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人 沈穎儀 楊霞



摘 要:文章從數字出版時代的背景出發,探討有聲讀物的優勢與老年群體對有聲讀物的需求,基于兩個老年有聲讀物——樂齡聽書App和云聽樂齡版App,分析當前老年有聲讀物的發展現狀與發展困境,并從渠道融合、功能融合、視覺融合的角度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以期打好“組合拳”,夯實老年有聲讀物的發展基礎,推動老年有聲讀物的良性發展,切實滿足老年群體的閱讀需求。
關鍵詞:數字出版 老年群體 有聲讀物 有聲閱讀
有聲讀物越來越受到老年人歡迎,一是因為不少老年人視力在減弱,不得不放棄“看書”,選擇“聽書”,聽書讓老年人多了一種選擇與樂趣;二是不少老年人“退而不休”,事多且雜,可以一邊做家務一邊聽書,一邊鍛煉一邊聽書,一邊帶孫子孫女一邊聽書,甚至和孫輩一起聽書、學習,陪伴孩子成長,聽書讓老年人能夠“一心二用”甚至“一心多用”;三是中國有聲讀物內容越來越豐富、品種越來越多、質量越來越好,深受老年人喜愛。
有聲閱讀,即閱讀有聲讀物,它不僅能從讀者感官的角度增強體驗感與趣味性,還能消減對讀者閱讀姿勢的限制,更能解放讀者的眼睛,能為滿足老年人的閱讀需求提供條件,其展現出的優勢,讓有聲讀物在老年市場中擁有較大的前景與潛力。
一、有聲閱讀的期待:呼喚更多老年有聲讀物
在數字出版時代,老年群體的閱讀現狀趨于數字化、碎片化,但因老年人的各項身體功能下降,有時數字出版時代的文本閱讀方式會與他們的閱讀需求產生矛盾,為老年人“閱讀”帶來困難。此時,有聲閱讀在視覺、身體、思維三個方面凸顯出了獨特的優勢,一定程度上能幫助老年人實現“悅讀”。因此,有聲閱讀承載著老年人的期待,老年群體的閱讀需求呼喚有聲讀物的應用與普及。
1.視覺:突破老年閱讀的視力局限
無論是紙媒時代的閱讀,還是數字出版時代的文本閱讀,都離不開老年人眼睛的參與,而老年人的視力普遍呈下降趨勢,可能會令他們在閱讀時看不清電子設備上的文字,在閱讀文本時面臨一定的困難。
有聲讀物之所以“有聲”,是因為其化文本為聲音,將文本內容通過聲音的方式輸出給讀者,幫助讀者變“看書”為“聽書”,主要依賴的是讀者的聽覺,突破了視力上的局限。對于老年讀者而言,他們面臨視力與聽力同時下降的客觀現實,但從總體情況來看,老年人的聽力要好于視力,“聽”有聲讀物的方式能為老年人的閱讀帶來更大便利;[1]同時,有聲讀物中聲音的抑揚頓挫也能增強老年讀者的沉浸感、現場感,拉近他們與文本之間的心理距離。
2.身體:解放老年閱讀的姿勢局限
有聲讀物與文本讀物相比,一個較為明顯的不同點在于有聲讀物能夠實現脫域化傳播。“脫域”的思想來源于吉登斯,吉登斯認為,脫域是指社會關系從彼此互動的地域關系中,從通過對不確定的時間的無限穿越而被重構的關聯中“脫離出來”,根據他對“脫域”的闡釋,“脫域”可被理解為“時空分離”。[2]有聲讀物通過聲音輸出內容和意義,能夠幫助老年人解放閱讀姿勢的局限,即不必再像閱讀文本那樣必須坐在電子設備屏幕前或書刊報紙前閱讀,而是可以突破空間的約束,老年人可以坐著聽書、站著聽書、走著聽書、躺著聽書,避免因長時間保持同一個閱讀姿勢而造成身體勞累、腰肌勞損等。
3.思維:打破新媒體閱讀的淺層化局限
數字出版時代新媒體的閱讀方式往往具有碎片化、淺層化、快節奏化等特征,這在很大程度上破壞了傳統媒體時代所營造的安靜、深層的閱讀環境。老年群體由傳統媒體時代走來,大多習慣了深層閱讀與深度思考,有聲讀物通過聲音向老年讀者輸出文本內容和意義,循序漸進,娓娓道來,在保護文本內容的表達方式和思想邏輯的前提下,給予老年讀者更多的情感想象與思考空間,打破了新媒體淺層化的閱讀局限,受到了老年讀者的喜愛。
