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農學類專業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模式研究

2024-02-02 17:28:08李威
安徽農業科學 2024年2期

摘要 創新創業教育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新精神、創新創業能力,是服務于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重大戰略舉措。鄉村振興戰略的背景下,抓好創新創業教育,培養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卓越農林人才是黨和國家賦予全國涉農院校的重要使命。近年來,涉農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結合度不夠、對創新創業教育認識不足、師資隊伍建設不健全、創新創業實踐活動重視不到位、創新創業教育環境氛圍不強等問題。為此,涉農院校必須緊緊圍繞新時代農學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從課上課下同向而行、育人隊伍協同聯動、線上線下同步育人3個方面,不斷優化和完善人才培養體系,進而推動農學類專業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模式創新。

關鍵詞 農學類;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 S-0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24)02-0279-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02.061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Mode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of Agronomy Majors

LI Wei

(College of Agriculture,Inner Mongolia Minzu University,Tongliao,Inner Mongolia028000)

Abstrac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ims to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ial awareness, spirit and ability, and is a major strategic measure to serve the construction of an innovative country.In the context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t is an important mission for the Party and the country to do a good job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cultivate outstanding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talents with innovative spirit and practical ability.In recent year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agriculture-relat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made some achievements,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such as insufficient integr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lack of awarenes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imperfect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inadequate attention to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environment is not strong.To this end, agricultur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ust closely focus on the cultivation goal of agricultural professionals in the new era, and constantly optimize and improve the talent cultivation system from three aspects: the co-education in and out of class, the coordination and linkage of the education team, and the online and offline synchronous education, and then to promote the innovation of the cultivation mode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of agricultural students.

Key words Agronomy;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Cultivation model

基金項目

2022年度內蒙古自治區教育科學規劃課題(NGJGH2022298);2023年度內蒙古自治區直屬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項目“農學類專業學生就業創業能力培養模式創新與實踐”;2022年度內蒙古民族大學教育教學研究課題(QN2022011)。

作者簡介 李威(1993—),女,內蒙古通遼人,助理研究員,碩士,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創業教育研究。

收稿日期 2023-02-08;修回日期 2023-03-03

“全國院校要把創新創業教育和實踐課程納入必修課體系,允許大學生用創業成果申請學位論文答辯。”這一論述強調了創新創業教育的重大意義,也為農學類專業推進創新創業教育提供了指導和遵循。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強調指出:加強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建設,優化學科專業結構,支持辦好涉農高等學校教育。在鄉村振興戰略的背景下,抓好創新創業教育,培養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卓越農林人才是黨和國家賦予全國涉農院校的重要使命。

201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全國涉農院校的書記校長和專家代表的回信中強調:希望你們繼續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強農興農為己任,培養更多知農愛農新型人才。這不僅為農學類專業人才培養指明了方向,更鼓舞了全國各大涉農院校扎根地方,立足國家農業發展,不斷優化和改進教育教學方案,為服務地方經濟社會向前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和科技支持。

1 提升創新創業能力的必要性

1.1 新農科建設和發展的必然要求

從田間地頭隨處可見的現代化農業設備,到市場上琳瑯滿目的農業新品種,現代農業被注入了更多科技元素。2019年,教育部全面啟動新農科建設以來,被視為對傳統農林專業的“提檔升級”。中國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多所農業院校或涉農院校都在進行積極的探索和實踐,加快布局新農科專業,完善人才培養體系,著力培養能夠面向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新型人才。因此,傳統的培養模式已不能滿足現代農業涉及知識廣、更新速度快的需求,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是新農科建設和發展的必然要求。

1.2 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內在需求

為國家培養農業經濟發展應用型人才是全國涉農院校的重要任務。中共中央國務院2021年印發的《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中強調:“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項重大任務,舉全黨全社會之力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全國各大涉農院校緊密結合區域農業特色和國家農業發展的需要,注重產教融合,主動服務于地方農業行業和涉農產業結構轉型,為國家和地區在農業領域的戰略發展需求培養輸送專業人才。通過創新涉農院校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培養具有創新意識的新型農林人才,可以有效打通涉農院校在人才培養和成果轉化領域可能存在的斷點,更好地發展重大農業科研項目深度合作與協同攻關,高質量地推進農林科技成果研發與轉化,從而有效促進涉農院校為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服務。

