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鏈接科技和產業的重要工具,金融體系對發展新質生產力具有重要作用,金融創新與科技創新的結合已成為提升我國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當下我國亟須加快完善科技金融體系,以便為科技創新提供更為堅實的資金支持和制度保障。建立健全科技金融體系能夠為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提供強大支撐,能夠為早期、小型、硬科技型企業提供更好發展土壤。
新質生產力代表先進生產力的演進方向,是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的先進生產力質態。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作為鏈接科技和產業的重要工具,金融體系對發展新質生產力具有重要作用,金融創新與科技創新的結合已成為提升我國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當下我國亟須加快完善科技金融體系,以便為科技創新提供更為堅實的資金支持和制度保障。
一、建立健全科技金融體系能夠為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提供強大支撐
培育新質生產力,需要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因此深化金融體制改革以形成與科技創新相適應的科技金融體系顯得尤為關鍵。科技與金融之間存在著互利互動的密切關系,加快金融與科技的深度融合,以助力高質量發展是新發展需求背景下亟待破解的難題??萍冀鹑诘牧⒆泓c是金融,用金融創新服務于科技創新,是促進科技開發、成果轉化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一系列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政策與金融服務的系統性、創新性安排,是由向科學與技術創新活動提供金融資源的政府、企業、市場、社會中介機構等各種主體及其在科技創新融資過程中的行為活動共同組成的一個體系。
國際經驗表明,科技創新需要金融創新與國家支持。美國科技金融體系以直接融資為核心,尤其是包括主板市場、納斯達克市場和場外交易市場,構建了層次分明、風險分散的資本市場體系,全面支持科技型企業在不同成長階段的發展。德國、日本以間接融資作為主要融資渠道,主要為“銀行導向型”的模式。德國采取以政策性銀行貸款帶動商業貸款的方法,依托國有政策性銀行德國復興信貸銀行政策性引領,加之商業銀行、儲蓄銀行和信用合作社的中小企業信貸融資支持,有效促進了科技創新。日本對銀行融資體系進行諸多改革創新,建立了信用補全制度,形成擔保與保險結合、中央與地方共擔的兩級擔保機制。
當前我國科技金融體系已初步成型,構建了涵蓋銀行信貸、股票市場、債券市場、創業投資、保險和融資擔保等關鍵領域的科技金融體系,為科技型企業提供了多元化支持。銀行業在提供科技金融支持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全國涌現出超1000家科技特色支行與專營機構,專注于為科技型企業提供定制化金融服務;科創板與北交所的設立以及新三板改革的深化,有效拓寬了科技型企業上市融資渠道,增強了融資能力,促進研發投入和強度提升;債券市場同樣發揮重要作用。截至2023年6月,科創票據余額達2264億元,科創公司債權余額達2258億元,為科技型企業提供了寶貴的長期資金來源;創業投資和私募投資基金管理規模超14萬億元,活躍于科技創新各領域,是支持科技型企業創新發展的重要力量。
但我國科技型企業也面臨金融資源分配不均、耐心資本匱乏以及服務創新性不足等挑戰。
一是科技型企業由于缺乏直接融資手段,往往在初創期面臨金融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不能發揮直接融資在風險分擔、價值發現、參與經營等方面的功能。初創期企業具有高風險、高回報的特點,但機構投資現有的風控體系多是基于成熟企業的評估模式。這與科技型企業的實際需求不相符,導致資金流向科技型企業滯后。這一分化現象源于新技術的采用對生產率增長的“J”型影響,即企業在初期被低估,后期被高估。由此導致投資分化,前期資金供給不足,影響企業研發投入,后期因高估產生投資泡沫。數據統計,有83%的企業無法跨越創業早期,其中,超49%的企業在種子輪和天使輪失敗,34%的企業無法撐過A輪。因此,亟須通過機制創新平滑投資周期,鼓勵發展與科技創新特點相匹配的風險投資,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當前,我國融資結構仍以間接融資為主,對前沿研究、成果轉化等創新環節中的資本介入不足。考慮到科技企業具有創新周期長、不確定性強、抵押物缺乏等特點,直接融資應發揮更大作用。
二是科技創新企業因其預期收益的高度不確定性,需要資金有較高的風險容忍度。我國金融體系中耐心資本匱乏問題凸顯,市場風險厭惡情緒較重,資方對科技創新項目的風險評估趨于保守,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資金的有效配置。2018年后,信托來源的有限合伙資金大幅減少,長線有限合伙資金的不足進一步削弱了中國風險投資對短期失敗的容忍能力。中長期資本的缺乏對科技型企業的持續創新和發展產生挑戰。
