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大學生面臨著學業、就業等多重壓力,這些壓力往往伴隨著不良的生活習慣,如熬夜、飲食不規律等,嚴重增加了患心臟疾病的風險。因此,了解心臟相關的健康管理與急救技能對于大學生而言至關重要。
1.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規律作息: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長期睡眠不足會增加心臟負擔,導致心律失常等問題。
健康飲食:均衡膳食,減少高鹽、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攝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比例。適量攝入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魚,有助于保護心臟。
適量運動: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等。運動有助于增強心臟功能、控制體重,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
2.控制危險因素
戒煙限酒:吸煙和過量飲酒都是心臟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大學生應遠離煙草,限制酒精攝入。
控制體重:肥胖是心臟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通過合理飲食和適量運動,可以保持健康體重。
管理壓力:學會有效管理學習和生活中的壓力,可以通過冥想、瑜伽、聽音樂等方式放松心情。
3.定期體檢
血壓監測:定期測量血壓,了解自身血壓狀況,及時發現并控制高血壓。
血脂檢查:血脂異常也是心臟疾病的重要風險因素。定期進行血脂檢查,必要時可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干預。
心電圖檢查:對于有心悸、胸悶等癥狀的大學生,建議進行心電圖檢查,以排除心臟疾病的可能性。

1.認識心臟驟停與猝死
心臟驟停,即心臟突然停止跳動,是心源性猝死的直接原因。這種情況發生時,搶救的黃金時間僅為發生后的4分鐘內。每延遲1分鐘的搶救,患者的生存率都會大幅下降。因此,對于心臟驟停的緊急處理,必須爭分奪秒。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特別是心肺復蘇術,在關鍵時刻能夠挽救生命。
2.撥打急救電話
一旦發現有人心臟驟停或呼吸停止,首要任務是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在撥打電話時,盡量保持冷靜,清晰、準確地告知患者的狀況、地點及任何特殊情況。同時,不要掛斷電話,按照接線員的指示進行操作。在等待急救人員到達的過程中,應立即開始心肺復蘇,并持續進行,直到專業急救人員接手。心肺復蘇包括胸外按壓和人工呼吸,可以為患者爭取寶貴的搶救時間,提高其生存率。在等待急救人員的過程中,保持與患者的接觸,觀察其反應,并繼續進行心肺復蘇,直到患者恢復自主呼吸和心跳或專業急救人員到達現場。
3.了解心肺復蘇步驟
在進行心肺復蘇時,首先需要確認周圍環境是否安全,確保不會在危險的環境中進行急救操作。隨后,要迅速檢查患者的反應及呼吸狀況,可以輕拍患者的肩部并呼喚其名字,觀察患者是否有反應,同時觀察患者的胸腹部是否有起伏,以判斷其是否有呼吸。如果患者無反應且無呼吸,需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
接下來,將患者置于硬板床或平地上,解開患者的衣物,雙手重疊置于胸骨下半部,即兩乳頭連線中點,垂直向下按壓。對于成人患者,按壓深度應至少達到5厘米,按壓頻率應至少為100次/分。在按壓過程中,要保持胸骨充分回彈,避免過度用力。
同時,需要開放患者的氣道,清除口鼻中的異物,以保持氣道暢通。可以采用仰頭抬頦法或推舉下頜法來開放氣道。隨后進行人工呼吸:捏住患者的鼻子,用嘴包住患者的嘴,緩慢吹氣兩次,每次吹氣時間持續1秒以上,并在吹氣時觀察患者的胸廓是否有起伏。
最后,需要持續進行心肺復蘇操作,且需按照30次胸外按壓配合2次人工呼吸的比例進行循環操作。這個過程需要一直持續到急救人員到達現場,或者患者恢復自主呼吸和心跳為止。在整個心肺復蘇過程中,要保持冷靜、有序進行,并盡可能尋求周圍人的幫助,以確保急救操作的有效性。同時,也要注意避免在急救過程中對患者造成二次傷害。通過正確的心肺復蘇步驟,可以為患者爭取寶貴的搶救時間,提高其生存率。

4.注意事項
在進行心臟急救時,有幾個關鍵的注意事項需要牢記。首先,保持冷靜是至關重要的。在緊急情況下,頭腦冷靜能夠確保按照正確的步驟有序進行急救操作,避免因慌亂而導致犯錯。其次,盡量保證心肺復蘇的連續性。心肺復蘇是一個需要持續進行的過程,每一次的按壓和吹氣都是在為患者爭取寶貴的生存時間,因此要確保操作的連貫性,不輕易中斷。最后,尋求幫助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在進行急救的同時,應盡快尋求周圍人的協助,他們可以幫助維持急救操作的連續性,或者在其他方面提供支持,以便在急救人員到達之前能夠進行更為有效的搶救。
識別心臟疾病的預警信號對于大學生而言至關重要。心臟疾病在發作前,身體往往會發出一些預警信號,這些信號雖然可能各不相同,但都是身體在提醒心臟可能出現了問題。如果在運動后或情緒激動時感到胸悶、胸痛,這可能是心絞痛的表現。如果在活動量并不大的時候感到呼吸困難,但休息一會兒又能緩解,這可能是心功能不全的預警信號。另外,如果感到持續的、無明顯誘因的疲勞感,即使休息也無法緩解,這可能是心臟供血不足所致。突然出現的頭暈、暈厥也不容忽視,它們可能是心律失常或心臟泵血功能下降的表現。除了這些較為典型的癥狀外,還有一些不典型的癥狀,如上腹痛、牙痛、肩背痛等,它們同樣可能是心臟疾病的預警信號,也需要引起警惕。
大學生們應該學會識別這些預警信號,一旦身體出現這些不適,就應該及時就醫,進行專業的檢查和治療。通過及時識別心臟疾病的預警信號,并采取相應的醫療措施,可以有效地保護自己的心臟健康,為未來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心臟疾病是威脅大學生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通過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控制危險因素、定期體檢,以及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可以有效降低心臟疾病的風險并在緊急情況下挽救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