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慧
《管理會計》課程作為經管類課程重要組成部分,旨在培養學生的管理決策能力。在教學過程中,也應當關注思政教育的融入,以塑造學生的良好品德和社會責任感?;浬涛幕鳛楠毺氐纳虡I文化,凝聚著深厚的歷史傳統和商業智慧,對于培養學生的商業道德和管理智慧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如何將粵商文化融入《管理會計》課程的思政教學中,仍然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通過文獻綜述和案例分析的方法,提煉出具體的模式,以幫助教師和學校更好地將粵商文化元素融入課程教學。這一舉動旨在為經管教育提供新思路和方法,推動學生商業綜合素養的提升,同時傳承和弘揚粵商文化。
粵商文化的核心價值觀
粵商文化是中國特有的商業文化,注重商業智慧和經驗的傳承,注重商業技巧的積累,重視商業決策的精明和靈活性。誠信是粵商文化的核心價值觀之一。粵商注重信用和信譽、堅守承諾,以維護商業道德?;浬涛幕沧⒅貏撔潞烷_放,在強調積極適應變化的同時,強調社會責任感以及關注社會福祉,為社會做貢獻。
另外,在粵商文化中,傳承家族價值觀的重要性不可忽視。家族企業在粵商文化中扮演重要角色,傳統的家族價值觀可概括為責任、忠誠和團結等。這些核心價值觀構成了粵商文化的精髓,對于商業成功和社會責任感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將這些價值觀融入《管理會計》課程思政教學中,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商業倫理、領導力和社會責任,培養出有商業智慧的管理者,同時傳承和弘揚粵商文化的寶貴精神財富。
粵商文化與管理會計的關聯
粵商文化強調誠信和商業道德的重要性,這與管理會計中注重倫理和職業道德極為相似。在管理會計領域,決策者可靠信息支持決策,而粵商文化的誠信價值觀可以幫助學生理解信息披露和誠實報告的重要性?;浬涛幕⒅厣虡I智慧和經驗的傳承,這與管理會計利用的決策支持系統和數據分析工具密切相關。管理會計企業管理者做出決策,同時也需要不斷創新和改進,這符合粵商文化的創新精神要求。
粵商文化強調社會責任感和關注社會福祉,而《管理會計》的教學內容也涉及企業的社會責任和可持續發展。學生通過了解粵商文化的社會責任觀念,可以更好地理解企業應對社會和環境問題的扮演角色。學生通過研究粵商家族企業的案例,能夠了解家族企業面臨的管理挑戰和機會,從而更好地理解課程中的相關概念。粵商文化與管理會計之間存在著多重關聯,將粵商文化的核心價值觀融入《管理會計》課程思政教學中,可以豐富課程內容,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應用管理會計的知識,同時培養商業倫理、領導力和社會責任感。
粵商文化融入
管理會計課程的實踐路徑
加強教學內容設計。學校通過精心設計課程內容,可以確保學生更深入地了解粵商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并將其與管理會計的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例如,在課程中引入粵商的成功案例,可以讓學生了解真實的商業案例,以及粵商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如何在商業實踐中發揮作用,這一目的可以通過案例分析、討論和小組作業等方式實現。學生在深入研究粵商的經驗和故事后,可以啟發商業智慧。
學校也可以將粵商文化中的商業倫理原則融入課程教學,從而更好地讓學生理解誠實、信譽等要素在管理會計決策中的重要性。教師可以通過倫理案例研究和模擬倫理決策引導學生思考和討論倫理問題,以此培養他們的商業倫理觀念。同時教師可以設計實踐案例,讓學生運用管理智慧來解決管理會計問題,有助于學生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技能,強化管理能力。教師也可以設計課程實踐項目,讓學生親身體驗粵商文化的核心價值觀。例如,組織學生參觀粵商企業,與企業家互動,或者開展社會責任項目,讓學生實際參與并感受社會責任感的重要性。通過加強教學內容設計,管理會計課程可以更全面地與粵商文化的核心價值觀融合,從而使學生能夠深刻理解并運用這些價值觀,成為具有商業智慧的管理者,這種方法可以豐富課程教學內容,增強學生的參與度和學習效果,使課程思政教學更具深度和實踐性。
改善教學方法與工具。通過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和工具,教師可以有效地傳達粵商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同時改善學生的學習體驗。使用粵商文化相關的案例作為教學材料,讓學生通過分析和討論真實的商業情景理解粵商的核心價值觀,可以激發學生的思考和討論,幫助他們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同時,教師組織小組討論,可以讓學生共同探討粵商文化的價值觀,并提出解決方案。小組合作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增強團隊合作能力。有條件的話可以邀請粵商企業家或專家進行演講,分享他們的經驗和見解,學生可以直接聽取粵商故事,從中獲得啟發和教訓。
