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中新課改背景下,深入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全方位推動素養教育,更新教育教學理念,探尋培養高中生財經素養的理論基礎,進而經過課堂觀察、課例研究和行動研究,逐步生成培養高中生財經素養的有效策略:任務式學習——激發興趣,指引方向;自主學習——探索未知,應對挑戰;系統學習——通盤考慮,優中擇優;合作學習——鼓勵互助,走向成功,從而培養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促進中國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順利實現。
[關鍵詞]財經素養;任務式學習;自主學習;系統學習;合作學習
[中圖分類號]? ? G635? ? ?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23)30-0095-04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學校深入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全方位推動素養教育,更新教育教學理念,培養高中生的財經素養,幫助學生在高中階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促進學生全面可持續發展。北京師范大學財經素養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蘇淞在“財商、能力、未來培養青少年學生的財商素養”主題會上的發言中提到,“財經素養”這個概念在經濟領域里有兩個影響比較大的組織曾給出了定義,一個是聯合國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給出的定義:“對財經概念和風險的知識和理解力,以及應用這些知識和理解力的技能、動機和信心。使個體在各種財經情境下能作出有效決策,提高個人和社會的經濟利益,并能夠參與經濟生活。”另外一個是美國某非營利組織給出的定義:“運用知識和技能有效地管理個人的財經資源,以實現一生的財務安全。”這是目前為止對財經素養給出的比較完整的定義。這兩個定義的意思都包含兩個層次:一是知識的掌握和理解,也就是知識技能的積累,這是基礎;二是目的和應用,也就是知識技能的應用,以及態度、動機、價值觀等。 財經素養教育的主要目的并非要把高中生都培養成金融精英,而是培養高中生的資源管理能力,比如個人的時間管理、財務管理等能力,使高中生能夠學會選擇、掌握做事情的先后順序等。
財經素養教育的實質是以金錢觀為切入點,培養學生個人與家庭、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以及個人與國家之間的一種正確的價值觀,形成一種良好的行為方式,為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做好準備,同時幫助高中生逐步了解經濟社會、認清自己,把握未來幸福人生,做對社會有價值的人。這與國家最新實施的“雙減”政策不謀而合。教育是讓學生發現自己身上的閃光點,掌握追尋幸福生活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讓人生之路越走越寬廣。在學校里,高中生能接觸到的與財經有關的知識是思想政治課中的經濟常識,內容比較有限,教師可以利用拓展課開展財經課外小課堂教學活動,培養學生財經意識、提升學生財經素養,促進其全面發展。學校針對對財經感興趣的學生實施財經素養的拓展學習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因此,筆者在學校的拓展課里開展高中生財經素養教學實踐,在教學實踐全過程中采用任務式學習、自主學習、系統學習、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巧妙地設置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實踐活動,由此形成一個師生學習共同體,讓師生共同參與到調查研究、課題研究和行動研究中,使學生更好地體驗金融教育、消費教育和投資教育,從而培養高中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一、任務式學習——激發興趣,指引方向
培養高中生的財經素養,必須培養他們在面對各種紛繁復雜的國內外經濟政治局勢時,學會對自己的投資、消費作出最優的選擇,提升財經決策力。教師在拓展課中可創設情境和設計活動,吸引學生主動學習、討論、研究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財經案例,在一步步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學會基本的財經知識,從而能夠深遠持久地發展自身的財經素養。一個任務式研究課題的開啟及實施,不僅能提升學生的興趣以及課堂的參與度,而且能為學生的未來人生指引正確方向。