二、老年有聲讀物的現狀:發展初顯起色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占比為18.7%,距離中度老齡化階段20%的紅線越來越近,[3]這意味著我國即將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如何進行適老化發展成為亟待思考和解決的課題。
隨著經濟發展水平和物質水平的不斷提高,老年群體的需求結構正從生存型向發展型轉變,老年讀者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水漲船高。對此,兩款專業的老年有聲讀物平臺——樂齡聽書App和云聽樂齡版App(未來擬遷移至云聽App簡潔版)在解決老年讀者精神文化需求的痛點上做出了積極探索,老年有聲讀物的發展初顯起色,為后續老年有聲讀物的興起和發展打下了基礎,也提供了借鑒。
1.品牌建設:背靠優質、權威的新聞出版機構
樂齡聽書App于2019年11月22日正式上線,是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和時代數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專為老年人量身打造的國內第一款移動互聯網聽書產品。
云聽樂齡版App(未來擬遷移至云聽App簡潔版,下同)于2020年重陽節正式上線,是由“云聽”App深耕老年群體細分領域之后推出的一款專門面向中老年用戶的音頻產品,其專注于貼合中老年用戶的收聽習慣,依靠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的優勢資源,努力為中老年用戶提供優質的“精神食糧”。
樂齡聽書與云聽樂齡版兩個App的品牌定位清晰,細分受眾為中老年人,旨在通過聲音為中老年人提供多樣化內容,傳達“通過聽書讓生活更美好”的新生活方式。
在品牌形象建構與品牌資源獲取上,樂齡聽書App與云聽樂齡版App均背靠優質、權威的新聞出版機構,為品牌建設提供背書。例如,樂齡聽書App入選國家新聞出版署2020年度數字出版精品遴選推薦計劃,云聽樂齡版App具有國家級的網絡廣播電視運營機構——央廣新媒體公司的背景,這不僅為兩個App建構了優質、權威的品牌形象,為品牌建設積累優質口碑,還能依托頭部新聞出版機構獲得更豐富優質內容、更全面的政策傾斜、更充裕的資金支持,為品牌建設和發展注入動力(見表1)。
2.內容需求:提供適老化的優質音頻內容
在海量信息面前,如何吸引老年群體的關注,增強老年群體的用戶黏性,本質上還是要遵循“內容為王”的邏輯,為老年讀者提供更多適應他們精神文化需求的優質音頻內容,創造更多的滿足感、幸福感。
(1)內容種類:注重音頻內容的豐富、全面、多元
樂齡聽書App深耕老年讀者的閱讀需求,為老年讀者提供了多樣化的音頻內容,如人文歷史、做菜指南、戲曲相聲、評書小說等,既向老年讀者宣傳疾病預防與養生知識,又向他們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樂齡聽書App致力于讓老年人的生活遠離孤寂,做老年人的聽書伴侶。
同樣,云聽樂齡版App也注重音頻內容的豐富和全面,除了為老年讀者設置了多個聽書版塊與欄目,滿足他們居家養老的休閑娛樂需求之外,還實時推送全國電臺優質廣播節目,包括老年之聲、經濟之聲、音樂之聲等直播節目,幫助老年讀者及時關注時事熱點新聞。
(2)內容品質:以老年讀者為本精準打造優質內容
樂齡聽書App和云聽樂齡版App都注重產品內容質量的打造,傾力為老年讀者提供優質的音頻內容。
樂齡聽書App的內容由專業的出版社精心打造,其中不乏由名家和專業機構制作的音頻作品,致力于用通俗、“接地氣”的語態將科學、專業的內容傳播給老年讀者,讓老年讀者能夠輕松地內化多樣、權威的知識信息。例如,從“視頻”中的9個版塊上看,樂齡聽書App注重專家效應,邀請專家入駐音頻版塊,增強內容的專業性和權威性,讓老年讀者能夠使用上信得過的音視頻產品。
