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意圖: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圖形符號具有指導和規范人們行為的作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提出:“培養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志和文字符號的興趣”。《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引導幼兒體會標志、文字符號的用途。”讓幼兒認識生活中常見的安全標志,了解標志所表示的含義并按照標志的要求規范自己的行為,這樣可以提高幼兒的安全防護意識,懂得怎樣遠離危險、保護自己。鑒于此,我設計了中班社會活動“探訪標志王國”,以期讓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安全標志有初步的認知,進而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規則意識,發展幼兒觀察、比較、歸類和表達的能力。活動目標:1.了解生活中常見安全標志的特征和含義。
2.嘗試根據標志圖形的底色、形狀對標志進行簡單分類,總結出標志牌具有指示、警告和禁止的含義。
3.知道標志和人們生活的關系,形成初步的行為規范意識和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經驗準備:幼兒見過生活中的常見標志,對認識標志和符號感興趣。
物質準備:希沃白板5一體機、平板電腦、教師演示課件。
活動方案
[活動時長]20~30分鐘
[活動過程]
一、猜測角色,激趣導入
1.猜測角色,導入活動
師:孩子們,今天老師帶來了兩位新朋友,猜猜他們是誰呢?
幼1:是我的好朋友。
幼2:是汪汪隊。
幼3:是喵能戰士和豬豬俠。
2.揭示角色,激發興趣
用橡皮慢慢擦除蒙層,邊擦除邊引導幼兒猜測角色;播放動畫片《小豬佩奇》中佩奇自我介紹的語音,同時出示喬治的圖片。
3.了解去向,陪同探訪
師:佩奇和喬治來邀請小朋友們跟他們一起玩,他們今天想去哪里玩呢?聽聽佩奇怎么說。(教師播放佩奇的語音)
二、探訪王國,認識標志
1.出示路徑
出示通往標志王國的路徑圖。
師:孩子們,瞧!這里就是標志王國,這張圖就是去標志王國的路徑圖——要去標志王國得從這個路口(標注路口)進去,從那個路口(標注路口)出來。你們覺得中途可以怎么走呢?

幼:就沿著箭頭的方向走啊!
2.標注路線
⑴幼兒觀察路徑圖,找出順利通往標志王國的路線。
⑵幼兒通過觀察和比較,嘗試找出通往標志王國的路線;教師根據幼兒的標注,引導其認識“直行”“左拐”“禁止左拐”“禁止行人通行”等常見標志。
3.認識標志
⑴幼兒觀察各種標志。
⑵聯系生活經驗,分享自己認識的標志,并說出標志的含義。
師:標志王國到了,標志寶寶們都在列隊歡迎我們呢!快來找一找有沒有你認識的標志好朋友?你在哪里見過這些標志呢?它們分別表示什么意思?
幼1:我認識“禁止抽煙”的標志。
幼2:我認識“不可以鳴喇叭”的標志。
幼3:我認識拐彎的箭頭標志。
4.標志分類
師:孩子們,如果給這些標志重新排排隊,你們覺得哪些標志寶寶可以排成一隊呢?和你旁邊的好朋友商量一下怎么給它們排隊。
幼兒和同伴討論并分享自己的分類標準和結果,隨后發現不同形狀和顏色的標志牌具有不同的含義。師幼共同梳理總結得出:黃底黑線條的三角形標志牌是警示標志,提醒人們對周圍環境引起注意,以免發生危險;白底紅線條帶斜杠圓形的標志牌是告訴大家有些事情是禁止做的;藍底白線條的圓形標志牌是告訴大家應該怎么做。
5.趣味游戲
⑴超級分類游戲
師:孩子們,佩奇和喬治的朋友們聽說我們在這兒玩得很開心,并且還找到了好多標志朋友,于是它們也趕來找好朋友了,那它們的朋友是誰呢?快來把它們的好朋友送到它們跟前去。
⑵分組競賽游戲
引導幼兒按照要求找出指示標志。
三、尋找出口,延伸活動
1.尋找出口
出示“兩扇門”,其中一扇有“安全出口”標志牌。
師:孩子們,今天我們在標志王國里認識了很多標志寶寶,還和它們一起玩了游戲,好開心啊!那標志王國里還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和有趣的標志呢?我們一起去找一找。
2.持續探究
鼓勵幼兒“跟隨”佩奇和喬治繼續尋找標志王國里其他的安全標志。
創設活動情境,通過語音提示以及動畫效果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通過語音提示引發幼兒一同前往標志王國的探訪愿望。
通過觀察類似迷宮或帶有不同標志牌的路徑圖,激發幼兒尋找路線的興趣。
桌面同步讓幼兒的操作可視,其他幼兒也能夠實時看到操作結果,發現問題或者驗證自己的答案,實現機幼、師幼、幼幼互動。
希沃傳屏,讓師幼活動同步,讓個體的操作更清晰,便于其他幼兒連續觀察和比較,遷移分類方法。
教師設置的趣味游戲不僅符合幼兒的興趣和年齡特點,還為幼兒獲得“新經驗”提供了實現途徑——讓幼兒在樂享游戲趣味的同時遷移經驗、積累常識,巧妙地實現了機幼、幼幼互動。
白板課件出示“兩扇門”,直觀、清晰的畫面一下子喚起了幼兒的生活經驗。整個活動“一境到底”,由此幼兒在愉快的氛圍中開啟了新的探究之旅。
反思:
本次活動創設了佩奇和喬治探訪標志王國的情境,借助希沃白板5系統的形、聲、色、光的效果,讓情境更貼合幼兒的好奇心理,達到了“課伊始,趣即生”的教學效果,讓活動過程變得可視、可聽、可觸摸,萌發了幼兒學習的興趣。這種內容動態化、形象化的學習方式,符合幼兒的認知方式和年齡特點,讓幼兒在觀察的基礎上理解不同標志所表示的意義,進而更直觀地發現每一類標志的特征,建構分類經驗。而通過希沃傳屏實現師幼、幼機互動的趣味游戲,讓幼兒在游戲中發現其他標志的特點,進而遷移學習經驗——參與活動的過程就是幼兒主動探索、操作實踐、互動交流、表達表現的過程。本次活動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活動中借助希沃傳屏實現單一的機幼互動,體驗的效果不能同時覆蓋全體幼兒,其他幼兒存在無法操作實踐而消極等待的現象。如在此過程中,教師能實現一機多控,讓幼兒人人親身體驗,教學效果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