例如,筆者在開設的財經素養提升活動課程之“投資理財的選擇:儲蓄存款和商業銀行”這節拓展課中,設計了真實的任務式情境“小明一家的理財經歷”。其中有這樣一個環節:小明辛勤工作,省吃儉用,積攢了資金20萬元,想要留給兒子和女兒,作為兩個孩子以后上大學的費用。他感覺放在家里很不安全,同時也想通過投資理財,使資產保值增值,但是他平日里不了解炒股、買基金、買債券的相關知識,因此不知道該怎么做才對,小明很苦惱。這時,筆者拋出一個任務式議題:請同學們想方設法幫助小明選擇一種適合的理財方式,達成他的心愿并分析理由。這時,學生幫小明選擇了大多數人都喜歡的投資理財方式——儲蓄存款,原因是這種投資理財的方式具有安全性高的優點。接著,筆者又創設了一個環節:小明到銀行柜臺咨詢個人儲蓄存款業務,說明情況后,營業員向他介紹了我國正在實行的存款保險制度,即50萬元以內的儲蓄存款一定能保證儲戶收回本金,這讓小明感覺非常安心,當即決定辦理儲蓄存款的業務。此時,營業員向他提“請問您是要存活期還是定期?”這一問題,小明又陷入了困境。這時,筆者請學生分小組各自準備三個問題,帶著問題到銀行實地采訪理財經理,向其了解各種儲蓄存款種類的優點和局限性。在課外調查實踐活動結束后,小組將了解和收集到的儲蓄存款知識結合小明家的情況進行充分分析和討論,從中選出本小組認為的最佳儲蓄存款理財方案,并在下一堂財經素養拓展課中派代表上臺進行交流互動,全體學生都在幫助小明的過程中得到成長。學生對這堂課內延伸到課外的拓展課印象非常深刻,主動與父母交流了收獲的理財知識,家校共育的效果十分明顯。實踐證明,任務驅動式學習的方式對培養高中生的財經素養,幫助高中生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二、自主學習——探索未知,應對挑戰
有人說,家長越早引導孩子學會自主學習,孩子就越容易走向成功。同理,教師如果凡事都習慣幫學生安排好,那么學生就不會主動去思考諸如“理財的目標是什么?”“什么才是理財的最佳方案?”等問題。目標、精通和自主是學習機制的核心,定好目標,實現精通,自主學會,這些對學生的成長非常重要。培養高中生的財經素養,對學生而言,要樹立信心,給自己設定富有挑戰性的目標,不能只待在舒適區學自己擅長的知識;對教師而言,應該指導學生自主查閱財經文獻和圖書資料,或是學會將信息技術與財經知識進行有機融合,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為未來成功應對各種挑戰做好準備。
例如,筆者在開設的財經素養提升活動課程之“投資理財的選擇:股票、債券和保險”這節拓展課中,啟發學生利用本校的圖書館以及校園綠色網絡查找有關股票、債券和保險的基礎知識,然后進行小明投資的情境創設,并做出幻燈片課件,在課堂上與其他同學分享理財心得。有的學生針對股票投資創設情境:某科技股票上市,小明申購了2000股,幸運中簽,小明持股后有哪些權利?可以獲得哪些收益?若遇熊市,股票價格下跌,小明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能成功嗎?如果小明要改變股東身份,該怎么做?有的學生針對債券投資創設情境:小明體驗了股票投資可能帶來的高風險和高收益,同時也深切感受到股票投資需要具備一定的經濟實力和較強的風險承受能力。他總結出存錢收益低,股市風險高,因而想涉足債券投資,可他不知道要選擇國債、金融債券還是企業債券,請同學們向小明推介購買何種債券更好?還有的學生針對保險投資創設情境:在一場足球比賽中,小明的兒子小方及其朋友果果意外受傷住院。因小明為小方購買了人身保險,僅需要付600多元醫療費;而果果的父母沒有給孩子購買保險,則需要承擔2000多元的醫療費。請同學們向果果的父母介紹購買保險的意義。在這個情境中,無論是學生還是家長,都明白了保險作為一種投資理財的方式,最大的功能是當意外來臨時,能起到規避風險的作用。本節財經素養拓展課,通過學生自己策劃財經活動的目的和實施過程,促使學生嘗試自主構思設計財經活動,自主探索財經知識,財商和情商都得到一定程度的培養和提升,意味著學生一步步地向著財經達人的夢想前行。學生開始掌握自己學習的節奏,真正學會做學習和生活的主人。
三、系統學習——通盤考慮,優中擇優
因為投資方式不是單一的,各種投資方式之間又有著緊密聯系,在投資理財實踐過程中部分人可能會因為缺乏投資知識和投資經驗而經歷失敗,所以培養高中生的財經素養,應該引導高中生樹立正確的投資思維,幫助高中生系統地了解主要的投資理財方式并進行多維度對比,明白其優缺點,主動構建財經知識框架,學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優中擇優地制訂投資規劃,設法實現投資收益的合理提升,為未來人生的投資實踐打下堅實的基礎。
例如,筆者在開設的財經素養提升活動課程之“投資理財的選擇:股票、債券和保險”的拓展課中,指導學生通過綠色網絡查找資料,與有投資經驗的家長進行交流,以及到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實地考察了解多種投資理財方式,在比較各種投資方式存在的風險與可能獲得的收益之后,根據個人、家庭、國家的實際情況系統地總結出居民投資理財應遵循的原則:①要注意投資的回報率和風險性、流動性。儲蓄存款與購買國債風險性最小,而購買股票、公司債券等風險相對較大,投資時應慎重。②要注意投資方式的適當多樣化,別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精力、專業知識水平等條件適當選擇并組合投資。③投資要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量力而行。經濟實力較弱,可投資儲蓄存款或購買政府債券;經濟實力較強,可選風險高、收益高的投資,如購買股票、投資外匯等。④投資既要考慮個人利益,又要考慮國家利益,做到利國利民,在不違反國家法律、政策的前提下實現收益的合理提升。此外,還要通盤考慮未來一段時期內國內外經濟發展趨勢,尋求可行性強的組合投資方式,比如可以是“四三二一”方案:將個人或家庭可用于投資理財的全部資金中的40%存入銀行,選擇靈活又便利的活期儲蓄,既有利息,又備日常之用;30%購買國債,讓國家的財力和信譽為之擔保,以獲得比銀行更多的利息,得到比股票風險小的回報;20%買股票,在經濟實力能承受的前提下,換取高風險的高回報;10%購買各種商業保險,以規避風險,防患于未然。當然,在投資實踐過程中要不斷復盤和反思,學會系統考慮風險與收益,尋求更適合自己的投資理財方式。
