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燕
(云南開放大學健康護理學院,云南 昆明 650599)
醫學是一門理論與實踐密不可分的專業學科[1],對于高職院校的醫學專業而言,“教—學—做” 一體化的教學培養模式,使得實驗實訓中心的操作訓練成為專業培養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與此同時,各高職院校實驗實訓中心安全事故時有發生[2-3],“安全無小事”揭示了實驗實訓中心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由此,本文結合醫學實驗實訓中心的特點,在對安全隱患產生原因進行剖析的基礎之上,對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了梳理分類,并結合當今實驗室管理要求,就如何預防實驗室安全隱患的發生提供了方法與對策,以期為高職院校醫學實驗實訓中心的安全管理提供思路。
實驗實訓中心是高職院校醫學專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醫學專業學生的學習過程離不開實驗實訓的支撐和輔助,每一門專業學科的學習都必須進行相應的實驗實訓才可能真正意義地掌握醫學專業知識,進而進行醫學實際操作,為今后學生進入臨床見習和實習打下基礎。
由于實驗實訓所特需的動手性,使得醫學實驗實訓中心的安全管理問題顯得尤為突出。當前,隨著國家教育部門對高校以及高職院校的實驗實訓安全管理問題高度重視,多數學校的實驗實訓安全管理得到了根本性改善,安全事故問題大為減少。但隨著教育事業日新月異的發展,各高校實驗室數量、規模、實驗設備均有了大幅提升,與之相伴,實驗室的使用率也大幅升高,再加上越來越多學校采用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相應地對實驗實訓的安全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5]。在綜合分析各高職院校實驗實訓安全管理常見問題的基礎之上[6-7],結合本校實驗實訓安全管理特點,特將醫學實驗實訓中心管理安全問題常見成因進行歸類分析,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原因:(1)實驗室安全管理意識仍需提高;(2) 實驗室安全管理機制仍需完善;(3)實驗室安全管理規章制度仍需健全;(4)實驗室安全培訓仍需重視;(5)自檢自查意識仍需貫徹。
近年來,高校實驗室安全事故雖然得以遏制,但依然時有發生。安全管理的主體在于“人”,追根究底,絕大多數高校及高職院校發生實驗室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還在于實驗室安全管理意識較為淡薄甚至缺失[8]。安全管理意識的淡薄,首先表現在對實驗室安全的重視程度不夠,未能建成自上而下完善的管理機制,沒有意識到“安全無小事”,更未從根本上意識到“安全在于預防而不在于治理”;其次還表現在實驗室管理員人員配備數量不足以及整體素質能力有待提高,不論是由于實驗室管理員在學校社會地位的不足,還是由于實驗室的薪酬有限以及激勵機制的缺乏,最終都表現為實驗室管理員的整體素質能力良莠不齊、優秀實驗員的流失甚至實驗室管理員數量嚴重不足,從而成為出現實驗室安全問題的關鍵因素。
如果說實驗室安全管理意識是根本,那么實驗室管理機制則是核心[9]。當前,很多高校依然存在安全管理機制不完善、安全管理組織架構不健全等問題。首先表現為缺乏安全管理領導小組,表現為雖然從制度上而言存在安全管理領導小組,卻未能真正落到實處,未能真正起到核心管理作用;其次還表現為缺乏完善的安全責任體系,未簽訂實驗室安全責任書到實驗室房間安全責任人、到每一位實驗員、到每一位使用實驗室的教職工,以及表現為缺乏實驗室常規安全經費預算,或雖有預算但落實不到位,或雖有預算但預算費用過低等現象。
當前多數高校存在的普遍問題均為實驗室安全管理規章制度不完善、不健全或不規范;雖然有完整的制度,卻未能進行及時更新;雖然有完整的制度,但未能結合實際,不具備可操作性;雖然有完整的制度,但未能按照制度執行及要求落實,例如雖然有實驗室安全應急預案,卻未實際開展應急演練。
當前部分高校存在缺乏或開展培訓活動不足的現象,包括沒有建成規范的實驗管理員培訓機制,或者沒有建成嚴格的教師培訓機制,更沒有建成嚴格的學生培訓機制;只培訓不考試,缺乏考試系統,或者未能及時更新題庫,這些都可能造成安全隱患。
實驗室安全自檢自查是做好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的基本措施,是提高實驗室管理水平的契機。當前部分高校存在沒有制定規范的自檢自查制度的情況,缺乏有效的自檢自查機制,或者自檢自查機制流于形式,特別是缺乏關于水、電、氣、火、有毒有害物質的自檢自查,以及對自檢自查重要性的意識不足,都會造成安全隱患不能被及時發現,從而未能在源頭上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