云聽樂齡版App背靠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的優勢資源,與中國老齡協會信息中心攜手打造內容產品。正是這種“老年人更懂老年人”的默契和以老年讀者為本的理念,讓其能夠更加準確地切合老年讀者的聽書習慣,分時段向老年讀者推薦全國電臺的優質廣播節目,精準地推送精品音頻內容。
(3)內容特色:遵循差異化的良性競爭思路
盡管樂齡聽書App和云聽樂齡版App都致力于為老年讀者提供優質的音頻產品,但其在內容的打造上卻凸顯出了各自的特色。
樂齡聽書App在供給內容方面抓住了老年群體對健康知識的需求痛點,積極為其提供多樣化的健康資訊。例如,樂齡聽書App在“聽書”界面的動態橫幅處展示老年群體最為關注的醫學科普內容以及在疾病防治版塊宣傳各類疾病防治知識;又如,在“視頻”界面為老年讀者提供與健康知識相關的分類版塊;再如,在“保健與生活”特色頻道中,樂齡聽書App邀請了疾病預防與中醫養生等領域的專家名醫來為老年讀者宣傳健康知識、解答健康疑問(見表2、表3)。
云聽樂齡版App 則將“退休第一課”作為自身特色,旨在打造中老年人退休生活的“有聲百科全書”,如提供政策解讀、產業展望、養老心態、心理調適、氣質提升、吃出健康、療愈之音、法律護航等節目,幫助中老年讀者完成退休身份的過渡,享受豐富的退休生活(見表4、表5)。
除此以外,云聽樂齡版App還積極擁抱算法新技術,在“發現”界面為中老年讀者提供個性化、定制化的內容推送服務,并按版塊合理清晰地進行內容分類,使老年人能夠迅速找到想要收聽的節目。
3.功能設置:開發融媒功能增強“悅讀”體驗
在智能融媒時代下,閱讀方式趨于多樣化、融合化,由從前單純的紙質閱讀、文本閱讀向圖片閱讀、音視頻閱讀發展。樂齡聽書App不僅為老年讀者提供優質的音頻內容產品,還抓住了部分老年人喜愛刷短視頻的特點,上線視頻播放功能,通過“音頻+視頻”的方式增強老年讀者的“悅讀”體驗,向老年讀者傳播有價值的試聽內容(見表3)。
云聽樂齡版App則更加深耕老年人的閱讀需求,主動了解并盡力解決老年人聽書、閱讀時遇到的困難,如視覺、聽覺能力下降等,為老年讀者開設“助聽模式”功能,只要老年讀者戴上有線耳機,便可以更加清晰、更沉浸式地收聽各項內容。同時,云聽樂齡版App也利用科技賦能,注重迎合老年讀者的個性化閱讀興趣,在“發現”界面提供個性化的內容推送服務,為老年讀者推薦他們喜愛版塊的音頻作品。
4.視覺傳達:注重圖像的意義傳達與讀者的美感體驗
在App的界面設計上,樂齡聽書和云聽樂齡版都注重視覺圖像的意義傳達,但同樣也都注重老年群體的思維習慣與閱讀習慣。例如,樂齡聽書和云聽樂齡版都注重色彩美與簡潔美的統一,通過多種色彩為老年讀者帶來美感體驗,并通過色彩呈現出來的視覺信息激發他們內心深處的情感,輔助意義的傳達,同時顧及老年讀者暫時難以接受過于繁復、過于“花花綠綠”的界面而采用簡潔化的設計風格,大版塊、大字體也能夠為App功能與信息的傳播起到輔助作用,能夠幫助老年群體理解App中傳達的信息意義,讓他們快速看到節目名稱、節目簡介、節目播放量和節目集數等。
三、老年有聲讀物的困境:面臨發展瓶頸
1.產品推廣:渠道少,有待提高知名度
(1)下載投放渠道的分布不夠合理
酷傳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2月6日,樂齡聽書在安卓系統上的累計下載總量為11.14萬次,云聽樂齡版被下載了22.79萬次,但縱觀我國接近3億的老年人口總量,老年有聲讀物的推廣仍任重道遠。
