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松森



摘要:目的 探究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治療膽結石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22年1月~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40例膽結石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20例。對照組運用小切口膽囊切除術治療,觀察組運用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治療。比較兩組臨床指標(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胃腸功能恢復時間及住院時間)、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和治療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手術時間、胃腸功能恢復時間及住院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顯著少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治療總滿意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治療膽結石可以突破小切口膽囊切除術治療的不足,顯著縮短患者手術時間、胃腸功能恢復時間及住院時間,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且患者治療滿意度較高。
關鍵詞:膽結石;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臨床療效
膽結石又稱膽石癥,是一種膽囊或膽管內出現結石的膽道系統疾病。一旦膽囊內出現結石,會刺激膽囊黏膜,不僅會導致膽囊慢性炎癥,而且當膽囊頸部或膽囊管出現嵌頓結石后,還有很大可能會引起繼發性感染,造成膽囊急性炎癥[1~2]。
目前,臨床上主要運用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開展膽結石治療工作。手術治療具有十分確切的治療效果,且安全性不斷得到驗證,已經成為治療膽結石的首要方式[3]。當前,人們對于手術治療的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小切口膽囊切除術和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均在臨床上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4]。相關研究表明,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具有創傷性小、疼痛程度輕、手術時間短、并發癥少等優勢,治療效果較好[5]。本研究選取2022年1月~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40例膽結石患者為研究對象,旨在探究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治療膽結石的臨床療效。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2年1月~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40例膽結石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20例。對照組中男12例,女8例;年齡35~82歲,平均(56.25±5.53)歲;病程4個月~7年,平均(3.25±0.68)年。觀察組男11例,女9例;年齡37~80歲,平均(55.13±4.85)歲;病程5個月~8年,平均(4.15±1.20)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符合膽結石臨床診斷標準,具有手術治療指征;經過各項檢查,身心狀況良好;愿意參與此次調查。排除標準:存在手術禁忌證;伴隨嚴重心血管疾病;持續調查積極性較差。
1.2 方法
對照組運用小切口膽囊切除術治療:術前指導患者做好相應的醫學檢驗和檢查,排除手術禁忌證。指導患者取平臥位,進行氣管插管麻醉。在患者右上腹部位作一長約4~6 cm切口,依次切開腹壁、肌肉,結扎膽囊管,清除腹腔內殘留的膽汁,取出結石,置入留置管引流,封閉腹腔,進行縫合。
觀察組運用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治療:指導患者取仰臥位,實施氣管插管并進行全身麻醉。于患者肚臍位置作一長約1 cm切口,并建立兩個輔助操作孔。經過手術切口將套針置入腹腔內,并建立人工氣腹,將氣腹內壓調整至10~15 mmHg。成功構建氣腹之后,放置腹腔鏡進行探查。然后,在患者右側鎖骨中線肋下2 cm處作一長約5 mm切口,經過切口刺入套針。同時,于患者劍下2~4 cm右側作一長約1 cm的切口,并穿入1 cm套針。在經鎖骨中線肋下的通道置入抓鉗,在劍下套管內置入電鉤,在肋前線套管置入沖洗器。將患者膽囊充分暴露在腹腔鏡下,并將其與十二指腸進行分離。利用施夾器抓取膽囊,并切除膽管。利用電鉤切斷在膽囊三角區的膽囊動脈。依據手術特點及患者實際狀況,選擇科學的方式切除膽囊。操作完成后,清除腹腔內氣壓,仔細取出內置套管,經皮下進行切口縫合。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臨床指標:包括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胃腸功能恢復時間及住院時間。(2)比較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3)比較兩組治療滿意度:通過問卷調查,收集并比較兩組治療滿意度。分值為0~100分,91~100分為很滿意、71~90分為基本滿意、0~70分為不滿意。總滿意=很滿意+基本滿意。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臨床指標比較
觀察組手術實施時間、胃腸功能恢復時間及住院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顯著少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0,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0.00%,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治療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滿意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3討論
膽結石在臨床上十分常見,在疾病早期,患者癥狀不明顯,但時而會出現腹痛、發熱、發冷、面色蒼白、黃疸等癥狀,如果不及時加以診斷檢查和治療干預,病情將會進一步發展,可能會引起嚴重的并發癥,包括胰腺炎、膽管炎、肝膿腫及膽道出血等[6]。依據相關醫學研究,膽結石發病可能與肝內膽管先天性異常有一定關聯,部分膽結石患者有腹痛、發冷、發熱、黃疸反復發作等經歷,且為該疾病的主要癥狀表現[7]。引起膽結石的原因多樣,最為常見的包括遺傳因素、肥胖、運動鍛煉不足、長期不吃早餐、餐后久坐及肝硬化等[8]。
