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文章通過收集眾多高速公路養護施工的安全事故案例,統計分析了養護施工安全事故的時間分布、傷亡分布、作業類型分布等事故特征,得出了養護施工安全事故在月度上分布相對均勻、在自然日時段分布上呈明顯的雙駝峰形態等結論,并針對性提出了施工前、施工過程中的安全管理措施和信息提醒、引導手段,以期為高速公路養護施工的安全管理和風險防范提供參考。
關鍵詞 養護施工;安全事故;事故特征;安全措施
中圖分類號 U418.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8949(2024)24-0173-04
0 引言
隨著國家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民群眾出行需求的快速增長,機動車保有量和高速公路的通行里程、通行量持續增長。2023年,我國新改擴建高速公路超7 000公里,高速公路總里程18.4萬公里,單日通行車流量超3 000萬輛。同時,由于部分在役高速公路服役年限增長、路面日益損壞嚴重、交通設施陳舊等原因,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尤其是養護施工安全事故日益多發[1-4]。
當前對于養護事故安全事故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定性分析事故原因,提出解決措施,缺乏有效的數據支撐。丁蓓妍等[5]探討了如何構建公路養護與運行安全管理責任體系,提出了由工作體系、組織體系、監管體系、責任追究體系、應急救援體系等五部分組成的公路養護與運行安全管理責任體系;劉淑麗[6]針對高速公路養護安全生產管理問題,提出了完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加大安全檢查工作力度、做好現場管理工作等舉措;李耘等[7]對中美高速公路養護作業區交通安全的管理措施進行了對比。
該文依托當前AI大數據模式、查閱相關文獻,收集了260起養護施工安全事故案例,運用統計工具分析事故數據,提煉養護施工安全事故特征,并針對性提出施工前、施工過程中的安全管理措施和信息提醒、引導手段,以期為高速公路養護施工安全管理和風險防范提供參考。
1 養護施工安全事故特征
根據養護施工安全事故發生的時間、傷亡事故類型、人員傷亡情況、作業類型、參與車輛等要素,將養護施工安全事故特征分為時間分布、傷亡發布、作業類型等特征。
1.1 時間分布特征
1.1.1 月度分布特征
按照每個自然年12個月統計260起養護施工安全事故發生的事故月份,得到的結果如圖1所示。
由圖1可知,養護施工安全事故發生次數最多的是1月份,為30例,占比11.5%,相較時間占比8.3%,較大幅度高出時間占比。因為1月份臨近春節,車流量顯著增加,并且我國全年平均氣溫最低的月份通常是每年的1月份,氣溫較低影響車輛的制動性能和作業人員、駕駛人員的反應時間。
圖1 養護施工安全事故自然月分布
從季節來看,夏季和冬季養護施工安全事故較為多發。一方面,夏季多高溫、暴雨天氣,冬季多冰凍雨雪等自然災害天氣,易誘發養護施工安全事故;另一方面,按照高速公路運營單位的養護規劃,路面大中修等修復養護和預防性養護多集中安排在夏季施工。從整體來看,除4月、5月、10月發生的事故案例較明顯低于其他月份外,養護施工安全事故在自然月分布上相對均勻。
1.1.2 時段分布特征
按照一天24 h統計260起養護施工安全事故發生的時間,得到的結果如圖2所示。
養護施工安全事故的發生時間與養護施工作業時間高度重合,主要集中發生在8~11時和14~18時兩個時間段,分別占比28.1%和35.4%,相較時間占比12.5%和16.7%,大幅超出。0~6時、21~24時事故數量較少,共占3.1%,因為夜間養護施工作業較少。但是,在絕對數量較少的養護施工作業中出現了多次安全事故,表明夜間養護施工作業的安全風險較高,應謹慎安排夜間施工作業,并加強安全防護措施。從整體來看,養護施工安全事故在每天時段上的分布極不均勻,呈明顯的雙駝峰形態。