四、合作學習——鼓勵互助,走向成功
取得成功的重要能力之一是合作能力,即是否有能力把很多人團結起來共同完成一個任務。團結一致才能使我們變得更加強大,因此,具備合作精神的人才,才是未來社會最需要的人才。高中生可以通過與家人、老師、同學及財經行業工作人員溝通交流等途徑擴大財經知識面,主動獲取更加豐富的財經知識。
例如,筆者開設的財經素養體驗式游戲課程之“我是企業主”這節拓展課中創設情境:政府工作人員來到特別資助的學校發放食品物資,那么,這些物資怎么來的?這時教師設計“幾家企業參與政府物資競標”的實踐活動,請各小組結合有關財政及企業的相關知識,進行小組合作探究,組團參加競標活動,并上臺展示本企業競標方案。整個過程體現了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與財經素養體驗式課堂的深度融合。大家先通過新聞媒介等平臺搜尋食品銷售企業成功經營的策略和秘訣;接著小組成員精心選擇本地兩家大型商超或食品銷售公司,組團親自前往調研和考查,然后小組全體成員就物資競標的內容,包括成本、利潤、品種、貨源、質量等因素進行充分商討,最終匯聚整理形成企業競標的方案。在這種“沉浸式扮演企業主”的研學實踐活動過程中,若學生遇到困難,可以隨時主動地與教師和家長溝通尋求幫助,智慧的火花會在彼此的合作中閃爍迸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也會在師生間、生生間愉悅的合作中得到提升。
又如,筆者在開設的財經素養體驗式游戲課程之“操盤手游戲”這節拓展課中,鼓勵學生組成合作學習小組,每個小組的成員在游戲中選擇扮演同一個年齡段的玩家,可以選20歲、30歲、40歲、50歲的年齡去體驗各類角色,模擬相應年齡段的投資者,選擇適合的投資渠道,感受這一年齡段的角色可能發生的人生大事件,從而學會前瞻性地思考未來需要努力的方向。游戲開始前,每個成員選好自己的職業,如醫生、教師、律師、公務員等,接著跟同組成員暢談當自己身處這一年齡階段時,個人的收入、投資、消費等各種經濟狀況;小組成員就“如何通過投資理財開啟并收獲幸福人生”紛紛提出意見和建議,通過思想碰撞交流合作分享心得體會并從中收獲成長;然后每個小組選派一名代表上臺扮演“操盤手”的角色并集中分享,之后小組成員共同合作形成一份財務報表。在這一節“沉浸式扮演操盤手”的財經素養拓展課中,每個學生都主動參與模擬游戲的研學實踐,并結合經濟運行的態勢,將之前所學的財經知識真正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通過合作,學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身財經素養的顯著提升,堅信每個人將自身的努力奮斗與同伴的互助有機結合,可以找到人生的成功之路、幸福之路。
綜上所述,我國高中新課程改革之際,教育更加關注學生融入社會的程度,更加注重把學生培養成為完整的人。培養高中生的財經素養系列拓展課程的實踐正是堅持了真理與價值的統一,既合乎規律又實現目標,因而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功。我們可以感受到財經素養如同春生萬物,具有生機勃勃的遠大發展前景。教師要繼續貫徹教育的新課程新發展理念,潛心研究與創新實踐財經素養拓展課程,更加深入地推進高中生財經素養的有效培養,通過設置任務式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對學習財經知識的興趣,為其未來的人生指引方向;通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鼓勵學生探索未知的財經領域,為未來應對挑戰做好準備;通過實施合作學習,倡導學生將自身奮斗與同伴互助相結合,邁向人生成功之路。
筆者認為,作為一名思政教師,要利用每一次拓展課的時間,盡心盡力幫助學生、培養學生,使學生具備未來社會需要的財經素養,增強學生的幸福感、獲得感、滿足感,促進社會高質量發展,譜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絢麗篇章。
[? ?參? ?考? ?文? ?獻? ?]
[1]? 皮亞杰. 結構主義[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
[2]? 申荷永.充滿張力的生活空間:勒溫的動力心理學[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3]? 黛安娜·塔文納.準備[M].北京:中信出版社,2020.
[4]? 韋舒瑩. 提高中學政治課合作學習有效性的策略[J].廣西教育,2020(2):131-132.
(責任編輯? ? 黃? ?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