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膽結石發生病率已達到7.00%~10.00%,80歲以上的人群患病率可達到53.30%、60~69歲年齡階段的發病率約為38.60%、50歲以下的人群膽結石發病率約為10.20%[9~10]。隨著年齡的增長,罹患膽結石的風險隨之增加,且發病呈現年輕化發展趨勢。肥胖人群發生膽結石的概率超出普通人群3~4倍。同時,在體重異常減輕的情況下,也要警惕膽結石,因為體重突然下降會干擾膽汁的正常分泌。臨床治療實踐證明,大部分膽結石患者合并有糖尿病,主要是由于患者耐糖量發生異常,增加了膽固醇結石的風險。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合并膽結石是正常人罹患膽結石的2~3倍[11]。此外,膽結石發病群體主要為女性。相關醫學研究顯示,膽囊收縮功能受雌激素的影響,雌激素增高后,機體膽固醇也會增高,在多種因素綜合影響下,使得女性罹患膽結石的風險高于男性。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水平不斷提升,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在“高壓”的工作、生活環境下,大部分人群缺少健康的生活飲食方式,使得膽結石的發病率呈現逐年上升趨勢。與此同時,人們越來越重視自身健康狀況,對于膽結石臨床診療和防治工作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2]。
目前,臨床上主要運用手術治療膽結石。小切口膽囊切除術治療會增加患者疼痛,并帶來二次傷害,且由于手術治療的特點,難以避免術后并發癥。在現代醫學技術的推動下,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應運而生。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是一種新型微創手術,通過建立人工氣腹,能夠有效預防患者腹腔暴露,且會降低對腹壁肌肉的損傷。同時,經過腹腔鏡進行手術切除,有助于避免解剖膽囊三角區,減輕或預防對膽道的損傷。相較于小切口膽囊切除術,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具有創傷性小、疼痛程度輕、手術時間短、并發癥少等優勢,在臨床治療工作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13]。
在此次研究中,觀察組手術時間、胃腸功能恢復時間及住院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顯著少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治療總滿意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由此可見,相較于小切口膽囊切除術治療,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患者手術時間、胃腸功能恢復時間及住院時間明顯更短,手術出血量更少,且無患者出現術后并發癥,因而具有較高的護理滿意度。
綜上所述,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治療膽結石可以突破小切口膽囊切除術治療的不足,可顯著縮短患者手術時間、胃腸功能恢復時間及住院時間,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且患者治療滿意度較高。
參考文獻
[1]侯玉春.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與傳統開腹膽囊切除術治療膽結石臨床效果的對比分析[J].現代養生,2023,23(14):1061-1064.
[2]趙學智,李傳寶.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與小切口膽囊切除術治療膽囊炎、膽結石的優勢比較分析[J].中外醫療,2023,42(19):50-53.
[3]劉平西.小切口膽囊切除術與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在膽結石手術治療中的意義[J].醫學食療與健康,2022,20(21):71-73,88.
[4]丁一峰,張元元.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肝硬化合并肝膽結石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臨床醫學工程,2022,29(5):585-586.
[5]任冬生,陳志強.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膽結石對患者術后應激反應及胃腸功能恢復的影響[C]//南京康復醫學會.第二屆全國康復與臨床藥學學術交流會議論文集(一),2022:6.
[6]張文峰,曹勇.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與小切口膽囊切除術治療膽結石臨床療效對比分析[J].當代醫學,2022,28(9):7-9.
[7]康學利.膽結石患者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與開腹手術的治療效果對比觀察[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22,28(3):119-121.
[8]鄧佩琳.藏藥利膽消石散配合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膽結石的臨床效果及對并發癥的影響[J].中國民族醫藥雜志,2022,28(1):2-4.
[9]王鑫.雙鏡聯合保膽取石術與單純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膽結石的效果對比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21,16(35):52-55.
[10]劉晗.對比腹腔鏡與小切口膽囊切除術治療急性結石性膽囊炎的臨床療效[J].中國實用醫藥,2021,16(2):85-87.
[11]羅智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膽結石對患者術后應激反應及胃腸功能恢復的影響[J].江西醫藥,2021,56(11):
2016-2018.
[12]朱春華,陳嘯.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與傳統開腹膽囊切除術治療膽囊結石的臨床療效比較[J].智慧健康,2020,6(11):
55-57.
[13]毛龍細.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聯合膽道探查術治療膽囊結石的臨床療效及對患者QOL評分的影響[J].中國醫學創新,2019,16(33):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