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潔 濟南市章丘區財政局
從歷史上看,我國已經建立起以政府收支分類科目為基礎的政府收支體系,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對公共資金使用效率的提升。然而,隨著公共資金規模的不斷擴大,傳統的政府收支分類科目體系無法滿足新時期政府治理需求。隨著我國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入,新《預算法》在賦予各級財政部門統籌安排預算資金的權力的同時,強化“全口徑綜合預算”要求,規定“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應當納入預算”。為進一步落實《預算法》,推進財政體制改革,財政部印發《預算管理一體化規范(試行)》(財辦〔2020〕13 號)對財政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建設提出了要求。2021 年,根據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見》(國發〔2021〕5 號)有關要求及有關工作部署,中央部門應于2022 年底前全面實施預算管理一體化,各地方財政部門陸續全面推進實施,在各級預算編制、執行、監督各個環節,將政府收支全部納入預算管理,推進建立以“部門預算為基礎、政府收支分類為框架”的公共財政體系。
預算管理一體化是指在會計核算的基礎上,通過政府財務管理信息系統的建立和應用,將財務管理與預算管理有機結合,強化預算約束和控制,加強全過程的信息公開與共享,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為加快推進財政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隨著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入,預算管理一體化建設對于實現預算管理科學化、規范化和精細化具有重要意義。而作為改革的“先行軍”,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一體化建設對于打通部門預算和決算之間的“最后一公里”具有重要意義。
通過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與單位會計核算系統、資產管理系統、銀行賬戶管理系統等信息平臺之間的銜接,確保各項經濟業務在財務核算和資產管理等方面能夠有效銜接,提高預算數據的準確性和完整性。通過建立健全預算編制與執行的銜接機制,促進了預算編制和執行之間的有效銜接,保證了預算編制與執行的一致性,為提升預算管理一體化水平奠定了良好基礎。
預算管理一體化可以實現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編制和預算執行環節有機銜接,行政事業單位業務部門、財務部門通過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進行預算管理,并直接與主管部門及財政部門聯網,信息化技術手段得到了充分利用,預算執行情況得到了實時監控和公開透明,為實現預算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和精細化打下了堅實基礎。
首先,預算管理一體化的實施,進一步強化了預算編制和執行的銜接,對預算編制、執行、決算等環節進行全過程管理,將預算執行的責任落實到具體部門和人員,明確了相關人員的職責,從制度層面解決了預算編制、執行中存在的問題,保證了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的高效運行。
其次,在主要環節通過信息化手段實現全過程管理。在預算編制環節,通過設置模塊,實現對各項經濟業務的統一歸集,并根據各項經濟業務性質和金額大小,采用相應的預算編制方法進行反映。在預算執行環節,通過對各項經濟業務的全過程管理,及時跟蹤和掌握各項經濟業務的實際進展情況,并根據實際情況對經濟業務進行調整。在決算環節,對各項經濟業務的最終結果進行匯總,并根據相關規定和要求,對各項經濟業務的實際執行情況進行分析和總結,并向上級部門報送相關的財務報告[1]。
目前,預算編制環節的信息化程度較高,實現了與國庫集中支付系統、財政總預算會計系統的對接,并且對資金支付流程進行了規范,主要包括項目庫管理、資金支付等環節,使預算編制環節與預算執行環節實現了有機銜接。
在預算編制過程中,財政部門和各業務部門共同參與預算編制工作,在明確部門職責的基礎上對部門項目進行分類匯總,為預算管理一體化打下了堅實基礎。
在預算執行環節中,財政部門和各業務部門共同參與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跟蹤和分析,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手段和分析手段對項目支出進度進行監控。
另外,預算管理一體化還實現了預算執行情況的公開透明,通過互聯網等渠道向社會公開預算執行情況,提高了政府的公信力和透明度。
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一體化不僅可以規范預算管理流程,更重要的是可以促進預算管理信息化建設,有利于推進政府會計改革的實施。
首先,預算管理一體化有助于解決各部門在預算編制方法、數據口徑和數據共享方面不一致的問題,改變了原來各部門、各單位各自獨立、信息孤島現象嚴重的現狀,促進了各部門、各單位間業務活動的融合與統一。
其次,通過預算管理一體化可以實現各部門、各單位之間的信息共享,建立數據交換和反饋機制,便于實時監控預算執行情況,有效控制財政資金分配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和風險,降低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風險。
最后,預算管理一體化可以有效提高財務工作效率,通過統一的財務系統和業務系統,財務人員可以在短時間內處理大量財務數據,大大提高了財務工作效率,為行政事業單位加快推進政府會計改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預算管理一體化對財務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各行政事業單位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和各方面的協調工作,做好新舊做法的銜接。目前,部分地區的行政事業單位已經開始使用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則需要做好過渡,盡快按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開展工作。
首先,明確過渡期的時間和任務。在實施預算管理一體化的過渡期間,需要明確過渡期的時間和任務,確保過渡期內的預算管理工作能夠順利進行。
其次,建立過渡期的工作機制。在過渡期內,需要建立過渡期的工作機制,明確各部門的職責和任務,制定預算管理一體化的實施方案,明確實施步驟和時間節點,確保順利推進[2]。
再次,加強溝通和協調。在過渡期內,需要加強各部門之間的溝通和協調,建立預算管理一體化的聯席會議制度,加強信息共享和協同配合,形成合力,推動預算管理一體化工作不斷向縱深發展。
最后,在過渡期內,需要加強對各部門的培訓和指導,以提升各部門的預算管理水平。此外,還要對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進行專門培訓,并指定專職人員,以確保預算管理工作的有效實施。
