患者未能做到按時用藥、合理飲食、規律作息以及適當運動,且情緒控制不佳,養成不良的生活習慣,導致血壓控制不佳[1]。藥物對于血壓的控制只占據一部分,單純依靠藥物是不能將血壓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中,血壓的控制離不開良好的心理狀態及生活飲食方式。由于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疾病,患者用藥依從性不高,疾病久了也容易產生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緒,不利于血壓的控制。護理人員是患者與醫生之間的橋梁,構建良好的護患關系有助于提升護患信任度,減少醫療糾紛,還可提高患者的依從性,更好地掌握血壓控制方法[2]。本文就護患溝通應用在高血壓患者中的護理效果進行研究,現匯報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4月—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88例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交替分組法將其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4例。觀察組:男24例,女20例;年齡:41~78歲,平均年齡(60.35±4.27)歲;病程為2~16年,平均病程(7.43±1.24)年。對照組:男25例,女19例;年齡:42~76歲,平均年齡(60.34±4.24)歲;病程為3~15年,平均病程(7.41±1.26)年。兩組患者基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加強護患溝通。大部分高血壓患者存在緊張、焦慮等負性情緒,缺乏高血壓疾病相關知識,自我保健意識低,對疾病認知不夠,用藥不規范,血壓長期控制不達標,造成心、腦、腎等靶器官損害,治療過程中需重視交流與溝通。具體護理內容:(1)加強健康教育與心理輔導:對患者講解高血壓知識,包括疾病的病因、并發癥、注意事項、常用藥物及藥物的作用等,使患者掌握降壓藥的用法、用量,能夠使其規律用藥。告知患者不良的心理情緒、飲食方式、生活方式、情緒等對高血壓的負面影響。與患者溝通,尊重患者,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鼓勵患者,告知患者只要血壓控制在合理范圍內,依舊可以像健康人一樣生活,減輕患者顧慮,使患者獲得護理的同時,擁有良好的心理狀態來面對疾病,緩解焦慮情緒。(2)營造良好的住院氛圍:為患者提供安全、安靜的環境,避免嘈雜,保持通風,給予患者舒適的感覺,緩解患者的煩躁情緒。(3)注重語言表達:積極的情緒引導可使患者積極地應對疾病,護理人員在與患者交流時或者工作過程中,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將積極、熱情、友好的一面呈現給患者,感染患者,對于老年高血壓患者,與其交流時,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表達,多俯身傾聽,充分考慮老年患者的聽力和理解力,給予更多心靈上的安慰。(4)非語言交流:護理人員的行為、舉止也會影響患者的心理,切勿與他人竊竊私語地議論患者,這樣會使患者很不舒服,與患者溝通時,目光柔和,當患者出現焦躁的情緒時,要體現出善意,用微笑、握手、點頭等作為媒介,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讓患者感受到來自護理人員的關愛。(5)建立回訪制度:患者出院前,制定科學的治療方案和自護要點,通過電話回訪或微信群的方式提醒患者飲食、用藥、鍛煉方面的注意事項。
1.3觀察指標 (1)依從率 ;(2)健康知識掌握的優良率;(3)護理不良事件。
1.4評價標準 患者的依從性從規律用藥、合理飲食、運動鍛煉、規律作息、情緒控制等方面進行評價,分為完全依從、部分依從、不依從,依從率=(總例數-不依從)/總例數×100%[3]。采用問卷的形式調查兩組患者對高血壓疾病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滿分100分,優秀:≥85分;良:70~84分;中:60~69分;差:<60分,優良率=(總例數-中-差)/總例數×100%[4]。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5.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比較兩組依從率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依從率明顯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所示。

2.2 比較兩組健康知識掌握的優良率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疾病健康知識掌握的優良率明顯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2所示。

2.3 比較兩組護理不良事件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明顯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3所示。

