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勇俊
新時代的到來,讓教育如雨后春筍般迅速發展起來。縣管校聘讓教師流動起來,激活了教育體制,為各個學校發展輸送了新鮮血液,集團化辦學更是為教師的專業成長提供了新的平臺。勞動實踐教育、主題活動教育、科技創新教育等不僅豐富了教育教學的內容,還將“雙減”工作落到了實處。
時代在發展,教育也在發展,其核心是人的發展。新形勢下,學校發展的核心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是提升教師業務能力與專業素養,是提高團隊意識和合作能力。學校辦學的成功是教師專業成長、教師隊伍建設、學校人才管理的成功。只有教師守住教育的心,學校才能留住教育的魂。
校長是學校的核心領導,需要不斷提升學校教師的凝聚力,而提升教師凝聚力的關鍵是對教師價值的引領。教師在不同的教學階段都可能會產生教育的惰性,這是一種常態,也是正常的教育心理。幫助教師克服教育惰性不僅需要學校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還需要校長充分發揮人格魅力以及教師的價值引領。
一、將心比心,以心換心,提升學校凝聚力
校長在工作中要為教師著想、為學生著想、為學校發展著想,努力提高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這樣才能促進學校穩步發展,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校長在工作中若能把“同事情”升華為“兄弟情”,把“師生情”升華為“朋友情”,把“領導情”升華為“戰友情”,那么全校師生的心必將聚到一起,學校凝聚力也會得到質的飛躍。
例如校長可以找行政人員談心,交流部門工作發展思路和困難;可以找教師談心,談學科教學思路、策略以及教育教學工作中的困難與困惑。學校是一個大家庭,校長在與教職工談心的過程中能夠了解他們的想法,增進同事之間的友誼,為更好地開展學校工作奠定基礎。
二、不忘初心,點燃夢想,提升教師凝聚力
常態化的教學生活加上長年累月的工作壓力,有時會讓教師失去初心,甚至產生職業倦怠。幫助教師重塑人生觀、價值觀,找回教育的初心,對教師進行靈魂的洗禮,是校長工作的核心內容之一。只有把教師的心凝聚到一起,教育的合力才能形成,學校教育高質量發展才能有所保證。
例如學校在培訓青年教師方面開展了一系列活動:成立“四有”好老師團隊,開展青年教師座談會——談目標和理想,舉辦青年教師贈書活動、讀書交流活動、教師教育教學經驗交流活動,骨干教師在校內開設教育教學和班主任管理專題講座,等等。
三、知人善任,人盡其才,提升團隊凝聚力
每位教師都有自己的特點和專長,校長只有找準教師適合的崗位,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教師的價值,讓教師在不同的崗位上施展自己的才華。
集體利益高于個人利益,校長必須著眼于學校利益,著眼于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在教學上以質量為先,在管理上以能力為準,精挑細選出合適的教師擔任年級組長、教研組長、備課組長和班主任,公平公正選拔行政管理人員。只有優秀的領導者,才能組建優秀的團隊;只有優秀的團隊,才能最大程度發揮戰斗力。
團隊合作是新時代學校發展的重要途徑,每個學校在形式上都有很多團隊,如行政團隊、教研組團隊、年級組團隊、備課組團隊、課題研究團隊等。團隊建設的核心是融合好不同教師的想法,以尋找最優的結果。如果在一個團隊中人人爭當先鋒、人人爭做模范,那么這個團隊的力量是驚人的。
在一個教學團隊中,既要有精力充沛的年輕教師,又要有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只有發揮不同年齡層教師的特點與特長,才能讓每位教師在工作中各盡所能、人盡其才,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才能夠得到提升。
四、更新理念,創新思路,提升師生凝聚力
改革創新是學校高質量發展的保證,學校的成績依賴于真真切切的課堂教學改革。
一年來,學校通過落實“三原則”“八要素”來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效率;教師通過學習“示徑課堂”教學范式來提高自身專業素養。
在教育管理中,學校形成了班級管理“無差生”,行為習慣“無差生”的教育理念,并且在教育教學管理過程中,制定了《教師教學常規20條》《學生學習常規20條》《學生行為習慣20條》等管理條例,凝聚了師生力量。
總而言之,只要教師心存夢想,敢于拼搏,團結一心,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就一定有辦法提高。學校只要能守住教育的心,留住教育的魂,就一定能辦好人民滿意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