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小東 陳曉波 張新星
近年來,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為傳媒領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尤其是當下火熱的元宇宙概念,不僅融合了云計算、大數據、虛擬現實、增強現實以及人工智能等諸多數字技術,促使整個傳播媒介形態發生了根本性改變,同時還借助沉浸式的場景體驗為人類創造了更多探索不同精神世界的可能,成為塑造未來傳播新生態的重要力量。與此同時,元宇宙與傳媒實踐的快速融合,也蘊含著諸多風險和倫理問題,成為學界關注和爭論的焦點。在這一背景下,如何進一步明確元宇宙與傳媒的關系,構建新的傳播學理論與知識體系,為未來元宇宙傳媒實踐的創新發展提供更多理論指導,成為亟須解決的重要課題。
由趙雪波、趙倫所著的《元宇宙傳播:未來傳播學框架》一書,從傳播學視角出發,重點講述了元宇宙的傳播結構、傳播模式和傳播原則,同時還對元宇宙信息傳播、教育、游戲和監督社會的功能進行了梳理,從全新的角度——元宇宙傳播經濟學視角解讀經濟、政治維度的元宇宙意義,為我們理解新時期的元宇宙傳媒實踐提供了新視野。
元宇宙傳媒實踐與未來傳播新生態的構建。正如作者在書中指出的,元宇宙是媒介及其技術的產物,對元宇宙的探討不僅要提升到哲學的高度,同時也要從傳播學和媒介學視角出發進行新的審視。在媒介化時代,元宇宙在本質上不僅僅是各種數字技術的簡單集合,更是一種數字技術與現實社會相融合的全新文明形態,是人類社會媒介化發展的新階段。這也意味著,元宇宙傳媒實踐的發展已經成為當下社會建構的關鍵命題,如何借助元宇宙傳媒實踐重塑面向未來的傳播新生態,是時代賦予當前傳播學者的光榮使命。對此,作者在書中作出了系統性回答,不僅涉及元宇宙的傳播結構、模式、原則和功能等內容,還從政治學和經濟學視角出發,探討了未來元宇宙國際傳播秩序的構建等問題。總之,在新的傳播生態下,隨著元宇宙網絡、技術、服務的不斷完善,傳媒領域的內部和外部環境都將發生深刻的變革,賦予傳播主體更多的自由和空間,呈現出一幅全新的生態圖景。
元宇宙傳媒實踐中的各類風險和倫理問題。如前所述,隨著元宇宙與傳媒實踐的深度融合,其自身蘊含的各類風險和倫理問題也獲得了越來越多的關注。首先,在技術層面,元宇宙傳媒實踐的發展還存在不確定性,其對高性能算力的要求和高復雜度的人機交互本身就充滿了技術性風險的隱患。與此同時,技術性隱患還體現在數據安全、隱私保護等諸多領域,如果這些數據被濫用或泄露,將對用戶的隱私權產生負面影響。其次,在社會治理層面,面對數字虛擬世界中的法律問題和經濟問題,現有的治理模式還難以有效應對,亟須進一步加強數字科技領域的立法工作。最后,在倫理道德層面,元宇宙傳媒實踐還存在虛擬世界上癮等諸多倫理問題。一方面,借助人機交互等數字技術所構筑的虛擬世界,在為人類提供沉浸式體驗的同時也天然擁有“成癮性”的隱患,極易影響人類個體的認知能力,引發各類社會問題。另一方面,伴隨虛擬世界中“虛擬人”的出現,與之相關的各類數字人格、數字資產等問題也將進一步凸顯,存在于虛擬世界的倫理問題成了亟須關注的焦點。
元宇宙傳媒實踐創新發展的主要應對策略。隨著元宇宙技術探索和元宇宙傳媒實踐的不斷深入,人類逐漸進入深度媒介化的時代,傳統的傳播范式將被徹底改變。針對這一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本書在進行理論建構的同時,也提出了新時期元宇宙傳媒創新發展的主要應對策略。第一,面對元宇宙傳媒實踐中的風險與倫理問題,需要進一步加強相關學科建設和理論研究,本著“技術向善”的人文態度構建相關理論體系,為技術發展提供更加完善的理論指導。第二,從歷史發展進程看,人類的數字化生活已經成為大勢所趨,為了有效防范元宇宙傳媒實踐可能帶來的風險,相關部門要主動轉變傳統的治理理念,進一步完善相關規范和標準,加強對元宇宙傳媒實踐的監管。第三,在元宇宙時代,媒介形式的變革對新時期的媒體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這就需要進一步完善相關人才培養體系,切實提升媒體人的數字素養和元宇宙空間的傳播能力,為元宇宙傳媒實踐創新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作者單位 承德廣播電視臺
【編輯:李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