根據財政部的相關政策,預算一體化系統的制定管理標準由財政部負責,而具體的平臺開發則由各省級財政部門自主進行,同時組織本區域內的行政事業單位合理應用這一系統。因此,行政事業單位需要按照各級財政部門的要求,加強預算管理的信息化建設,建立信息化平臺,確保與財政預算管理平臺的有效銜接,從而實現預算管理的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
首先,各省級財政部門要根據財政部的要求建立統一的預算管理信息系統,實現各預算單位、各業務系統和財政部門的互聯互通,促進財政與相關業務管理部門之間信息共享,在各預算單位之間逐步實現資金流、業務流和信息流的“三流合一”,有效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對于各事業單位而言,要切實學習各省財政預算管理一體化平臺的相關材料,領會要求,積極參加各項培訓,做好系統內的動員,使相關預算管理人員能夠熟練地操作系統。
其次,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應當通過統一的數據接口實現與各業務系統的互聯互通,各行政事業單位要根據預算管理一體化平臺的要求,對預算管理業務的信息化系統操作進行規范管理,明確預算編制、執行、調整和決算等各個環節的錄入、執行、比對等,提高預算執行的透明度和規范性。
再次,行政事業單位應結合預算編制、執行、評價等相關要求,進一步完善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將預算管理信息與業務信息有機融合,以實現數據的充分共享。同時,加強預算管理業務與財務管理業務的緊密銜接,以此來提高財政資源配置的效率和使用效益。
最后,各行政事業單位要加強預算管理信息系統的安全保障和運營維護工作,保障預算管理一體化平臺及相關系統的安全性。
為了進一步加強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一體化的監督和評估,提升預算管理一體化水平,做好預算管理一體化執行與結果的監督與評估,切實提升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水平。
一方面,構建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一體化監督機制。一是要建立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的監督機構。這個機構應該由專門的監督部門組成,負責對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進行監督和檢查。這個機構應該具有獨立性和權威性,能夠對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進行全面、深入的監督。二是對于必要的預算項目,應將預算管理平臺與政務公開相連接,將需要向社會公開的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信息予以公開,以促進公眾對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情況的了解。有助于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的透明度,進一步推動其預算管理規范化。三是結合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的運行,對原有的預算管理與監督機制進行調整,例如組建專門的內外監督組織,并對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預留審計數據提取接口,使內部審計、內部監察等部門對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進行全面、深入的監督。
另一方面,財政單位還應當積極引入第三方評估機構對預算管理一體化進行評估,促進行政事業單位建立和完善預算管理一體化監督和評估體系。具體而言,可以按照事前、事中、事后的流程對預算管理一體化進行評估,事前評估主要是指行政事業單位應當加強預算編制工作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提高預算編制水平;事中評估是指行政事業單位應當加強預算執行的時效性,提高預算執行效率;事后評估是指行政事業單位應當及時對預算管理一體化實施情況進行評估,并在預算執行結束后對預算管理一體化實施效果進行總結,并將預算管理一體化實施效果作為行政事業單位開展下一階段工作的重要依據,進一步完善預算管理一體化的監督和評估體系。
首先,構建良好的預算一體化管理機制,要完善人才梯隊建設,加強對預算管理一體化的宣傳和推廣,增強人員預算一體化意識,提高廣大干部職工的認識和理解,增強他們的參與意識和責任感,形成全員參與、共同推進的良好氛圍,提高預算管理一體化的知曉率和理解度,落實到預算管理實踐中,提高預算管理的實踐能力和應用水平[3]。
其次,預算管理一體化要求單位培養和引進復合型的人才,并積極培養那些既精通業務又了解財務的綜合型人才。同時,應快速推進信息化技術人才隊伍的建設,以確保信息技術與預算管理的有效結合。同時,加強對財務人員的業務素質和專業水平提升,為行政事業單位實施預算管理一體化提供有力支持。
最后,建立完善的預算一體化信息系統培訓機制,全面提升預算管理一體化水平。這一機制不僅要求財政部門和單位內部各級員工積極參與,還需要獲得單位領導的支持和監督,以確保形成自上而下、相互協作的有效工作格局。
此外,還需要建立預算管理一體化的考核制度,定期評估和監督預算管理一體化的實施情況,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同時激勵那些表現出色的單位和個人。
行政事業單位要積極參與預算編制和執行的協商和溝通,確保預算管理的順利進行。
首先,加強與財政部門的溝通是關鍵,以便及時了解最新政策和要求。在此基礎上,結合單位的實際情況,認真組織各項預算編制工作,并借助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來管控編制、執行和評價過程。以此確保預算的科學性、合理性和規范性,提高了編制質量,以確保財政資金的有效使用。
其次,預算管理工作的開展需要結合單位的具體情況,及時調整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確保其與財政部門的預算管理系統互聯互通,以保證各項預算工作的協同進行。
再次,積極參與預算編制和執行的協商和溝通,與財政部門以及其他相關部門進行充分溝通和協商,以了解各方的需求和意見。及時根據各方面的反饋,調整預算編制和執行計劃,確保其科學性和可行性。
最后,要強化預算執行的監督,采用績效管理方法,建立完善的監督機制和績效評價體系。通過對預算執行情況的績效評價,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提高預算執行的效率和質量。
總之,在新時代背景下,行政事業單位必須加強預算管理一體化建設,充分認識到預算管理一體化的重要性,建立科學合理的預算管理一體化體系,通過全面加強預算執行控制和績效考評,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本文針對預算管理一體化在行政事業單位中的應用進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提升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一體化水平的措施,希望通過本文的分析研究,為行政事業單位實現預算管理一體化提供借鑒,以提高預算管理的效率和質量,確保財政資金的合理使用,為實現單位的發展目標和使命提供有力的財務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