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維鴻
經濟政策的目標,是服務社會發展。后疫情時代中國宏觀政策的選擇,很大程度上在于對中國社會工業化、城鎮化向縱深發展的階段性判斷。2023年最流行的文化現象,是國內國外、網上網下“科目三”社會搖舞蹈的火爆——同樣是源于二十歲上下的年輕人,社會搖的流行與二十年前中國社會“叛逆”殺馬特文化現象,有著某種必然關聯,其背后反映的恰恰是中國經濟、中國社會發展的新特征。
紛繁復雜的社會發展,加上中國幾千年文明固有的東西之間、南北之間地理差異,讓中國的宏觀經濟政策取向,已經沒有了所謂的國際先進經驗借鑒。即便發達國家——日本,簡單地通過發行國債、央行印鈔購買國債、用三十年逐漸化解房地產泡沫,也早就難以適合中國的國情。這也就是為什么黨的十八大以來,宏觀政策的制定和執行,沒有了2000年前后的大開大合,而是更強調精準、強調發揮地方政府的積極性,“以進促穩、先立后破”地進行結構調整。
首先,日本安倍經濟學的超級寬松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并不適合中國。回看疫情三年期間,有聲音呼吁中國學習日本通過超級寬松的貨幣政策“拼經濟”,抑或是學習美國大規模舉債給民眾發消費券。這種靠長期負債、短期刺激經濟的宏觀政策,是城鎮化階段邊際有效的政策,并不適合當前中國經濟換擋升級、房地產去泡沫的階段。之所以建議宏觀層面的“一刀切”寬松,就是因為過去四十年改革開放,中國經濟一直在“增量解決存量問題”的改革軌跡上,土地財政和房地產的增量資產貨幣化屢試不爽。隨著房地產泡沫的不斷累積,黨的十八大以來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補”大方針避免了中國重蹈日本經濟“失去的三十年”,不能因為疫情天災“黑天鵝”而讓之前的努力半途而廢。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要通過市場化手段、提高經濟結構效率、挖掘新的經濟增長點、擺脫宏觀經濟對房地產的過度依賴;這也就是為什么與時俱進的宏觀經濟的制定者,應該敏銳感受微觀經濟的變化,對城鎮化的社會新需求保持充足的敬畏。從本世紀初的殺馬特文化,到今天開始向全世界輸出的社會搖,中國年輕人的文化審美和需求,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世紀之交的老一代農民工,已經被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北漂”所取代。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開始注意到了這種超越簡單物質需求的變化,推出了導向內心的公共服務產品——從誠懇山東人的淄博燒烤,到2024年新年“寵溺南方小土豆”的冰城哈爾濱——基于市場競爭的高附加值服務產品化,既叫好也賺錢,有力回擊了所謂“中國經濟需求不足”的謬論。年輕人有能力、有意愿消費,中國的有效需求潛力巨大,只不過需要服務提供者理解他們、更加用心。
可見,無論是中央還是地方的宏觀政策,都應該將有限的財力用于支持這種新型的城市化,不拘泥于短期的GDP增長數據,而是長期支持中國特色的、城市文明和鄉村文明和諧共生的、有朝氣的文化生長,并通過“一帶一路”倡議有效走出國門、造福世界。2023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指出“以進促穩、先立后破”,就是鼓勵地方政府發揮自身比較優勢,通過積極進取的財政政策,形成多樣化的區域經濟發展模式、擴大有效需求,最終取代對土地財政的依賴。
因地制宜的地方現代化產業發展,大的思路比照淄博燒烤、哈爾濱南方小土豆,既要堅持傾聽新一代的需求,也要堅持市場化競爭,按照市場規律和宏觀大勢、用心布局積極且精準的財政政策。以民營經濟高度發展的浙江省為例,2024年中央期待浙江“經濟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就是期待浙江對中國高端裝備制造競爭優勢的進取和鞏固。在中國城鎮化人口布局日臻成熟大背景下,浙江省發揮自身“杭州+寧波”雙城記的比較優勢,在中國制造業互聯網化、地理布局更合理、產能走向全球的大格局中,確實有不可比擬的優勢。
杭州是中國互聯網產業發展中心之一,而寧波則是中國制造業“專精特新”的集聚地。過去十年,中國長三角、珠三角產業基地,之所以效率能一直“制霸”全球,最主要的貢獻就是用機器人逐漸取代人力,并逐漸用互聯網技術將不同廠家的數控機床“互聯互通”,再通過物聯網將物流效率提升,進而不斷降低最終產品的出廠價格。這也就是為什么以光伏產業鏈、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為代表的中國出口新結構,在產品質量堪比歐美發達經濟體的同時,價格優勢在疫情之后不降反升,而中國進出口的貿易順差規模在2023年維持了8000億美元的數量級,中國經濟的國際競爭力并沒有因為疫情而受損。
展望未來,新一代產業工人就近就業需求、中國中西部市場升級需求、縣域經濟下沉市場需求、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工業化需求等新機遇,給了浙江民營經濟持續發展的巨大空間。值得欣喜的是,杭州和寧波的新一代企業家——30歲上下的制造業二代“少東家”們,既有海外留學經歷和國際視野,也有在一線車間摸爬滾打的基層經驗,更有著對殺馬特、社會搖、科目三的現代文明解讀,完全可以贏得文明快速迭代造成的管理挑戰,中國制造業因此有了源源不斷的競爭優勢和貿易順差的持續積累。當然,他們的背后基本都有父一輩的支持、那些睿智的一代創業者,他們在疫情中的堅韌仁和,讓中國現代化事業的傳承變得格外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