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強 王新華
近年來,浙江省積極構建“區域品牌、先進標準、市場認證、國際認同”為核心的品牌建設體系,走出了一條具有浙江特色的品牌發展之路。截至目前,全省每百戶企業注冊商標擁有量124件,居全國第一,商標品牌發展指數連續三年位居前二。
一、品牌建設成效
(一)“浙江制造”品牌再上新臺階
近年來,浙江圍繞全球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目標,推動千企創牌、千企提質、千企對標、千企認證,提高“浙江制造”在國際上的認可度和影響力。截至2023年上半年,累計發布“浙江制造”標準3102項,累計認定浙江制造精品1772項。此外,成功吸納美國UL公司、必維國際檢驗集團等5家國際認證機構,共同成立“浙江制造”國際認證聯盟。
(二)“浙江農產”品牌價值提升
近年來,全省緊扣品牌興農、品牌富農目標,積極培育“品字標浙江農產”企業,開展“品字標”區域公共品牌建設。當前,全省品牌農產品種類覆蓋所有農業產業領域,農產品商標注冊數超13萬件,擁有區域公用品牌216個,列入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產品152個,打造“麗水山耕、三衢味、景寧600”等地方農產品區域品牌,“詩畫江南、活力浙江”等省域品牌影響力持續擴大。
(三)“老字號”品牌亮點紛呈
近年來,先后認定6批“浙江老字號”共491家,其中有“中華老字號”91家,杭州解百、古越龍山等10家老字號成功在主板上市,4家老字號登陸新三板,成功打造全國首個老字號國潮數字產業園。
(四)“浙江出口”品牌持續輸出
近年來,深入推進“品質浙貨 行銷天下”“浙貨行天下”工程,強化“浙江出口名牌”“品質浙貨”出口領軍企業、“浙江省出口名優特產品”等出口品牌主體培育。截至目前,全省累計培育“品質浙貨”出口領軍企業80家、“浙江出口名牌”836個、浙江出口名優特產品79種、181個省跨境電商出口知名品牌。
(五)“浙江文旅”品牌深入發展
近年來,浙江省精選地方特色,探索“美食文化+旅游”“民宿文化+旅游”等多元品牌業態。目前已評選2批共30個浙江省示范級文化和旅游IP,積極打造省域“養胃”美食旅游IP——“詩畫浙江·百縣千碗”,認定三批省級“百縣千碗”體驗店504家,培育認定省級“百縣千碗”美食街區(鎮)16個。
二、品牌建設主要做法
(一)集合多方力量,體系化推動品牌強省建設
省級統籌層面,成立浙江省質量強省工作領導小組,各地層面,各市、縣出臺品牌培育有關政策,建立知識產權行政執法體系,開展品牌建設和保護工作,部門層面,經信部門推進“浙江制造”精品評價;商務部門大力推進“品質浙貨、行銷天下”推廣工程;工商部門推進商標品牌工作等,社會組織層面,先后成立省品牌建設聯合會、省品牌建設促進會等,組織開展“浙江制造”標準制訂、品牌培育、認證實施、人才培養等工作。
(二)注重政策引導,加大品牌強省建設支持力度
省級層面,品牌建設連續8年納入省政府工作報告,相繼出臺《關于深化“浙江制造”品牌建設的通知》等一攬子政策。地市級層面,杭州印發《“品字標浙江制造”品牌建設資助經費管理辦法》,提升符合高標準、高品質要求的浙江產品(服務)資助服務水平;寧波印發《“浙江制造”品牌建設工作指南》,首設“品字標”公共品牌產品網上展廳。其它地市積極響應省級號召,大力度開展品牌建設。
(三)構建品牌體系,明確“品字標”品牌內涵