表6數據主要是安卓系統的下載量分布與匯總。由表6可知,截至2022年12月6日,樂齡聽書App的下載量僅為云聽樂齡版App下載量的一半,在下載云聽樂齡版App的用戶中,有超過一半的用戶通過百度這一渠道來下載。相比之下,樂齡聽書App并未將官方下載鏈接投放至百度中,總下載量也與云聽樂齡版App存在較大差距。既然大多數用戶習慣使用百度渠道下載,如若老年有聲讀物平臺App能夠將下載鏈接投放至百度渠道中,則更為合理。
(2)宣傳推廣渠道的運營缺乏力度
以樂齡聽書App和云聽樂齡版App這兩個老年有聲讀物平臺為例,盡管樂齡聽書App在多個平臺上均開設了賬號,但用戶黏性并不高,截至2022年3月31日,微信公眾號的平均閱讀量僅為380次,其他短視頻平臺和資訊平臺的粉絲量和獲贊次數都較低,甚至新浪微博賬號只有9位粉絲,獲贊數量尚未“破百”。原因可能在于“樂齡聽書”在各個平臺上發布作品的時間缺乏規律性,或是1天發一次或是7天發一次,或是上午發布或是下午發布,這種不定時的發布不利于讀者保持持續關注,削弱了產品的用戶黏性。
云聽樂齡版App雖然開設了微信公眾號,但截至2022年3月31日,該微信公眾號一共僅發布了2篇推文,在新浪微博、抖音等平臺上均沒有搜索到“云聽樂齡版”的相關賬號。因此,樂齡聽書App和云聽樂齡版App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都較小,難以在老年群體中被廣泛普及。
(3)宣傳廣告的投放與傳播相對空白
既然要讓廣大老年讀者下載老年有聲讀物平臺,前提是要讓他們知曉相關信息,那么投放和傳播宣傳廣告就是一個很好的宣傳手段。以樂齡聽書App和云聽樂齡版App為例,這兩個App的開發和推廣人員可以主動聯系廣告商制作廣告海報、手機App開屏廣告,以及設計廣告slogan,并將制作好的廣告投放到老年讀者或是他們子女的生活場景之中,例如公交車站、地鐵站、公園宣傳欄、小區宣傳欄、電梯廂等,幫助老年有聲讀物平臺宣傳推廣。
然而,當前該類廣告設計和投放得相對較少,甚至還處于相對空白的狀態。老年讀者和他們的子女難以接觸到與之相關的信息,在不知曉該產品存在的前提下就期望讀者能下載和使用,可想而知,難以如愿。
2.功能設置:操作較復雜,模式缺乏人性關懷
智能手機等移動設備為老年讀者提供了資源豐富的有聲閱讀載體,但遺憾的是智能手機的便捷性卻沒能很好地在樂齡聽書App和云聽樂齡版App中體現,主要表現為這兩個老年聽書App的操作相對較為復雜,界面設計和運用模式缺乏一定的人性關懷,對老年讀者而言,在使用聽書App時會感到困難。
例如,樂齡聽書App雖說設置了搜索功能,能夠讓老年讀者主動搜索自己想要“悅讀”的內容,但無奈的是其搜索功能僅限輸入10個以內的字符,對老年讀者的語言表達與信息提煉的能力要求較高,而且搜索功能只支持打字輸入,缺少語音識別搜索的功能,對于不會打字的老年讀者來說,App的操作較為困難,而且樂齡聽書將定時和語速功能隱藏在右上角“…”這一不明顯的位置,頗有年輕化設計的傾向,增大了老年讀者尋找該功能的難度,對視力較差的老年讀者來說則更甚,換句話說,盡管老年讀者成功打開了音頻,但調整語速也并非易事。
相比之下,云聽樂齡版App雖有不限輸入字符的搜索功能和語音識別功能,但搜索框和語音識別按鈕均較小,在節目內容的陳列上沒有清晰的“查看全部”的功能,容易使老年讀者誤以為App內只有這幾個節目,挫傷老年讀者的聽書積極性。而且,部分資訊模塊的名稱較長,無法在界面中完全顯示,如“脫貧路上的10張年輕……”等,這可能會讓老年讀者對資訊內容產生困惑和不解。
另外,雖說樂齡聽書App在有聲讀物平臺中設置“視頻”功能,迎合了部分老年讀者喜愛刷短視頻的習慣,但存在技術水平跟不上的現象。例如,讀者在點擊播放視頻的按鈕后,視頻的加載速度較慢,且偶爾出現卡頓,這期間的等待時間會嚴重消磨老年群體使用該App的耐心。視頻在播放后依然通過小屏模式展示,并未完全滿足老年讀者對大屏幕的需求,長此以往會削弱老年讀者對App的使用意愿。
