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文 ,朱瑞娟 ,楊瑞鋒 ,閆紹悅 ,孫新堂 ,王瑩瑩
(1.山東畜牧獸醫職業學院,山東濰坊 261061;2.山東迅達康獸藥有限公司,山東濟南 250300)
中醫藥事業是我國醫藥衛生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醫藥文化更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中醫藥在疾病預防、慢性病治療與康復等領域有著極為顯著的優勢。 健康素養關系到人們的健康水平,從而進一步能影響到社會的發展[1]。 公民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不僅關系到公民的健康水平,還關系到我國中醫藥事業的發展和傳承[2]。目前,關于濰坊市居民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的研究非常有限,未見有相關文獻報道。 鑒于中醫藥文化的重要性,本研究旨在通過對濰坊市社區居民開展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調查,全面了解濰坊市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水平, 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及建議,為有關部門制定合理的政策提供科學依據。
以 2023 年 3 月到 5 月份濰坊市 11 個區(市)內15—69 歲的常住居民 (在當地居住半年以上者)為研究對象,其中高新、奎文、坊子、濰城、寒亭為城區監測點,安丘、昌樂、昌邑、諸城、高密、臨朐設農村監測點, 對4 400 名常住人口進行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3 826 份,收回有效問卷3 582 份,有效應答率為79.6%。
其中男性 1 566 人,占43.72%,女性2 016 人,占56.28%,男女比例為 0.78:1;城市居民2 241 人,占62.56%,農村居民1 341 人,占37.43%,城市居民與農村居民比例為1.67:1; 研究對象的年齡范圍為48.21±11.08 歲,其中56—65 歲人數占比較多(23.73%);調查對象文化程度以小學/初中文化程度占比最高 (47.32% ); 職業分類中農民占比最高(35.87%)。 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見表1。
表1 調查對象基本情況
1.2.1 抽樣方法
本文采用分層多階段隨機抽樣方法[3],分為城區和農村兩層。 城區和農村各抽取20 個村(居)委會,每個村(居)委會抽取110 個家庭戶,每戶抽取一名適齡常住人口作為調查對象[4]。
1.2.2 調查方法
采用《中國公民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調查問卷》開展走訪調查,問卷包括37 道題目,滿分100 分,由調查員入戶對調查對象進行問卷調查, 答卷由調查對象獨立完成填寫,如調查對象不能獨立完成問卷,則采用口述答題形式由調查員幫其完成, 調查員收集資料匯總[5-6]。
1.2.3 評價方法
評價采用五維度(中醫藥基本理念、中醫藥公眾適宜方法、中醫藥健康生活方式、中醫藥文化常識、中醫藥信息理解能力)[7]中醫藥健康素養水平作為評價指標, 來反映濰坊市社區居民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的水平情況。《中國公民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調查問卷》得分70 分以上(含70 分)者判定為具備基本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8]。
1.2.4 統計分析
問卷數據錄入采用EpiDate3.1 軟件, 數據統計分析采用spss27.0 統計軟件, 監測對象信息采用描述性統計分析, 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水平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9]。
根據表1 調查問卷結果表明, 調查對象中具備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者719 人, 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總體水平為20.07%。 其中,男性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具備率為18.71%,女性為21.14%,無顯著差異(Χ2=3.220,P>0.05)。城市居民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具備率為28.29%,農村居民為14.61%,中醫藥文化素養存在明顯的城鄉差異(Χ2=252.005,P<0.01)。居民素養水平在各年齡分組間存在顯著差異 (Χ2=75.771,P<0.01)。 文化程度分組中,居民的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隨文化程度的提高而增高, 碩士及以上學歷者的素養具備率最高(44.44%),不識字或識字很少者的素養具備率最低(2.87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Χ2=75.459,P<0.01)。 職業分組中公務員(41.86 %)、教師(40.51 %)、醫護人員(61.29 %)的素養具備率高于其他職業,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152.442,P<0.01)。
濰坊市社區居民5 個維度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的水平計算方法為: 將具備某一維度文化素養的男女人數加起來除以總人數。 計算得出: 基本理念35.23%(1 262), 健康生活方式 32.21%(1 154),公眾適宜方法 3.18%(114),文化常識 28.30%(1 014),信息理解能力35.65%(1 277), 其中信息理解能力維度水平最高(35.65%),公眾適宜方法維度水平最低(3.18%),結果見表2。
表2 2023 年濰坊市五維度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情況
本次調查濰坊市社區居民的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水平為20.07%,2022 年中國公民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水平達到22.56%, 尚未獲得2023 年全國數據, 參比2022 年中國公民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水平,濰坊市社區居民水平仍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而且研究結果表明, 濰坊市社區居民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水平具有比較明顯的城鄉差異。近年來,濰坊市為貫徹落實 《山東省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范區建設中醫藥文化建設專項行動方案》,弘揚傳播中醫藥文化,利用網絡平臺等普及中醫藥理論知識,傳播中醫藥文化理念, 使濰坊市社區居民的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有了顯著提升。 但是由于部分居民對中醫藥健康知識的忽略及不重視、 中醫藥健康文化宣傳不到位、居民缺乏接觸中醫藥文化知識途徑等,居民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仍需進一步提升。
本研究結果顯示, 各年齡中,36—45 歲居民的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水平高于其他年齡, 該年齡段居民已經具備較好的認知和理解能力, 接觸中醫藥文化知識的途徑較為廣泛。文化程度水平中,碩士及以上高于其他組,不同職業人群中,素養最高的職業依次為醫護人員、公務員、教師。 從文化程度影響和職業影響因素來看,受教育程度越高,從事腦力勞動及收入較高的群體中醫藥文化健康素養更高, 該類人群獲取中醫藥知識的能力強,有相對穩定的收入,能夠將更多關注放到家庭健康保障當中, 并且接觸到的中醫藥醫療資源相對豐富[10]。 因此,要將更多注意力放在低文化程度人群的中醫藥健康需求上[11],利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和具有廣泛參與度的實踐路徑,精準施策,普及中醫藥文化知識,傳播中醫藥文化理念[12]。
在五維度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水平中, 中醫藥基本理念素養最高,公眾適宜方法最低。公眾適宜方法包括推拿、拔罐、刮痧[13]等,由于此類方法都需要一定的理論基礎以及操作技巧、需要使用工具等,這對社區居民適宜方法的運用造成了一定的制約[14]。這提示在中醫藥文化宣傳工作中, 要突出中醫藥適宜方法技能相關的培訓和推廣[15]。
研究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對豐富現代預防醫學理論、治療慢性病等方面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提升居民的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 能夠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提高我國居民的健康水平及文化自信。
本文的不足之處是樣本量不夠大, 可能會存在統計結果代表性不強、存在一定偏差的問題。本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濰坊市社區居民的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水平, 有助于了解濰坊市社區居民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現狀并發現存在的問題, 為有關政府部門評價和推進中醫藥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