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一帶一路頂級合作倡議提出的第十周年,2023年10月18日上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出席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并發表題為《建設開放包容、互聯互通、共同發展的世界》的主旨演講。習近平宣布中國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八項行動,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為實現世界各國的現代化作出不懈努力。新階段傳播策略也應適應新變化做出相應的調整,與時代相符合。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是一個經濟合作倡議,因此,從政治角度來看,中國將在傳播過程中秉承著政治互信、尊重其他國家領土主權的原則,樹立大國形象,提升國際話語權。從經濟角度來看,形成在經濟交流中開展傳播,以傳播促進經濟交往,良好雙向互動。從文化角度來說,本著尊重各個國家文化傳統的原則,在文化交流中傳播中華文化,增強文化認同感。通過官方一帶一路電視臺以及在經濟交流中民族企業和流媒體平臺TikTok博主具身傳播,結合新興元宇宙平臺未來發展趨勢、構建以中國為核心的“全球南方文化共同體”,向世界發出中國之聲。
一、一帶一路傳播的意義
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分別提出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合作倡議。依靠中國與有關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域合作平臺,一帶一路旨在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高舉和平發展的旗幟,積極發展與合作伙伴的經濟合作關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在過去十年,一帶一路取得了輝煌的成就,2023年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成為紀念“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最隆重的活動,此次活動主題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攜手實現共同發展繁榮”。十年來,“一帶一路”倡議的全球關注度顯著上升,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已成為國際輿論涉華敘事框架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一帶一路突出了新的發展目標后,與之相關的傳播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增強政治互信,反對西方霸權
1.政治互信,平等交流的傳播原則
一帶一路頂級倡議屬于經濟合作倡議,旨在探索新形勢下國際經濟合作與發展的新模式,與美國在二戰后冷戰背景下提出的馬歇爾計劃不同,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并非地緣政治結盟,而是拋棄了意識形態對立差異,跳出對抗語境。在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行經濟交流的同時無意干涉別國內政,而是希望在平等、包容、合作、共贏的基礎上續寫共同發展的新篇章,推動共建國家和地區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因此,在傳播工作中也要秉承政治互信的原則,在尊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主權的前提下,通過傳播樹立中國的大國形象,提升國際話語地位,中國也將在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交流的過程中,履行大國義務,承擔大國責任,體現大國擔當。
2.“全球南方”定義權高地爭奪,反對西方對中國孤立主義
在2023金磚峰會上,全球南方一詞高頻出現,也是近年來,西方國家試圖污名化中國的一塊話語權戰場。全球南方一詞脫胎于南方國家、發展中國家、第三世界國家等概念,包括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太平洋島嶼以及亞洲的發展中國家,南南合作金融中心把“全球南方”定義為“77國集團和中國”。西方國家在熱捧和操控“全球南方”概念的同時,有意將中國排除在外,妄想分化中國與廣大發展中國家的關系,削弱中國在發展中國家的影響力。
因此,對于全球南方的話語權高地的爭奪,也是中國對外傳播戰略中的重點,“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大部分為全球南方國家,因此在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傳播工作中爭取沿線國家認同,對于中國是全球南方國家既定事實的強調,對全球南方國家定義權的撥亂反正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話語是權力意志的體現,因此,對于全球南方的定義對于中國未來國際話語權的提升非常關鍵。
(二)高質量經濟發展,高質量傳播高度
截至2023年6月底,中國已與152個國家、32個國際組織簽署200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共同創造了輝煌的經濟發展奇跡。在2023年,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中國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八項行動,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因此,在秉承著高質量發展的原則下,傳播工作也應當專注高質量、提升新高度。對于推動中國與沿線國家的經濟交流有極大的促進作用,通過對高質量發展的宣傳,提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信心,促使更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企業與中國合作,推動“一帶一路”倡議更好在高質量經濟交流中傳播,以傳播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形成良好的雙向互動。
(三)增進文化認同,創造發展共識
一帶一路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高舉和平發展的旗幟,積極發展與合作伙伴的經濟合作關系,共同構建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文化認同空間。在傳播過程中,中國在尊重歷史、尊重他國文化傳統的前提下,借用古代歷史故事講好現代發展敘事,推動中華文化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傳播,不斷提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中華文化的認可度,尋求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文化共鳴,求同存異,攜手構建一個各美其名,美美與共“一帶一路”文化共同體。
