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在8歲前、男孩在9歲前出現第二性征發育稱為性早熟,也就是女孩在8歲前乳房發育,在10歲前月經來潮;而男孩在9歲前睪丸發育。性早熟會給兒童的身心及未來發展帶來負面影響。因此,應關注兒童生長發育,預防性早熟。
1.遺傳因素
家庭成員如果有性早熟現象,那么兒童出現性早熟的可能性就會相應提高。這表示遺傳因素是兒童性早熟的重要原因。
2.環境因素
兒童長期接觸環境污染物,如塑料制品中的聚酯、雙酚A等,容易引發身體激素分泌失調,導致性早熟。
3.飲食因素
攝入過多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導致營養過剩,可能會刺激激素分泌,加速性發育。
4.心理因素
兒童如果長期心理壓力過大也會導致內分泌失常,造成第二性征提前發育。
5.睡眠因素
開燈睡覺和長期睡眠不足可能誘發性早熟。
6.疾病因素
某些疾病,如腫瘤、甲狀腺功能亢進等,可能會影響內分泌紊亂,導致性早熟。
7.其他因素
兒童長期吃含激素的食物或藥物,過早接觸含激素的化妝品,過早接觸不良影像都可能導致第二性征提前出現。
1.影響兒童的身高
兒童性激素分泌過早,會加速骨骼的生長發育,雖然早期會使兒童的身高迅速增加,但也加速了骨骺的閉合,導致最終身高過矮。
2.導致心理問題
兒童心理尚未發育成熟,面對突然發生的生理變化,可能會感到迷茫、焦慮。再加上性早熟兒童在社會生活中容易受到他人的誤解、嘲笑,因此可能會產生自卑、不安等心理。
3.引起行為方面的問題
性早熟兒童由于身心發育不平衡,再加上社會閱歷少、年齡小、自我管理能力差等因素,可能會出現早戀、早孕等不良行為。
4.腫瘤征兆
有些兒童出現性早熟主要是由腫瘤等器質性疾病引起的,嚴重影響兒童的身體健康。
1.健康飲食
父母應給兒童提供均衡的膳食,使其少吃加工食品、速食和含激素食物,多吃新鮮水果、蔬菜和全谷類。
2.適量運動
鼓勵兒童多參加體育運動,保持身體健康,避免營養過剩而增加性早熟發生的風險。
3.減少塑料制品的使用
塑膠產品含有雙酚A、聚酯等成分,可影響兒童的內分泌系統。因此,兒童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減少塑料制品的使用。另外,家長在儲存食物時,應盡量使用無危險化學成分的容器。
4.關注兒童的心理問題
父母要注意兒童的情緒變化,為兒童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此外,還要避免讓兒童接觸與其年齡不符的電影或成人話題。
5.定期體檢
定期給兒童做身體檢查,尤其是在青春期之前,及時發現生長發育異常情況,并在醫生的建議下進行干預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