另一方面,學校要利用好在線教育平臺和資源,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學習材料,這些資源可以讓學生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學習粵商文化。在課堂上,教師則可以設計模擬游戲或角色扮演活動,讓學生在模擬情境中感悟粵商文化的核心價值觀,這種互動性的教學方法可以增強學生的參與度和記憶效果。通過改善教學方法與工具,可以更有效地將粵商文化融入管理會計課程,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學習動力,幫助他們深入理解和應用粵商文化的核心價值觀。這將有助于課程思政教學更貼近實際商業實踐,傳承和弘揚粵商文化的寶貴精神財富。
做好課程評估與反饋。通過定期的評估和反饋機制,教師可以及時了解學生對課程的理解和反應,從而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和內容,確?;浬涛幕暮诵膬r值觀能夠有效地傳達,做好課程評估與反饋,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法:
問卷調查。學校要定期對學生進行匿名問卷調查,收集學生對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的反饋意見。問卷可以包括關于粵商文化融入程度、教材的有效性、課堂互動等方面的問題。根據學生的反饋,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必要的調整和改進。
小組討論和反饋。在課程中安排小組討論,并要求學生提供對小組成員的反饋,這可以幫助教師了解學生之間的互動和合作情況,以及他們對粵商文化的理解。
個人作業和項目評估。評估學生的個人作業和項目,檢查他們是否能夠有效地應用粵商文化的核心價值觀。提供具體的反饋意見,幫助學生改進他們的作業和項目。
課程期末評估。在課程結束時進行綜合評估,可以采用考試或終期項目評估的方式進行,這可以幫助教師評估學生對粵商文化融入管理會計課程的理解程度和應用水平。
積極進行教師與學生互動。建立開放的師生互動渠道,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和建議。教師可以定期與學生交流,了解他們的學習需求和反饋意見。

同行評估。邀請其他教師或相關領域專家參與課程評估,以此獲得專業的評估意見和建議,這可以幫助教師了解課程內容及教學方法的質量和效果。通過對課程質量的評估與反饋,教師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能夠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措施改進。這有助于確保粵商文化的核心價值觀能夠有效地融入管理會計課程,使思政教育更具深度和實效性。
教學效果評估。教學效果評估對考察粵商文化融入管理會計課程的效果至關重要,涉及多個方面的評估指標,以確保課程的質量和效果。通過觀察學生的課程成績、考試表現以及課程作業的質量來評估他們的知識水平,較高的知識水平則表明課程傳遞知識的效果良好;通過觀察學生是否能夠運用粵商文化的價值觀提出創新商業解決方案,以及是否能夠通過倫理案例分析、課堂等評估學生的商業倫理素養。另一方面,通過問卷調查、小組討論和反饋來評估學生對粵商文化的理解程度和認同度,觀察他們是否能夠識別和理解粵商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并將其與管理會計課程關聯。最后通過收集學生的反饋意見、課程評估和同行評估來評估課程的改進和優化情況。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反饋和建議來調整教學方法和內容,以提高課程的效果和吸引力。綜合考慮這些評估指標,可以全面評估管理會計課程融入粵商文化的效果,確保學生的知識水平、創新思維和商業倫理素養等都得到提升,同時增強對粵商文化的理解和認同。同時,不斷改進和優化課程可以確保其適應學生的需求和時代的變化,使課程思政教學更加貼近實際商業實踐,傳承和弘揚粵商文化的寶貴精神財富。
將粵商文化融入《管理會計》課程思政教學的模式探索是一項富有挑戰性和前瞻性的工作,但也是一項充滿挑戰性的任務。粵商文化作為中國獨特的商業文化,歷史悠久并充滿商業智慧,對于培養學生的商業道德、管理智慧和社會責任感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提供采取加強教學內容設計、改善教學方法與工具、做好課程評估與反饋,可以更好地將粵商文化的核心價值觀融入課程,實現思政教育的目標。在管理會計課程中融入粵商文化,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管理會計的理論和實踐,還可以培養他們的商業倫理觀念、創新思維和領導力。同時,這也有助于傳承和弘揚粵商文化的寶貴精神財富,使其在當代商業社會中繼續發揮影響力。在未來的教學實踐中,我們將繼續不斷改進和優化這一模式,以適應不斷變化的教育需求和社會環境。希望這一探索能夠為管理會計課程的思政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為培養有商業智慧的管理者和傳承粵商文化的寶貴精神財富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