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雨琦,項賢林,姜魏東
(上海體育大學,上海 200438)

排球比賽戰術可以分為兩大戰術體系,分別是一攻體系和防反體系[1]。一攻體系主要包括發球、接發球、調整傳球及進攻。防反體系主要包括攔網、防守、調整傳球及反擊進攻。排球運動員想要贏得勝利,不僅需要具備打一次攻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連續得分的能力,而連續得分主要依賴的就是攔防及反擊進攻能力,因此,防守反擊對比賽勝負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1]。中國女排在巴黎奧運周期經歷了主教練更換及新老隊員更替,國際比賽成績有下滑趨勢。對于新組建的中國女排而言, 要想重新回到世界前四并站穩腳步,必須加強防守反擊能力。本文通過對比第19 屆女排世錦賽八強隊伍防反體系各項技術運用效果,發現中國女排防反體系的優勢與不足,為中國女排防守反擊訓練更具針對性,進而制定更有效的攻防策略提供參考。
對第19 屆女排世錦賽八強爭奪賽中的8 場比賽及中國隊與八強對手(巴西、日本、意大利)在小組賽和復賽階段交手的3 場比賽進行分析,將比賽雙方防反體系中各項技術的運用效果作為研究內容。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平臺等以女排比賽、攔防、防反等為關鍵詞進行檢索,查閱體育期刊發表的相關文獻,對相關資料進行整理、分析,為本研究的構思提供理論基礎。
1.2.2 錄像觀察法
通過觀看第19 屆女排世錦賽八強爭奪賽中8 場31 局比賽及中國隊與巴西、日本和意大利隊在小組賽、復賽和1/4 決賽中交手的3 場10 局比賽錄像,使用慢放、重放等手段,將所需的相關數據進行提取、記錄。所有數據依照表1 中排球比賽數據分析系統Data Volley 中的統計標準進行收集。

表1 Data Volley統計指標的界定
為了使數據的呈現更簡潔,便于球隊之間進行比較,在不影響結果分析的情況下,將攔網指標中的好球和攔回合并為一般有效攔網,將失誤和破壞性攔網合并為攔失,將防守指標中的無效防守和防回合并為一般無效防守,將傳球指標中的好球和一般合并為調整好球,將傳球不能攻和失誤合并為調整不好球,將進攻指標中的好球、被攔回和效果不佳合并為一般。
1.2.3 數理統計法
統計第19 屆女排世錦賽八強爭奪賽及中國隊與日本、巴西、意大利在小組賽及復賽階段交手的3 場比賽防反各項技術運用效果的相關數據,運用Excel 進行分類、整理和歸納,并運用SPSS 軟件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所有統計檢驗以P<0.05 表示具有顯著性差異,P<0.01 表示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
根據競技排球的比賽特點,有效的一攻只能保證本方比分不落后,而擴大戰果并最終獲勝,必須依靠強有力的防守反擊[2]。女子排球比賽由于球速相對于男子慢,競技過程攻防回合多,當博弈雙方進攻效果相當時防守反擊效果顯得尤為重要[3]。因此在女子排球比賽中,防守反擊已成為決定比賽勝負的關鍵因素。
從表2 可知,八強隊伍在局均得分率和局均失分率上均沒有顯著性差異,說明八強隊伍防守反擊的實力差異不明顯。中國隊與外國隊的局均得分率分別為29.74%和27.78%,中國隊高于外國隊,在八強隊伍中排第二,可見中國隊在防反中的得分能力較強。在對手失誤得分方面,中國隊與其他隊伍沒有顯著性差異,說明中國隊在主動得分方面具有一定優勢。在局均失分率方面,中國隊高于外國隊2.19 個百分點,在八強隊伍中排倒數第二,反映出中國隊攻強于守的態勢[2]。

表2 八強隊伍防守反擊總體效果
2.2.1 攔網效果對比
攔網是防守的第一道防線,有效的攔網能削弱對方的進攻[4],從而減輕后排防守的負擔,增加起球的概率和反擊進攻的次數。直接攔死得分能鼓舞球隊的士氣,增強防反的信心。因此,作為防反的第一個環節,攔網對之后各項技術的發揮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從表3 可知,與外國隊伍相比,中國隊的局均攔死率少0.25個百分點、局均一般有效率多1.32個百分點、局均攔失率多2.44個百分點,綜合來看,中國隊與外國隊的有效攔網相差不大,攔失率略高。對比前4 名歐美強隊的局均攔死率發現,中國隊與四強均差距細微,局均一般有效率高于前4 名,可見中國女排的有效攔網與前4 名隊伍基本持平。

