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曉嬌
語文教育是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文化素養的重要途徑。如何在小學階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是語文教育面臨的挑戰之一。本文旨在分享一種創新的教學方法,即通過構建趣味的課堂情境和融合信息技術,以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吸引力和效果。在探究過程中,筆者以小學語文一年級“語文園地六”為例,通過基于漢字的情境引入、教學板書的設計,成功構建了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同時,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促進了學生對漢字的深入理解和應用,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一、課堂情境的構建
1.基于漢字的情境引入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激發學生對漢字的興趣至關重要。教學時,筆者采用了字謎作為引子,以引入漢字主題。例如采用一個由教師自編的謎語:“這個家族不一般,點橫撇捺豎鉤彎。一筆一劃藏智慧,方方正正真好看。”這個謎語巧妙地引入了“漢字”這一主題,引發了學生對漢字的好奇心。不僅如此,筆者還引入了一個有趣的角色——漢字小精靈,這個形象既可以作為學生的“小老師”,又可以作為學生的學習伙伴。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時,漢字小精靈及時出現并分享學習方法,這能使學習變得生動有趣。此外,筆者還設置了幾個小情境,如“漢字蘋果樂園”“漢字森林迷宮”“漢字街道”等,讓學生通過親身參與來學習漢字,提高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2.教學板書的設計
板書是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和重要手段,好的板書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因此,筆者在教學時設計了生動有趣的板書。例如使用紅彤彤的蘋果、綠油油的葉子來呈現“字詞句運用”的重要信息,這樣的板書使知識變得簡潔直觀,充分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學生的聽課欲。
二、信息技術的融入
1.課前學情調查
為了更好地了解學生在識字方面的學習情況,筆者使用問卷星來對其進行調查。調查內容包含學生的姓名、性別、已認識的漢字數量以及他們的識字方法。這些信息對調整教學設計非常重要,因為不同學生的識字基礎和識字方法可能各不相同。通過問卷調查,教師能充分了解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而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內容。
2.課中軟件加持
在課堂教學中,筆者充分使用了信息技術,以提高教學的互動性和吸引力。一是使用班級優化大師軟件。筆者利用班級優化大師的各項功能來組織分組競賽、設置計時器、進行隨機點名等。這不僅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還激發了學生的競爭意識。二是使用希沃白板App?;凇皾h字”這一主題,筆者設計了充滿趣味性的課件。這些課件包含動畫和互動元素,不僅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更專注于學習內容,而且讓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活潑。另外,在猜謎語環節,筆者使用希沃白板App中的蒙層技術,鼓勵學生親自揭曉謎底,增加了課堂的緊張感和互動性。
3.課后釘釘打卡
為了促進課堂與課外的銜接,筆者鼓勵學生通過釘釘打卡的方式,在課后主動分享自己的識字方法。學生可以視頻、圖片或者錄音的形式分享自己如何將課堂學到的知識應用于生活中,分享自己在超市、公園等場所或者家庭中認識漢字的經驗等。這種方式不僅可以促使學生將課堂所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深入理解漢字的實際應用,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和總結能力。
三、反思與展望
通過觀察學生的課堂表現、課堂參與度和識字方法的改進情況,筆者發現學生在生動有趣的課堂中會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梢?,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構建趣味的課堂情境和融合信息技術,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促進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深入理解和應用。但與此同時,這一教學方式也存在需要改進之處。例如可以進一步提高游戲和關卡的層次性,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因此,筆者將繼續深入學習,不斷創新和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進步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