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麗娟 李海林



摘 要:標準化人才是企業提升標準化競爭力的核心,是企業與世界前沿技術、科技創新接軌的重要“橋梁”。本文根據深圳市標準工作現狀及現有的標準人才培養經驗和做法,探索適合深圳發展需求的標準化人才培育體系,主要包括標準化人才培育體系構建的必要性、原則、培育體系三部分。
關鍵字:標準現狀,標準化人才,培育體系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3.15.018
Discuss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henzhen Standardization Talent Cultivation System
BAO Li-juan1* LI Hai-lin2
(1. Shenzhen Administration for Market Regulation; 2. Shenzhen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Abstract: Standardization talents are the core of enterprises to enhance their standardization competitiveness, and an important “bridge” for enterprises to connect with the worlds cutting-edge technology an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henzhen standardization work and the existing experience and practice of standardization talent cultivation, the paper explores a standardization talent cultivation system suit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Shenzhen, which mainly includes three parts: necessity, principle and system of standardization talent cultivation.
Keywords: status quo of standards, standardization talents, cultivation system
0 概 述
標準化人才培養一直是標準化工作的重要一環。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中明確提出“將標準化納入普通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和繼續教育,開展專業與標準化教育融合試點。構建多層次從業人員培養培訓體系,開展標準化專業人才培養培訓和國家質量基礎設施綜合教育。建立健全標準化領域人才的職業能力評價和激勵機制。造就一支熟練掌握國際規則、精通專業技術的職業化人才隊伍”。深圳市在《深圳標準發展“十四五”規劃》中提到“大力發展標準化高等教育,構建多層次多領域標準化專家智庫,到2025年培育與引入深圳標準化工程師、深圳標準專家庫人才1200人以上”。本文結合深圳市標準工作現狀和市場需求、城市發展、國際趨勢等,探索標準化人才培育體系構建。
1 深圳市標準工作現狀
2014年,為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動實現“三個轉變”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圳市人大常委會出臺《關于加強深圳經濟特區標準建設若干問題的決定》,提出了“深圳標準”的城市發展戰略,全力構建先進標準體系,引領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深圳市以標準為抓手,在經濟、文化、社會、生態、城市建設管理和政府服務等各個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1.1 制度建設
長期以來,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標準化工作,深圳標準化建設部署層面高、力度大,先后出臺了《關于印發深圳市標準化戰略實施綱要(2006-2010)的通知》《深圳市知識產權與標準化戰略綱要(2011—2015年)》《深圳標準發展“十四五”規劃》等戰略性規劃。2015年,深圳市人民政府出臺了《關于打造深圳標準構建質量發展新優勢的指導意見》,同步下發了《關于印發打造深圳標準構建質量發展新優勢行動計劃(2015—2020年)的通知》,在全市大力推動深圳標準瞄準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建設。在此基礎上市場監管部門先后出臺了《深圳市標準自我聲明公開管理辦法》《深圳標準認證管理辦法》等深圳標準系列制度,《深圳標準專家庫管理辦法》《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深圳標準領域專項資金資助獎勵操作規程》《深圳市科學技術獎(標準獎)獎勵辦法實施細則》等,這些文件的密集出臺,使深圳從立法保障、綱領指導、行動方案全鏈條構筑起完善的標準制度體系,全面深入地推動了深圳標準化工作進程。
1.2 標準體系建設
經過多年深耕,深圳市構建了企業主體、社會參與、政府引導的標準協同發展格局。截至2022年,深圳市企業在國家企業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累計聲明公開了54,896項標準,其中企業標準51,835項,占比94.4%,聲明公開的企業標準數占全國的2.25%;深圳目前已有各產業標準聯盟和與標準相關的社團組織100余家(含未在全國團體標準信息平臺備案機構),發揮各產業聯盟、團體和協會等社會組織的優勢,制修訂團體標準;建立了地方標準體系,完善了地方標準立項、技術審查、發布、實施評估的閉環管理機制,同時推動各行業主管部門與標準化主管部門形成合力,引導各行業主管部門以標準清單為基礎,對標國際一流,研究制定標準體系規劃和路線圖并推動實施,逐步形成本領域內的先進標準體系,共同推動深圳市標準化體系建設工作快速發展。