1.2 傷亡事故分布特征
1.2.1 傷亡事故類型分布特征
根據《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標準》(GB6441—1986),統計260起養護施工安全事故的傷亡分類,統計結果如圖3所示。養護施工安全事故最為常見的四種事故類型為車輛傷害、機械傷害、物體打擊、高處墜落,共計占比86.1%;其中,發生最多的是車輛傷害事故,占比43.5%,接近一半,反映了養護施工安全事故與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最大不同,前者受外部社會車輛和駕駛人員的不可控因素影響較大。
1.2.2 事故類型與人員傷亡分布特征
統計各類養護施工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情況,如圖4所示。造成人員死亡、重傷、輕傷最多的事故類型是車輛傷害事故。比較同一類型事故中死亡、重傷和輕傷的比例,高處墜落和觸電事故中重傷的比例最高,表明高處墜落和觸電事故造成的傷害后果較為嚴重,非死即重傷。
1.2.3 參與車輛類型分布特征
將車輛傷害事故涉及的車輛類型分為養護作業車、小客車、大客車和貨車,統計各類車輛引發的事故數量和所占比例,結果如圖5所示:
由圖5可知,小客車引發的事故數量最多,占比51.9%,一是因為小客車是上路車輛中最為常見的車型;二是因為小客車相對其他車輛類型的速度較快,如駕駛人員未能在進入養護作業區前適當減速或有效規避,極易引發事故。養護作業車參與的事故占比29.5%,查閱調查報告顯示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社會車輛碰撞作業車后引發的二次傷害;二是作業時施工工人疏忽或配合不當引發事故。
1.2.4 車輛傷害事故人員傷亡分布特征
在統計車輛傷害事故中,涉及的社會駕乘人員和養護作業人員的傷亡情況,如圖6所示。養護作業人員的死亡人數、受傷人數明顯多于社會駕乘人員,死亡人數占總傷亡人數的28.9%,表明在養護施工安全事故中,社會車輛駕駛人員處于強勢地位,而養護作業人員處于弱勢地位,應更多地關注對養護作業人員的安全保護。
1.3 作業類型分布特征
將常見的養護作業類型簡單劃分為清掃保潔、更換標志牌、綠化養護、定點養護作業等四種類型,統計不同作業類型造成事故的比例,如圖7所示。清掃保潔作業引發的事故數量最多,占比49.6%,一是因為移動清掃保潔作業時作業車輛行駛速度緩慢,且較長時間占用超車道,易導致作業車輛被追尾;二是因為部分定點清掃保潔作業時,作業人員肆意橫穿車道或作業時不注意來車方向,與社會車輛發生碰撞。引發事故數量第二多的是定點養護作業,占比36.2%,主要是因為定點養護作業區域大、作業時間長、施工工序復雜、作業人員多等原因。
2 安全管理措施
由上述的數據分析可知,與傳統建筑施工發生的安全事故不同,養護施工安全事故受外部車輛、自然環境等外部因素影響較大,發生最多的是車輛傷害事故。因此,在強化安全管理措施方面,除了加強內部管理外,還應更多地考慮對社會車輛駕駛人員的安全管理措施。
2.1 強化施工前安全管理
在養護施工作業前,高速公路運營單位應針對施工許可、安全合同、應急預案、人員培訓等方面提出明確要求,督促責任單位落實措施。
(1)強化施工準入關。全方位核查施工單位資質、是否出現過安全責任事故、安全管理水平、人員配備是否充足等與施工作業安全相關的條件,確保其具備相應的施工能力和安全生產條件。
(2)強化方案管理。督促施工單位詳細規劃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序、安全措施、應急預案等。
(3)強化施工安全合同管理。與施工單位簽訂安全生產合同或安全生產協議,明確各方的安全責任和義務。
(4)強化風險辨識。組織施工單位在施工前進行全面的風險辨識評價,識別潛在的危險因素,并制定相應的預防措施。
