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甜
江蘇商貿職業學院,江蘇 南通 226011
教務教學一體化是一種高校教務管理理念,它要以全面的高校信息化管理系統為基礎,以高效的教務管理隊伍為保障,以提升高校教學質量為目標的教務管理方法論。保證教務教學一體化融入高校教務教學管理當中,必須先明確目前高校教務管理存在的問題,然后以問題為導向積極整合資源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案。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推進,以信息技術來整合資源提高高校教務管理水平,已經成為高校教務教學管理的必然趨勢。陳艷在《教務教學一體化背景下提升高校管理工作效率的途徑》當中認為,高等教育在較大的畢業生就業壓力下,教務工作必須面對較為復雜的管理現狀,積極提升管理的時效性、準確性[1],要圍繞教學形成資源整合,要為教師的教學、學生的學習提供保障。尤其是高校從傳統知識教育、技能教育向應用型人才方向轉變,需要教務工作隨之改革,加強教務工作的資源供給能力。在這樣的背景下,很多高校都在嘗試教務教學一體化。總體來說,教務教學一體化是通過現代化管理方法,讓教務工作成為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的紐帶,要充分發揮出教務人員的科學管理作用,使得教學資源、學習資源、生活資源以及社會資源得到整合。
高校人性化管理指的是高校在教師及學生管理當中要站在師生角度形成管理方案,要保證各類制度的科學性、合理性;要保證資源管理的高效性;要實現教學與考試系統的一體化,打通考試管理、教學管理的交互通道,要為教師了解學情提供信息化平臺。提升教務管理效率,便是從人性化管理角度切入,認真研究和落實這些問題,以縝密的管理方案來保證各方面工作的有條不紊,全面提升教學質量。
高校教育最終也必然向校企合作方向發展,要讓各專業學生進入到更好的實習環境當中,達成實理結合、學以致用。該目標的實現同樣需要高校教務人員擺脫傳統思想束縛,可以結合社會現狀、行業狀態、有關法律,在校企合作方案制定、校企利益劃分當中發揮出積極的作用,讓現代化校企合作落戶高校。例如,通過科學合理的教務管理,讓企業融入課程制定活動當中,便于企業有關的崗位勝任力標準融入課程體系,為學生專業學習、綜合能力提升提供指導。又或者結合企業情況,對學生考試進行合理安排,引導教師形成考前、考中、考后管理,讓教師可以通過學生考試成績來評價學生的綜合能力,為校企的進一步合作提供參考[2]。
要在教學教務一體化基礎上提升教務管理水平,首先必須對目前教務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診斷”。在這里以自身工作經驗為基礎,結合文獻研究法最終提出目前高校教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四個問題:
林斌在《“互聯網+”情境下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務教學管理模式創新研究》當中討論了高校教務管理問題,認為:隨著網絡的普及,高校教學資源呈現多元化態勢,教育模式也在不斷改進,有形資源、無形資源的管理越來越復雜。除了師生教學過程中所需的教材、教具、互聯網等各類資源之外,需要教務管理工作看到高校專業眾多、教師教學方法各異的現狀,要盡可能提供更全面的資源庫[3]。然而目前高校教務管理和教學管理脫離,教務管理除了基本的教材、教具等供應之外,無法進一步精準整合資源為師生教學提供更強的保障。教務管理方面的供給不足,直接影響到了高校教學工作。
高鴻在《新形勢下高校教務管理工作效率和質量的提升策略》當中指出,高校一部分教務管理人員缺乏專業水準,不具有主動服務意識,更有甚者態度散漫,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務工作服務教學工作的水平[4]。從國家要求的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來看,高校教務人員還需要進一步加強育人意識、服務意識。
教務管理服務教學工作,但因為目前高校信息化管理水平相對不足,教務管理、教學工作二者間存在信息孤島,導致教務管理的保障功能無法全部發揮出來。例如,教學活動中缺乏什么樣的資源,教師需要哪些服務,學生的學習方法存在哪些問題,高校教務人員無法通過內部網絡做到針對性了解,造成了供給的錯位。
教務工作為教學工作提供保障,但是教學工作面臨著諸多影響因素,需要教務管理人員動態評價教學工作以及教務管理工作,找到二者存在的問題,這樣才能有效解決問題,為教學教務一體化掃平道路。但目前教務管理工作中動態評價缺失,造成了教學教務分離。
明確了目前高校教務管理現存問題,找到了問題的致因之后,結合教學教務一體化理念,給出提升高校教務管理工作的具體策略。
楊運靈在《提升高校教務管理工作效率的對策分析》中認為,高校教務工作主要包括教學計劃制定、課程任務編排、學生學籍管理、考務管理等[5]。這些工作都和教學工作緊密關聯,故而抓住教務教學一體化來提升高校教務管理工作水平是可行的。首先需要積極地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務管理制度,通過制度來引導教學管理工作、教務管理工作,讓二者發生關聯。例如:
在責任有關的制度內容當中,必須明確指出教務人員的工作方法,需要積極了解教師、學生教學和學習需求,要做到服務的精準供給。以這樣的形式確定出教務管理的基本方法,避免教務工作浮皮潦草,讓教務管理人員扎根到基礎工作當中,夯實教學教務一體化模式的基礎。
教務管理當中資源整合工作也必須在全面采集和分析教學工作有關信息之后,找到具體的問題以及原因之后再將資源合理化分類,并動態統計各類資源的使用效率,做到資源的不斷優化。尤其是面對校企合作成為常態的現實情況,更需要與合作企業深度溝通,保證二者資源共享。
積極增加與現代教學有關的新資源。站在互聯網之下,高校要求教務管理人員為師生教學提供與專業教育和學習有關的各類虛擬資源,要保證高校在這一方面的資源擁有優勢,破解一直以來教學當中虛擬資源匱乏的短板。例如,將歷屆畢業生的畢業論文作為寶貴資源加以開發利用,將重要的學術論文轉化為數字資源,使其融入教師教學資源庫內,在教師的整合處理之下,讓其中一部分內容轉化為附加的學習內容,讓學生的專業學習得到指導。作為高校最大資源庫的校辦圖書館也要發揮出作用,在教務人員的作用下,讓一些電子館藏進入到各專業教學資源當中。
總而言之,制度必須有科學性、系統性,避免制度過于形式化的問題發生。高校教務管理當中要針對教務人員形成較為全面的考核,通過服務供給、資源管理等方面的具體指標來形成嚴格考核,考核對接獎懲,如此才能提升他們的工作效率。這種以制度為抓手的管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教學教務一體化,不斷消解二者間存在的孤島,讓高校教學質量得到提升。
許軼穎、姜沅伶在《高校教務教學管理工作效率提升路徑探究》中指出,教務工作人員必須有過硬的管理能力、較高的專業水平以及全面的素質。為了培養出專業教務管理人才,高校需要形成專門的培訓制度,要為他們提供管理學、心理學、教育學等有關資源,讓他們形成自主學習習慣,不斷豐富自身理論體系,提高文化素養。高校需要建立有效的激勵制度,激發教務管理人員的自我成長意識,讓他們積極貢獻自身學識、經驗,為提升高校教務管理水平,提升高校教學質量做出貢獻。除此之外,為了讓教務管理人員主動服務教學,高校需要積極為教務管理人員、教學人員構建溝通平臺,這樣讓教務工作者、教學人員形成交互,讓教務工作者找到教師、學生的需求。高校教務管理人員需要在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學著利用經驗去解決一些模式化的問題,這樣才能提高他們的工作效率[6]。最為關鍵的是,務必要讓教務管理人員形成人性化管理意識,能夠隨時隨地與教師、學生溝通,以此來采集信息,保證自身工作決策具有參考對象,提升決策的科學性。
韓慶、吳子朝在《教務教學網站系統設計與開發》當中給出了教學教務一體化解決方案,該方案主要是針對教師布置作業、學生交作業、教師發布通知、學生在線請假以及動態獲取學科學習有關資料等要求而形成的專業網站設計方案。同時,為了提高該網站的利用率,專門融入了社交板塊,最終形成了一種論壇形式的管理方式:教師在線布置作業,學生動態上交作業,同時師生雙方又可以在線瀏覽有關資源,并就一些專業知識展開討論[7]。學生可以在線發帖,帖子內容可以與學科學習有關,也可以與特長愛好有關,其他人在帖子下方都可以回帖。
對于該設計方案最終效果如何,在這里不作評論。但是,這種研究方向為教學教務一體化提供了參考。在高校教務管理當中,完全可以借鑒這一經驗,將高校的論壇、博客、微博等綜合起來互相關聯形成一個開放的信息化管理系統,便于教務管理人員通過這樣的平臺采集信息,充分獲得教師、學生的各類需求,提高服務供給的精準性,保證資源組合優化的科學性。在具體操作中,教務管理人員以小問卷、小調查形式走進教師隊伍、學生群體當中,去獲得精準的信息,避免教務管理當中存在的主觀陷阱。
在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背景下,教學教務必須充分融合,教務人員同樣可以發揮出育人作用。鑒于教學工作、教務管理各負責一片的現狀,想要實現教學教務一體化,有必要抓住各自工作評價環節,讓對方參與到己方的評價當中。雙方以這樣的方式做到互通有無,徹底打破彼此間溝通屏障,保證交流交互的動態性,為教學教務一體化的動態性評價提供保障。
第一,教學工作評價方面的互相融合。教學工作有關的評價活動要積極邀請教務管理人員參加,這樣可以讓后者充分了解影響教學質量的一些因素,為教務工作開展指明方向。過程中,教務人員可以表達觀點、提出意見,這樣可以保證教學工作的動態評價更全面。例如,教學總結評價當中認為某些資源供應不足,教務人員聽后根據客觀情況闡述意見,如此針對某一資源可以形成進一步的調控方案。
第二,教務工作方面的互相融合。教務工作評價中需要在教務管理人員自我評價當中,積極采集教學人員的意見和建議,要站在被服務者角度反觀教務工作存在的短板和問題,這樣才能保證進一步提高教務管理水平。當然,教務管理評價當中也不可忽視學生這一主體,要為學生設立反饋信息的渠道,這樣可以讓學生參與到教務管理評價當中,將一些建設性意見和建議傳遞給教務管理部門。如此,教務管理當中實現了人性化管理、人性化服務的目的。
教務教學一體化是高校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高校有必要從教務人員培養、教學教務一體化制度建設、信息化管理模式、動態工作評價幾個方面去夯實教學教務一體化基礎,讓教務教學一體化成為提升教務質量、教學品質的重要抓手。換言之,人才培養、技術資源、制度建設等都是教務教學一體化提升教務工作效率的基本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