1.3 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舉措

中國現代化離不開農業農村現代化,農業農村現代化關鍵在科技、在人才。因此,涉農院校的首要任務是提升農學類專業人才培養質量,促進科技進步,進而推動我國農業產業和地方經濟穩步向前發展,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培養具備動手實操能力、溝通表達能力、創新與實踐能力的農學類專業人才,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使其成為新時代“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知農愛農新型人才。

1.4 促進畢業生就業的有效途徑

院校就業問題是社會經濟發展和高等教育發展中的一個重大問題。2022年全國院校畢業生達到1076萬人,“史上最卷”畢業季、“史上最難”畢業季一時間在網絡上成為熱詞。部分高校畢業生畢業后不知道要從事什么樣的工作,較長一段時間處在迷茫期;還有一些畢業生由于薪資待遇不理想、職業發展不清晰等原因,入職一段時間后選擇離職。強化農學類專業學生的創新創業指導,不僅可以積極引導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明確職業目標,找準職業定位,增強求職能力,還可以鼓勵學生積極響應國家政策,投身到創新創業的熱潮中來,緩解就業壓力,提高就業質量。

2 農學類專業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現狀分析

2.1 農學類專業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現狀

2.1.1 創新創業教育理念得以深化。為了進一步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2015年起全面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包括涉農院校在內的全國各大高校積極探索創業就業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新機制,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2018年8月,教育部、財政部和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發布的《關于高等學校加快“雙一流”建設指導意見》再次強調:加強創新創業教育,促進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有機融合,將創新創業能力和實踐能力培養融入課程體系,培養一流的創新型人才。為此,地方涉農院校不斷推進課程改革,鼓勵有意愿的學生參與相關活動,搭建創新創業實踐示范基地,這一過程也使得創新創業教育理念得以深化。

2.1.2 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初步建立。2021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指出: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健全課堂教學、自主學習、結合實踐、指導幫扶、文化引領融為一體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增強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全國各大涉農院校結合自身辦學特色和人才培養目標,把開展推進創新創業教育中遇到的不同問題進行分類匯總和整理,并以這些問題為導向,創新工作的方式方法。例如,以社會需求緊密對接、完善育人工作評價機制;拓展創新創業教育優質課程資源,探索育人新機制;完善制度保障,成立創新創業學院等。通過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初步形成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成果,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得以初步建立。

2.1.3 創新創業教育成效逐步顯現。2018年教育部印發關于《高等學校鄉村振興科技創新行動計劃(2018—2022年)》的通知指出:發揮高校作為基礎研究主力軍和技術創新策源地的重要作用,為鄉村振興提供強大的科技支撐。全國涉農院校深感責任重大,不斷優化學科專業結構,推進產教融合,提升鄉村振興創新人才培養能力。從近年的實踐效果來看,涉農院校將服務國家農業戰略發展需求與滿足學生成長成才期待作為創新創業教育的切入點,在增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完善科技創新體系、提高自主創新水平等方面積累了寶貴經驗,使得農學類專業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成效逐步顯現。

2.2 農學類專業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

2.2.1 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結合度不夠。隨著國家一系列“雙創”意見的出臺,包括涉農院校在內的全國各大院校進一步圍繞強化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培訓這一要求,把創新創業教育和實踐課程納入必修課體系,開設創新創業基礎課程,培養大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然而,我國在這一方面起步相對較晚,各大院校因為不同的現實困境致使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課的深度融合還存在一定差距。農學類專業人才培養亦是如此,創業創業教育和專業課教育仍然是兩條平行線,存在嚴重的脫節現象。就課程教學而言,創新創業基礎課與專業課在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缺乏有效融合。專業課程側重學生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培養能夠勝任農業管理部門、科研機構、農業相關企事業單位的管理和專業技術崗位的應用型人才,卻很少將創新創業元素融入課程教學中來,沒能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而創新創業課程注重培養學生的“雙創”意識和能力,卻又缺乏與專業前景和農業發展的有機融合。就實踐教學而言,未形成協同育人的合力。專業課實踐教學仍以傳統方式為主,依賴專業課實驗、農業科技園區實訓、農牧業企事業單位實習等;創新創業實踐形式新穎,但不區分專業,實踐內容泛泛,釋放出的育人效果有限,從而在極大程度上影響農學類專業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成效。