1.3 標準制修訂
截至2022年底,深圳市企事業單位參與研制國際標準(含國外先進標準)2915項、國家及行業標準61,327項,出臺深圳地方標準800項,團體(聯盟)標準1471項。僅2022年深圳市企事業單位參與研制國際標準(含國外先進標準)285項、國家及行業標準455項,出臺深圳地方標準80項,團體標準222項。
1.4 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深圳是廣東省第一個引入國際標準化組織(水回用技術委員會 ISO/TC 282及其SC2、SC4)的城市。截至目前,據不完全統計深圳市有專業的標準化技術委員會30個,其中:國際級技術委員會(TC)及分技術委員(SC)3個,國家級技術委員會(TC)及分技術委員(SC)19個,市級技術委員會(TC)8個;同時擁有國際標準組織國內技術對口單位7個,國際國內相關工作組(WG)60個。深圳市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及工作組分布情況見表1。這些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通過開展各自領域內的標準活動,為各行業標準化工作提供了專業的技術支持。
1.5 標準試點示范項目
深圳市大力推進國家級、省級、市級標準化試點項目建設,突出試點示范的引領帶動作用。目前深圳市的試點示范項目類型涵蓋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新型城鎮化、循環經濟、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業、高端裝備制造業、消費品等,與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深度融合,主要集中在服務業標準化試點、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標準化試點、團體標準試點等。截至2022年,據不完全統計深圳市國家級標準化試點示范項目39個,省級標準化試點示范項目11個。深圳市標準化試點示范項目情況見表2。
1.6 標準創新工作
深圳著力集聚和整合各方資源優勢,推動技術等標準化創新要素的高效配置和深度融合,形成科技研發、標準研制和產業發展一體化的發展態勢,探索開展了一系列標準化創新工作。
在全國率先將標準建設工作納入政府績效考核,強化了政府相關部門在推進標準化工作中的榮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頒布《研發與標準化同步示范企業評價指南》地方標準,探索科技成果快速產業化的途徑,推動標準、科研和產業一體化發展;實施“深圳標準創新示范基地”建設,發布《標準創新示范基地評價規范》地方標準,構建滿足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及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技術標準創新服務體系;出臺實施深圳標準認證制度,對標國際通行做法,以高于國家和行業標準、填補技術空白、滿足消費者高質量需要等作為先進評價的立足點;建設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深圳),重點服務智能制造、智慧城市、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領域,推動新技術新產品標準化、產業化;探索大灣區標準化協同機制,組織成立“粵港澳大灣區標準創新聯盟”,加大深港澳標準化經驗交流和對話合作力度。
2 標準化人才培養體系
深圳經過長期的改革開放和創新融合,當下新技術、新業態及區域發展正在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標準化人才是深圳企事業單位提升標準化競爭力的核心,是企業與世界前沿技術、科技創新接軌的重要“橋梁”,探索構建適合深圳發展的標準化人才培育體系顯得尤為重要。根據深圳市標準工作現狀及人才培養情況,結合深圳經濟、文化、社會、生態、城市建設管理、政府服務等各個方面發展需求及已有的標準人才培養經驗和做法,對深圳市標準化人才培育體系構建思考如下。
2.1 標準化人才培育體系構建必要性
標準化人才是集技術人、經濟人、社會人多種角色于一身的專業人才,是標準工作的有生力量,在社會高質量發展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深圳市現有的標準化人才大部分是標準化從業者通過實踐和自學獲得標準知識,知識缺乏完整性和系統性。近年來各相關行業協會、社會組織牽頭開展了一些標準化短期培訓,但此類培訓主要針對已經出現的問題,對標準知識不具有前瞻性,知識體系也不完備[1]。加上培訓時間短、中小企業常因為費用問題不愿意送員工參加標準化培訓[2]等原因,培訓效果并不理想,不足以滿足所有標準化工作人員的培訓需求[3],也難以滿足現有經濟發展對標準人才的要求。而且深圳市標準化人才隊伍雖然一直呈現不斷增長的趨勢,但是無論數量還是素質,都跟不上深圳發展的需要。在標準理念、戰略思維、專業能力等方面與參與全球經濟競爭的要求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缺乏對近年來發展迅速的國際標準化動態趨勢的了解,難以快速適應經濟全球化發展的要求。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缺乏標準化人才成長的社會環境,標準化人才培育機制的構建有待完善等。因此總結現有的經驗,為深圳市標準化人才隊伍的壯大營造良好的環境,細化人才培育體制機制,探索標準化人才培育體系非常有必要。
2.2 標準化人才培育體系構建原則
目前深圳已初步建立起了政府支持、高校強化、機構輔助、企業推動的標準化人才培育模式。科學合理地制定標準人才培養規劃,完善深圳標準化人才培育體系是未來一段時間標準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目前深圳市各相關方對標準化人才的實際需求,完善人才培育體系,以知識體系、保障體系、培養層級體系建設為重點,從政府、高校、企業、社會等多個維度構建標準化人才培育體系。
