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燕芳 劉劍英
產后延續性護理在促進產婦機體恢復以及改善母乳喂養等方面有重要應用價值。既往調查顯示,產婦產褥期對護理服務的需求較高,且受到產婦年齡、產次等因素的影響[1]。初產婦是產后延續性護理的特殊服務對象,由于產褥期自我護理相關知識的缺乏以及角色轉變、新生兒照護任務等產生的心理壓力,均可不同程度影響其康復進程。為確保母嬰健康,促進初產婦的產后恢復,在產后延續性護理期間,應持續關注初產婦的照護需求,并以需求為導向制定護理方案。中醫特色護理是產后康復護理的新方向,根據血虛證、血瘀證、熱結證等常見證候要點,給予加強的中醫護理技術,遵循辨證施護原則,對其產后康復有積極影響。既往研究發現,在產后護理中引入中醫護理技術,可改善產婦的心理狀態,并降低宮縮痛、奶水不足等產后并發癥風險[2]。本研究對中藥洗頭與起居護理聯合應用的臨床價值進行分析,探討其對延續性護理質量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21年4月—2023年3月在瑞金市婦幼保健院完成分娩的82例初產婦,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41例。觀察組:年齡21~27歲,平均(24.61±1.48)歲;孕周38~41周,平均(38.74±0.35)周。對照組:年齡22~28歲,平均(24.39±1.25)歲;孕周38~41周,平均(38.62±0.31)周。2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足月妊娠;單胎;胎兒正常發育;無剖宮產指征,順利完成陰道分娩;可正常溝通,并配合完成研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有精神疾病史;非初產婦;伴臟器病變;合并妊娠疾病;既往有盆腔手術史。
1.3 方法
1.3.1 干預方法2組產婦住院期間的醫療干預措施基本一致,且在出院前均已完成產褥期護理、母乳喂養及其他新生兒照護相關內容的健康宣教,出院當日發放宣教手冊。出院后,對照組給予常規延續性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應用中藥洗頭聯合中醫特色起居護理,具體如下。
常規延續性護理:①電話隨訪。定期進行電話隨訪,了解產婦產褥期自我護理情況,詢問是否有關于新生兒母乳喂養、新生兒養護以及產后康復鍛煉等方面的疑惑,根據產婦的反饋結果,給予針對性指導。每次隨訪前做好記錄準備,由隨訪人員詳細記錄產婦自我護理情況。②家庭隨訪。根據每次隨訪過程,評估產婦的恢復情況,并關注其心理狀況,對表現出明顯負面情緒,或在產褥期管理方面出現嚴重問題的產婦,盡快安排家庭隨訪,通過面對面指導方式,提升產婦護理能力,緩解精神壓力。③不定期線上隨訪。邀請產婦關注科室微信公眾號,并加入臨時組建的交流群,公眾號不定期發布與產后康復、母乳喂養相關的科普類文章、視頻,交流群供初產婦之間交流經驗時使用。
中藥洗頭:組方為墨旱蓮200 g,海風藤60 g,紫蘇子60 g,艾葉100 g,桂枝100 g,當歸20 g,紅花10 g,川芎60 g,白術60 g,陳皮15 g。上述藥材提前裝入一次性密封袋,每日1劑。出院前,指導產婦及其家屬學習煎藥、中藥洗頭方法,并由家庭成員協助完成中藥洗頭,1~2 d洗1次。
中醫特色起居護理:①健康指導。產婦出院后第1周,圍繞中醫的起居護理進行系統性健康指導,通過微信傳輸方式,發送相關科普文章、PPT及視頻,內容涉及起居護理的基本概念、優勢等,提高產婦的重視程度。②環境管理。根據產婦實際情況安置床鋪位置,有畏寒怕風表現者,床鋪安置在向陽、溫暖的房間;有惡熱喜涼者,床鋪安置在背陰、涼爽的房間。根據氣候變化調節房間內溫度,恰當著衣,既要求避風,又應適當通風,保證空氣質量,具體方法由隨訪護士根據產婦家屬提供的信息進行針對性指導。③產后運動。在常規產后康復鍛煉的基礎上,以動靜相宜為基本原則,在適當靜心修養的同時,以不感到疲勞為度,安排產婦進行調理運動。④其他護理。指導產婦做好日常清潔護理,每日用溫度適宜的熱水熏洗外陰,熱風吹干或擦干,排便、排尿后用溫開水清洗;下腹部正中放置熱水袋,按摩膀胱,刺激收縮,注意控制溫度。順應四時,春夏季節夜臥早起,秋季早臥早起,冬季早臥晚起。