一是構建“A+B+C”品牌標準體系。A標準為省地方標準《“品字標”品牌管理與評價規范》,確立“質量第一、創新驅動、履責守信”的“好企業”管理要求;B標準為省品牌聯合會團體標準,聚焦關鍵性能指標,持續研制對標國際的“好產品”技術規范;C標準為省地方標準《“品字標浙江制造”品牌服務評價要求》,明確“貨真價實、質量安全、服務優質、糾紛快處”等“好服務”實施意見。二是完善“市場認證+自我聲明”的品牌認定體系。將第三方認證模式作為“品字標”品牌授權的主流核心做法,推行“一個標準、一次檢測、一次認證、多國證書”模式,推動與其他國內外認證項目的深度融合。同時允許企業以“自我聲明”和“特色品牌轉化”的方式獲得“品字標”公共品牌使用授權。三是拓展品牌認證行業領域。推動將“品字標浙江農產”品牌建設工作納入《浙江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細則》,在飯店業試點探索開展“品字標浙江服務”品牌培育等。
(四)加強宣傳引導,營造全省品牌建設氛圍
一是升級品牌宣推體系。制定“品字標”公共品牌標識使用管理辦法,積極推動“品字標”企業質量承諾100%公示、品牌產品100%貼標、廠區車間100%亮標、廣告宣傳100%植入,并試點推廣“品字碼”。二是重點抓好自主品牌博覽會等活動。三是數字賦能品牌宣推。整合現有全省品牌、商標、行業企業數據資源,打造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有機結合、內外信息互聯互通的互聯網宣推平臺,使“浙江制造”品牌“至精、至誠、至遠”的核心價值理念和“世界品質,浙江制造”的宣傳口號深入人心。
(五)健全品牌服務,強化全生命周期品牌管理
前期服務品牌指導。建立品牌指導服務站,為基層品牌指導服務站建設、管理以及服務提供標準遵循和技術支撐。建立“品字標”品牌企業培育庫,組建“三服務”工作組,對納庫企業建立檔案、明確對接聯系人,做好及時的跟蹤服務指導。后期服務品牌保護。印發《關于加強查處商標違法案件中馳名商標保護相關工作的通知》,指導各地加強馳名商標認定的管理保護。建立市、縣兩級知識產權行政執法體系,11個設區市全部實現專利行政執法權下放至縣(市、區),打擊知識產權違法行為。
三、下一步品牌建設計劃
(一)進一步完善頂層設計
發揮省質量強省工作領導小組作用,進一步加快政策研究和發布,持續開展品牌試點建設,切實解決全省品牌建設的重大問題。充分調動行業協會、科研機構、大專院校、消費者組織、新聞媒體等各方力量,深化品牌配套制度建設。持續完善促進全省品牌發展的財政投入機制,鼓勵社會組織發起設立品牌建設基金,加大品牌建設資金支持。
(二)繼續提升品牌競爭力
建立“名品+名企+名產業+名產地”的集群品牌和區域品牌培育提升機制,實施產業集群品牌和企業商標、地理標志聯動發展工程,實施商標品牌與專利發展融合戰略,打通“專利—標準—質量—品牌”發展路徑。推進“上云用數賦智”集成應用,為品牌建設高端化品質化發展提供技術支持。
(三)探索開展品牌價值評估
研究建立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品牌評估模型,開展先進制造業集群建設評價,探索建立農業品牌評價體系制度,探索運用指標體系、農產品指數等量化評估手段開展農業品牌價值評估,啟動現代服務業創新發展區綜合評價,聚焦“三創新”“三提升”,構建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四)持續做好品牌宣傳推廣
深入實施“品字標”貼標亮標計劃,推動實現全省“品字標”企業質量承諾、品牌產品、廠區車間和廣告宣傳貼標亮標“四個百分百”。充分利用與省廣電集團戰略合作的資源優勢,固定黃金時段在主流媒體投放“品牌建設”公益廣告,在熱門欄目開設“浙江品牌”專題,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進一步舉辦好寧波時尚節、浙產新能源汽車品牌宣傳活動等,切實做好下一屆自主品牌博覽會籌備工作,引導更多企業參與品牌展示活動。
(徐強,浙江省發展和規劃研究院。王新華,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