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曉良
2023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考察時強調:“第二批主題教育處于尾聲,要善始善終,建立健全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的長效機制。”當前,第二批主題教育進入了全面收官、檢驗成效的關鍵時期,只有抓實重點措施,保持要求不改、標準不降、勁頭不松、力度不減,才能持續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
江西省宜黃縣緊扣“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總要求,把“三個實實在在”的重要要求貫穿主題教育全過程,認真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在中央第八巡回指導組、省委第三巡回督導組和市委主題教育辦的精心指導下,更加注重學習和調研成果的轉化運用,注重教育實踐“兩手抓、兩促進”,注重一體推進、有機銜接,注重把嚴實作風貫穿始終,注重上下聯動抓整改整治,聚焦“四個深度融合”分類指導、精準施策,推動主題教育在基層一線持續走深走實、見行見效。
一是聚焦重點關鍵,推動主題教育與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緊緊圍繞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中心任務,真抓實干、務求實效,聚焦問題、知難而進,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積極擔當作為的精氣神為黨和人民履好職、盡好責。衡量主題教育抓得實不實、好不好,關鍵要看在推動中心工作、促進高質量發展中能不能取得實際成效。宜黃縣注重統籌兼顧,把推動中心工作貫穿主題教育全過程,立足縣情實際,圍繞中心工作,做好結合文章,引導黨員干部自覺從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中找答案、找路徑、找方法,奮力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緊盯領導干部“關鍵少數”,推行“一清單一責任狀”,24名縣級領導根據分管領域工作和年終考核任務,制定125項高質量發展目標任務清單,由縣委綜合考核工作委員會主任、分管縣領導、具體責任落實單位,共同簽訂一份綜合考核指標責任狀,形成工作合力。縣級以上領導干部緊扣中央明確的12個方面主要內容,確定調研課題35個,蹲點聯系主題教育基層觀測點52個,組織各黨委(黨組)建立“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高質量發展目標任務、辦民生實事”三個清單,逐條逐項明確工作舉措、完成時限,把責任分解到人,推動基層黨組織主題教育與中心工作互融共進。大力開展“大干一百天,勇創一流新業績”攻堅行動,全力服務重點項目不停工、企業不停產。2023年,宜黃縣GDP、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等主要經濟指標增速保持在撫州市第一方陣。
二是緊盯急難愁盼,推動主題教育與民生實事深度融合。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做好民生工作就是要始終把為民辦事、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努力把“民生清單”變為群眾的“幸福賬單”。宜黃縣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力保障改善民生,辦好民生實事,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換屆以來累計完成重大民生項目建設58個,較往屆大幅提升。目前,收集的277件為民辦實事、293件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均已全部完成。縣四套班子建立“生活污水處理”“三校五園”“老舊小區改造”“城市驛站建設”等民生項目清單14個,目前均已建設完工。聚焦“攤位、床位、學位、車位、廁位”等關乎民生的“五位”難題,加速推進“三校五園”建設,增加學位2800個,有效化解“入園難”“大班額”問題;對公辦養老服務機構基礎設施設備、供電線路等進行升級改造,建成“農村幸福之家”105家,城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2家,新增養老床位424個;依據道路實際情況,在世紀大道、河東大道等路段新增停車位650個,引導機關企事業單位向社會開放400余個停車位;高標準打造豐樂鄰里中心,增加蔬菜、水果、肉類、冰鮮、水產等各類固定攤位100余個;在農村統籌推進“廁所革命”和生活污水處理,完成390戶新改建戶廁整改,在城區新建1座一類公廁,改造提升12座固定公廁。2023年1月-12月,宜黃縣民生支出21.95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達77.27%。
三是堅持以考促干,推動主題教育與隊伍建設深度融合。為政之要,莫先乎人;成事之要,關鍵在人。宜黃縣在主題教育中把加強干部隊伍建設作為關系黨和人民事業的關鍵性、根本性問題來抓,堅持以學促干、以考促干,著力培養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干部隊伍。通過深入開展“三項評比”考核活動(針對縣四套班子領導,主要圍繞掛點項目進度、掛點網格變化、紅旗隊工作實績開展考核;針對鄉鎮,主要圍繞當前工作實際和階段性重點任務,每月確定一個主題開展考核;針對縣直單位,主要圍繞服務項目、服務企業、服務群眾和招商引資、跑項爭資等開展考核),持續深化作風建設,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把主題教育煥發出的熱情干勁,轉化為擔當作為的實際行動。聚焦干部考核制度化,構建多形式、多角度、多層次的干部考核機制,在考核監督中確立干部隊伍前進“風向標”,推動考核結果拉差距、拒人情、見真章,為實干者鼓勁,向后進者亮劍,真正做到“有為者有位、優秀者優先”。加強走訪調研和談心談話,準確摸準隊伍脈搏,及時回應干部心聲,旗幟鮮明地為擔當者擔當、為干事者撐腰。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干部從以往的要提拔、要晉升變成要崗位、要平臺,“把個人交給事業、把進步交給組織”的理念正蔚然成風。
四是注重分類施策,推動主題教育與強基固本深度融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注重強基固本、夯實基層基礎。在開展主題教育中,宜黃縣把主題教育與打造“美麗幸福宜黃·黨員示范行動”特色黨建品牌結合起來,引導不同領域的黨員干部在學中干、在干中學。在農村,全面推行“多網合一”深化基層治理,圍繞“一老一小”重點群體,堅持抓黨建、優服務、促治理,劃分700余個農村綜合網格,組織1300余名無職黨員下沉網格開展“暖陽”行動,為空巢老人、留守兒童提供志愿服務3400余次;在城市社區,建立“一掛三聯四進”(縣委常委掛社區,縣級領導、縣直單位、黨員干部聯系網格,黨建進網格、治理進小區、黨員進樓棟、服務進家門)工作機制,開展“三亮四比”(亮身份、亮職責、亮承諾,比問題收集、比問題解決、比活動開展、比群眾參與度和滿意度)活動,30名縣級領導示范帶動1802名黨員向網格下沉,累計為社區網格提供幫扶資金100多萬元,解決問題650余個。在機關,抓實在職黨員“雙報到雙報告”制度,深化“支部建在項目上”“支部建在網格上”“支部建在產業鏈上”等黨建品牌,形成了“產業鏈黨建聯盟”“企業服務專員”“黨員金融助理”等特色做法,廣大黨員在基層治理、項目一線、為企紓困解難等方面立足崗位作貢獻,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