2.2.2 對創新創業教育認識不足。多數涉農院校因其專業性質和特點,重視學生的專業培養和理論教育,認為農學類學生就業途徑主要是農牧企事業單位,應把提高專業知識和技能作為學習的首要任務,而創新創業教育僅僅是提升學生技能的一個方面,對創新創業教育的投入和重視不足。此外,農學類專業學生又多來自普通農村家庭,加之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學生的畢業去向多選擇考研繼續深造或者國企、事業單位的穩定工作,學生參加創新創業的意愿并不強烈。一方面表現在參與創新創業競賽活動積極性不高。學生參加競賽活動的目的不再是鍛煉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或者運用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探尋創新創業的可能,而是為了證書而參賽,為自己獲得學業加分、使其成為保研利器、找工作的砝碼。另一方面是對創新創業基礎課程的重視不夠。農學類專業開設植物生理學、生物化學、作物栽培與耕作學、作物遺傳育種、種子生產學等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課程門數和學時多,學生精力有限,而創新創業課程作為公共必修課,沒有結合農學類專業的特點,學分低、學時少,學生在學習時缺乏興趣,重視程度不夠。上述現象在某種程度上體現了教育主客體對創新創業教育的認識不足,創新創業教育理念相對滯后。

2.2.3 師資隊伍建設不健全。各大涉農院校的創新創業師資隊伍約80%由輔導員擔任,20%為各學科的任課教師,缺乏專任的創新創業導師。對于創新創業基礎課程的任課教師而言,在實踐教學中,課程的講授更多的是基礎知識,對農學類專業的專業知識了解甚少,對當前農業的發展趨勢缺乏有效的認知與判斷,致使任課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很好地結合專業方向,無法給予學生必要的創新創業指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現象,不能有效的根據自身的條件、特點和專業提升創新創業能力,高質量的創新創業成果較少。對于專業課任課教師而言,雖然具有較為深厚的學科底蘊,但專業課教師的創新創業理論知識儲備不足,其在創新創業教育領域的研究相對匱乏,從而在教學活動中運用不靈活,教學內容上無法做到有效融合,教學方法也相對單一。這使得專業課教師對學生創新創業思維和意識培養缺乏,無法改變教學中的固有思維和固定模式。

2.2.4 創新創業實踐活動重視不到位。實踐活動是農學類專業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與提升的重要途徑之一,但部分涉農院校在實踐育人方面,未能與農業合作社、科研院所、農業相關企事業單位建立有效聯系,未能結合所在地區的區域特色,實踐育人效果并不理想。同時,國家和地方對農學類專業建設的投入更傾向于重點院校。在沒有充足資金的支持下,創新創業場地的建設緩慢,實踐資源匱乏、實踐形式單一,仍然依托原有的教學實踐場地。加之實踐場地、試驗田、大型農業設備等硬件條件不足,在現代農業科發展趨勢、現代農業科技發展現狀認知方面未能開展有效的實踐活動,學生仿真實踐教學的體驗感不強。這些不利于農學類專業學生的創新創業水平提升和動手實踐能力的養成。

2.2.5 創新創業教育環境氛圍不強。創新創業環境氛圍的形成對師生的影響是整體的、潛移默化的。部分涉農院校對創新創業教育校園文化育人的重視不夠,導致其在創新創業教育校園氛圍的營造過程中沒能充分結合自身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不夠鮮明,育人效果不顯著。此外,部分涉農院校沒能很好地利用各級各類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來營造校園環境氛圍,師生重視不夠,認識不足,很難打造出優秀的創新創業成果。上述問題在不同程度上制約著涉農院校校園文化育人功能的發揮。

3 農學類專業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升路徑

3.1 課上課下同向而行

3.1.1 充分發揮課程育人功能。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是課程育人功能的發揮成效的關鍵。涉農院校必須緊緊結合人才培養目標,實現創新創業課程教育與其他課程教育有機融合發展,充分發揮課程育人實效。一方面,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專業課教學的方法。在創新創業基礎課程教學中有機融入農學類專業創新案例,鼓勵學生立足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在創新創業實踐中充分發揮自身學科專業優勢,不負新時代賦予農學人的神圣使命。另一方面,農學類專業的創新創業教育還應與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相結合。學生根據自身情況和國家戰略發展情況確立了職業目標,有了清晰的職業生涯規劃,才能有側重的培養自己的創新思維,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因此,創新創業教育應充分結合以上教育的方式方法,將創新創業教育靈活融入專業課教育和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中,達到“1+1>2”的效果,形成一套能夠滿足國家農業經濟社會發展和農林科技產業發展所需的農學類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