表3 八強隊伍攔網效果
近幾年中國女排的人員配置呈現高大化,出征第19屆世錦賽的4 名副攻手和主攻李盈瑩的身高均在190 cm以上,其中袁心玥的身高更是超過200 cm。中國女排在網口的高度上具有一定優勢,大大增強了中國隊的攔網能力和攔防自信。在攔失方面,中國隊的局均攔失率為19.41%,除了略低于塞爾維亞隊外,高于其他四強。
觀看比賽發現,歐美隊伍攔網運動員積極地伸向網對面,給對面攻手造成壓力。相反,中國隊在攔網的狠勁和手型的控制方面稍弱于歐美強隊。究其原因,可能是受限于體能。中國隊的高大副攻移動能力較慢,腳步不到位,核心控制力欠缺,導致滯空不足,力量難以有效傳到手部,使得攔網的狠勁和手型的控制不足,造成破壞性攔網和漏洞增多。同為亞洲球隊的日本隊在體型上存在明顯劣勢,身材矮小使攔網高度不足,攔死率僅為4.09%,與中國隊有非常顯著性差異,同時攔失和效果不佳率之和也比中國隊多5.15個百分點,可見日本隊的攔網實力明顯不如中國隊。波蘭隊的一般有效率顯著低于中國隊。具體來看,攔死率高于中國隊4.04個百分點,攔失率低于中國隊3.93個百分點,攔網效果明顯好于中國隊。這主要是因為波蘭與對手塞爾維亞隊同為歐洲代表性球隊,均以強力接應為核心點,暴露性強攻加上高舉高打的特點,對具備身高優勢的雙方而言,攔防難度并不高。
2.2.2 防守效果對比
防守是防反的第二道防線,有效防守的次數越多,反擊進攻的機會就越多,防守起球的質量越高,越有利于二傳分配出高質量的傳球,從而保障反擊進攻的成功。因此,后排的防守能力往往成為決定球隊成績的關鍵因素[2]。
由表4 可知,與外國隊伍相比,中國隊的局均有效率少1.14個百分點、局均防失率高3.83個百分點,防守能力較弱。首先,由于運動員身材高大,降低防守重心就變得困難,反應速度、啟動速度及移動速度均相對較慢[5]。其次, 此次世錦賽出征的中國女排是以年輕隊員為主的全新陣容,場上國際大賽經驗較為豐富的只有龔翔宇和袁心玥,其余隊員都相對薄弱,尤其是小主攻位置輪換打的金燁和王云蕗,更是首次獲得國家隊主打的機會,由于國際大賽經驗不足,對防守的預判也略顯不足。再次,自由人王夢潔的表現并不出彩,場均8.2 次起球在此次世錦賽中的防守排名僅為第10 名,與意大利隊最佳自由人(場均14 次起球)仍有不小的差距,因此,難以帶動球隊的整體防守。此外,中國隊面臨的對手是日本、巴西和意大利隊。日本隊和巴西隊由于身材條件不如歐美隊伍高大,均以快速多變的平拉開戰術作為進攻打法,她們技術嫻熟、手法多變,大大增加了中國隊的攔防難度。意大利隊以強力接應作為核心進攻點,這對我們接應、二傳運動員的防守能力提出更大的挑戰。從數據來看,土耳其隊的有效率非常顯著地高于中國隊,防失率非常顯著地低于中國隊,防守表現顯著好于中國隊。美國隊在此次世錦賽的進攻表現并不理想,一方面是由于自身進攻實力不足,另一方面是土耳其選手高大的攔網對美國隊的進攻造成極大的威脅。

表4 八強隊伍防守效果
2.2.3 調整傳球效果對比
調整傳球的目的是制造反擊進攻。高質量的傳球不僅能讓攻手的動作完整流暢,還可以為攻手借力,從而提高進攻成功率。比賽環境中防守難度大于接發球,因此,反擊扣球多數以2、4 號位調整攻為主[3],相較于二傳在到位位置上組織的進攻,調整傳球的難度更大,傳球的效果降低。
由表5 可知,中國隊的局均調整好球率較外國隊少7.8個百分點,局均調整不好球率較外國隊高7.79個百分點,均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是八強中調整傳球效果最差的隊伍,說明中國隊的調整傳球能力明顯不足。具體來看,中國隊防反中調球的效果與塞爾維亞隊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與巴西、日本、波蘭和土耳其隊具有顯著性差異。究其原因,塞爾維亞、波蘭和土耳其隊作為高舉高打的歐洲隊伍,攻手的個人進攻實力及對傳球的彌補能力很強,因此,調球的難度相對較低,要求傳高、球頭立穩即可。中國隊攻手的個人進攻實力相對不足,需要依靠二傳的分配和傳球的加速來突破高大攔網,因此,攻手對于調球的效果具有一定的依賴性,從而增加了調球的難度。此外,為了提高反擊進攻的成功率,二傳刁琳宇在比賽中抓住一切機會組織平拉開,在亂球居多的防反中傳出快速、穩定和到位的傳球,難度巨大。巴西隊和日本隊的進攻打法與中國隊相似,而中國隊調球效果卻明顯不如巴西隊、日本隊,說明中國隊的調整傳球能力有所欠缺,反映出中國隊雖然加強了網口技術的實力,但減少了對下三路技術的重視程度。中國女排剛組建不久,仍在磨合期內,尤其是在蔡斌教練接手后,將以個人進攻實力為主的打法轉變為集體配合的平拉開戰術打法,這一戰術對球員各項技術的精雕細琢及球員之間的相互配合要求非常高。為了使平拉開的運用更加完善和精湛,二傳的傳球及其他隊員調整傳球的能力必須得到重視和提高。