上述功能設計與老年讀者的實際使用需求契合度不高,缺乏對老年讀者的人性關懷,對老年人來說,這無形中提高了有聲讀物平臺的使用門檻,削弱了老年讀者對聽書App的用戶黏性。
3.視覺表達:效果差,傳播缺乏有效性
在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加入有聲閱讀行列的背景下,具有美感的視覺元素能讓人有更為深刻的印象。
樂齡聽書App整體使用了大圖片、大字號、加粗等方式進行視覺信息的表達,讓老年群體能夠識別節目信息并作出選擇。在圖像的美感表達上,樂齡聽書App使用同一色調,簡潔明了,大部分節目僅使用“專家人物形象+節目名稱”的圖像進行信息意義的傳達??偠灾?,單頁上的排版較為清晰。
然而,樂齡聽書App的整體界面排版較為生硬和凌亂,沒有固定的排版格式,界面設計也過長,App想要傳達的節目信息無法迅速、準確地傳遞給老年群體。具體而言,在“聽書”欄目,除了“今日音頻”“今日視頻”“特別推薦”之外,從上至下依次是有聲刊、名醫說、睡眠日、肺結節科普、高血壓防治、隔代教育、新冠專欄、老年旅游、老年癡呆防治、老年大學、口腔疾病防治、經典評書、地方戲曲、精彩小說、曲苑雜談、名家相聲、名家談養生、膳食營養、人文教育等,雖說版塊分類清晰,但沒有將各個版塊連接起來的排版底層邏輯,堆砌感較強,對于老年讀者而言,需要花費一定的耐心和精力才能找到自己想要聽的內容。
相比而言,云聽樂齡版App的界面色彩豐富度適宜,視覺元素更具美感,但廣播界面的節目標簽圖像大,字號小,且內容過長導致顯示不完整,會加大老年讀者閱讀時的困難,即視覺傳達效果不符合適老化的標準,仍有待改善。
四、老年有聲讀物的突圍:勇探融合發展路徑
有聲閱讀能夠讓老年群體解放視覺,將視覺閱讀轉向聽覺“悅讀”,助推學習型社會的建設。對此,老年有聲讀物平臺需展現擔當,積極探索以老年群體為主要受眾對象的高質量、有品位、受歡迎的老年有聲讀物融合化發展路徑,與老年群體建立普遍認同與情感關聯,掌握流量密碼。
1.渠道融合:打造全陣營的鏈式體驗
(1)樹立品牌傳播思維
為了挖掘和利用更好地傳播渠道,進行品牌工程的建設,云聽樂齡版App可以更大限度地利用“云聽”的品牌優勢與知名度,將云聽樂齡版App內嵌至云聽App中,在云聽App中設置老年專區,將老年群體這一細分市場重新聚攏到同一品牌陣地中,既拓寬云聽樂齡版App的推廣渠道,又有利于“云聽系”產品形成品牌效應。
與此同時,云聽樂齡版App還可以使用外在激勵方式,即贈予用戶60天VIP會員權益以補償App的遷移行動,這能在增強老年群體獲得感的同時,激勵他們繼續使用老年有聲讀物App,從而增強用戶黏性和對“云聽”產品的品牌忠誠度。
(2)合理設置下載渠道
下載渠道的設置,關系到下載量和產品推廣量的多少。樂齡聽書App和云聽樂齡版App可以根據各下載渠道中的下載量來投放下載鏈接,例如,更多的老年群體習慣使用“百度”來下載應用,那么上述App就可將下載鏈接投放至“百度”平臺中。
另外,樂齡聽書App和云聽樂齡版App還可以建立一條“全陣營”體驗的產品推廣鏈條,即“下載全陣地+內容富輸出+場景全陣營”,打造全方位的下載矩陣、內涵式的內容輸出和精細化的場景服務。
(3)設計產品宣傳“廣告”
此處所提的“廣告”,是指廣義上的廣告,并非局限于平面廣告或試聽廣告。樂齡聽書和云聽樂齡版等老年有聲讀物App除了可以在老年群體及其子女常去的生活場景中投放平面廣告或試聽廣告外,還可以通過老年KOL(Key Opinion Leader的縮寫,即關鍵意見領袖)實現廣告的宣傳。老年KOL的力量不可小覷,截至2022年4月2日,老年KOL“我是田姥姥”的抖音賬號粉絲數高達357892人,他們能在老年群體中發揮“意見領袖”的作用,為其他老年人樹立“榜樣”,用好老年KOL的宣傳方式,能提高老年有聲讀物平臺的知名度和流量的變現能力。在老年KOL的選擇上,應選擇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遞正能量、能帶來流量的老年人,從而擴大老年有聲讀物平臺的影響力,讓更多的老年人知曉有聲讀物平臺、走進有聲讀物平臺。