2.3 標準化人才培育體系構建
2.3.1 知識體系
標準化課程知識體系(如圖1所示)從實用的角度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部分:標準法律法規規章政策、標準化基礎知識、標準化綜合應用以及國際標準化知識[4]。標準法律法規規章政策包括國家級法律法規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強制性國家標準管理辦法》等,省級標準化條例、相關管理辦法等以及市級相關條例、管理辦法等;標準基礎知識主要包括標準的發展歷史、基礎知識、主要理論和方法、我國標準化基本概況、標準編寫、采標及標準信息管理等;標準化綜合應用包括基礎應用和領域應用,基礎應用涵蓋企業標準化、標準與質量、標準與計量、標準與知識產權等內容,領域應用包含信息安全標準化、循環經濟標準化、城市管理標準化、服務標準化、商品條碼等;國際標準化主要包括相關概念、國際標準化機構與組織、我國國際標準化現狀等。

2.3.2 保障體系
為保障標準人才培育工作順利開展,政府需要在這項工作中主動發揮支持保障作用。
在政策支持上,根據深圳市實際情況開展標準化人才培養發展規劃等相關人才培育政策性文件的制修訂工作,明確全市標準化人才培育工作總體思路、戰略目標和主要任務,將任務分解落實到各有關單位,建立科學有效的運行機制。
在制度建設上,持續深入開展標準專家庫建設,對標準專家庫進行分類別分層次管理;強化標準化工程師以考代評機制,探索建立完善的標準化工程師激勵制度,制定配套的薪酬激勵措施[5];發揮深圳標準化研究機構的專業作用,建立健全標準化人才定期培訓機制,引導標準化培訓工作走上規范、長期發展的道路,構建起標準人才培育的制度體系,使標準化人才培育有制度抓手,保證人才培養的可持續性。
在經費保障上,通過深圳市深圳標準領域專項資金資助獎勵,對深圳標準宣傳培訓、深圳標準化教育課程、深圳國際國內標準化人才等標準人才培育和獎勵相關項目進行資金資助,持續標準化人才培育投入,積極發揮財政資金的引流作用,帶動企業加大標準化人才培育投入。
在組織宣傳上,全方位多角度地利用各種媒體和宣傳平臺,宣傳標準化人才培養工作;結合重大標準活動、各類培訓等進行宣貫,尤其是各類國際標準化活動,通過宣傳發動使標準化工作者參與其中,為其提供交流和學習的平臺,提升標準化人才的國際視野。
2.3.3 培養層級體系
《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中指出,標準是經濟活動和社會發展的技術支撐,是國家基礎性制度的重要方面。標準化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發揮著基礎性、引領性作用。標準活動的廣泛性決定了標準化人才培養既包括面向更廣泛群體的標準科普教育,又包括面向標準化從業者的專業技能培養。專業人才培養要在標準化人才隊伍中培養出具有標準化意識、能在標準化工作某個階段或領域內從事標準咨詢或技術服務等復合型人才,通過設立專業與標準化融合課程系統掌握標準化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方法。目前深圳市的標準化人才多產生于標準技術機構或者企業,探索建立標準化人才分層級培養體系(如圖2所示),尤其是高等教育標準化人才培養,發揮出深圳高校在標準人才培養方面的重要作用。
基礎教育中,在小學、初中、高中等不同學齡階段植入適當的標準化課程,培養對標準的興趣,樹立標準化思維,為高等教育標準化人才提供基礎保障。
高等教育中,在思想意識方面,標準課程不是基礎教育學科,深圳大部分高校沒有設置標準化相關專業,使深圳市的標準化高等教育遠遠滯后于標準化工作發展需求,因此高校要重視標準化工作,為人才培養創造良好的條件;在課程設置方面,推動高校將標準化課程作為一門獨立學科設置,開展“標準+專業課”多學科交互試點教育及標準化課程主修和選修雙管齊下等,使標準化專業人才實現從“學習型”到“實踐型”的轉變[6];在培養機制方面,與市內企業開展校企聯合培養機制,提高標準人才培養的針對性、有效性,確保亟需行業標準人才能夠持續穩定地輸出。
繼續教育中,要逐步形成整體的、系統性的公益培訓,開發出既適合基礎標準化人員,又針對中高等標準化人才培育的梯次專業知識短期培訓課程,解決小企業因為經費問題導致標準人員不足、大企業標準化專業人才“青黃不接”的問題,同時可以將這種短期的公益培訓與黨政機關干部培訓、企業人員培訓、國際標準人才培養、標準教師培養結合起來,構建出標準化人才分層級培養體系。
3 結 語
深圳積極探索符合城市發展需求的標準化人才培育體系,一方面有助于鞏固標準化工作成果,另一方面也為城市發展起到有效的標準引領作用,為深圳市在新形勢、新要求下,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努力打造具有深圳特色的標準化引領城市高質量發展之路,建設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范例,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強有力的標準支撐。
參考文獻
[1]張威,陳琳.建筑節能專業人才培養體系構建[J].教育探索,2016(32):307-308.
[2]李尚遙.揚州市標準化建設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揚州:揚州大學,2018:47.
[3]樓紅耀.新常態下標準化專業人才隊伍建設路徑研究[J].中國質量技術監督,2016(4):42-44.
[4]張仲俊.標準化專業技術資格考前培訓講義[Z].
[5]姚茜.淺談企業人才體系構建[J ] .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11):87-88+94.
[6]楊慧婧,朱培武.國內標準化專業人才培養研究文獻綜述[C]//第十八屆中國標準化論壇論文集.2021:1089-1090.
作者簡介
包麗娟,碩士,標準化工程師,主要從事標準化基礎研究、標準信息數據審核、標準宣傳等工作。
李海林,碩士,標準化工程師,主要從事標準化研究、標準編寫、標準審核、標準化咨詢等工作。
(責任編輯:張佩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