表5 八強隊伍調整傳球效果
2.2.4 反擊進攻效果對比
反擊進攻是防守反擊的最后一個環節,無論是攔網、防守還是調整傳球,都是為反擊進攻做鋪墊。光有攔防沒有反擊只能被動防御,而反擊進攻的成功能帶來連續得分,從而掌握比賽的主動權[5]。
從表6 可知,與外國隊伍相比,中國隊的局均得分率高6.57個百分點、局均失誤率高0.79個百分點、局均被攔死率低1.62個百分點,中國隊的反擊進攻效果高于外國隊。與冠軍塞爾維亞隊相比,雙方的局均得分率分別為44.6%和44.66%,基本持平;在失誤和被攔死方面,中國隊均略微高于塞爾維亞隊,說明中國隊已具備與冠軍隊伍同等的反擊進攻能力。可以說,平拉開戰術的運用對于中國隊是一次成功的戰術調整,這一戰術大大提高了中國隊的進攻效率,有效彌補了攻手個人進攻實力的相對不足。觀看比賽發現,無論是一攻還是防反,二傳在到位的情況下非常積極地組織加塞、交叉、立體攻等戰術,且積極調動副攻進攻。數據顯示,袁心玥的場均扣球數為7.8 次,在隊伍中排在2 個主攻之后,甚至超越了接應龔翔宇的進攻次數,而相比于一般攻,戰術攻的成功率更高,因此,球隊進攻效率的提高,二傳刁琳宇功不可沒。

表6 八強隊伍反擊進攻效果
美國隊的局均得分率為33.16%,低于中國隊11.5個百分點,具有顯著性差異,局均失誤率高于中國隊0.84個百分點,局均被攔死率與中國隊持平,可見美國隊的反擊進攻能力明顯不如中國隊。觀看美國隊的比賽視頻發現,此次世錦賽美國隊與東京奧運會時期的冠軍隊伍相比,在人員配備上有了非常大的調整,多數東京奧運會的功勛球員缺席,導致美國隊的整體進攻實力大減,與塞爾維亞隊和意大利隊的比賽分別以1:3 和0:3 落敗,且從小比分來看,僅有2 局比賽較為激烈。此外,土耳其隊的被攔死率高于中國隊8.89個百分點,二者具有顯著性差異,得分率少于中國隊15.96個百分點,在八強中排在最后一名。不難看出,土耳其隊的反擊進攻能力明顯不足。
在八強隊伍中,中國隊的防反得分率排第二,擁有較強的主動得分能力,但失分率同樣較高,排名倒數第二,反映出防守反擊攻強于守的態勢。在攔網方面,中國女排在網口上具備了一定的高度優勢,但暴露出攻擊性不足的弱點。在防守方面,由于隊員防守重心偏高、國際大賽經驗不足、自由人防守能力欠缺等,中國女排的防守能力較弱。中國女排在防守反擊中的調整傳球效果欠佳,是八強中表現最差的隊伍。平拉開戰術的運用及二傳的分配使得中國隊在八強隊伍中擁有較強的反擊能力。
防守反擊的好壞是比賽能否取得勝利的關鍵[6-7],訓練中需加大防守反擊練習的比重,提高防反訓練的難度。
攔防作為決定反擊進攻的關鍵因素必然受到重視。在攔網方面,應加強運動員攔網的腳步移動練習和核心控制練習,起跳后積極地將攔網手伸向對面,提高攔網的侵略性。
在防守方面,首先要降低隊員的防守重心,加強各種速度練習,提高隊員的防守預判能力。其次要加強自由人的防守訓練,擴大其防守面積,提高其防守能力。此外,要重視攔防之間的配合訓練,不斷完善攔防體系,為反擊進攻創造更多、更優的條件。
傳球的分配及質量在平拉開戰術體系中居于核心地位。訓練中加強二傳在防反中組織平拉開戰術的穩定性及其他隊員的墊調球能力與傳調球能力,尤其是在球不到位的情況下調整球的能力,提高球員之間的配合默契度和技術的熟練度。
繼續強化攻手打平拉開戰術的能力,尤其是對亂球的處理能力。通過豐富的手腕變化、加快下手的速度、變化進攻的節奏、控制進攻的失誤,提高攻手扣調整球的能力,進一步加強攻手的個人進攻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