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意圖:在大班德育教育中,我們圍繞愛集體、團結友愛等核心理念,策劃了這場游戲活動,以期培養幼兒團結友愛的優良品質,其中“團結”這一精神被巧妙地融入體育游戲中,由此幼兒明白了“互相幫助”與“合作”的含義。本次活動我們借鑒體育游戲,在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基礎上,特別選用了跳大繩的繩子作為本次活動的主要器材——我們讓幼兒只用一根繩子進行游戲,來達成互幫互助、團結友愛的目標,教師以合作為主線,以一根繩子為載體,設計富有趣味、挑戰的合作游戲關卡,以期讓幼兒在闖關中體驗到團結與合作的快樂,同時達到一定鍛煉效果。
活動目標:1.鍛煉幼兒的上肢力量。
2.樹立團結友愛的意識。
3.能與同伴合作共同完成游戲,并體驗參與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1.前期經驗:幼兒曾有過跳繩的經驗,且游戲興趣較高。
2.物資準備:大繩一根、墊子若干、小丑面具1個、哨子1個。
活動方案
[活動時長]20~30分鐘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日常與幼兒交流中,幼兒提到自己出去玩時經常會看到小丑表演,還說小丑會給小朋友們送很多禮物,樣子很搞笑。基于此,教師特意準備小丑面具,用于導入、準備運動階段,以吸引幼兒的參與興趣。
師:小朋友們,請看!我變成了誰?
幼:小丑。
師:你們喜歡小丑嗎?
幼:喜歡。
師:想不想和小丑一起玩游戲?
幼:想。
師:我們一起看看小丑要跟我們玩什么游戲……(導入準備部分游戲內容)
二、熱身游戲
1.奔跑游戲:回家
師:小丑有話要說(老師轉身戴上小丑面具)。小朋友們,請看看自己站立的地方(有標志點),這個就是你的家。小朋友們,記住自己家在哪里了嗎?那你們認識回家的路嗎?(教師引導幼兒記住自己家的方法,找到參照物,找到地面的點等)
幼:記住了。
師:我想請一名小朋友離開自己的“家”去玩,之后又能迅速回到家。(請一個小朋友出列表演示范)
師:非常謝謝×××小朋友,小朋友們都記住回家之路了嗎?我們再來玩一次回家的游戲,看誰是最快回家的。小丑喊“天黑請回家”時,我們一起回到自己家。小丑最佩服喜歡那些不會摔倒、不撞別人、會躲開別人的小朋友,你們是嗎?
幼:是。
師:來,我們一起跑一跑、跳一跳吧!
2.模仿秀游戲
師:小朋友們,接下來小丑要跟大家玩模仿秀游戲,就是小丑做個動作,小朋友能夠很快模仿出來,我們先試一試。
教師帶上小丑面具引導幼兒一起做基本準備運動,扭動頭、頸、肩、胸、腰、膝、踝、腕等部位。小丑(教師)作出機械舞拉繩子的動作,讓幼兒猜是什么,隨后引入“一根繩子的力量”游戲主題。
師:小丑跟大家一起玩有關“繩子”的闖關游戲,這個游戲是來檢驗小朋友們會不會跟同伴一起合作、樂于幫助他人。
三、主要游戲部分
1.第一關游戲:同舟共濟
師:今天我們就跟這根繩子一起游戲。現在繩子就是一條細細的獨木船,周圍隨時會發大洪水,洪水來時大家要一起上船,并且全部小朋友上船才算成功哦!洪水來臨倒計時開始(數10個數)。教師重點表揚會主動幫同伴上船的小朋友,再請她介紹下是如何做的。
幼:這次登船時,我們的小船變短了,我在登船的過程中抱緊我身邊的同伴一起登船。
2.第二關游戲:花開花合
師:這次的闖關游戲跟圓有關。我們要先組成一個圓形的太陽花,繩子怎么組成一個圓?(首尾綁起來)每個小朋友都是太陽花花瓣哦!這關要求花瓣們要一起完成太陽花的花開花合。天亮了,小朋友們站起來表示花瓣開花;天黑了,小朋友們躺下表示花瓣閉合。
3.第三關游戲:纜繩過河
師:小朋友們,這一關是檢驗兩邊小朋友如何團結幫助中間過河的同伴,能不能順利通過就靠兩邊小朋友們的幫助了。來!小朋友們,我們一起挑戰下。
4.第四關游戲:穿越山澗
師:小朋友們,我們選出2名小勇士作為代表去完成任務。但他們需要所有小朋友的幫助,主要通過一組小朋友跟老師一起拉緊繩子,一組小朋友在山澗開船防止上面的小勇士掉下來。
5.放松活動
師:我們已經通過了所有游戲關卡,請跟同伴擊掌表揚下自己。接下來我們需要跟小丑一起結束今天的游戲。
四、交流與評價
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順利通過了四個關卡,證明我們大一班是一個團結的集體。接下來,我們一起回想下第二關的時候,我們是怎么完成太陽花的花開花合的。
幼:我聽到“起”的時候,很用力地抓住繩子,拉起來……
師:我們也有失敗的時候,天黑了,花瓣還有沒合上的,那是為什么呢?
幼:因為我們沒有一起躺下去,大家要一起才可以完全躺下去。
師:是的,要想成功闖關,就是要一起躺倒,一起起來。
幼:是的,并且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要一起起來才行。
師:第三關過河時拉繩子的小朋友太過用力了,后來又糾正過來了。請問你們是怎么糾正過來的?
幼:那個繩子平平的,我看到××還在用力,就跟他說好了好了,力夠了。
師:是的,我們是一個集體,團結就是有問題時要互相提醒。最重要的是要使出跟同伴同樣大小的力量,才能幫助小勇士們成功過河。
師:我們的兩位小勇士是闖過最后一關的英雄,但是他們只有自己是不能完成闖關任務的,為什么?
幼:不能,因為他們需要我們的幫助。
幼:老師也幫他們了。
師:祝賀我們的小勇士!
教師根據幼兒喜歡小丑的特點,利用小丑的角色講解規則。
當繩子變短時,教師鼓勵幼兒緊密擁抱讓同伴保持在船上。
教師鼓勵幼兒同一時間做同樣的動作。
教師鼓勵兩組幼兒幫助中間過河的幼兒,引導兩邊的幼兒充當固定的木樁,并提醒幼兒力量要恰到好處。
通過交流回顧,強化“團結”的體驗與情感意識。
[活動延伸]
了解生活中需要大家一起互相幫助才能完成的事情,以加深幼兒團結合作與互相幫助的意識。
反思:
本次活動層層遞進、環環相扣,幼兒在本次活動的表現為團結互助、不計得失、成就集體。通過游戲1同舟共濟,幼兒知道了大家是一個整體,需要互相幫助,進而形成集體意識;游戲2花開花落,教師引導幼兒同時發力不拖后、不搶先,幼兒同伴合作共同游戲;游戲3纜繩過河,通過拉繩子幫助同伴,幼兒知道只有做好自己分工內的事集體才能成功;游戲4穿越山澗,教師引導幼兒為集體不能在意是否自己是勇士,勇士不能驕傲反而要感恩集體的幫助。本次活動的不足之處:在運動強度上不足,屬于低強度體育活動,此外第三關的纜繩過河幼兒容易興奮,形成似拔河的現象;第四關穿越山澗則比較費力需要教師協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