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之后,中國的經濟飛速發展。20世紀80年代末,基本解決了人民的溫飽問題;20世紀末,國民生產總值進一步提高,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為了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藍圖,實現中國夢,黨向全國人民發出了向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時代號召。到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不僅僅指經濟實力大幅提升,還包括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的提升等所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新時代勾勒新的宏偉藍圖。時代大潮只有一個方向,那就是奔流向前,與時偕行……
女排精神是與時俱進的精神瑰寶,是任何時期都值得借鑒的實踐珍寶。雖然中國女排的發展歷程不是一帆風順,但是女排精神沒有在取得“五連冠”成績之后慢慢衰退。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女排精神都從未過時,也未曾褪色,且隨著歷史的發展,越發熠熠生輝。20世紀80年代女排的五次奪冠,無疑是“振興中華”的最直觀表現。隨著第一個女排黃金時代的來臨,女排精神幾乎成為民族精神的代名詞,不僅極大地鼓舞了人民群眾,而且承擔起了特殊的政治使命,成績的好壞幾乎成為關乎國家和民族榮辱的大事,女排隊員們的奪冠壓力與日俱增,低谷期隨之而來。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雅典奧運會后,在經歷了地獄般的訓練,以及常人難以忍受的苦痛之后,沉寂了11年的中國女排再次走上了巔峰之路。2015年9月6日在日本舉辦的第12屆世界杯女子排球比賽中,在惠若琪、徐云麗等多名球員因傷病無法參賽的情況下,中國女排運動員們以勇往直前的決心和破釜沉舟的勇氣對陣實力強勁的俄羅斯隊,最終從岡察洛娃和科舍列娃兩大世界級球星手中奪下主動權,以3:1的成績沖入決賽。憑借著酣暢淋漓的技術發揮和頑強拼搏的女排精神,中國女排再次奪得世界冠軍。在2016年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辦的第31屆奧運會中,中國女排再次登上世界之巔。
初心是燈塔,在黑暗中指明前行的方向,避免偏航。共產黨人的初心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只要千千萬萬的共產黨人共同堅守住這顆初心,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就不會偏航。這顆初心在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表現方式。戰爭年代,它體現為革命英雄拋頭顱、灑熱血,為新中國的成立不惜付出生命的代價;在經濟起步的年代,它體現為所有有識之士承擔起科技興國的使命,在不同的崗位銳意進取、開拓創新;在綜合國力不斷增強的新時代,我們更應該不忘初心,以紅色信念指引我們堅定不移地跟黨走,沖破艱難險阻,走出一條通往中國夢的輝煌之路。
中國女排的傳承與發展,同樣體現著不忘初心的精神。不同年代的女排運動員身上都展現出團結拼搏、為國爭光、絕處逢生、永不言棄等精神。無論是陳忠和帶領的第二代女排團隊,還是郎平帶領的第三代女排團隊,無不繼承發揚了女排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奮斗、勇往直前等精神。郎平經歷的魔鬼訓練,馮坤也親身體驗了;趙蕊蕊流過的淚、受過的傷,朱婷也沒有避免過。時光流逝、人來人往,中國女排的成員換了一批又一批。可是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無論球員怎樣新老更替,我們都能感受到中國女排實際上根本沒有變,因為女排精神如同燈塔一樣一直矗立在那里為女排指明航向。女排精神“具有符號象征性和歷史傳承性,是我國時代精神的具體表現”。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詩經》)相較于西方國家運動員的爆發力,中國女排運動員的突出特點是韌性,這也是一種永不言棄的精神力。中國人的堅強、韌勁、永不言棄的精神在每個時代都有一些突出的表現。比如楊善洲,一個一生為公、一心向黨的全國優秀共產黨員,一個“大自然的守護者”,他用行動踐行著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在幾十年的職業生涯中為造福一方群眾殫精竭慮、拼盡全力。在退休可以安享晚年的時候,他依然不改為民服務的初心,投身大亮山,將荒山禿嶺改造得郁郁蔥蔥。正是共產黨人的堅定信念和永不言棄的精神支撐著他實現了植樹造林5.6萬畝的偉大奇跡。
“行百里者半九十”,這句俗語充分體現了持之以恒的重要性。在比賽耗時較長的運動項目中,堅持不懈尤為關鍵。在排球運動中,特別是在雙方水平相當的比賽中,經常看到前幾局有些隊伍勢如破竹、氣勢如虹,而到后期往往表現出后勁不足的狀態。在1981年日本隊對戰中國隊的比賽中,中國女排前兩局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從第三局開始由于體力消耗過大,有的球員在比賽中出現了些許的懈怠,而這輕微的變化卻讓日本隊連贏兩局。直至艱難的第五局,在教練的適時喊停、科學指導下,中國女排在體力嚴重不足的情況下迸發出竹棚中磨煉出的韌勁,流淌在血液中永不言棄的精神開始發揮作用,最終全力奮戰到最后一刻,贏得了屬于中國女排的第一枚冠軍獎牌。在之后的比賽中,無論輸贏,中國女排總是堅持不懈、頑強不屈、永不言棄,奮戰到底。
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是中國共產黨在艱難困苦中帶領中國人民走向成功的重要秘訣之一,也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實現輝煌藍圖的重要方法之一。排球從來不是個體賽,而是團隊賽。無論一個球員多么優秀,都不可能獨自一人帶領一個全無配合的球隊贏得金牌。而一個團結奮進、配合默契的團隊卻能激發出天才球員的無限潛能。2015年中國女排在世界杯的領獎臺上帶著未能參賽的隊友球衣領獎,全場為之動容。這儼然是一幅中國女排姑娘群像,一個團結的球隊,一群同甘共苦的姑娘,這也正是女排的集體主義精神。為了沖擊2019年世界杯,中國女排進行了封閉式訓練。為了讓新人更好地成長起來,退役后的徐云麗重返國家隊幫助球隊的副攻手訓練,參加里約奧運會的魏秋月也回到球隊幫助二傳組進行訓練;她們很好地傳承了中國女排團結協作的精神。正是那些刻骨銘心的團結協作、攜手并進的訓練,以及榮辱與共、共同進退的經歷,才有了2019年中國女排世界杯奪冠的閃耀成績。
進入新時代,中國的經濟、文化、科技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綜合國力不斷增強,需要承擔的責任隨之增多,面臨的新問題也不斷凸顯,因此更需要發揚女排精神,團結奮進、堅定不移地走好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
(本文選自人民日報出版社《中國女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