(5)強化設施設備配備。配備充足的安全設施和各類養護機械設備,如交通錐、警示牌、路障、照明設備等,并確保其處于良好狀態。
(6)強化作業人員安全教育培訓。組織施工單位對養護作業人員進行入場安全教育培訓,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全面提升養護作業人員的專業技能和安全意識。
2.2 強化施工過程安全管理
養護作業過程中的安全管理措施對于預防事故和保障養護作業人員、社會車輛駕乘人員的安全至關重要。
(1)強化施工作業控制區布置。按照《公路養護安全作業規程》《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的相關要求和規定,落實作業控制區不同區域的長度控制,按照要求設置明顯的警示標志和交通錐,并確保作業控制區內的標志和設施處于良好狀態,及時修復或替換損壞的設備。
(2)落實作業人員安全防護裝備配備。所有作業人員必須按照既定的作業規程和安全操作標準進行施工作業,必須規范著裝,按要求穿戴反光背心、安全帽、手套等個人防護裝備。
(3)強化施工作業現場管控。確保所有施工機械、設備和車輛得到妥善維護,并按照作業規程使用。配備專人進行管理和指揮,保持作業安全距離,防止大型設備因視角盲區發生安全事故。
(4)強化作業人員安全教育培訓。對上路作業人員開展經常性培訓,提升上路作業人員的安全意識和應急能力,并針對不同工種有針對性地開展相關安全教育培訓,以提升安全教育培訓的適應性。
(5)強化安全巡檢。高速公路運營單位在養護施工期間,應安排專職人員不定時對作業區域進行安全檢查,確保所有安全措施得到執行。
(6)強化施工計劃調整。根據天氣和光線條件調整作業計劃,避免在能見度低或極端天氣條件下作業。
2.3 強化信息引導
養護作業在做好內部安全管控措施的情況下,應充分考慮如何加強對社會車輛駕駛人員的信息引導。
(1)強化施工前信息發布。在正式施工作業前,通過各種媒介,如電臺、報紙等,提前發布施工信息,提醒社會車輛駕駛人員注意。如開發運營高速路況早知道小程序,及時發布當前的路況信息。
(2)強化施工過程信息引導。在養護施工作業時,可通過電子顯示屏或高德地圖等APP提醒前方施工作業。如部分高速公路運營單位聯合高德、百度等地圖運營商,開發智能預警系統,既可以及時提醒使用該地圖APP的社會車輛駕駛人員注意前方養護的作業信息,也可以根據社會車輛速度、車道情況等提醒養護作業人員[8]。
3 結語
該文收集了260起養護施工安全事故,統計分析了養護施工安全事故的時間分布、傷亡分布、作業類型分布等事故特征,得到如下結論:
(1)養護施工安全事故在月度上分布相對均勻,在自然日時段分布上呈明顯的雙駝峰形態。
(2)養護施工安全事故最為常見的傷亡事故類型是車輛傷害,其中以小客車引發的安全事故最多,事故中養護作業人員更易受到傷害,應加強對養護作業人員的安全保護。
(3)清掃保潔作業引發的養護施工安全事故最多,應針對性采取措施。
(4)考慮養護施工作業區別于建筑施工的特殊性,應加強對社會車輛駕駛人員的信息提醒和引導。
參考文獻
[1]程鵬飛.高速公路養護作業交通安全管理研究[D].北京:清華大學, 2017.
[2]李穎.重慶市高速公路養護作業的安全管理與評價研究[D].重慶:重慶交通大學, 2021.
[3]饒湘儒.高速公路施工區交通組織優化研究[D].重慶:重慶交通大學, 2020.
[4]周帥,婁勝利,安靜方,等.高速公路養護施工區安全現狀及治理方法研究綜述[J].四川建材, 2023(2):240-242.
[5]丁蓓妍,王元慶,蘇新琦,等.公路養護與運行安全管理責任體系構建探討[J].公路, 2017(4):293-297.
[6]劉淑麗.高速公路養護安全生產管理問題及解決方
法[J]運輸經理世界, 2023(35):69-71.
[7]李耘,劉馨琦,金龍.中美高速公路養護作業區交通安全管理措施對比[J].公路工程, 2021(4):73-83.
[8]丁蓓妍.基于貝葉斯網絡的公路養護作業風險評價與控制研究[D].西安:長安大學, 2017.