三是我國科技金融服務的創新性有待進一步提升。由于科技型企業在不同發展階段都面臨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和技術迭代的雙重風險,需要更加靈活多樣的融資渠道和方式以適應其獨特發展需求。豐富金融工具,探索更多直接金融和結構金融類的產品與服務,構建可持續的金融資源保障體系尤為重要。
推動科技金融體系的加快完善,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當前我國邁向全球科技競爭前列的必由之路。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指出“構建同科技創新相適應的科技金融體制,加強對國家重大科技任務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金融支持,完善長期資本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趙靜表示,與建設科技強國、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需求相比,科技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的服務能力仍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服務體系仍需不斷完善,企業融資渠道有待進一步擴展。
二、建立健全科技金融體系能為早期、小型、硬科技型企業提供更好發展土壤
一是堅持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長期股權投資市場生態。將培育壯大耐心資本作為核心,服務初創期和中小規??萍夹推髽I為重點,鼓勵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為適應新質生產力發展需要,中國的投融資體制必須進行深刻變革,以更加靈活、高效的方式支持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產力的發展。鑒于科技型企業在不同發展階段呈現的資金需求和風險承受能力的差異性,要提供涵蓋天使投資、創業投資、銀行貸款乃至資本市場融資的全鏈條、全生命周期、接力式金融服務。2024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及“耐心資本”,鼓勵發展風險投資和壯大耐心資本。耐心資本是指長期投資資本,泛指對風險有較高承受力且對資本回報有著較長期限展望的資金。耐心資本有別于財務型投資者,不會受短期因素干擾而隨意縮短投資期限,周期性的市場價格波動甚至系統性風險均不會輕易破壞耐心資本的長期注資計劃,其穩定性和持續性對于科創型企業的高投入成長期極為關鍵。
二是充分發揮銀行作為我國金融體系的支柱作用,擴大信貸規模,對不同成長期的科創企業提供綜合金融支持。我國金融體系是由以銀行為主的間接融資主導,其在科技金融體系中的間接融資作用不可忽視,要創新科技信貸業務,擴大科技信貸規模,對企業全生命周期的信貸需求給予支持。對于初創企業,應加大信用貸款投放,著力提升科技型企業的首貸率并規范發展科技人才貸業務。對于成長期企業,需增加項目貸款投放,同時開展股權質押、知識產權質押等業務。對于成熟期企業,應強化綜合金融服務,鼓勵為并購融資提供更多信貸支持。
三是優化金融資源布局,積極培育多元化的投資主體。引導行業骨干企業、科研機構以及創新創業平臺等積極參與投資。鼓勵風投基金、天使投資基金和私募股權基金等擴張規模,提高機構投資的市場參與度。通過稅收優惠和財政補貼相結合的方式鼓勵機構投資者早投、長投、投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并按照投資期限長短和投資企業資質進行差異化退稅和風險補貼。拓寬資金來源,鼓勵保險資金、養老金、社?;鸬乳L期資金積極參與投資,支持創業投資機構通過發行債券等方式籌集長期穩定資金。通過“互聯網+”優勢引導資金合理資源配置,平滑區域科技金融發展不均的差異性。
四是推進金融創新服務,為初創企業提供更加靈活的金融工具。金融創新在科技創新中的角色不僅限于資金提供,更重要的是為科技型企業的高風險特征提供了更靈活的應對機制。通過知識產權質押等創新金融工具,缺乏傳統抵押擔保物的科技型企業能夠獲得長周期的資金支持,這不僅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轉化,還為科創企業注入了持續的生命力。通過期貨市場發揮價格發現和風險管理功能,為促進企業在鎖定成本和應對風險方面提供更多可能。
五是提高科技金融監管的有效性、包容性,在兼顧風險防控的基礎上,為科技創新營造更加寬松有利的環境。優化管理機制,加強對政府和國企出資基金的管理,改革并完善基金的考核機制、容錯免責機制和風險防范機制。在考核機制上,應設計更加適應科技投資特性的考核和激勵機制;在容錯機制上,引入盡職免責條款,減輕創投機構的稅負,鼓勵其進行專業化、規范化運作,從而吸引更多民間資金進行長期科技投資;在風險防范上,完善審批監管和金融信貸環節,為科創企業提供源頭活水,同時在資金密集、權力集中的環節抓好和落實金融反腐的監管工作。
(作者為九三學社中央經濟專門委員會委員、科技專委會青年小組成員,招商期貨有限公司產研總監)
兼職編輯:常思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