3.1.2 充分利用校園文化育人功能。良好的創新創業校園環境氛圍能夠成為創新創業教育的有力補充。把校園文化育人作為加強涉農院校創新創業工作的著力點,將構建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與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讓創新創業成為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必定能使“雙創”理念進一步深化,有力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素養和參與創新創業的積極性。例如,充分利用校園公告欄、校園廣播、網站、校報、微信公眾號、短視頻平臺等宣傳優秀校友的創新創業成就和農林領域創新創業人才相關事跡;在校園內懸掛鼓勵創新創業精神的橫幅標語;邀請國內知名創新創業人士、優秀校友到校做專題報告;支持學生科研與創新創業融合;鼓勵師生參加農學類專業特色創新創業大賽并設置相關激勵政策等。這些能夠給予學生更加寬闊的創新創業視野,發揮校園環境的激勵、導向和熏陶功能,幫助其樹立創新創業觀念,促進創新創業教育進一步落地生根,發揮更好的育人效果。

3.2 育人隊伍協同聯動

3.2.1 創新創業課教師與專業課教師協同聯動。創新創業教師的育人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創新創業教育的育人實效。因此,充分發揮農學類專業創新創業教育功能,必須提高教師的育人能力。一方面,成立農學類專業創新創業課程教師團隊。選拔培養一批創新創業基礎課專任教師,加強其對現代農業發展趨勢、農業人才需求變化以及現代農業發展現狀的了解與認知,結合大農類不同學科方向,給予學生必要的創新創業指導,進而提高學生在專業領域的創新創業能力。另一方面,專業課教師應提高實踐能力。農學類專業屬于自然科學學科,其教師大部分是高學歷人才,具有較強的專業知識理論,但實踐能力相對不強。因此,專業課教師應通過參加農業實踐活動、科技下鄉、開展技術服務等方式提升自身實踐能力,把學生的培養對接到鄉村振興中去。

3.2.2 各職能部門協同聯動。創新創業各職能部門提供教學管理和服務工作,為創新創業育人順利開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在創新創業工作的建設和實施中,各大涉農院校應成立創新創業教育工作決策機構,完善領導工作機制,統一協調各職能部門之間加強溝通和配合,形成有效的合力。如黨政辦公室和創新創業學院統籌謀劃、整體推進創新創業育人的工作方案;學生處和團委組織開展創新創業相關宣傳和競賽活動,營造濃厚的創新創業氛圍;教務處發揮分類指導、評價監督的作用等。通過各部門分工合作,高校內部協同聯動,真正提升涉農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實效。

3.3 線上線下同步育人

3.3.1 發揮網絡育人功能。當代大學生對網絡的熟悉程度之深和運用程度之廣已達到有史以來最高點。因此,網絡新技術在創新創業教育中具備突出的優勢。各大涉農學院應順應“互聯網+”教育趨勢,主動占領網絡育人陣地,準確把握網絡育人規律,確保創新創業教育成效最大化。一方面,針對農學類專業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不局限于本院校的必修課程,還可以利用線上的慕課、微課等進行選學,有針對性地強化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另一方面,對于本地區或者本校目前無法實現的教學手段,可與其他地區或者院校實現教學資源共享,搭建網絡創新創業教育平臺,打破校與校、地區與地區之間的壁壘,使學生真正了解國內乃至國際農林領域的創新創業發展現狀和趨勢,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