(4)跨界合作聯名宣傳
部分老年群體具有刷短視頻、在樸樸超市電商平臺中買菜的習慣,因此,老年有聲讀物平臺可以與抖音、快手、樸樸超市等平臺進行合作聯名宣傳,在抖音App開屏、快手App開屏、樸樸超市App開屏等渠道投放老年有聲讀物平臺的平面廣告海報或幾秒時長的微豎屏視頻,甚至可以拍攝相關的視頻廣告并發布在短視頻平臺中,起到更大的告知、宣傳作用。
2.功能融合:塑造無障礙的智慧體驗
《移動互聯網應用(App)適老化通用設計規范》指出,應將老年群體常用的功能提供顯著的引導提示。[4]作為老年有聲讀物平臺,樂齡聽書和云聽樂齡版App需要根據存在的不足,提高組件按鈕的靈敏度和反應速度,設置視頻自動全屏模式,并將定時、語速、查看全部、語音識別等功能置于明顯之處。
搜索功能的設計也要體現人性關懷,與老年讀者的特點相匹配,降低平臺的使用門檻。例如,不再限制搜索功能中輸入的字符總數,支持普通話的語音搜索功能等,讓視力不好、不會打字、普通話不標準或不會說、操作智能手機不熟練的老年人也能夠共享智能技術的發展成果,為老年人塑造無障礙的智慧聽書體驗,做到科技適老。
另外,部分老年人喜歡在散步時、在乘車時用便攜式音響聽書,因此,老年有聲讀物平臺可以上線音頻下載功能,可將老年人喜愛聆聽的音頻下載到電子設備的文件夾中,并由老年人的子女或孫輩幫助,將下載完成的音頻拷貝至便攜式音響的SD卡中,實現老年群體的隨時隨地“聽書”自由,增強有聲讀物的便捷性。
創建基于老年群體特點的家庭聯動模式,旨在為缺少陪伴、不會操作軟件的老人提供無障礙“零距離”的服務,綁定子女與老人的賬號,形成家庭聯動區,子女可通過開啟家庭聯動模式實現對老年人聽書的遠程智能操控,老年人無需操作軟件便可實現隨時隨地的聽書,破解老年群體不會使用軟件的困局。
3.視覺融合:創造雙向式的互動體驗
雷諾茲(Reynolds)、貝克(Baker)(1987)研究認為,交互式的、生動的呈現方式可以增加注意力。[5]有效的雙向視覺傳播在于圖文信息能夠傳遞生產者編碼時的意義,并準確有效地傳達給受眾,受眾因此作出符合生產者編碼預期的反應。
樂齡聽書App和云聽樂齡版App均在視覺傳達上存在不足,亟待在視覺上對平臺設計進行適老化改造,與老年人實現視覺互動。例如,樂齡聽書App需要在保持其文字信息表達能力的前提下,豐富色彩搭配與視覺元素,但要注意風格的簡介,避免讓老年讀者感到“眼花繚亂”;云聽樂齡版App則需要在保持其視覺圖像設計的前提下,精練文字信息的表達,展示關鍵詞,并適當加粗文字、加大字號。適老化的設計,有助于破除與老年讀者之間的互動障礙,能夠為老年讀者創造出雙向式的視覺互動體驗。
與此同時,在內容的排版上,要注意視覺上的規整性與內容分類的邏輯性。老年有聲讀物平臺可以整合現有的音頻內容資源,剔除冗雜的、補充新穎的,讓老年讀者能夠迅速找到自己想要“悅讀”的有聲讀物,降低老年有聲讀物平臺的使用門檻。
另外,老年有聲讀物平臺還可以在界面合適的地方放置一幅色彩豐富、鮮艷的電子海報,呼吁老年讀者暢所欲言地為平臺的內容供給、界面設計、音頻調整等方面提出建議,通過雙向式的互動增強老年讀者的參與感、體驗感、獲得感,增強用戶黏性與忠誠度。
[作者單位系廣東財經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網絡傳播學院(合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