1.3.2 觀察指標①比較2組出院前、產后4周愛丁堡產后抑郁量表(EPDS)評分、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評分。EPDS共10項,總分30分,得分與抑郁程度呈正相關。PSQI共19個自評項與5個他評項,總分21分,得分與睡眠質量呈負相關[3,4]。②比較2組出院前、產后4周生活質量量表(SF-36)評分。SF-36分為社會功能、情感職能、精神健康、軀體疼痛、生理功能5個項目,各項100分,分值與生活質量呈正相關[5]。③比較2組產后4周內并發癥發生情況。

2.1 EPDS及PSQI評分護理后,2組EPDS、PSQI評分均下降(P<0.05);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EPDS及PSQI評分比較 (分,
2.2 SF-36評分護理后,2組SF-36評分均有升高(P<0.05);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SF-36評分比較 (分,
2.3 并發癥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例,%)
產后護理的實施,有助于產婦自我保健能力及新生兒照護能力的提升,并可對產婦盆底功能恢復、新生兒母乳喂養率產生積極影響。既往發現,初產婦產褥期的認知缺乏問題較為突出,依托信息平臺,提供延續性護理,有助于解決居家護理問題[6]。但延續性護理實踐中,仍有產婦可能出現睡眠質量差、心理壓力嚴重等問題,并伴有產褥期感染、尿潴留等風險。現代西醫對初產婦的產后照護,主要集中在飲食、產后康復鍛煉等方面,對并發癥風險的防范,也多從對癥處理角度選擇護理措施。此類干預策略,雖然能夠影響初產婦的居家護理狀況,改善營養狀況,促進盆底功能恢復,但仍難以全面滿足初產婦的身心要求。中醫認為,女性以血為用,分娩過程伴隨著大量氣血消耗,產后容易出現陰陽失調、氣血虧虛等問題,故在完善基礎護理的同時,有必要根據產婦的證型,給予恰當的康復指導。
該研究發現,經持續護理后,觀察組EPDS、PSQI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提示中藥洗頭、中醫起居護理聯合應用,能夠提升產婦的睡眠質量,并改善產后抑郁問題。中藥洗頭是以中藥材煮制湯水并用于洗頭的一種護理技術,兼有清潔與滋養頭皮、保養發絲、驅寒等多種作用。生活起居護理以起居有常、環境適宜、勞逸適度為基本原則,重點關注產婦居住環境的改善。賴娜蕓等[7]研究提示,中藥洗頭可影響產婦的產后康復情況,與本研究結論相似。而在中藥洗頭的組方中,墨旱蓮有益陰、止血、補腎等作用;海風藤可治產后腹痛、痛經;紫蘇子、當歸、紅花等有補氣活血等功效;桂枝可調和營衛、溫經化瘀;白術可增強體質、健脾益氣。諸藥合用,可調養氣血,與產后陰陽失衡、氣血失調相吻合。本研究顯示,2組患者生活質量均有明顯改善,且觀察組SF-36評分更高,提示中醫特色護理可改善產婦的產后生活質量,與既往報道結論一致[8]。分析其原因,可能與起居護理提供的支持有關。中醫生活起居的主要目的是保護正氣,調整機體內外陰陽平衡。在產婦居家護理期間,通過電話以及微信提供全面的起居照護,有助于提升其自我照護能力。中醫認為,生活起居的照護需順應四時變化,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故居家護理期間,指導產婦及其家屬根據氣候變化調節房間環境,以達到平衡陰陽的干預效果。勞逸適度對產婦的康復有重要影響,故在關注產婦睡眠質量的同時,通過適度的康復鍛煉、運動調理,促使氣血流暢,增強產婦抵御外邪的能力。此外,本研究還發現,觀察組尿潴留、產褥期感染等并發癥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與林楠[9]報道的結論基本一致。以上結果表明,中藥洗頭聯合中醫特色起居護理,能夠改善產后延續性護理的質量,對初產婦產后抑郁風險、睡眠障礙風險、潛在產后并發癥風險的管理產生積極影響,促進身軀功能及心理健康水平的恢復。
綜上所述,在初產婦延續性護理期間,中藥洗頭聯合中醫特色起居護理具有較好的護理效果,能夠促進睡眠質量的提升,改善產后抑郁問題與生活質量,并降低并發癥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