21世紀的到來,國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經濟發展給民眾帶來優質生活的同時也帶來了更多的疾病威脅[5]。醫學技術雖然得到飛速的發展,但在高血壓的治療方面依舊沒有較大突破。高血壓發病率很高,當患者被確診為高血壓時,通常是有一些頭暈、頭痛等不適癥狀時采取就診,高血壓急性期需要入院治療,除此之外,即使癥狀減輕居家后,也需要長期的用藥治療[6]。若血壓控制不佳,隨著病情的進展,很可能發展為腦卒中,威脅其生命健康。高血壓以中老年人群居多,除了高血壓本身所造成的危害之外,也是心腦血管、腎臟靶器官受損的危險因素,導致患者情緒低落,致殘或死亡,是嚴重威脅大眾健康的疾病[7]。接受治療的患者,無論是藥物治療還是手術治療,都需要輔以有效的護理來改善預后。患者是否積極地配合治療與護理是血壓控制的關鍵。因此,加強溝通對穩定患者情緒,提升患者配合度有著積極的作用[8]。
所謂溝通就是通過語言或表情、動作等涵蓋意識、思想來進行情感傳達、交流的過程,在溝通過程中,使雙方有更深入的認識,以建立相互信任的關系。護患溝通可增進護理人員與患者的交流,提高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信任度,減輕壓力,通過交流還可解決患者的疑慮,良好的溝通技巧還可起到心理護理的作用,對改善患者負性情緒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全國有上億高血壓患者,患者普遍存在焦慮、抑郁等負性心理情緒,這些情緒對血壓的控制很不利,此外,大部分患者缺乏高血壓正確知識,認為血壓控制好了,就可以忽視了,可以節約藥費,隨意增減藥量,隨意胡吃海喝,易引起相應并發癥的發生。還有的患者認為治療就需要立馬見效,但疾病的發展不是一朝一夕進展而來的,治療也需要有個過程,但患者經常表現易怒現象,很容易引起護患糾紛,這種不良心理現象不但起不到治療的作用,還可能加重病情,不利于血壓控制。
為了更好地觀察護患溝通在高血壓患者中的效果,本研究以對照試驗的方式進行驗證。對觀察組加強護患溝通,在護理人員與患者積極溝通中,可提高患者的配合度,還可為患者灌輸疾病健康知識、高血壓飲食知識、降壓藥及不良反應,可使患者掌握到正確的疾病健康知識,糾正以往的錯誤認知,還可糾正患者不良的用藥習慣、飲食習慣及生活習慣。護患交流的過程中,也拉近了彼此的距離,有助于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近些年,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提高,患者對護理服務的要求也提升了,常規的護理已經滿足不了患者的需求,護患溝通可使雙方在近距離交往中拉近彼此的距離,多一份理解,提高彼此信任度,減少了護患糾紛。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依從率以及疾病健康知識掌握的優良率均高于對照組,觀察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也低于對照組,由結果得知,護患溝通在高血壓患者的護理中可起到積極的效果。
綜上所述,在高血壓患者的臨床護理中,加強護患溝通可提升患者依從率和疾病健康知識掌握度,緩解其負性情緒,學會情緒控制方法,規律生活,更好地規避導致血壓控制不佳的不利因素,更好地控制血壓水平,還可增加護患信任度,減少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徐愛萍.護患溝通在高血壓護理過程中的作用及護理的滿意度評價[J]. 飲食保健, 2021(10):141.
[2] 周琴.護理溝通在老年高血壓護理過程中的作用[J].中國社區醫師, 2021,37(20):12-14.
[3] 陳云霞.護患溝通在高血壓護理過程中的突出效果研究[J].東方藥膳,2021(10):37.
[4] 周彩萍,陳靜蘋,江霞,等.護患溝通在高血壓護理過程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 2019,17(3):23-25.
[5] 李卓聰.護患溝通在高血壓護理過程中的臨床作用分析[J].家庭醫藥,2020(3):246.
[6] 劉曉靜,趙星,林丹,等.護患溝通在高血壓護理過程中的作用探討[J].健康必讀,2020(1):235.
[7] 閆玲.護患溝通在高血壓護理中的臨床重要性研究[J].養生保健指南, 2020(5):165.
[8] 李健,陳云超,劉玉潔,等.護患溝通在高血壓護理過程中的應用分析[J].科學養生,2020,23(1):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