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青花瓷在中國廣袤無垠的陶瓷文化中以璀璨奪目的姿態成為備受矚目的陶瓷瑰寶,自誕生以來歷經歲月的洗禮與朝代的更迭,愈發彰顯其獨特的藝術效果。青花瓷的青、白搭配深入人心,這一特征富有生生不息的創造力,其中青花山水尤為值得稱道。山水題材占據著青花瓷重要的位置,以飄逸深遠、淡雅靈秀的特質深刻展現了東方美學的獨特韻味,使得青花山水歷久彌新、備受推崇。
關鍵詞青花山水;審美特征;創新
0引言
自唐宋以來,文人對山水情有獨鐘,山川河流不僅僅是自然界中的壯麗景觀,更是文人墨客寄情抒懷的媒介,他們常常游歷名山大川,以詩、畫傳情,將個人情感與自然風光融為一體,創作出無數傳世山水畫作,山水畫簡約而不失磅礴,氣勢恢宏且意境深遠,與青花瓷巧妙融合、相得益彰,增添青花瓷的審美價值。青花瓷作為景德鎮四大名瓷之一,深受大眾的喜愛,青花山水更是開辟了新的審美維度,實現了精神追求與陶瓷工藝的完美融合,廣泛流傳。
1青花山水的發展概況
元代是青花瓷的成熟階段,然而山水在這個時期僅作為人物畫的陪襯存在,未具有獨立的審美價值。直至明代初期,具有獨立意義的青花山水畫悄然興起,以寓意吉祥的“海浪仙山”題材為代表。步入明代晚期,青花山水迎來了顯著發展,清代康熙時期更是攀上了巔峰,鑄就了傳統青花山水的黃金時代,不僅技藝精湛,更成為后世傳統青花山水的典范。
傳統青花山水根植于文人雅士山水畫藝術的深厚底蘊中,涵蓋“元四家”、董其昌以及清初“四王”所引領的文人山水畫風,極具水墨畫韻味,共同詮釋了封建士人階層向往的超脫于塵世紛擾,寄寓于松間清泉、孤舟野渡間的隱逸情懷,然而囿于文人意趣的固化展現與勾線分水技藝的程式局限,傳統青花山水在當代社會發展中面臨挑戰,其藝術表達難以順應時代精神的躍動與審美多元化的潮流,故需經歷一場從傳統架構向現代語境的深刻蛻變與轉型。從目前青花山水的發展概況來看,現代青花山水正處于傳統邁向現代轉型的關鍵時期,不斷涌現出多元且新穎的風格和流派,展現出蓬勃的生命力。
2青花山水的審美特征
青花山水畫興起之際恰逢文人畫日臻完善之時,其繁盛期緊密伴隨著文人畫輝煌的浪潮,文人畫深植于禪宗美學,崇尚簡約、超逸的審美。青花山水可視為山水畫在陶瓷上的延伸,早期青花山水作品雖流露出文人山水畫的神韻,卻未全然融入詩、書、畫、印于一體的文人畫風,這歸咎于青花瓷創作過程中獨特技藝流程的制約,也與青花繪畫創作者的繪畫功底息息相關。
隨著青花瓷工藝的完善,青花山水的繪制技藝也得到了顯著提升,雖然青花山水受限于青花料的單一,在色彩豐富度上難與古彩、粉彩等并駕齊驅,然而這單一的色彩特點恰恰鑄就了其獨特的魅力。一幅精湛青花山水作品的審美價值遠超其他作品,其創作過程中的技法如皴、擦、點、染等,以及虛實結合的意境營造皆需創作者內心感悟與精準把控,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青花山水以青、白兩色構建的深遠景致更添一份引人深思的韻味與意境。
青花山水的精髓在于其以青花料在陶瓷坯體上細膩勾勒,坯體的吸水性能使得青花料在繪畫時產生水墨畫般酣暢淋漓的效果,再通過巧妙的留白凸顯出瓷質高雅、純凈的質感。青花山水在構圖布局上過度堆砌會削弱山水畫面空靈、深邃的美,因此青花山水講究以意布局,追求神韻與意境的完美結合,其顯著特征在于強烈的立體感,遠峰近壑層次分明,山影交錯間光影變幻,布局疏密得當,營造出深遠的視覺縱深效果與清晰的層次,構圖追求意境美,用色濃淡相宜,整體畫面流露出雅致、明快的氛圍。
青花山水的山石云樹、流泉飛瀑等自然景象被巧妙運用筆法實現,蘊含剛柔并濟、虛實相生、濃淡相宜、輕重有別的豐富變化,運筆技巧涵蓋中鋒、側鋒、逆鋒、拖鋒等多種筆法,與中國畫頗有異曲同工之處,實現與國畫山水相類似的水墨效果,展現出清新自然、水墨暈染的韻味。
3青花山水的創新
20世紀80年代,中國藝術界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創新浪潮,這股力量深刻影響著陶瓷藝術領域,傳統青花山水也不例外,經歷了現代化轉型的嚴峻考驗,現代藝術家們掙脫了傳統框架的桎梏,積極擁抱創新的浪潮,不僅在作品的形式構造與內容表達上大膽嘗試,更在風格層面實現了對傳統的超越與重塑,構建起一個別開生面、與往昔截然不同的現代青花山水創作藝術體系。在經歷了現代化轉型的過程后,傳統青花山水在多方面都有變化,如題材、技法、立意等,現代青花山水題材多樣化趨勢顯著,傳統青花山水拘泥于復刻古代名家畫作,難逃模式化窠臼,而現代青花山水早已掙脫傳統的束縛,涌現出大量創新之作,題材廣泛涵蓋風土人情、雄渾壯闊的山水等,這些題材體現了現代青花山水的創新意識。現代青花山水在技法上呈現綜合趨勢,不僅有傳統的青花分水、潑彩等技法,還吸納了西方油畫的技法,做到中西融合。另外現代青花山水還與高溫顏色釉、釉上彩等其他陶瓷裝飾技法綜合運用,豐富色彩和藝術表現,進而實現了別具一格的現代青花山水綜合裝飾形式。現代青花山水的立意跳脫了傳統文人情懷的桎梏,邁向個性化表達,極具主觀意識,不再貼合古代文人避世隱逸的心態,而是以更加積極樂觀的精神風貌使作品更加貼近現代人的生活和審美需求,從現代青花山水可以看到創作者的原創活力,他們不拘泥于中國傳統哲學的框架,自由抒發對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及對生命意義的獨到詮釋。
4結語
發展至今,青花山水以非凡的藝術魅力在陶瓷藝術中穩固了其舉足輕重的地位,在當今這個文化多元共生的時代背景下,青花山水非但未失其魅力,反而更加熠熠生輝,主動擁抱時代,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創新活力與廣闊無垠的藝術創作潛能,推動陶瓷藝術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黃慶龍.論現代青花山水裝飾的特征與意義[J].景德鎮高專學報,2013,28(2):127-128.
[2]黃景鋒.談陶瓷青花山水畫的審美形式與文化精神[J].景德鎮陶瓷,2012,23(5):13.
[3]高揚.淺談青花山水題材畫的創新與審美[J].佛山陶瓷,2014,24(7):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