二、一帶一路傳播策略
在過去十年,一帶一路頂級合作倡議取得了矚目的成果,同樣在傳播領域,一帶一路相關傳播內容也受到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好評。在一帶一路第十年推動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的關鍵節點上,相關的傳播策略也應隨之提出更高要求。
(一)堅守傳統媒體陣地,持續提升內容質量
從傳播社會角度來看,媒介背后控制力量是其傳播內容傳播導向的決定性因素,也是其傳播的目的和服務對象。因此國家在傳播中扮演的角色至關重要,國家媒體是一帶一路傳播過程中的主導者、主力軍。國家級傳播“一帶一路”傳播策略的制定中,應堅持文章前述的種種原則,在尊重別國國家主權的前提下,推動中華文化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傳播。
在過去的十年中一帶一路也推出了相關的紀錄片和節目,而在傳統媒體方面也有一帶一路電視臺,只不過該電視臺屬于民間組織機構,并非為官方電視臺,因此在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官方如果能夠組織力量,打造新的“一帶一路”電視臺,對未來的全部工作將會有更大的提升。如在今年,央視推出紀錄片《攜手向未來——一帶一路·十年》,通過紀錄片全景式地展現了“一帶一路”10年來對中國和沿線國家產生的變化,從企業,商人,普通員工,各個國家民眾的視角、沿著時間發展線索,帶領受眾回顧了“一帶一路”過去十年的發展成果,也立足過去十年,面向未來十年高質量發展新階段作出了展望。
(二)結合新興流媒體平臺發展優勢,把握民間流量
近年來,隨著抖音等流媒體平臺的崛起,人們關注手機屏幕的時間越來越長,從手機中獲得的信息也呈指數型爆炸增長。根據李普曼在《輿論》一書中提到的擬態環境理論,人們在虛擬環境中得到的信息會影響日常生活中現實的行動,擬態環境對現實生活的影響權重越來越大,擬態環境與現實環境融合越發緊密,有形成融合媒介環境的趨勢。
TikTok是字節跳動公司開發的一款軟件,為抖音海外版。與國內情況類似的是,抖音已經成為一款國民軟件,而TikTok目前已經成為除中國地區外最受歡迎的流媒體短視頻平臺軟件。其通過定制化算法,和短平快的視頻內容在全球收獲了數以十億計的粉絲。
在中國已經有相當程度上的抖音傳播玩法,對于受眾的喜好以及內容的定制已經有一套熟悉的規則。我們可以利用這些已經獲得的TikTok特內容制作運用到對外傳播上面這樣對我們的傳播工作也是非常有利的。
目前通過網紅博主對中華文化的傳播,以獲得全網平臺的粉絲,是文化傳播成本最小效果最好的方法。主打中國文化與海外文化的差異性,結合當地本土文化進行傳播,引起海外民眾興趣,進一步提升其對中華文化了解的動力。如知名抖音博主毒角show,最開始是在海外推廣中國民間小吃而出名,通過日常化的剪輯手法,配合文化差異的主打內容,在海內外全網平臺收獲了共計超過五千萬的粉絲。通過對民間小吃在海外群眾中的切身體驗,增強國外民眾對中國的切實感知提升其對中國了解興趣,以點帶面,借此推動中華文化海外傳播不失為一種方案。
(三)緊抓未來元宇宙平臺發展大勢,推動擬態環境與現實環境融合
元宇宙是去年年初在互聯網上爆火的一新型概念,在該概念一經提出后就有諸多傳統互聯網公司爭相進入該領域內。元宇宙這一概念的目前未能實現的原因目前還受制于硬件條件,而今年大熱人工智能的發展為未來算力的提升提供了可能,也讓元宇宙的進一步實現越發成為現實。
元宇宙這一概念誕生也反映了人類目前渴望通過科技去創造一片新的世界,是通過虛擬技術與現實的結合而打造的一片世外桃源,因此未來元宇宙平臺也是重要傳播場域。在發展元宇宙的過程中,通過對平臺的搭建基礎設施的構造,吸引更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加入中國元宇宙平臺,通過元宇宙平臺傳播中華文化中國精神,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攜手共建一帶一路元宇宙內容,持續推動構建一帶一路元宇宙空間,通過虛擬現實技術讓擬態現實具象化,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更加切身地體會到中華文明,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
結語
在國際環境日趨復雜的當下,中國的傳媒工作者們如何立足中國展望全球,對西方霸權主義污名化行為做出中國回應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內對外傳播策略的一大重點和難點。
面向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新階段,未來也為我們提出了更多挑戰,伴隨挑戰而來的也有更多新的機遇,在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貿易往來的過程中,積極發展對外傳播事業。在尊重國家主權,平等交流的原則下,堅持因地制宜,一國一策的方針,通過經濟貿易的主體行為,在經濟中弘揚中國文化,以文化促進經濟發展,構建以中國為中心的“一帶一路”文化認同空間,提升國際話語權。而面對西方陣營的污名化行為、對中國的抹黑行為,如對全球南方定義權的故意將中國排除在外的做法,中國將持續通過實際行動展示大國風采,體現大國擔當,樹立大國形象,中國也將用事實去證明中國是全球南方國家必不可缺少的一員。因此在傳播過程中傳播工作者們要堅定立場,警惕西方宣傳報道中的語言陷阱。
通過官方傳統媒體與新興TikTok流媒體平臺博主的線上線下聯動,通過優質中華文化內容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本土文化結合的做法吸引更多受眾。把握未來元宇宙平臺發展趨勢,借助擬態環境與現實環境結合的融合媒體環境,創造以中華文化為核心的“一帶一路”文化共同體,向世界發出中國之聲。
參考文獻:
[1] 姬德強,主體性探尋:“一帶一路”與國際傳播研究的想象力[J].傳媒觀察,2023(9).
[2] 鐘新,“一帶一路”10周年:話語變遷與國際傳播[J].傳媒觀察2023(9).
[3] 伊斯雷爾·愛潑斯坦“一帶一路”10周年:國際傳播敘事的“南方轉向”[J].傳媒觀察,2023(9).
[4] 海外網與清華大學國家形象傳播研究中心《“一帶一路”中國國家形象傳播調查報告》[R].人民日報海外網“一帶一路”投資與合作創新論壇,2023.
[5] 溫盧.今日頭條的下一個互聯網風口:短視頻[J].北方傳媒研究,2018(02).
[6] 韋植巍.短視頻走紅的原因及影響——以“抖音”為例[J].視聽,2018(09).
[7] 劉東梅. 短視頻風起云涌這些年[J].互聯網經濟,2018(07).
[8] 于建忠,范祚軍主編.東盟共同體與中國—東盟關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9] 王麗主編.“一帶一路”對外文化傳播研究[M].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2020.
[10] 李彪,高琳軒.中國面向東盟國家的精準傳播路徑[J].對外傳播,2021(9).
作者簡介:
任燁(1999.6.18—),男,漢族,重慶大學本科,研究方向:播音與主持藝術、發聲學、聲樂、傳播學、國際傳播、實證主義哲學、存在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