3.3.2 發揮實踐育人功能。培養服務于鄉村振興戰略和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的創新型人才,必須要突出實踐在育人中的作用。涉農院校應廣泛開展具有農林特色的實踐活動,立足校內、依托校外,不斷豐富實踐活動的內容和形式。一方面,要增強校內的實踐活動的吸引力、感染力。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中國創翼”創業創新大賽等實踐活動;以學院或者系為單位開展創新創業論壇、沙龍分享會和研討會等交流活動;支持學生自己組建團隊入駐創新創業學院和開展相關活動;建設實訓基地、創業園等。另一方面,建立校外實踐基地。涉農院校可嘗試與農業科學研究院、農林展覽館、農業企業以及農業示范園區等農業相關的企事業單位建立“學校+企業”育人模式,學生不僅可以在實踐中學到最新的知識、掌握最前沿的動態、提高創新實踐能力,學校也可以根據社會需求有側重的培養學生能力,與涉農企事業單位加強溝通,促進“產學研”協同合作,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熱情,培養能夠服務于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新型知農愛農人才。

4 結語

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理念的蓬勃發展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的不斷推進,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業能力的高水平農林人才已成為涉農高校的重要使命。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依靠現有的教育模式和培養體系已不能滿足農學類專業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的需求。各大涉農院校只有結合自身育人目標和學校實際,不斷創新培養模式,才能充分發揮涉農高校的人才支撐作用,助力農業農村發展,全方位推動鄉村振興。

參考文獻

[1]國務院.國務院關于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雙創”升級版的意見[J].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2018(29):51-57.

[2]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J].中國農民合作社,2022(3):7-13.

[3]習近平回信寄語全國涉農高校廣大師生:以立德樹人為根本 以強農興農為己任[N].人民日報,2019-09-07(01).

[4]陳鵬. 新農科:從“提檔升級”到“交叉融合”[N].光明日報,2022-10-11(013).

[5]新華社.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J].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2021(7):14-21.

[6]鄭德志,李明,張揚.高校農學專業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現狀與思考[J].科技資訊,2022,20(18):194-196.

[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J].中國大學教學,2015(5):4-6.

[8]教育部,財政部,發展改革委.教育部 財政部 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于高等學校加快“雙一流”建設的指導意見》的通知[J].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2019(1):68-75.

[9]國務院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J].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2021(30):45-48.

[10]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印發《高等學校鄉村振興科技創新行動計劃(2018—2022年)》的通知[J].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公報,2019(Z1):39-48.

[11]江五元,黎麗梅.地方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與學科專業人才培養深度融合的現狀與對策[J].湖南理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22,35(3):84-87.

[12]尹祥,潘鑫淼.高校“雙創”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路徑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21(40):165-168.

[13]索紹新.轉型背景下地方高校實踐育人存在的問題及路徑選擇[J].教育與職業,2017(13):99-103.

[14]畢虹.淺談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環境氛圍營造[J].科技信息,2013(18):181,183.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综合日本| 伊人五月丁香综合AⅤ|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五级|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电影院| 欧美亚洲欧美| 欧美成人午夜在线全部免费| 亚洲免费黄色网|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无广告| 亚洲精品在线观看91| 久久国产精品77777|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精品| 一本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 在线国产资源| 日韩人妻少妇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5566| 国产乱子伦手机在线| 色综合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一品道久久精品| 日本一区高清|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播放| av在线无码浏览| 国产精品入口麻豆| 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天天综合色网| 17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美女在线观看| 自偷自拍三级全三级视频| 永久在线精品免费视频观看| 午夜福利网址| 国产福利影院在线观看| 456亚洲人成高清在线|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 国产剧情国内精品原创| 97久久免费视频| 激情综合网激情综合| 国产一区成人| 久久男人资源站| 成人福利免费在线观看| 女人18毛片久久| 国产精鲁鲁网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播放不卡| 天堂在线www网亚洲| 亚洲欧美成人| 亚洲精品在线91| 114级毛片免费观看|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AⅤ| 在线毛片免费| 日本少妇又色又爽又高潮| 国产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视频| 日本www在线视频| 亚洲高清资源| 婷婷六月天激情| 亚洲女同一区二区| 国产一级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欧美成人手机在线观看网址| 国产精品免费入口视频| 亚洲另类色| 国产91久久久久久| 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久久人体视频| 久久综合婷婷| 成人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 手机永久AV在线播放| 亚洲成人精品久久| 五月天香蕉视频国产亚| 黄色网站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网综合| 青草视频在线观看国产| 亚洲天堂日韩在线| 天天操精品| 无码av免费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黄色|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久久| 91高清在线视频| 91福利免费视频| 毛片基地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αv天堂无码| 香蕉国产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