圖1 醫學實驗實訓中心安全隱患分類Figure 1 Classification of safety hazards in medical experiment and practice center
2.1.1 火災 火災是實驗室最常見的安全隱患[10]。醫學實驗實訓中心所開展實驗主要包括兩種:一種是基礎學科實驗,涉及酒精燈的使用及顯微鏡等用電類儀器,一種是醫學臨床學科,包括心電圖儀、心電監護儀等各式大中小型用電類儀器的使用。除此之外,基礎護理學實訓室配備了大量并排的床及被褥以供學生進行基礎護理學的被褥整理等實訓操作,內科實訓室、外科實訓室、婦科實訓室、兒科實訓室等也有床及被褥等物品供實訓操作。因而,醫學實驗實訓中心的火災隱患主要來自用電及酒精燈等使用后引發易燃物品發生的安全事故。
2.1.2 用電安全隱患 醫學儀器大多屬于用電類儀器,從而存在用電安全隱患,包括但不限于:(1)長期不用儀器未及時切斷電源;(2)實驗室電路老化;(3)實驗人員操作儀器不當或者用電不慎導致漏電或觸電。
2.1.3 漏水 醫學實驗實訓中心各實驗室根據課程設置需要,分別配置了大量的人體標本、玻璃切片、醫用紗布以及各類醫用儀器,一旦出現漏水事故,將會給實驗實訓中心帶來嚴重的損失。實驗室漏水原因包括但不限于:(1)實驗人員誤操作或忘記關閉水龍頭;(2)非使用時間內管道破裂漏水;(3)由于水量過大引起的管道接口處漏水。
2.2.1 麻醉藥品 在醫學專業所開展的動物實驗中,可能會涉及麻醉藥品的使用,而麻醉藥品如果管理不當,除可能會引起公共衛生問題外,甚至可能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解決麻醉藥品的安全隱患問題,歸根到底,就是要建立嚴格的麻醉品管理制度,并行之有效地貫徹落實。具體來說,麻醉藥品的安全隱患主要包括:(1)麻醉藥品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完善;(2)是否由受過正規培訓的實驗員專職負責麻醉藥品的管理;(3)是否建立雙人雙鎖制度;(4)是否對學生進行了關于麻醉藥品使用處理的專業培訓;(5)是否建立麻醉藥品領用、使用記錄的專用賬冊;(6)是否建立麻醉藥品實驗后殘余液體的處置、銷毀制度。
2.2.2 化學試劑 從安全性能上,化學試劑分為以下幾類:易燃易爆化學試劑、有毒化學試劑、腐蝕性化學試劑、強氧化性化學試劑、遇水易燃化學試劑等。而醫學實驗實訓中心所開設的實驗中,不排除會使用到以上化學試劑,尤其是強酸強堿類腐蝕性化學試劑。具體來說,化學試劑的安全隱患同麻醉藥品一樣主要存在于前述6 個管理方面的問題,除此之外,強酸強堿類腐蝕性化學試劑還可能由于使用不當導致潑灑,造成操作者或旁人眼睛、皮膚、黏膜及呼吸器官的腐蝕性損傷,所以,對學生的培訓及安全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
醫學實驗/實訓操作類隱患主要表現為尖銳利器刺傷。醫學生由于所從事行業的特殊性,在實驗實訓過程中,涉及很多尖銳利器的使用,尖銳利器刺傷的原因包括但不限于:(1)注射器的刺傷;(2)動物實驗中剪刀、鑷子的扎傷;(3)各種玻璃標本及玻片的劃傷等。
實驗動物操作類隱患主要表現為實驗動物抓傷、咬傷及逃逸。醫學課程的設置,包括了生理學、病理學、病理生理學、藥理學等基礎課程,為了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及掌握課程中的知識,不可避免地會使用到實驗動物進行操作。經常使用到的實驗動物包括:小白鼠、大鼠、豚鼠、兔子等。醫學生在進行實驗動物的操作中,由于抓取實驗動物姿勢不正確,導致存在以下風險:(1)實驗動物抓傷;(2)實驗動物咬傷;(3)實驗動物逃逸。
醫學課程的設置,還包括了醫學微生物學、醫學免疫學等基礎課程,該類課程的實驗涉及包括細菌等病原微生物的應用及處理,而微生物暴露則可能導致實驗員、教師及學生發生感染,嚴重情況下還可能造成環境污染。導致安全隱患的原因如下:(1)學生未接受嚴格生物安全培訓;(2)實驗員、教師或學生主觀上生物安全意識薄弱;(3)相關實驗標準操作規程不完善,或學生未嚴格遵守標準操作規程;(4)實驗微生物銷毀處置制度不健全或未被嚴格執行。
只有從安全隱患發生的原因和可能產生的安全隱患類型著手,才能做好醫學實驗實訓中心安全管理工作。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在建立規范制度和規程的基礎上,實驗室管理人員行之有效的貫徹以及全院師生嚴格不茍的落實,是有效預防安全事故發生的法寶。為有效避免實驗室安全隱患的發生,必須從根本出發,從源頭抓起,做到嚴格遵守并落實以下8 個方面內容。
健全的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是“防患于未然”的基礎和保障。學校首先應成立實驗室安全領導小組,建立自上而下完整的安全管理組織構架,指導實驗室的安全管理,與各實驗室負責人、實驗室管理人員、實驗指導教師簽署實驗室安全責任書。健全完整的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應包括:實驗室準入制度、實驗室風險評估制度、實驗室安全檢查制度、實驗室安全培訓制度、實驗室安全手冊、實驗員崗位職責、實驗教學管理規定、藥品管理制度、微生物實驗室管理制度以及儀器使用制度等。制度應涵蓋水電氣的管理措施、安全教育、消防措施、藥品試劑管理、微生物實驗室管理等。與此同時,還應根據法規及實際落實情況,及時更新安全管理制度,做到制度不是“紙上的制度”,不是“墻上的制度”,不是“空的制度”,而是落實到實驗室的方方面面并得以實際執行的制度。
如果說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實驗室安全的基石,那么行之有效的標準操作規程則可以稱為實驗室安全的脊梁。以操作規程的主題來進行分類,醫學實驗實訓中心的操作規程大致可以分為四類:(1)儀器設備類操作規程;(2)藥品/試劑類操作規程;(3)具體實驗操作規程;(4)醫療廢棄物處置操作規程,具體內容見表1。醫學院校可根據自己實驗室的儀器設備配置情況及開展實驗實訓情況來編制相適應的標準操作規程。

表1 醫學實驗實訓中心標準操作規程分類Table 1 Classification of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 in medical experiment and practice center
只有嚴格執行標準操作規程,規范實驗師生的實驗行為及操作標準,才能真正預防安全隱患,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
按照“預防為主,積極處置”的原則,為確保醫學實驗實訓中心的安全與穩定,學校均需建立 “實驗室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從而確保在處置突發事件時,能夠統一指揮、職責明確、運轉有序、反應迅速、處置有力。“實驗室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應包括:組織機構、人員職責、預防措施、應急預案的啟動與處置。突發事件發生后,實驗室負責人及相關管理人員必須及時將相關情況報告應急處置負責人,報告內容需包含:事件名稱、發生地點和時間、涉及人群或潛在的威脅和影響、事件初步性質、嚴重程度及發展趨勢、可能的原因、已采取的措施等。應急處置負責人接到報告后,根據職責和規定的權限啟動應急預案,對突發事件進行及時、有效處置,控制事態進一步發展。
為保證遭遇突發事件時能及時地按照預案進行有效的應對,定期演練并及時更新預案就顯得尤為重要,因而還應配備與應急預案相適應的規章制度,明確應急預案的更新時間及演練方法、演練次數等具體要求。
根據醫學實驗實訓中心的常見安全隱患分類,制定實驗室安全隱患檢查表。實驗室安全隱患檢查表應涵蓋包括公共隱患類、藥品/試劑隱患類、醫學實驗/實訓操作隱患類、實驗動物操作隱患類以及微生物暴露隱患類等所有可能的實驗室安全隱患。實驗室管理員根據規定要求逐項排查,在實驗室使用期內每日檢查,認真填寫安全檢查記錄。
在實驗室管理員常規進行安全隱患檢查的基礎上,學校還應建立實驗室安全自查制度,由學校實驗室安全管理負責人帶領實驗室負責人等相關檢查人員,定期開展實驗室安全自查工作,填寫實驗室安全自查表,匯總自查結果,制定整改方案,采取整改措施,以期能夠真正預防實驗室安全隱患的發生。
不論是制度還是規程,也不管是應急預案還是安全隱患的排查或自查的執行,最終都將落實在人員的操作與執行上。因而定期對師生進行實驗室安全培訓教育,特別是每年定期對新進的教師和學生進行培訓,可以說是實驗室安全隱患管理的核心工作。培訓內容應涵蓋安全規章制度的條例,應包括標準操作規程的執行,應讓使用實驗室的師生明確什么是安全隱患,怎樣預防這些隱患,并組織師生參加應急預案演練。為了明確培訓效果,還應組織被培訓人員參加實驗室安全考試,將考試題目納入題庫管理,并及時更新。
實驗室管理人員的數量和質量是醫學專業實驗室安全的基礎保障。各高校應重視實驗室管理工作,配備足夠數量且能勝任工作的實驗室管理人員,為實驗室管理人員提供合理的薪酬制度和保護制度,并鼓勵他們進行實驗管理創新以及科研創造。為優秀的實驗室管理人員提供平臺,建立獎懲制度,真正使實驗室管理人員投入實驗室管理工作中。
隨著科技的發展,信息化技術的運用越來越多元化、廣泛化,實驗室管理理念也從傳統管理模式向智能化管理模式轉變。當前,部分高校已經將信息智能化管理模式與實驗室管理相結合,為實驗室的安全高效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11]。建立實驗室智能化管理平臺,是今后高校實驗室管理的必然趨勢,比如實驗室預約網絡平臺的建設,可以從源頭上解決實驗室準入制度的落實以及實驗室使用率的提高問題;化學試劑信息化管理平臺的建設,又可以從源頭上對化學試劑及麻醉藥品的購買、使用、處理進行全程控制;而實驗室可視監管平臺的建設,可以從根本上管理使用實驗室的師生是否嚴格遵循了相關標準操作規程,從而可以有效規避各類安全事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